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清明該祭祖

清明前後,最是忙碌,春暖花開,春耕備種。李家崗如此,田野裡,水牛,農人,忙碌播撒種子兒。

李峰家好些,左右一塊水田,前兒兩天已經下種了。昨天空閒,李峰安着李山吩咐着,上街買來紙,鞭炮兒,準備第二天早上上山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李家崗不說掃墓,多說做清明,何爲做,不過是提前準備,一是做“標”二是做“包”。提前一天做好,備着,“標”兒是一種特製的紙花,紅黃綠白四色紙張,剪成連着銅錢狀兒。直徑十釐米左右兒。“標”傳說是一種陰間的旗子,一個旗子對應兒一個先人的身份,猶如如今身份證兒。陰間宴會時必須有旗子兒,如同身份驗證一般,清明節先人盼着後人插“標”有了旗子他們才能喝酒兒。當然,後人祭祀燒過去的錢財也是靠着旗子認領兒。

“包”包裹兒,作爲陽世寄給“陰間”郵寶,李家崗這邊如今也不再做大包裹,利用竹牌做出薄片,上面寫上先人的名諱兒。簡單許多,比如以前清明提前好幾天兒做準備兒。李峰買回來紙張後,張蘭,拿出剪刀做出紙錢,一串一串套在竹子上,做好,紙錢。開始做“標”三代以上,李峰可謂四代單傳兒,“標”做了六根兒,“包”只做了三個,每一大家兒一個,夫妻牌。

李峰在邊上看着,少有插上手,祭祖,如今並不繁雜,不過是簡單的做些。倒是,李峰看着覺着挺有趣兒,學着做。

第二天一早,李峰拎着大大小小物件,陪着李山上山祭祖,李家崗的墳墓多是在駝峰嶺兒,一座坡度很小的山頭兒。李家崗地少山多,因此專門留出一座山,作爲墓地,。在李峰看來,先人挺有智慧兒,這樣不顯得凌亂,不然漫山遍野,哪裡都是墳墓,看着滲人不是。

李峰走走停停,採些野菊花,聽說奶奶生前喜歡菊花茶兒,李峰倒是記在心裡。李峰爺爺四十多歲得子,李山二十七八生下李峰,那時候兩位老人已經七十多歲。李峰只記着爺爺,小時候領着自己玩樂,至於奶奶去的早些,李峰沒有什麼印象的。一些事都是聽着母親張蘭說的,採了一把菊花,摘了一條柳枝,紮起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天天氣有些陰沉,李峰緊緊跟着李山,駝峰嶺離着李家崗有些距離,三五路樣子,這裡不像別的山嶺多藤條,樹木,有些荒涼,左右樹木不多,雜草凌亂兒而已,看來每年都有人清理。沿着山道,李峰隨着李山,不時看着李山清理些小樹苗,山裡已經有人來了,看着有熟悉村裡人,有陌生的外來人,村裡多少年了。有些人自己都不認識,或是在外居住的,李山倒是認識不少,不時到招呼,李峰跟着後面,叔叔,伯伯叫兒。

自家的分得地不多,不到倆畝地兒,李峰看了看,風水還不錯,只是自己瞎開,遠望大河,背靠大山兒。李峰拿出祭品,放在眼陶瓷盤子上,有魚有肉,米飯,還有一壺,自家釀的桃花酒兒。

“別倒酒兒,不要便宜了遊魂野鬼兒。”李山看着李峰倒酒,立馬阻止兒,拿出工具,遞給李峰,兩人開始清理墳頭上的雜草,樹苗。清理完開始挖些泥土,包墳兒,最是奇怪是做出一個如同官帽的東西放在墳頭上,當然只放爺爺,太爺爺,祖爺爺幾位。李山看着李峰疑惑不解的樣子,輕笑着說,李家一脈傳於三百多年前,那時戰亂避禍再次,祖上是做過大官兒。這些是幾百年留下的傳統兒。

這些,李峰還真不太瞭解,不知道有沒有族譜一類的東西兒,李峰想着,看着左右雜草樹枝清理乾淨兒。插上“標”提前兒,標記上身份,李山,開始上香,兩束香祭祀山神土神保佑祖先家宅安寧。

