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一摁到底(四)

“陶彝,爾之所奏可有甚憑據麼,嗯?”

父子相處如此多年下來,誠德帝對弘晴的狠辣性子自是有數得很,又怎可能會不清楚弘晴只要出了手,那一準是有着十足十的把握在,心下里自不免爲四阿哥的命運很是捏了把冷汗,若是可能的話,誠德帝倒是很想就此拂袖而去,將此事暫且揭過,奈何想歸想,做卻是沒膽子這麼做了去的,無奈之下,也就只能是照着規矩喝問了一嗓子。

“回陛下的話,臣之所言句句是實,俱有據可查,臣此處有狀子六份,皆是遭不公待遇之民衆控訴刑部官員之徇私枉法者,另有供狀四份,皆爲刑部官員之指認書,臣所奏之一、二條罪狀儘可依這些狀子詳查了去,至於慎郡王行鬼魘之術的證據便在其府中,一查便可知根底!”

誠德帝的言語中可謂是寒氣十足,然則陶彝卻是一點都不放在心上,一抖手,再次從寬大的衣袖裡取出了幾疊紙,高高地舉過了頭頂,朗聲便作出了迴應。

“皇阿瑪,此必是小人構陷兒臣,殊不可信,陶彝其人奸詐,又與朝中奸佞勾搭爲奸,必欲置兒臣於死地,實乃公報私仇也,兒臣懇請皇阿瑪明鑑!”

一聽陶彝這般說法,四阿哥顯然是急了,也不等誠德帝開口詢問,他便已是高聲嚷嚷了起來,說得倒也算是義正辭嚴,可其煞白的臉色卻無疑暴露出了心底裡掩藏不住的虛,叫囂之言不過是色厲內荏罷了。

“陛下,臣以爲是非真假一查便能知根底,今,陶大人既已拿出了證據,是與否只須查了去便可,臣懇請陛下下詔明查!”

四阿哥的喊冤之言方纔剛落,就見禮部尚書榮柱已是大步從隊列裡搶了出來,高聲力挺了陶彝一把。

“陛下,臣以爲榮大人所言甚是,真假與否,一查便知,臣懇請陛下明斷!”

“陛下,臣附議!”

“臣亦附議!”

……

隨着榮柱的出列,工部尚書瀋河等人也很快便跟着站了出來,紛紛高聲附和榮柱之言,僅僅不過片刻功夫,站將出來的朝臣已是多達百餘位,其中雖也有聲援四阿哥的,可攏共算起來也不過十數人,還盡都是其之門下奴才,相較於力挺陶彝的百餘位朝臣來說,差距實在是太過明顯了些。

“皇阿瑪,兒臣冤枉啊,此必是大哥指使陶彝陷害兒臣,這等公報私仇之行徑,殊爲過分,兒臣冤枉啊,皇阿瑪,兒臣懇請您爲兒臣做主啊……”

眼瞅着情形不對,四阿哥可就真的慌了神,也自顧不得許多,毫無顧忌地便反咬了弘晴一口,試圖利用誠德帝對弘晴的不滿來將水攪渾了去。

“晴兒!”

誠德帝生就一刻薄寡恩的性子,對素性孤僻的四阿哥,不能說完全沒有感情,可也當真不多,大體上也就只是利用之關係罷了,從本心而論,四阿哥會不會被參倒,誠德帝其實並不甚在意,他在意的只是四阿哥掀起的輿論攻勢會不會因着其之倒臺而徹底煙消雲散了去,從此一條出發,誠德帝自是不怎麼情願見到四阿哥被一舉整垮了去,只是這等羣情激奮之際,哪怕身爲帝王,誠德帝也實是不好強行將衆人之建議壓將下去,正自頭疼不已間,冷不丁聽得四阿哥當場指控弘晴造謠陷害,誠德帝的精神立馬便是一振,也不管臺階下如今已是跪滿了朝臣,拖腔拖調地便點了弘晴的名。

“兒臣在!”

以弘晴之智商,自不可能會猜不出誠德帝在此際將自個兒叫將出來的用心何在,不過麼,卻也並不在意,神情淡然地便從隊列裡行了出來,恭謹萬分地便高聲應了諾。

“你四弟指控你設謀陷害於其,對此,爾可有甚要說的麼,嗯?”

果然不出弘晴之所料,誠德帝一開口便擺出了攪渾水之架勢,言語間的寒意可謂是十足得很。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對此一無所知,也實是不知該從何說起,是非與否,兒臣相信自會有公論。”

弘晴壓根兒就沒理會誠德帝的逼問之口吻,神情淡定地便給出了個答案。

“公論歸公論,朕只是想聽聽爾對此案之見解,有甚想法但講無妨,朕聽着呢。”

誠德帝既是打定了要攪渾水的主意,自然不可能如此輕易地便讓弘晴矇混過了關去,不依不饒地便死纏着弘晴不放。

“陛下,臣弟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面對着誠德帝的胡攪蠻纏,弘晴的臉色雖是依舊不變,可眼神裡卻是有着道厲芒一閃而過,剛想着給誠德帝撂下句“實在話”,卻冷不丁見四爺從隊列裡大步行了出來,高聲打岔了一句道。

