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沸反盈天(一)

弘晴辦事效率素來極高,先前之所以不動,那隻不過是不想沾手罷了,真待得誠德帝發了話,弘晴三下五除二便安排好了諸般事宜,先是一道命令下去,天津港外嚴密監視來訪艦隊的何麟立馬便行動了起來,很快便將六國使節團諸般人等接到了岸上,並派出海軍陸戰隊一路護送,緊急趕赴京師,緊接着,又在一天的時間裡敲定了參與此番談判的諸般官員,不消說,弘晴自是親自出任了談判正使,榮柱以及郎爾衡爲副,另有禮部以及理藩院十數名侍郎、郎中一級的官員爲輔,並親自草擬了些原則性的應對綱要,以爲談判之基本框架。△¢

成都六年八月十八日,六國使節團三百餘號人馬在大清海軍陸戰隊的護送下抵達京師,大清方面由理藩院出面接待,統一安排入住理藩院外館,次日一早,六國使節團同時遞交了國書,理藩院尚書郎爾衡組織人手將六份國書翻譯了出來之後,發現事態嚴峻,不敢自專,趕忙便報到了弘晴處。

“郎大人對此有甚看法麼?”

六份國書的譯本篇幅都不算長,然則弘晴卻看得很慢,足足花了兩刻鐘的時間,方纔放下了最後一本譯文,面無表情地擡起了頭來,不動聲色地看着侷促不安的郎爾衡一眼,聲線淡然地發問了一句道。

“王爺明鑑,下官以爲這幫西蠻來意顯然不善,應是串謀而來的,若非如此,六份國書也不致於渾然如一,事涉‘八旗商號’,下官以爲當慎之再慎,若不然,恐有變生掣肘之危矣。”

郎爾衡乃是誠德帝門下奴才,早在康熙年間便沒少與弘晴合作,後頭雖也曾有段時間因着誠德帝的指示之故,與弘晴鬧出過一點小矛盾,只是衝突並不算大,待得弘晴徹底掌握了軍權之後,郎爾衡就再也不曾給弘晴使過絆子,每逢諸般勢力針對弘晴之際,郎爾衡雖不曾幫着弘晴說話,可也不曾落井下石,大體上是保持沉默居多,也正是因爲此,他漸失誠德帝之寵信,原本的軍機大臣之位也被孟光祖取代了去,縱使如此,郎爾衡也不曾改變中立之態度,說起來算是朝中難得的一個謹慎之人,此際回答起弘晴的問話來,謹小慎微的態度當真體現得個十足十。

“嗯,郎大人能看清此點,必是用了心的,然,卻也無須擔憂過甚,該如何應對,照舊如何應對便好,通知下去,後日一早舉行第一輪談判,着所有參與談判人等務必做好相關之準備。”

論及國際關係學,有着前世的見識在身,弘晴絕對算得上當今最出色的外交家之一,又怎可能會看不出六國使節團的來意不善,實際上,早在得知六國使節團聯袂而來之際,弘晴便已猜到了六國此來的根本目的之所在,而在看過了六國使節團的國書之後,更是篤定了六國的來意之不善,不過麼,卻也並不怎麼放在心上,之所以要問一下郎爾衡的意見,用心只有一個,那便是要確定一下郎爾衡會不會在此事上使絆子,沒旁的,儘管眼下與誠德帝之間的關係還處在蜜月期,可弘晴卻不敢保證誠德帝會不會又哪根筋搭錯了線,而今麼,郎爾衡的作答顯然不像是要玩手腕的樣子,弘晴也自安心了許多,但卻並未帶到臉上來,僅僅只是面色平淡地吩咐了一番。

“是,下官遵命。”

弘晴既是這麼說了,郎爾衡自是不敢再多耽擱,哪怕其心中其實還有着不少的話要說,可也只能是躬身應了諾,就此退了出去,自去安排相關事宜不提。

“嗯……”

儘管在郎爾衡面前表現得一派風輕雲淡之狀,可那不過是城府所致罷了,實際上麼,弘晴心中並非一潭止水,恰恰相反,弘晴早就知曉此事斷不似表面上那般簡單,這等棘手之複雜不在於六國使節團來訪本身,而是出在大清內部,處置上稍有點閃失,十有八九會演化成一場驚天之波瀾,縱使早已有了相關之對策,弘晴也不敢擔保諸事便能盡在掌握之中,偏生此事還不好找人商榷,哪怕是智算過人的陳老夫子也幫不上太多的忙,奈何事已至此,也就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的,默坐了良久之後,弘晴心中的萬般思緒也就只能是化成了一聲的長嘆……

“大不列顛王國正使布魯克斯·威爾遜謹代表我國國王喬治二世陛下向大清帝國仁親王殿下致意。”

“法蘭西正使格倫·弗朗索瓦謹代表我國國王路易十五陛下向大清帝國仁親王殿下致意。”

“大俄羅斯帝國俄樞密院大臣阿列克謝·彼得·彼得羅維奇謹代表我國皇帝彼得二世陛下向大清帝國仁親王殿下致意。”

“西班牙王國正使卡洛斯·皮萊斯·岡薩雷斯謹代表我國國王路易斯一世陛下向大清帝國仁親王殿下致意。”

“葡萄牙王國正使迭戈·羅德里格斯謹代表我國國王若昂五世陛下向大清帝國仁親王殿下致意。”

“荷蘭王國正使范德薩謹代表我國國王威廉四世陛下向大清帝國仁親王殿下致意!”

