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啓動推廣計劃(二)

等待無疑是難熬的,這都已是月餘過去了,老爺子那頭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饒是弘晴心『性』沉穩,也不禁有些個犯嘀咕了,不過麼,該做的準備工作,弘晴卻是不敢稍有放鬆,每日裡起早貪黑地連軸轉着,始終在忙乎着發明推廣的相關事宜,這一忙便到了九月底,“八旗商號”的兩支船隊以及海軍赴東瀛艦隊都已是再次遠航了,老爺子那頭依舊沒個響動,面對着這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局面,弘晴儘自心急得很,卻也沒轍,只能是耐心地等着。

追問?那是斷然不可爲之事,不爲別的,只因弘晴對老爺子的『性』子實在是太瞭解了些,真要是急着去老爺子處追根問底,不單無濟於事,反倒會惹來老爺子的猜忌之心,後果麼,自然也就是折戟沉沙之下場了的,這等無用功,弘晴自是不會去做,除了等着之外,卻也沒旁的辦法好想,好在老爺子倒也不致於讓弘晴等到天荒地老,這不,今兒個一大早地,弘晴纔剛到了工部,都尚未開始安排一天的工作呢,秦無庸就領着兩名小太監來了,說是老爺子有請。

“孫兒叩見皇瑪法。”

老爺子有召,弘晴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匆匆吩咐了瀋河幾句之後,便隨着秦無庸一道向養心殿趕了去,待得到了地頭,這才發現殿中空空『蕩』『蕩』地僅有老爺子一人高坐在龍牀上,弘晴自不免爲之一愣,可也沒敢失了禮數,疾步便搶到了御前,恭謹萬分地行禮問了安。

“免了。”

面對着弘晴的大禮參拜,老爺子並未多言,僅僅只是不動聲『色』地叫了起,面『色』更是沉靜如水,看不出半點的波瀾。

“謝皇瑪法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聽老爺子叫起的聲音不帶絲毫的感情『色』彩,弘晴心頭立馬便是一跳,可也顧不得去細想,忙不迭地磕了個響頭,恭敬萬分地謝了恩之後,這才站了起來,躬身而立,擺出了副恭聽聖訓之乖巧模樣。

“爾之摺子,朕看了,氣魄倒是不小,然,內裡皆技也,爾就不怕有人彈劾你忘道麼,嗯?”

老爺子面無表情地打量了弘晴好一陣子之後,這才無喜無怒地開了口。

在儒家思想統治一切的歷朝歷代,技術官員從來都是倍受排擠的一類,自唐以來,工部永遠排在六部之末便是明證,不止大清如此,前明更甚——在明朝,技術官員的品階低不說,連官袍都是另類,以區別於主流官場,反倒是基本承襲了前明體制的大清稍好些,至少表面上的歧視是沒有了,然則在官場中,技術官員地位依舊極低,概因道與技之別乃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所在——所謂的技,在儒家思想中,不過只是奇『淫』巧計罷了,壓根兒就登不得大雅之堂,似弘晴這般將技術發明隆而重之地搬上朝堂,顯然與儒家思想中的道有悖,換而言之,這就是反主流,應景兒就是大罪一條!

正因爲道與技乃是天與地之別,故此,老爺子這麼句誅心之言一出,弘晴倒還好,畢竟心『性』沉穩,儘管也是吃驚不小,可到底還能撐得住,可侍候在老爺子身邊的秦無庸等宦官們卻是全都爲之面『色』大變不已,望向弘晴的眼神裡也就滿是複雜之神『色』

“回皇瑪法的話,孫兒心中自有大道在,於孫兒看來,但凡能利百姓、利社稷者,皆道也,至於旁人作何感想麼,孫兒卻是並不在意。”

弘晴儘管極其不喜儒學,可爲了能在朝堂上立足,卻是沒少在儒學上下功夫,又怎可能會不清楚道與技的區別之所在,實際上,弘晴早就清楚自個兒這套發明推廣計劃是在走鋼絲,賭的便是老爺子的開明,若是換了個主兒當皇帝,就算再給弘晴倆膽子,他也不敢這麼公然行事的,而今,老爺子既已問起,那就意味着賭命運的時候到了,弘晴自不可能會不緊張,好在城府深,倒也不致帶到臉上來,也就只是神態從容地躬了下身子,坦然無比地應答了一句道。

“嗯?”

在儒家子弟看來,弘晴這麼個回答顯然是離經叛道至極,屬大逆不道之罪過,不過麼,向來以儒家子弟自詡的老爺子卻並未發火,但見其雙目如刀般地掃向了弘晴,冷冷地哼了一聲,一股子龐大的威壓就此陡然而起,如山般地將弘晴罩了個嚴實。

我勒個去的,老爺子這是要作甚來着!