“四弟有話只管直說好了。”

這一見站出來打岔的是四爺,誠德帝心中自不免暗喜不已,沒旁的,概因四爺一向與弘晴不睦得很,此際站將出來,又怎可能會有弘晴的好果子吃,而這,恰恰正是誠德帝所樂見之場面,他自是不會去阻攔四爺的進言,很是客氣地揮了下手,乾脆至極地便準了四爺之所請。

“謝陛下隆恩,臣弟以爲徒爭無益,左右慎郡王府就在內城,離此並不算遠,一來一去,也實用不了多長時間,且查上一查,斷耽擱不了多少時間的,還請陛下明察則個。”

四爺先是恭謹地謝了恩,而後不緊不慢地便提議了一番,所言所述卻顯然大出誠德帝的預料之外,當即便震得誠德帝目瞪口呆不已。

“嗡……”

四爺在朝中一向站在弘晴的對立面上,自康熙年間起,就沒少在朝堂上互噴,彼此間的關係可謂是差到了極點,這冷不丁地爲弘晴幫腔了一把,未免太過匪夷所思了些,不說誠德帝茫然不知所措,羣臣們也盡皆傻了眼,亂議之聲頓時便大作了起來。

奇怪,這老傢伙到底在玩甚把戲來着?

四爺這等出人意表的言語一出,饒是弘晴素來機敏過人,卻也同樣猜不透四爺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啥藥來着,一時間也不禁爲之犯起了嘀咕,只是心中猜疑歸猜疑,這當口上,弘晴卻也當真不好胡亂開口的,也就只能是眉頭微皺地站在一旁,等着看這麼場大戲究竟會走向何方。

“陛下,臣以爲雍親王所言甚是,據臣所知,慎郡王行鬼魘之術便是在其府上後花園的春逸軒中,只消一查,便可知箇中真僞,臣懇請陛下即刻下詔徹查!”

陶彝可是個機靈人,儘管也猜不透四爺的真實心思之所在,但卻斷然不會錯過這等趁熱打鐵之良機,但見其猛然跪直了身子,高聲便進諫了一句道。

“懇請陛下即刻下詔徹查!”

“陛下,臣等以爲事不宜遲,須得趕緊徹查,以免消息走漏!”

“陛下,臣以爲陶大人所言甚是,懇請陛下明斷!”

……

瀋河等人原本正自驚詫於四爺的詭異之行徑,可一待陶彝率先開了炮,衆人立馬便全都回過了神來,亂紛紛地便都跟着出言附和不已。

“皇阿瑪,兒臣冤枉啊,兒臣冤枉啊,此乃大哥構陷兒臣,兒臣絕不曾做過甚鬼魘之事啊,皇阿瑪,兒臣冤枉啊……”

這一見大勢要糟,四阿哥當即便慌了,沒旁的,鬼魘一事,他還真就做了,先前之所以能支撐得住,那不過是自忖行事隱蔽,除了幾名絕對親信之外,並無旁人知曉此事,可眼下陶彝居然將行術之所在都點了出來,顯見那幾名親信中絕對有人走漏了風聲,甚或有內鬼之可能,一旦真查了去,下場怕是不堪得很,到了眼下這般田地,四阿哥也就只能是將全部的指望都着落在誠德帝的身上了。

“陛下,臣弟請旨前去徹查,還請陛下恩准!”

四阿哥哀嚎之聲未落,卻見老十六已然大步行出了隊列,亢聲請命了一句道。

“這……”

誠德帝格局雖是不甚大,可本性卻並不愚鈍,到了眼下這般田地,又如何不知四阿哥必是真的做了蠢事,但消一查,那一準跑不了,他這麼一倒下不打緊,前幾日剛纔火將起來的對弘晴之輿論圍剿顯然也得就此玩完了去,這等局面顯然不是誠德帝所樂見之結果,奈何此際羣臣激奮不已,誠德帝還真就不敢直接拒絕老十六之所請的,可要他下詔徹查麼,心裡頭又十二萬分的不情願,左右爲難之下,一時間還真不知該說啥纔好了。

“陛下,臣弟既蒙陛下寵信,得以執掌宗人府諸般事宜,自不敢有所懈怠,今,事既涉及我天家子弟,按律便該由臣弟出面主持徹查,此臣弟之職責也,還請陛下週全則個。”

老十六可不是啥善人來着,哪管誠德帝有多爲難,這一見其半晌不吭氣,立馬亢聲便緊逼了一把,絲毫不給誠德帝留下甚轉圜的餘地。

“傳朕旨意,着莊親王允祿、善撲營統領劉鐵成各率本部兵馬即刻徹查慎郡王府,不得有誤!”

被老十六這麼一逼,誠德帝的臉色當即便難看到了極點,真恨不得即刻拂袖而去,只是想歸想,做麼,他卻是沒膽子這麼做了去,無奈之下,也就只能是寒着聲地下了旨意。

“臣弟遵旨!”