……

誠德六年八月二十一日辰時四刻,大清帝國與六國使節團的第一次會晤被安排在了頤和園舉行,因此次會晤只屬於禮節性的見面,並不算是正式的談判,六國使節團都只派出了正副使節出席,而大清方面則由弘晴以及榮柱、郎爾衡出面負責接待,雙方在園門處正式會面,各國正使按着各國實力排出了秩序,依次向弘晴表達了禮節性的問候。

“諸位遠道而來,都辛苦了,本王謹代表我大清帝國皇帝陛下向各位表示最誠摯的歡迎,此處不便,還請都內裡敘話好了。”

弘晴的記憶力素來過人,只一眼便已從各國使節團中認出了兩位老熟人——大不列顛王國正使布魯克斯·威爾遜伯爵與俄羅斯帝國俄樞密院大臣阿列克謝·彼得·彼得羅維奇大公,不過麼,卻並未對二人有甚特別的表示,僅僅只是一視同仁地點頭致意而已,待得六國正使都已見了禮之後,這才聲線平和地客套了幾句,而後便即一擺手,將衆人都讓進了園中,各自分賓主落了座,自有王府下人們緊趕着奉上了茶水糕點之物,又魚貫着退到了一旁。

“尊敬的親王殿下,此番我六國使節團前來代表着的是我歐洲諸國,希望能與貴國達成一致性的意見,爲此,我六國使節團可是帶着十分的誠意而來,還請親王殿下能理解我等的苦心,爲世界和平攜手共進,這也是身爲大國應有之表率,親王殿下,您說呢?”

大不列顛這半個世紀以來,在歐洲連戰連捷,已然成了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身爲大不列顛正使,布魯克斯·威爾遜伯爵當仁不讓地率先代表六國使節團開了頭炮,言語說得雖算客氣,可內裡卻是透着股濃濃的威脅之意味。

“伯爵閣下,我華夏之地有句俗語說得好啊,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財狼來了,迎接它的,只有刀槍,當然了,在本王看來,諸位應是來與我大清帝國交朋友的纔是,伯爵閣下,您說呢?”

弘晴從來就不是個怕事的主兒,這一聽威爾遜伯爵這等殺機暗藏的言語,眉頭當即便是一揚,毫不客氣地便來了個針鋒相對。

“呵呵,一別數年,親王殿下的言語還是這般的風趣,真叫在下感慨萬千啊。”

聽完了通譯的轉述之後,威爾遜伯爵臉上的笑容雖依舊掛着,卻不免略顯僵硬了些,含糊其辭地便玩了把外交小手腕。

“呵,伯爵閣下以爲本王在說笑麼?若真是如此,那可就太令本王失望了。”

威爾遜伯爵想避而不談,奈何弘晴卻壓根兒就不打算放其一碼,待得通譯轉述一畢,當即便冷笑了一聲,毫不客氣地便擠兌了威爾遜伯爵一句道。

“親王殿下,我想您可能是誤會了,貴我兩國一向合作愉快,想來此番也不會例外才是,還請親王殿下能體諒我方六國之強烈要求,儘早達成共識,以免產生不必要之誤會。”

被弘晴這麼一逼,威爾遜伯爵臉上的笑容當即便更僵硬了幾分,說出來的話語麼,威脅之意味自也就更濃烈了起來。

“哼,誤會?什麼誤會,還請伯爵閣下說清楚點。”

威爾遜伯爵這等幾可謂戰爭威脅的話語一出,弘晴立馬便聯想到了前世那個時空的鴉片戰爭與八國聯軍侵華,臉色當即便陰沉了下來,眼神銳利如刀般地掃了威爾遜伯爵一眼,聲線陰寒地便冷哼了一聲道。

“尊敬的親王殿下,威爾遜伯爵所言只是就事論事而已,並無其他意思在內,萬事和爲貴,和爲貴麼,我等六國確是抱着與大清帝國萬年友好的情誼而來的,這一點,上帝可以作證。”

弘晴這等冷厲的話語一出,威爾遜伯爵當即便笑不出來了,可又不願在此時示弱,索性便黑沉着臉不吭氣了,場面頓時便有着陷入僵局之虞,一見及此,葡萄牙王國正使迭戈·羅德里格斯可就有些沉不住氣了,趕忙從旁打岔了一句道。

