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全新局面(二)

“王爺好生想想而今之時局。”

這一見四爺如此反應,鄔思道原本就肅然的臉色頓時便更繃緊了幾分,不過麼,卻並未急着爲四爺分析朝局,而是眉頭微皺地提點了一句道。

“唔……,先生教訓得是,確是小王疏忽了。”

四爺本性聰慧,先前之所以發愣,那是不曾往細裡想了去,經鄔思道這麼一提點,當即便反應了過來,心念電轉間,已是明瞭了自身處境裡潛藏着的危機——權力乃是把雙刃劍,沒有權力時,旁人都斷不會拿正眼看你,哪怕高居親王之位,在朝中也不過是閒人一個罷了,當真算不得甚奢遮人物,誠然,低調可以保住自身之安全,可要想再進一步,那簡直就是奢望,可一旦把握住了權力,那必將成爲旁人攻擊的靶子,更別說他四爺無論與誠德帝還是弘晴的關係其實都糟糕得很,一旦稍稍露出些破綻,後果當真不堪設想,問題是四爺卻也沒的選擇,道理很簡單,誠德帝已是老態畢露,壽數怕是難有多少了,若不能在此際掌握住權力,將來也就只剩下作壁上觀的份兒。

“王爺能明白便好,今時已不同往日,陛下壽數無多而不自知,正是可資利用之處,王爺萬不可錯過此番復出之良機。”

事關重大,儘管已然看出四爺確是有所了悟,可鄔思道還是謹慎地出言解說了一番。

“嗯,先生說得是,老三連番挫折下來,心態早已是扭曲不堪,但凡能有不利弘晴小兒之事,他皆是樂此不疲,嘿,渾然忘了自個兒是怎生得的位,忘恩負義已到了不擇手段之地步,但消能依此行了去,倒也不愁大事不能成。”

四爺顯然是真的已有了了悟,稍事整理了下思路,便已點出了此番復出能否崛起的關鍵之所在。

“王爺能這麼想便好,只消能做到投其所好,定能大有所得矣!”

聽得四爺這般說法,鄔思道欣慰地笑了起來,嘉許地點了點頭,概括性地給出了個總結。

“嗯。”

總體思路雖已定將下來,可具體的操作上卻依舊不能有所輕忽,對此,四爺自是心知肚明得很,也自不再多言,不動聲色地輕吭了聲之後,便即就此默默地沉思了起來……

“徒兒見過師尊。”

朝議雖畢,可後續手尾卻依舊不少,不單工部這頭有着諸多事宜要部署,刑部那頭的立法事宜也少不得須通盤考慮,儘管不曾奉旨主持章程之相關事宜,可弘晴還是毫無顧忌地拿出了軍機大臣的身份,召集工、刑兩部諸多官員,開了場聯席討論會,一直忙到了天都已是徹底黑透了方纔回到自家府上,但卻並未急着去用膳,而是直接便去了書房,這纔剛從屏風處行將出來,就見陳老夫子正好擡頭望了過來,自不敢有所失禮,這便趕忙緊走數步,搶到了近前,恭謹地行了個禮。

“王爺今日想必是辛苦了,且自坐下說罷。”

儘管不曾親眼目睹朝議之時的激烈,也就只是事後看過了“尖刀”那頭轉過來的朝議之簡報,可以陳老夫子之睿智,又怎會不清楚弘晴今兒個其實過得相當之不爽,然則在陳老夫子看來,這卻是個難得的磨礪,能讓弘晴少些鋒芒,多些寬容之心,當然了,這麼個心思,陳老夫子卻是不會在弘晴面前說破的,也就只是溫和地笑着點了點頭,和煦地招呼了一聲。

“嗯。”

弘晴今兒個是很累,可那都是政務太多惹出來的禍,還真就不像陳老夫子所料想的那般心累,此無他,自打九門提督衙門案發那會兒解開了心結之後,弘晴早已不再執意於反還是不反的問題了,他所想的只是社稷之將來的發展趨勢,只要不妨礙到這一條,其餘那些雜七雜八的事兒,弘晴都不會去太過在意,哪怕此番遭到諸方勢力的聯合圍剿,又被四爺摘了把桃子,可弘晴的心境卻依舊平和得很,只不過這等想法,弘晴並不願對人說了去,哪怕是陳老夫子也不例外,正因爲此,明知道陳老夫子此際還等在書房裡,一準是爲了開解自個兒的煩惱,弘晴感激歸感激,卻也無甚太多的表示,僅僅只是淡然地輕吭了一聲,走到了几子旁,一撩衣袍的下襬,就此端坐了下來。

“王爺想必也已是看出來了,如今之朝局風向已變,諸方聯手之勢已見雛形,接下來的紛亂怕是少不得要時常上演,對此,王爺可有甚考慮否?”