李峰手裡的香火纔是自己老人受用的的,上香,倒酒兒,燒紙錢兒,紙錢每個墳頭放上二疊兒,李峰照着李山的樣子,畫個圈圈,說明這裡是有人的,祖先憑着“標”到陰間官府領錢兒,至於“包”已經燒過去了。

圈圈的另一層意思保護錢財不外漏,免得孤墳野鬼惦記兒,這些也是山裡人重視香火延續的一個原因。沒有後人拜祭,做出“標”“包”自己在地府不過是孤墳野鬼,連個身份都沒有啊。

李峰此刻有些明白二奶每次說起祖先,臉上的黯然之色。人啊,心裡不安,或許今天看來有些迷信兒,不過能尋個心中安樂,有何樂不爲呢。李峰此刻神情越加的認真嚴肅了,古人留下的文化傳統其實真的有這好的,益處的一面兒。

李峰拿起自己採的野菊花輕輕放在奶奶墓前,雖然自己已經記不清奶奶,可是從張蘭說的點點滴滴可以看出老人生前對自己多麼疼愛。逝去的不僅僅是濃濃不捨,還有親人的懷念兒。

上了香,話了紙,李峰幫着李山解開鞭炮,放鞭炮兒,山裡人原是興着的。如今年歲倒是沒有什麼加上駝峰嶺本來就是少樹林的,倒是不在意這些。李峰沿着爺爺,***墳兒,圍成一個圈圈,留着酒菜,點燃鞭炮。

青煙升起,山嶺驚起飛鳥,噼裡啪啦的一陣,化成平靜,李峰恭恭敬敬隨着父親李山磕了三個響頭,拍拍身上塵土。清明做好了,劈了樹枝,開了路,插了標,上了供,燒了香,化了紙錢,放了鞭炮,磕了響頭兒。自家的清明,李山帶着兒子,帶着李家的香火延續兒。回來了,張蘭早早的做好了早飯,米粥饅頭青菜,悶豆子,簡單爽利,吃完早飯兒。

張蘭又忙了起來,明天是清明節,又名寒食節,相傳春秋時代,晉文公流亡他國時有一次餓倒,大臣介子推從腿上割下肉烤給重耳吃。歷盡艱辛後,晉文公封賞了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獨忘了介子推。待人提起,晉文公內心十分不安,派人去請,介子推已揹着老母親躲進了綿山。晉文公尋山無果,聽進了一個餿主意:放火燒山。沒想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沒見介子推逃出來。火滅上山,赫然在一棵大柳樹下發現介子推和母親竟抱樹燒死了。第二年,晉文公祭奠介子推,那棵燒焦的柳樹竟然復活,晉文公便把這一天定爲了“寒食節”。

實際“寒食節”是源於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換新火時,當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總而言之,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人們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後世隨着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寒食節吃啥呢?歷史上的食品多數寓意深刻,種類也狠豐富,包括寒食粥、寒食麪、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寒食節的食品到現在大多已經失傳,但也有一些流傳至今。

如今,張蘭正是要做本地清明節必吃的青糰子,青糰子做起來不算複雜,但是頗會功夫。青團又叫艾糰子,艾草兒俗話叫又名青,所有用艾草做出的糰子叫着青團兒或是餈粑兒。李峰幫着把泡了幾天嫩艾葉拿出來,洗乾淨剁碎。張蘭燒水,把剁碎的艾葉放進去,加上紅糖煮成麪糊糊狀兒。

盛到瓷盆了兒裡備着,鍋兒重新加柴火,簡單的加糯米粉,和勻兒,團成糰子,包上艾葉即可上鍋蒸兒。若是說你對着這般簡單味道不滿意,可以包上豆沙,棗泥兒,依着個人口味。李峰家裡沒有糯米粉,有些麻煩兒,必須煮糯米飯,煮好這些,還不行兒。李峰趁着煮米飯時間,開始清理自家的石鉢子兒,一會糯米煮熟了,必須做成年糕一樣,在拌上早準備好的艾草糊糊兒,麻煩一些,不過味道有些不一樣,這也是地區的青團的特點。