龐大的壓力下,縱使弘晴心『性』再沉穩,心中也不禁爲之打鼓不已,奈何事已至此,實也容不得弘晴有所退縮了,這便索『性』將心一橫,強自壓住了心中的緊張與不安,坦然地與老爺子對視着,任憑老爺子的氣勢如何催『逼』,也絕不動搖半分。

“如此說來,爾執意要如此行事麼?”

老爺子與弘晴對視了好一陣子,見弘晴始終不肯低頭認錯,眼中的精光立馬更盛了幾分,從牙縫裡擠出了句陰森的話語。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孫兒雖不才,不敢忘聖賢之教誨也。”

一聽老爺子這話不善得很,饒是弘晴再如何沉穩,也不禁爲之面『色』一白,不過麼,他還是不想改弦更張,不爲別的,只因他要賭的可是華夏的未來——所謂一步先則步步先,隨着西方國家科技的日新月異,工業革命的浪『潮』已是即將來臨,留給華夏的時間已是不多了,若是不能搶先佈局的話,縱使弘晴能憑一己之力將大清軍隊的戰力硬生生提拔起來,也斷然有持久『性』可言,後世華夏的百年慘劇也就難有避免之可能,換而言之,弘晴要想改變那等悲慘至極的歷史,此時就必須賭,否則的話,以前所作的諸般努力就將全都付諸流水。

“嗯,道乏罷,回頭朕自會有旨意給你。”

老爺子細細地端詳了弘晴片刻,卻並無甚點評,甚至連臉『色』都不曾有甚變化,僅僅只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便即下了逐客之令。

嗯?這就完事了?

弘晴壓根兒就沒想到老爺子會是這麼個反應,不由地便愣住了,嘴角嚅動了幾下,有心探問個虛實,可到了底兒還是沒敢開這麼個口,也就只能是恭謹地行了個大禮,自行退出了養心殿,茫然不知所以地迴轉工部去了。

“爾等全都退下!”

弘晴都已是離去了好一陣子了,老爺子卻還是默默地端坐在龍牀上,良久之後,這才一揮手,不動聲『色』地吩咐了一句道。

“喳!”

老爺子金口一開,秦無庸等人自是不敢稍有怠慢,紛紛躬身應了諾,齊齊退出了大殿。

“如何?”

秦無庸等人方纔退出大殿,一陣沉穩的腳步聲便在後殿與正殿間的甬道里響了起來,旋即便見一身青衣的方苞不緊不慢地行到了御前,老爺子點了點頭,有些個無頭無尾地問了一句道。

“心正則無私,明道而不拘於道,難能可貴。”

儘管老爺子問得含糊,可方苞卻是知曉老爺子究竟要問的是甚,這便笑着給出了個評價。

“嗯,擬詔罷。”

老爺子並未對方苞之言加以評述,也無甚旁的表示,眉頭微皺地想了想之後,這才一揮手,語調平靜地吩咐道。

“老朽遵旨。”

這一聽老爺子這般吩咐,方苞自不敢稍有耽擱,緊趕着應了一聲,疾步走到了一旁的記錄文案處,一撩衣袍的下襬,就此端坐了下來,一伸手,將擱在筆架上的狼毫筆取了下來,蘸了蘸墨水,屏氣凝神地恭聽着老爺子的聖訓……

“稟王爺,聖旨到了!”

今兒個被老爺子叫了去,莫名其妙地談了回話,卻啥答覆都沒得到,弘晴的心情自不免有些忐忑,一上午都難以集中精神,辦事效率自也就比平時要差了不老少,正自煩悶無已之際,卻見李敏行急匆匆地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幾個大步行到了弘晴面前,一躬身,緊趕着稟報了一句道。

呼,這就要揭曉了!

一聽李敏行此言,弘晴的心立馬便是一抽,沒旁的,只因弘晴已猜到了這份聖旨十有**便是老爺子對工部的發明推廣計劃之答覆,所不清楚的是老爺子的態度究竟如何,可不管怎麼說,該面對的終歸還是得去直面,但見弘晴深吸了口大氣,強自壓住了心頭的慌『亂』,一揮手,語調微顫地下令道:“備香案,接旨!”

“陛下有旨,仁郡王跪下聽宣!”

工部接旨次數極多,香案等物自是常備,有了弘晴的吩咐,擺將起來自是快得很,待得一切就緒之後,就見手捧着聖旨的秦無庸緩步走到了文案後頭,一擡手,將聖旨高高地舉過了頭頂,高聲宣了一句道。

不管了,是死是活鳥朝上好了!

望着秦無庸手中的那份聖旨,弘晴的心情已是忐忑到了極點,但卻不敢失了禮數,忙不迭地一頭跪倒在香案前,高聲應道:“臣,愛新覺羅?弘晴恭聽聖訓!”

