“劉總您好……”
崔小翠擡頭看了一眼劉青,俏臉上閃過一絲驚訝,很顯然,她沒有想到,劉青竟然會這麼年輕。
自從趙楠當了神龍公司的會計後,沒少和崔小翠吹噓劉青的事蹟,說他承包西峰山,辦理養殖場,修路,開辦餐廳,辦罐頭廠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讓崔小翠聽的悠然嚮往,心裡早就對劉青佩服不已了——在附近十里八鄉內,沒有哪個人,能夠像劉青這樣有本事,雖然知道劉青很年輕,但是在親眼看見他後,崔小翠發現,劉青似乎並沒有比自己大幾歲。
“小翠你也好。”
劉青笑呵呵的應了一句,下意識看了崔小翠幾眼,發現她俏臉羞紅,低下頭不敢和自己對視,登時就樂了,趙楠這傢伙平時就夠拘謹害羞的了,沒有想到找了一個女朋友,和他一樣拘謹害羞。
這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劉總,您……”
趙楠剛開口說了一句話,就被劉青打斷了,“趙楠,下班期間,直接喊我名字就行了。”
“呃……”
趙楠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的喊道:“劉……劉青?”
“我不會吃人吧?”
劉青忍不住樂了,“趙楠,你拿出來點兒自信,男子漢大丈夫的,幹什麼都那麼小心翼翼。”
崔小翠抿嘴笑了,從見面這情景上來看,她覺得劉青和那些稍微有點兒錢就喜歡擺譜,人前人後都喜歡別人喊老總的土鱉們不同,並沒有什麼架子,她大着膽子解釋道:“劉青,趙楠就是這樣的,他說他這是職業病,做會計的人,小心翼翼習慣了,稍微一疏忽大意,就會對不上帳了。”
“沒錯,就是這樣。”
趙楠一個勁兒的猛點頭。
劉青想了想,崔小翠說的也很有道理,饒有興趣的看着她說道:“你們倆人,什麼時候結婚辦事兒?”
“今年冬天,先把房子蓋好了,晾一下,等明年冬天就辦。”
崔小翠儘量讓自己看上去落落大方。但談論到這樣的事情,她仍舊覺得有些許羞澀。
玉龍村這邊的冬天並不算冷,再加上農村人,一年四季最閒的時光,也就是冬天了,所以很多事情,儘量能放在冬天就放在冬天來辦。
“趙楠,你是公司裡的會計,負責每個月做工資的。”
劉青衝着崔小翠點了點頭,目光落在趙楠身上,沉吟着說道:“我記得公司裡之前有個規定,每年給員工增加一百塊錢的工齡獎,到現在爲止,村裡有多少人,可以拿到這個獎勵?”
聽到劉青詢問起正事兒,趙楠先前的拘謹立刻消失不見,他想也沒想,隨口就說了出來:“一共有三十七個人。藥膳雞快餐廳有七個人,村裡有三十個人。”
“才三十個人?”
劉青松了一口氣,這個數字比他想象的要少許多,也就說,絕大多數都是新人,不過仔細一想,這也正常,雖然他沒有仔細清點過公司現在具體有多少人,但是六七十個人,應該是有了。
很多人都是在罐頭廠和果園建立起來後,才招聘進來上班的。
看了一眼趙楠,劉青再次問道:“你們結婚辦事兒,打算蓋平房?”
趙楠點頭,心裡有些莫名其妙,主要是劉青今天問的事情,有些太天馬行空了,一會兒問自己什麼時候結婚,一會兒問公司裡有幾個一年以上的員工。
“劉青,你也打算蓋新房了?”
一旁的趙二娃,琢磨出來了一點兒味道,笑呵呵的問了一句。
“有這個打算。”
劉青笑着點頭。
“不是叔說你,你的確也應該蓋個新房在村裡了。”
趙二娃一副過來人的口吻說道:“咱們農村人,有錢了以後,不就是蓋新房嗎?小翠她們申村有個養殖戶,賺了一些錢,在村裡蓋了一棟小二樓,那氣派,嘖嘖,要是讓我說啊,你得蓋個比他大的小二樓纔對。”
劉青啞然失笑,其實這麼久了,他還真沒有想過給自己蓋新房的事情,第一就是他自己一個人,覺得住哪裡都一樣,而且西峰山上的空氣也好,另外就是,如果在村裡蓋新房了,熊大怎麼辦?
在西峰山上,熊大還能沒事兒獨自出去在山裡溜達溜達,也不怕嚇到人,如果在村裡的話,估計熊大每天就只能在家裡待着了。
“呵呵,二娃叔,我是打算蓋新房子了,不過,我不是打算給自己蓋。”
劉青笑呵呵的對他說了一句,然後對着趙楠和崔小翠說道:“我是打算給他們蓋!”
什麼?
趙二娃、趙楠、崔小翠三人,聽到劉青的話後,頓時就呆住了,一頭霧水,不明所以的看着劉青。
“劉,劉總,您說什麼?”
趙楠難以置信的看着劉青,“您給我們蓋房子?”
看到他一臉驚訝的樣子,劉青也不賣關子了,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我打算給公司裡,一年以上的員工,推出一項新福利,在公司工作一年以上的人,可以享受免費租住公司新房的福利。”
“想要獲得新房的產權,有一個辦法,就是選擇十年期限貸款,每個月公司從工資里扣除五百塊錢工資;如果中途一旦不在公司上班了,那麼先前每個月扣除的五百塊錢,就是變成了租房費用,而且公司有權利收回房子。”
這個想法,是劉青醞釀思索後,訂下來的辦法。
之前趙剛的事情,讓他被劉青開除了,雖然果園的一切事務,都由張霞來接手了,但是劉青抽空去果園轉悠了幾天,他發現,張霞一個人身兼兩職,實在是太忙了,而且很多事情,她也不如趙剛瞭解。
比如砂糖橘樹苗的習性等等,張霞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慢慢學習瞭解。
從這件事情上,劉青意識到了,老員工的重要性,況且,不論是歸屬感還是凝聚力,歸根到底,還是要保證人員不要流失,所以在決定開始推行福利制度後,劉青直接使用了簡單粗暴的“利益捆綁方法”,來最大限度的保證人員不會流失。
另外就是,如果沒有中途一旦不在公司上班了,先前每個月扣除的五百塊錢,就是變成了租房費用,而且公司有權利收回房子的這項規定束縛,說不準就有像是劉三河那樣的人,動起歪心思,打新房的主意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