誠德帝旨意一下,老十六立馬便來了精神,也不管誠德帝的感想如何,高聲應了諾,會合了在一旁負責警戒的劉鐵成,點齊了人馬便浩浩蕩蕩地殺奔慎郡王府去了……

第944章 《中俄伊犁條約》二第24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四)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478章 遭遇戰(一)第1059章 撫平八旗(二)第275章 線索(二)第580章 抽絲剝繭(二)第941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一)第878章 坑九爺一把(二)第461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一)第317章 三爺有顧慮了第499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一)第692章 算與反算(四)第686章 各施密謀(二)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704章 煽風點火(三)第826章 大鬧乾清宮(二)第909章 巧取石堡城(一)第473章 夜襲與反夜襲(二)第126章 先禮後兵(四)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第990章 舉重若輕(一)第365章 心照不宣(三)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845章 父子奏對第801章 橫掃京師(三)第699章 順勢而爲(二)第1055章 沸反盈天(五)第561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397章 一語道破(二)第69章 初次過招(一)第510章 理不辨不明(二)第1002章 息事寧人(三)第181章 分贓協定(二)第503章 仁與利(一)第158章 最後通牒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1005章 息事寧人(六)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1073章 作繭自縛(三)第1067章 死間(二)第730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541章 揮灑自如(三)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397章 一語道破(二)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1122章 沸騰的大洋(二)第95章 下馬威?(一)第174章 巨石建功第1059章 撫平八旗(二)第414章 這就鬥上了(一)第1117章 揭幕戰(二)第765章 投鼠忌器(三)第717章 意外的旨意第1034章 潮起潮落(三)第472章 夜襲與反夜襲(一)第56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二)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1132章 天鵝的輓歌(三)第837章 朝議起風波(一)第56章 宴無好宴第257章 老十六發飆(二)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1061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1138章 智取馬六甲(二)第946章 《中俄伊犁條約》(四)第56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一)第205章 底牌揭開(二)第793章 風雲跌宕(一)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第180章 分贓協定(一)第234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899章 烽火處處(一)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1073章 作繭自縛(三)第741章 峰迴路轉(四)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896章 決不妥協第22章 不歡而散(中)第616章 御前爭婚(四)第813章 相交貴知心(二)第647章 彈章 如潮(二)第1099章 革新科舉(四)第861章 折中之協議(三)第555章 餘震連連(四)第545章 巍巍太行(一)第905章 連戰連捷(二)第824章 英雄末路(二)第477章 調虎離山(二)第898章 聽個響便好(二)第30章 國公府奇遇(三)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935章 酣戰格登山(四)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
第944章 《中俄伊犁條約》二第24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四)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478章 遭遇戰(一)第1059章 撫平八旗(二)第275章 線索(二)第580章 抽絲剝繭(二)第941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一)第878章 坑九爺一把(二)第461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一)第317章 三爺有顧慮了第499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一)第692章 算與反算(四)第686章 各施密謀(二)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704章 煽風點火(三)第826章 大鬧乾清宮(二)第909章 巧取石堡城(一)第473章 夜襲與反夜襲(二)第126章 先禮後兵(四)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第990章 舉重若輕(一)第365章 心照不宣(三)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845章 父子奏對第801章 橫掃京師(三)第699章 順勢而爲(二)第1055章 沸反盈天(五)第561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第397章 一語道破(二)第69章 初次過招(一)第510章 理不辨不明(二)第1002章 息事寧人(三)第181章 分贓協定(二)第503章 仁與利(一)第158章 最後通牒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1005章 息事寧人(六)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1073章 作繭自縛(三)第1067章 死間(二)第730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541章 揮灑自如(三)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397章 一語道破(二)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1122章 沸騰的大洋(二)第95章 下馬威?(一)第174章 巨石建功第1059章 撫平八旗(二)第414章 這就鬥上了(一)第1117章 揭幕戰(二)第765章 投鼠忌器(三)第717章 意外的旨意第1034章 潮起潮落(三)第472章 夜襲與反夜襲(一)第56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二)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1132章 天鵝的輓歌(三)第837章 朝議起風波(一)第56章 宴無好宴第257章 老十六發飆(二)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1061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1138章 智取馬六甲(二)第946章 《中俄伊犁條約》(四)第56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一)第205章 底牌揭開(二)第793章 風雲跌宕(一)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第180章 分贓協定(一)第234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899章 烽火處處(一)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1073章 作繭自縛(三)第741章 峰迴路轉(四)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896章 決不妥協第22章 不歡而散(中)第616章 御前爭婚(四)第813章 相交貴知心(二)第647章 彈章 如潮(二)第1099章 革新科舉(四)第861章 折中之協議(三)第555章 餘震連連(四)第545章 巍巍太行(一)第905章 連戰連捷(二)第824章 英雄末路(二)第477章 調虎離山(二)第898章 聽個響便好(二)第30章 國公府奇遇(三)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935章 酣戰格登山(四)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