第848章 混沌格局(三)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812章 相交貴知心(一)第612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802章 橫掃京師(四)第1153章 騎軍對決(二)第246章 城下之盟(四)第52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886章 屈尊降貴(三)第540章 揮灑自如(二)第73章 真相之猜測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675章 蛛絲馬跡(二)第64章 我要的真的不多(二)第445章 燙手的山芋(一)第774章 堅決請辭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88章 一舉成擒(二)第54章 雄辯滔滔(三)第912章 以強硬對強硬(一)第97章 下馬威?(三)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809章 三爺就位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1023章 最後通牒(一)第219章 王府夜宴(三)第556章 水滿則溢(一)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478章 遭遇戰(一)第487章 烽火連天(三)第173章 內奸疑雲(二)第874章 絕對權威(五)第266章 嚴查令(一)第822章 再下兩城第841章 各出妙手(二)第676章 犒賞旗營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1060章 撫平八旗(三)第276章 勒緊絞索第184章 潰口合攏第744章 王掞攪風雲(三)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668章 老十三輸誠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107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83章 順水推舟第1083章 虎門銷煙(二)第441章 南苑演武(一)第64章 我要的真的不多(二)第11章 麒麟商號(二)第2章 老爺子有請第15章 兩盤棋(二)第162章 快刀斬亂麻(一)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868章 蟄伏與崛起(一)第1153章 騎軍對決(二)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286章 收網(三)第945章 《中俄伊犁條約》(三)第1111章 整風運動(三)第71章 河槽衙門的怠慢第756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四)第115章 都在算計着(一)第740章 峰迴路轉(三)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488章 烽火連天(四)第1125章 沸騰的大洋(五)第43章 師與徒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321章 八旗聯席會議(四)第213章 波瀾再起(三)第904章 連戰連捷(一)第234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919章 五道溝會戰(一)第979章 強勢鎮壓(二)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39章 到中流擊水(一)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994章 舉重若輕(五)第798章 決勝時刻(三)第1026章 最後通牒(四)第747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一)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65章 得失之間(一)第952章 步步緊逼(一)第685章 各施密謀(一)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1008章 勞動力危機(三)第69章 初次過招(一)第111章 從細微處着手(三)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259章 急轉直下(二)第1158章 一網打盡(一)第584章 反守爲攻(三)第60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
第848章 混沌格局(三)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812章 相交貴知心(一)第612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802章 橫掃京師(四)第1153章 騎軍對決(二)第246章 城下之盟(四)第52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886章 屈尊降貴(三)第540章 揮灑自如(二)第73章 真相之猜測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675章 蛛絲馬跡(二)第64章 我要的真的不多(二)第445章 燙手的山芋(一)第774章 堅決請辭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88章 一舉成擒(二)第54章 雄辯滔滔(三)第912章 以強硬對強硬(一)第97章 下馬威?(三)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809章 三爺就位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1023章 最後通牒(一)第219章 王府夜宴(三)第556章 水滿則溢(一)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478章 遭遇戰(一)第487章 烽火連天(三)第173章 內奸疑雲(二)第874章 絕對權威(五)第266章 嚴查令(一)第822章 再下兩城第841章 各出妙手(二)第676章 犒賞旗營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1060章 撫平八旗(三)第276章 勒緊絞索第184章 潰口合攏第744章 王掞攪風雲(三)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668章 老十三輸誠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107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83章 順水推舟第1083章 虎門銷煙(二)第441章 南苑演武(一)第64章 我要的真的不多(二)第11章 麒麟商號(二)第2章 老爺子有請第15章 兩盤棋(二)第162章 快刀斬亂麻(一)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868章 蟄伏與崛起(一)第1153章 騎軍對決(二)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286章 收網(三)第945章 《中俄伊犁條約》(三)第1111章 整風運動(三)第71章 河槽衙門的怠慢第756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四)第115章 都在算計着(一)第740章 峰迴路轉(三)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488章 烽火連天(四)第1125章 沸騰的大洋(五)第43章 師與徒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321章 八旗聯席會議(四)第213章 波瀾再起(三)第904章 連戰連捷(一)第234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919章 五道溝會戰(一)第979章 強勢鎮壓(二)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39章 到中流擊水(一)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994章 舉重若輕(五)第798章 決勝時刻(三)第1026章 最後通牒(四)第747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一)第244章 城下之盟(二)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65章 得失之間(一)第952章 步步緊逼(一)第685章 各施密謀(一)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1008章 勞動力危機(三)第69章 初次過招(一)第111章 從細微處着手(三)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259章 急轉直下(二)第1158章 一網打盡(一)第584章 反守爲攻(三)第60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