陳老夫子見弘晴一派不欲多言狀,眉頭立馬便是一挑,一改先前打算安撫弘晴一番之想頭,直截了當地便點出了朝局演變的要害之所在。

“此必然事耳,縱使無皇阿瑪在背後推波助瀾,徒兒也必然會是衆矢之的,然,徒兒終歸不是二伯那等樣人,要想對付徒兒,那就須得做好死無葬身之地的準備。”

弘晴從來都不是啥善人,也真就沒打算做一老好人,既是早已解開了所謂政權平穩延續之死結,能牽扯住弘晴後腿的事兒雖有,可也不多了,若不是考慮到誠德帝已壽數無多,弘晴早請其去當太上皇了,又怎可能會因着一衆宵小之輩的野心而作出甚忍讓退縮之事,當然了,若是能少造些殺孽,弘晴倒也不願流血過多,畢竟天家的體面還是要的。

“王爺能有此清醒之認識,無疑是好的,只是行事之手腕不妨放柔和些,但消與軍權無關之事,能放也就先放放好了,左右也不差這兩、三年之時間,待得將來,大可放手施爲,又何須急於一時哉。”

陳老夫子擔心的就是弘晴殺心過重,這一聽弘晴此言說得極寒,眉頭不由地便皺了起來,不過麼,倒是沒直言呵斥,而是耐心地勸說了一番。

“師尊教訓得是,徒兒知道該如何做了。”

陳老夫子的好意,弘晴能理解,不過麼,卻並不打算接受,此無他,彼此所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風景自然也不同,哪怕陳老夫子是當世有數之絕頂智者,可限於眼界,卻也難以做到放眼看世界,就更別說預估世界發展之潮流了的,偏偏限於儒家思想之約束,陳老夫子很難從根本上去理解華夏之地在當今之世的真實地位,再說了,弘晴也不可能將自個兒穿越衆的身份揭破,很顯然,彼此間的思想境界之隔閡也就難有消除之可能,對此,弘晴自是心知肚明得很,只不過出於對陳老夫子如此多年來嘔心瀝血之幫襯的感激與尊重,但消有可能的話,弘晴也自不願違背了陳老夫子的意願,當然了,前提條件是不能因此影響到社稷之發展速度,否則的話,事情該如何辦,照舊得如何辦,只是這等想法實在是不好宣之於口,弘晴也就只能是作出了一副恭謙的樣子,滿臉誠懇之色地迴應了一句道。

“王爺能這般想便好,而今,各方聯手之勢一成,士氣正銳,實不宜硬碰,姑且先避避也罷,王爺若是無事,不妨告病一段時日好了。”

弘晴的演技自然是超絕無疑,臉上的誠懇之色也可謂是真誠到了極點,奈何陳老夫子又豈是那麼好欺瞞的,只一眼便看穿了弘晴虛言應付的真面目,然則卻又不好直言揭破,畢竟弘晴方纔是真正做主之人,哪怕彼此間有着師徒之名義,可陳老夫子卻不會因此忘了自個兒謀士之身份,儘管心中頗有些不悅,可也只能是委婉地進諫了一番。

“師尊明鑑,築路之章程如今已到了緊要之時刻,若不能早日完成,在建工程進度受影響還是小事,卻恐將來還會有更大之麻煩,徒兒實是放心不下,且待此事上了正軌之後,徒兒再行修心養性也罷。”

稱病告假自古以來便是政治人物以退爲進的把戲,但消是精英之輩,都能玩得個順溜無比,弘晴自然也是個中之高手,往日裡也沒少靠此撈取好處,然則此番弘晴卻不想再行此舊事了,此無他,已然沒有必要——軍務革新已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舉國之軍權幾乎都已掌握在了弘晴的手中,有此強力之保證,弘晴自是有着絕對的自信,壓根兒就無懼任何挑戰,再說了,築路章程乃是弘晴的心血之所在,他又怎可能坐視這麼份心血之產物被一幫子小人給折騰歪了去,故而,哪怕會觸怒陳老夫子,弘晴也不願在此事上作出半點的妥協與退讓。

“嗯……,也好,王爺且自小心便是了,能放手時,且就先放手也罷。”

師徒相處已是二十餘載,陳老夫子自是清楚弘晴的個性,眼瞅着弘晴主意已定,也就沒再強勸,僅僅只是語調淡然地提醒了一句道。

“是,徒兒知道了。”

