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力推與力挺(三)

“這小子,還成!”

雖然隔得遠了些,劉鐵成無法聽清坦然站在人羣裡的八爺究竟都說些甚子,可一見到場中歡呼連連的情境,原本懸着的心已是落下了一半,雖不曾下令放鬆警戒,卻已是有心點評了下八爺的表現。

“嗯,是個種帶的!”

劉鐵成原本只是自言自語,卻是沒注意到副手德楞泰不知何時已到了他的身邊,甕聲甕氣地應合了一聲。

“呵。”

德楞泰是蒙古漢子,人高馬大,偏生舌頭有些大,漢語說得着實糟糕,明明是帶種的,到了他口中,卻愣是被扯成了種帶的,若是往日,劉鐵成定要好生調侃上其一番,只是此時危機未除,劉鐵成卻是沒這個心思,只是咧了下嘴,輕笑了一聲便即作了罷,雙目依舊炯然地死盯着歡呼聲一陣接着一陣的廣場。

“走嘍,回家,回家去!”

“散了,都散嘍!”

“走走走,喝酒去!”

……

也不知八爺在人羣中到底說了些甚,只聽一陣最猛烈的歡呼過後,人羣轟然散開,嘻嘻哈哈地向外涌了去,不多會,數萬旗丁已是走得一個不剩。

“打開城門!”

旗丁散盡之後,八爺的身形終於是顯露了出來,偌大的廣場上,只有他一人昂然而立,雖無甚言語,也無甚動作,可身形卻被夕陽烘托得無比之高大,縱使似劉鐵成這等鐵石心腸之輩,都不禁爲之感動不已,只是這當口上,劉鐵成卻也並未有甚旁的表示,只是先派了人去內廷稟報,而後提高聲調,斷喝了一聲,旋即,緊閉了大半天的天安門在一陣刺耳的摩擦聲中再次緩緩敞了開來……

“報,陛下,嘯聚天安門廣場之旗衆皆已散盡,九門提督衙門已派兵戒嚴了廣場,劉將軍特派屬下前來稟報,還請陛下明示行止。”

八爺去後,老爺子顯然沒有議事的興趣,只是不言不動地端坐在龍榻上,下頭人等自也不敢胡亂開口,大殿裡的氣氛壓抑得令人有些喘不過氣來,就在這等難耐的寂靜之中,一陣腳步聲大起中,卻見一名善撲營將軍急匆匆地從外頭闖了進來,顧不得喘息不定,便已是一頭跪倒在殿中,高聲稟報道。

“嗯,傳朕旨意,一切照慣例行了去即可。”

聽完了那名將軍的稟報,滿殿人等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臉上瞬間都笑開了話,雖不曾言語,可喜悅之請卻是不加掩飾的,然則老爺子卻並沒有笑,僅僅只是神情淡然地吩咐了一句道。

“喳!”

那名將領是來報喜的,可一見老爺子並無絲毫的喜色,心下里不禁爲之一慌,可也不敢多言,也就只能是緊趕着應了諾,匆匆退出了大殿,自去傳令不提。

“爾等有甚想說的就說罷,朕聽着呢。”

逼宮之圍已解,殿中諸人原本還打算趁此良機,大肆稱頌上一番,可一見老爺子的神情有些不對味,自都不敢妄言,全都老老實實地站立當場,倒是老爺子自己先開了口。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鬧事之旗丁雖已暫退,卻恐去後復來,概因根本之問題尤在,非可等閒視之,此一條,還請皇阿瑪明察。”

八爺不在,九爺自然要扛起他們這一系的大旗,這便昂然出列,按着八爺臨去前的暗示,神情肅然地進諫道。

“嗯哼,那爾便說說看,朕當如何應對才妥?”

九爺話音一落,十爺立馬從旁閃了出來,欲跟着附和上一把,然則老爺子卻沒給十爺開口的機會,饒有興致地目視着九爺,語氣曖昧不明地追問了一句道。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以爲事情既是因旗務整頓而起,自該從此處着手纔是。”

老爺子先前一直都是聽着衆人諫言,僅僅偶爾做些指示罷了,可這冷不丁地突然改了議事的格調,當真令九爺很有些措手不及之感,好在事先準備充分,倒也不曾有甚失態的表現,應對之際,頗顯沉穩。

“嗯,這話,朕聽着順耳,繼續。”

老爺子壓根兒就沒理會已站到了九爺身邊的十爺,死揪着九爺不放,渾然便是君臣奏對之格局。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旗務確是該整,只是卻須得講究策略,一味用強,後患無窮也,今日一事便是明證,故,兒臣以爲當另換他人主持大局,以免重蹈覆轍,此兒臣之淺見也,還請皇阿瑪聖裁。”