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229章 各懷心機(二)第965章 各得其所(四)第7章 上書房裡的頂牛第99章 誰比誰傻多少(二)第248章 新春大禮第1125章 沸騰的大洋(五)第1025章 最後通牒(三)第1013章 一摁到底(五)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62章 有人要頭疼了(三)第25章 解決之道(二)第667章 不好管的閒事(四)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572章 刑部 風雲起(一)第1088章 選秀風波(一)第24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四)第782章 帶病堅持終有礙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60章 有人要頭疼了(一)第487章 烽火連天(三)第159章 先殺一隻雞(一)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423章 究竟誰坑誰(一)第453章 本分第624章 欲取先與(一)第435章 必爭之議(二)第115章 都在算計着(一)第541章 揮灑自如(三)第823章 英雄末路(一)第909章 巧取石堡城(一)第56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一)第336章 驚變驟起(二)第376章 火候未至(一)第1087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三)第1031章 風起雲涌(五)第613章 御前爭婚(一)第872章 絕對權威(三)第592章 各取所需(一)第727章 收穫季節(五)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553章 餘震連連(二)第1102章 股票交易所(一)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976章 強勢反彈(三)第1097章 革新科舉(二)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686章 各施密謀(二)第135章 未雨綢繆第1065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二)第844章 各出妙手(五)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932章 酣戰格登山(一)第422章 崛起的關鍵(二)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199章 不安的夜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1037章 先發制人(三)第796章 決勝時刻(一)第912章 以強硬對強硬(一)第632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四)第434章 必爭之議(一)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97章 下馬威?(三)第978章 強勢鎮壓(一)第587章 和爲貴(二)第396章 一語道破(一)第619章 父子論兵第342章 接連廢黜(四)第163章 快刀斬亂麻(二)第608章 等你,直到天荒地老第1134章 關門行動(二)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1016章 各方博弈(三)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122章 小哥倆歸心第302章 分封的隱喻(一)第1117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三)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1020章 全新局面(二)第982章 各敲各的鑼(三)第373章 案中有案(四)第1132章 天鵝的輓歌(三)第96章 下馬威?(二)第186章 京師風雲亂(二)第580章 抽絲剝繭(二)第915章 活祭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323章 令人煩惱的消息第98章 誰比誰傻多少(一)第488章 烽火連天(四)第455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二)
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229章 各懷心機(二)第965章 各得其所(四)第7章 上書房裡的頂牛第99章 誰比誰傻多少(二)第248章 新春大禮第1125章 沸騰的大洋(五)第1025章 最後通牒(三)第1013章 一摁到底(五)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62章 有人要頭疼了(三)第25章 解決之道(二)第667章 不好管的閒事(四)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572章 刑部 風雲起(一)第1088章 選秀風波(一)第24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四)第782章 帶病堅持終有礙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60章 有人要頭疼了(一)第487章 烽火連天(三)第159章 先殺一隻雞(一)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423章 究竟誰坑誰(一)第453章 本分第624章 欲取先與(一)第435章 必爭之議(二)第115章 都在算計着(一)第541章 揮灑自如(三)第823章 英雄末路(一)第909章 巧取石堡城(一)第56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一)第336章 驚變驟起(二)第376章 火候未至(一)第1087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三)第1031章 風起雲涌(五)第613章 御前爭婚(一)第872章 絕對權威(三)第592章 各取所需(一)第727章 收穫季節(五)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553章 餘震連連(二)第1102章 股票交易所(一)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976章 強勢反彈(三)第1097章 革新科舉(二)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686章 各施密謀(二)第135章 未雨綢繆第1065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二)第844章 各出妙手(五)第127章 先禮後兵(五)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971章 強硬姿態(一)第932章 酣戰格登山(一)第422章 崛起的關鍵(二)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199章 不安的夜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1037章 先發制人(三)第796章 決勝時刻(一)第912章 以強硬對強硬(一)第632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四)第434章 必爭之議(一)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97章 下馬威?(三)第978章 強勢鎮壓(一)第587章 和爲貴(二)第396章 一語道破(一)第619章 父子論兵第342章 接連廢黜(四)第163章 快刀斬亂麻(二)第608章 等你,直到天荒地老第1134章 關門行動(二)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775章 好事壞事(一)第1016章 各方博弈(三)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122章 小哥倆歸心第302章 分封的隱喻(一)第1117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三)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1020章 全新局面(二)第982章 各敲各的鑼(三)第373章 案中有案(四)第1132章 天鵝的輓歌(三)第96章 下馬威?(二)第186章 京師風雲亂(二)第580章 抽絲剝繭(二)第915章 活祭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323章 令人煩惱的消息第98章 誰比誰傻多少(一)第488章 烽火連天(四)第455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