儘管陳老夫子表現得很是淡然,可弘晴卻清楚其心中其實有所不滿,奈何此事上弘晴原就沒可能做出妥協,也就只能是口不應心地吭哧了一聲了事……

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163章 快刀斬亂麻(二)第23章 不歡而散(下)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1098章 革新科舉(三)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804章 橫掃京師(六)第851章 相忍爲國(一)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1048章 預作綢繆(一)第709章 大小通吃(一)第207章 繞不過去的坎(二)第384章 各磨各的刀(二)第283章 爾虞我詐(三)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128章 閉門羹(一)第648章 彈章 如潮(三)第843章 各出妙手(四)第60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三)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32章 潮平浪不止(二)第697章 借花獻佛(二)第355章 晴天霹靂(三)第654章 老十二的野望(二)第198章 夜訪皇華驛(二)第690章 算與反算(二)第435章 必爭之議(二)第823章 英雄末路(一)第15章 兩盤棋(二)第540章 揮灑自如(二)第109章 從細微處着手(一)第716章 適可而止(二)第1025章 最後通牒(三)第236章 四爺碰壁(一)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789章 收官之佈局(二)第21章 不歡而散(上)第1049章 預作綢繆(二)第903章 烽火處處(五)第690章 算與反算(二)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779章 騰挪手段(一)第459章 東征閱兵式第296章 拍案而起第711章 大小通吃(三)第655章 老十二的野望(三)第602章 在水一方(一)第521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二)第230章 各懷心機(三)第707章 虛虛實實(三)第12章 忽悠老十四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977章 強勢反彈(四)第889章 潤物細無聲第6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485章 烽火連天(一)第275章 線索(二)第392章 老爺子的板子(二)第273章 三爺的隱忍(二)第93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二)第89章 一舉成擒(三)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964章 各得其所(三)第584章 反守爲攻(三)第226章 大鬧刑場(三)第5章 柳暗花明第342章 接連廢黜(四)第202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三)第614章 御前爭婚(二)第1074章 絕不寬恕(一)第8章 從容應對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1145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攪動風雲(三)第251章 迷霧的背後第616章 御前爭婚(四)第328章 孝在小處第1026章 最後通牒(四)第195章 磨刀霍霍(二)第960章 何去何從(三)第219章 王府夜宴(三)第937章 酣戰格登山(六)第598章 值與不值(五)第908章 雷霆一擊(三)第748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二)第766章 幫理不幫親(一)第600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二)第481章 血染的大洋(一)第1070章 一語點醒(二)第365章 心照不宣(三)第1107章 金融風波再起(三)第1055章 沸反盈天(五)第870章 絕對權威(一)第243章 城下之盟(一)第185章 京師風雲亂(一)第223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三)第1009章 一摁到底(一)第714章 沒魚,蝦也好(二)
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163章 快刀斬亂麻(二)第23章 不歡而散(下)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1098章 革新科舉(三)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804章 橫掃京師(六)第851章 相忍爲國(一)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1048章 預作綢繆(一)第709章 大小通吃(一)第207章 繞不過去的坎(二)第384章 各磨各的刀(二)第283章 爾虞我詐(三)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128章 閉門羹(一)第648章 彈章 如潮(三)第843章 各出妙手(四)第60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三)第1116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二)第32章 潮平浪不止(二)第697章 借花獻佛(二)第355章 晴天霹靂(三)第654章 老十二的野望(二)第198章 夜訪皇華驛(二)第690章 算與反算(二)第435章 必爭之議(二)第823章 英雄末路(一)第15章 兩盤棋(二)第540章 揮灑自如(二)第109章 從細微處着手(一)第716章 適可而止(二)第1025章 最後通牒(三)第236章 四爺碰壁(一)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789章 收官之佈局(二)第21章 不歡而散(上)第1049章 預作綢繆(二)第903章 烽火處處(五)第690章 算與反算(二)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779章 騰挪手段(一)第459章 東征閱兵式第296章 拍案而起第711章 大小通吃(三)第655章 老十二的野望(三)第602章 在水一方(一)第521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二)第230章 各懷心機(三)第707章 虛虛實實(三)第12章 忽悠老十四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977章 強勢反彈(四)第889章 潤物細無聲第610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485章 烽火連天(一)第275章 線索(二)第392章 老爺子的板子(二)第273章 三爺的隱忍(二)第93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二)第89章 一舉成擒(三)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964章 各得其所(三)第584章 反守爲攻(三)第226章 大鬧刑場(三)第5章 柳暗花明第342章 接連廢黜(四)第202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三)第614章 御前爭婚(二)第1074章 絕不寬恕(一)第8章 從容應對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1145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攪動風雲(三)第251章 迷霧的背後第616章 御前爭婚(四)第328章 孝在小處第1026章 最後通牒(四)第195章 磨刀霍霍(二)第960章 何去何從(三)第219章 王府夜宴(三)第937章 酣戰格登山(六)第598章 值與不值(五)第908章 雷霆一擊(三)第748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二)第766章 幫理不幫親(一)第600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二)第481章 血染的大洋(一)第1070章 一語點醒(二)第365章 心照不宣(三)第1107章 金融風波再起(三)第1055章 沸反盈天(五)第870章 絕對權威(一)第243章 城下之盟(一)第185章 京師風雲亂(一)第223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三)第1009章 一摁到底(一)第714章 沒魚,蝦也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