九爺往日裡朝議事都是敲邊鼓的,還真就少有唱主角的時候,此際被老爺子接連追問不已,心下自不免有些發虛,額頭上的汗珠子都沁出了密密麻麻的一層,自不敢按原先之計劃直言太子失德,可話裡卻滿是影射之意。

“哦?那好啊,爾屬何人,朕好奇得很,且說來聽聽好了。”

老爺子似笑非笑地看着九爺,不依不饒地追問着。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以爲三哥正是不二之人選,理由有二:其一,三哥爲人寬厚,當非濫用私刑之輩,可緩衆旗丁之心;其二,整頓旗務之摺子原就是三哥所上,對箇中之細則,再無一人能及三哥者,是故,兒臣以爲此事由三哥出面打理,定可保萬無一失。”

老爺子這麼一問,九爺可就被逼到了牆角上,好在事先的準備尚算充分,這會兒應對起來,倒也算是得體得很,只是額頭上的汗珠子卻已是化成了不斷流淌而下的瀑布。

“胤祉。”

老爺子沒再追問九爺,只是不置可否地點了下頭,而後側頭望向了兀自垂手站在一旁的三爺,不輕不重地點了三爺的名。

“兒臣在!”

儘管早就有了思想準備,可真到了老爺子點名的時候,三爺的身子還是不自覺地微微縮了一下,當然了,也就只是輕微地一縮罷了,並不是太過明顯,而三爺也及時調整了過來,疾步搶到了殿中,恭謹地應了一聲。

呼,總算是要開始了,老爹,頂住了!

三爺出列前的輕顫雖細微到幾乎不可察的地步,可注意力始終着落在三爺身上的弘晴卻是盡皆開在了眼中,心可是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還真怕三爺頂不住老爺子的壓力,不爲別的,只因弘晴很清楚老爺子的心理,那便是老爺子對整頓旗務的心思並未因此番請願事件而變淡,反倒有何能更迫切了幾分,而能獻出良策的三爺恰恰就是老爺子接下來打算換上的人選。

此際三爺若是表現出一往無前的勇氣,或許一時能討得老爺子的歡心,可最終的結果卻註定要以悲劇來收場,此無它,整頓旗務的時機並不成熟,無論誰去整,都不可能會有好結果,哪怕老爺子親自操刀上陣,也是一樣,箇中的取捨之道,弘晴雖早已讓李敏銓給三爺分析了個通透,想來三爺心中也自有數,然則三爺到底能不能頂得住老爺子的殷切期望,卻還得兩說,弘晴自不可能不擔心,只是這當口上,也着實沒弘晴開口的餘地,也就只能是在心中暗自祈禱罷了。

“胤祉,你九弟極力推崇於你,朕也覺得似是可行,爾可敢爲否?”

老爺子並沒有急着開口,而是深深地看了三爺一眼,而後方纔語調平和地問了一句道。

老爺子的問話很溫和,可聽在殿中諸人的耳中卻有若雷震一般,此無它,先前負責旗務整頓的可是太子胤礽,眼下換上了三爺,箇中意味怕就有些耐人尋味了,不止是太子臉色瞬間煞白一片,張英等一衆老臣們的臉色也一樣不是太好看,至於其餘阿哥麼,臉上的神情也都頗爲的精彩。

“噗通!”

老爺子的話音一落,三爺已是一頭跪倒在了地上,重重地磕了個響頭,而後方纔雙目含淚地擡起了頭來,滿臉誠摯之色地開口道:“能爲皇阿瑪分憂,實是兒臣之幸事也,然,兒臣竊以爲此事非兒臣力所能及也,能爲此者,天下間唯有皇阿瑪與太子哥哥,此無它,八旗者,我大清之根基也,唯共主方能行整頓之事,兒臣願盡微薄之力,協助太子哥哥以全此事,還請皇阿瑪明鑑。”

“皇阿瑪,兒臣有過,然,心卻是誠的,此番事發突然,內裡斷有蹊蹺,肯請皇阿瑪給兒臣一個彌補之機會,兒臣定會全力徹查此案,以明真相!”

一聽三爺如此力挺自己,太子不由地便大吃了一驚,可很快便回過了神來,顧不得許多,霍然而起,一個旋身,順勢跪倒在了前墀下,一邊重重地磕着頭,一邊言辭懇切地出言求肯道。

“陛下,老臣以爲誠郡王所言甚是,肯請陛下聖斷!”

“陛下,如今事情尚未分明,實不宜撤換主持大局者,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老臣以爲太子殿下行事磊落,並無不妥之處,倒是此事背後恐有小人作祟,須得徹查方好。”

……

太子這麼一出面,原本就心向太子的一衆老臣們立馬呼啦啦地全都站了出來,七嘴八舌地爲太子撐腰,也就只剩下明珠與佟國維站在原地沒動。

“此事再議!”