做好這些,李峰急切的等着,眼兒看着,本來,小磨磨出糯米粉最好了,拌上挺容易,放在一邊什麼時候想吃,蒸上,或是烤着吃都行兒。李峰家的磨兒下了,按上有些麻煩,還要清理,不如這般煮了打成糕兒。

張蘭拗不過李峰,試着做些,好不好吃,誰不清楚的。李峰滿身力氣,可是沒幾分鐘,木槌掄不起來了,自己這些天體力雖然有些長進,可是這如同打年糕一般,真是累人的活計。真是,昨天自己在鎮上買些糯米粉好了,後悔兒。

李山在邊上看着,一把奪過李峰手裡木槌,上前,打起來。李峰有些無語,自己體力大學還挺好,如今可是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雖然這幾天恢復一些,可是身體虛的事實還是沒有改變兒。

中午做好試了試做好的別樣的青團,味道確實有些不一樣,不過也挺好的,比之勁道一些。倒是讓李山爺倆沒有白忙乎兒,多吃了好幾個兒。

……

星期一,別的不說,收藏,點擊,衝榜兒。

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極品鄉村生活VIP。

第1493章 菱角比賽謀劃第247章 蝸牛大作戰第527章 康復費用三十萬缺口第234章 樹無名,花無香第250章 至少一千斤蝸牛第201章 縫隙裡的小寶貝第1155章 精打細算的探險隊第1521章 打月餅上第1352章 生活處處充滿的驚喜第8章 媽媽的手擀麪第1432章 小水果第918章 爸爸,快看下魚了第1215章 圈養毛辣子第1501章 屁屁花第982章 煙花三月下江南第1513章 家貓貓第860章 有些失控的菜價第1285章 機場講故事第616章 饞嘴滷花生第1385章 落幕第493章 首都第一頓飯第1490章 池塘小三寶第1214章 鬥辣辣罐第596章 最好的總是家(下)第849章 新年開集第371章 萬年牌和三元的人民幣第1005章 水水尋寶第301章 稻田裡的驚喜第588章 溫馨的暖和的被窩窩下第1413章 桃林小院的表演嘉賓們(上)第1261章 小奸商趙小萌第391章 蔬菜大搶購第193章 農民都是這樣吊?第537章 小露身手第779章 千山鳥飛絕屋中火鍋熱鬧第1501章 屁屁花第102章 可憐小綠第724章 巨型子母樹樹盤龍蛇(中)第102章 可憐小綠第637章 滿載而回(中)第503章 菜市場小明星下第1071章 綠吧建成第184章 聰明的小雞仔第696章 肉厚汁多圓鼓鼓的人頭瓜第503章 菜市場小明星下第1236章 蟒蟒教游泳第566章 苦力小黑熊第706章 聚焦無數眼球的水窪下第903章 池塘擴建和大棚地基選擇第421章 你個傻鳥第1465章 奇異小白蛇第614章 院士解惑第1500章 排排人蔘藥酒第591章 御龍一族古龍傳統下第39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062章 鬼狐狸上臺迷幻表演始第872章 狩獵之始陷阱第718章 二次探洞(上)第1085章 意外驚和喜第40章 吃貨第549章 美女與野生小黑版第154章 水桶裡的美味第319章 編號的餃子第523章 兜兜和腦殘女賣菜說第945章 寶寶裝袋子第1458章 小小垃圾清掃員第882章 不期而遇的兩隻隊伍第464章 寶寶大肚皮第1469章 深谷鬼影第1050章 動物園的特殊小玩家第1192章 坑爹的好主意第1513章 家貓貓第733章 出洞回家撐死烏龜第396章 進山前的準備(上)第562章 紅燒魚別樣味道上第1146章 藥酒炮製第576章 菜不能太貴憑良心第645章 貓肥鳥美風景好第1518章 小鐵匠女娃娃第252章 尋蟻穴,找真菌第1348章 獨輪車大賽第678章 甦醒逃跑狗尾狐第894章 李峰李導演啊第240章 龍魚味道不如鯽魚好第557章 騎着破三輪來鑑寶第1045章 貓膩多多的旅行社上門第581章 回家前的準備(二)第811章 最乾淨孩子?第603章 蟹盆子,甲魚蓋子(中)第34章 松鼠看桃第1529章 特別禮物中第226章 捕獲黃虎第1521章 打月餅上第1435章 閒逛村口小吃攤第1212章 吊椅一排排第1367章 比試沒空回家陪孩子第316章 孩子們晚餐第987章 豔遇?第225章 驚魂的夜晚第1368章 逍遙島難逍遙
第1493章 菱角比賽謀劃第247章 蝸牛大作戰第527章 康復費用三十萬缺口第234章 樹無名,花無香第250章 至少一千斤蝸牛第201章 縫隙裡的小寶貝第1155章 精打細算的探險隊第1521章 打月餅上第1352章 生活處處充滿的驚喜第8章 媽媽的手擀麪第1432章 小水果第918章 爸爸,快看下魚了第1215章 圈養毛辣子第1501章 屁屁花第982章 煙花三月下江南第1513章 家貓貓第860章 有些失控的菜價第1285章 機場講故事第616章 饞嘴滷花生第1385章 落幕第493章 首都第一頓飯第1490章 池塘小三寶第1214章 鬥辣辣罐第596章 最好的總是家(下)第849章 新年開集第371章 萬年牌和三元的人民幣第1005章 水水尋寶第301章 稻田裡的驚喜第588章 溫馨的暖和的被窩窩下第1413章 桃林小院的表演嘉賓們(上)第1261章 小奸商趙小萌第391章 蔬菜大搶購第193章 農民都是這樣吊?第537章 小露身手第779章 千山鳥飛絕屋中火鍋熱鬧第1501章 屁屁花第102章 可憐小綠第724章 巨型子母樹樹盤龍蛇(中)第102章 可憐小綠第637章 滿載而回(中)第503章 菜市場小明星下第1071章 綠吧建成第184章 聰明的小雞仔第696章 肉厚汁多圓鼓鼓的人頭瓜第503章 菜市場小明星下第1236章 蟒蟒教游泳第566章 苦力小黑熊第706章 聚焦無數眼球的水窪下第903章 池塘擴建和大棚地基選擇第421章 你個傻鳥第1465章 奇異小白蛇第614章 院士解惑第1500章 排排人蔘藥酒第591章 御龍一族古龍傳統下第39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062章 鬼狐狸上臺迷幻表演始第872章 狩獵之始陷阱第718章 二次探洞(上)第1085章 意外驚和喜第40章 吃貨第549章 美女與野生小黑版第154章 水桶裡的美味第319章 編號的餃子第523章 兜兜和腦殘女賣菜說第945章 寶寶裝袋子第1458章 小小垃圾清掃員第882章 不期而遇的兩隻隊伍第464章 寶寶大肚皮第1469章 深谷鬼影第1050章 動物園的特殊小玩家第1192章 坑爹的好主意第1513章 家貓貓第733章 出洞回家撐死烏龜第396章 進山前的準備(上)第562章 紅燒魚別樣味道上第1146章 藥酒炮製第576章 菜不能太貴憑良心第645章 貓肥鳥美風景好第1518章 小鐵匠女娃娃第252章 尋蟻穴,找真菌第1348章 獨輪車大賽第678章 甦醒逃跑狗尾狐第894章 李峰李導演啊第240章 龍魚味道不如鯽魚好第557章 騎着破三輪來鑑寶第1045章 貓膩多多的旅行社上門第581章 回家前的準備(二)第811章 最乾淨孩子?第603章 蟹盆子,甲魚蓋子(中)第34章 松鼠看桃第1529章 特別禮物中第226章 捕獲黃虎第1521章 打月餅上第1435章 閒逛村口小吃攤第1212章 吊椅一排排第1367章 比試沒空回家陪孩子第316章 孩子們晚餐第987章 豔遇?第225章 驚魂的夜晚第1368章 逍遙島難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