老爺子先是望了望太子,接着又瞅了瞅一衆老臣們,眉頭微微一皺,只丟下句簡單至極的交待,便即起了身,緩步轉入了後殿去了,他這麼一走,議事自也就此告了個終了。

第1030章 風起雲涌(四)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第597章 值與不值(四)第890章 邊關告急第663章 老十三的請託第1048章 預作綢繆(一)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12章 忽悠老十四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1008章 一摁到底(二)第1029章 風起雲涌(三)第320章 八旗聯席會議(三)第291章 歡喜冤家第969章 各得其所(八)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321章 八旗聯席會議(四)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327章 彼此算計(四)第140章 力推與力挺(三)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912章 以強硬對強硬(一)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519章 麻煩終於還是來了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1107章 金融風波再起(三)第589章 和爲貴(四)第267章 嚴查令(二)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886章 屈尊降貴(三)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341章 接連廢黜(三)第997章 舉重若輕(六)第648章 彈章 如潮(三)第514章 利益均沾(三)第959章 何去何從(二)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452章 都是酒醉惹的禍第404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一)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1124章 沸騰的大洋(四)第54章 雄辯滔滔(三)第79章 謀算與反謀算(一)第999章 舉重若輕(八)第5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704章 煽風點火(三)第838章 朝議起風波(二)第879章 踩上一腳(一)第587章 和爲貴(二)第376章 火候未至(一)第1128章 血洗京都(三)第658章 黃雀與獵人(三)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195章 磨刀霍霍(二)第416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第62章 有人要頭疼了(三)第386章 當庭激辯(二)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941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一)第44章 乞巧之遇第641章 福禍難料(一)第1059章 撫平八旗(二)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138章 力推與力挺(一)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525章 金融風暴(一)第427章 天心莫測(二)第968章 各得其所(七)第870章 絕對權威(一)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967章 各得其所(六)第568章 喧囂的朝局(一)第921章 五道溝會戰(三)第715章 適可而止(一)第866章 年夜飯之亂象(三)第1112章 整風運動(四)第652章 雙喜臨門第339章 接連廢黜(一)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782章 帶病堅持終有礙第574章 刑部 風雲起(三)第1042章 死頂到底(二)第1158章 一網打盡(一)第314章 句讀之爭(一)第826章 大鬧乾清宮(二)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543章 難測的來意(一)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1019章 全新局面(一)第595章 值與不值(二)第1115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一)第211章 波瀾再起(一)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故人(二)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819章 思想工作(三)
第1030章 風起雲涌(四)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第597章 值與不值(四)第890章 邊關告急第663章 老十三的請託第1048章 預作綢繆(一)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12章 忽悠老十四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1008章 一摁到底(二)第1029章 風起雲涌(三)第320章 八旗聯席會議(三)第291章 歡喜冤家第969章 各得其所(八)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321章 八旗聯席會議(四)第24章 解決之道(一)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327章 彼此算計(四)第140章 力推與力挺(三)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912章 以強硬對強硬(一)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519章 麻煩終於還是來了第758章 打到你服(二)第1107章 金融風波再起(三)第589章 和爲貴(四)第267章 嚴查令(二)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886章 屈尊降貴(三)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341章 接連廢黜(三)第997章 舉重若輕(六)第648章 彈章 如潮(三)第514章 利益均沾(三)第959章 何去何從(二)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452章 都是酒醉惹的禍第404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一)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1124章 沸騰的大洋(四)第54章 雄辯滔滔(三)第79章 謀算與反謀算(一)第999章 舉重若輕(八)第5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704章 煽風點火(三)第838章 朝議起風波(二)第879章 踩上一腳(一)第587章 和爲貴(二)第376章 火候未至(一)第1128章 血洗京都(三)第658章 黃雀與獵人(三)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195章 磨刀霍霍(二)第416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第62章 有人要頭疼了(三)第386章 當庭激辯(二)第133章 四爺獻策第941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一)第44章 乞巧之遇第641章 福禍難料(一)第1059章 撫平八旗(二)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138章 力推與力挺(一)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525章 金融風暴(一)第427章 天心莫測(二)第968章 各得其所(七)第870章 絕對權威(一)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967章 各得其所(六)第568章 喧囂的朝局(一)第921章 五道溝會戰(三)第715章 適可而止(一)第866章 年夜飯之亂象(三)第1112章 整風運動(四)第652章 雙喜臨門第339章 接連廢黜(一)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782章 帶病堅持終有礙第574章 刑部 風雲起(三)第1042章 死頂到底(二)第1158章 一網打盡(一)第314章 句讀之爭(一)第826章 大鬧乾清宮(二)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543章 難測的來意(一)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1019章 全新局面(一)第595章 值與不值(二)第1115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一)第211章 波瀾再起(一)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故人(二)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819章 思想工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