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燙手的山芋(一)

只要是男兒,就沒誰會不向往金戈鐵馬的熱血之沙場,弘晴自然也不例外,更別說此番東征乃是他嘔心瀝血所設計出來的,能親身參與其中,弘晴自是巴不得,問題是老爺子此問到底是何用意來着,是真的想給他弘晴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還是在虛言試探?又或是正話反說?不好說,至少眼下弘晴一時間還真很難判斷得出來。

“回皇瑪法的話,但能爲皇瑪法分憂,實孫兒平生之所願也。”

甭管老爺子到底是何居心,此際問題既已擺出,那就容不得弘晴有絲毫的猶豫,若不然,一準會令老爺子心中起疙瘩,那後果須不是好耍的,此一條,弘晴自是有數得很,正因爲此,他不敢有絲毫的猶豫,忙不迭地便跪直了身子,昂然地應了一句道。

“嗯,好,這纔是眹的好孫子,既如此,回頭眹便給爾旨意罷。”

對於弘晴的表態,老爺子顯然很滿意,嘉許地點了點頭,很是誇獎了弘晴一番。

“孫兒謝皇瑪法隆恩!”

似老爺子這等高明的政治人物,喜未必是真喜,怒也未必是真怒,值此時分,弘晴實在不敢妄測老爺子的真實心意如何,心下里自不免有些忐忑,可不管怎麼說,這謝恩都是必須謝的。

“嗯,諸公今兒個可都是見識了諸般利器,想必此際心中都癢癢然罷,那就與眹一道下去親身體驗上一回好了。”

老爺子深深地看了弘晴一眼,但卻並未再有旁的訓示,僅僅只是輕吭了一聲,一揮手,示意弘晴自行退下,而後腰板一挺,就此起了身,環視了下諸般朝臣,笑呵呵地吩咐了一句之後,擡腳便向高臺下行了去,一衆權貴們見狀,自不敢怠慢了去,齊齊簇擁着老爺子便往演武之地趕了去。

老爺子的興致顯然很高,在各處陣地上都停留了不少的時間,不僅親身體驗了回針擊槍的威力,還與諸多參加軍演的士兵興致勃勃地聊了一陣,又好生籍慰了戴鐸一番,愣是將戴老爺子感動得個老淚縱橫不已。一衆權貴們見老爺子開心,自是都樂得奉陪,恭維話當真是說得沒個消停的時候,唯有弘晴卻是始終默默不語,沒旁的,只因老爺子今兒個這道旨意着實是太過蹊蹺了些。

倘若弘晴是普通龍孫,參戰不參戰的,都算不上甚大事兒,然則弘晴可是三爺的長子,那問題可就沒那麼簡單了——儲君不掌兵乃是天條,就算再昏庸的帝王,也不會去犯這等錯誤,除非這帝王自己活膩了,打算讓玄武門舊事重演上一回,沒見當初唐明皇在安史之亂時讓太子掌了兵,結果如何?可憐的唐明皇愣是被自己的兒子篡了位,最後落得個餓死宮中之下場,很顯然,老爺子這等聖明之主是斷然不會犯這等錯誤的,如此一來,弘晴此番參戰的意味可就有些難明瞭的。

“皇阿瑪到底甚意思,爲何好端端地讓晴兒也去倭國走上一遭?”

不說弘晴對老爺子那道突如其來的旨意感到大惑不解,就連素來相對遲鈍的三爺也覺得內裡恐別有蹊蹺,在南海子時,是不敢多問,可一回到了自家府上,三爺便已是憋不住了,將兩大謀士盡皆召了來,先是由着弘晴將今兒個所發生的事情述說了一番,而後便即有些個氣急敗壞地發問了一句道。

“王爺莫急,想來是小王爺此番軍演顯露出偌大之軍略才能,陛下這是有意栽培小王爺,當不致有旁的意思纔對。”

三爺這麼一問,弘晴本就處在疑惑之中,自是不會去搶答,而陳老夫子也沒有開口的意思,書房裡立馬便是一陣難耐的死寂,一見及此,身爲首席謀士的李敏銓可就有些吃不住勁了,這便謹慎地出言解說了一番。

“嗯……,夫子,您對此可有甚看法麼?”

三爺顯然對李敏銓這等就事論事的回答不甚滿意,只是三爺自己也在懵懂之中,自不好對李敏銓的結論加以置評,這便長出了口大氣,將問題丟給了沉默不語的陳老夫子。

“古人有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未經戰陣洗禮者,豈能知太平之不易哉,陛下此舉用心良苦啊。”

陳老夫子並未明言,而是手捋着長鬚,感慨了一番,言語間已是頗多暗示了的。

“先生之意是……”

三爺並不笨,自是聽得懂陳老夫子話裡的潛臺詞,心中不由地便是一喜,可卻不敢確定其實,這便猶豫地問出了半截子的話來。

“此事說不得,三爺心中有數便好,該做甚還做甚,若是露了端倪,難免大禍臨頭。”

這一見三爺臉上露出了驚喜交加的神色,陳老夫子忍不住便橫了其一眼,眉頭一皺,不甚客氣地教訓了其一把。

“呼……,夫子教訓得是,小王知道該如何做了。”

三爺還真就怕了陳老夫子的嚴苛,趕忙大出了口氣,言語誠懇地認了錯。

“小王爺若是真去了東瀛,工部恐須得有所安排纔好。”

這一見三爺面色赫然,李敏銓唯恐三爺受屈不過,忙不迭地便從旁打岔了一句道。

“嗯,子誠斯言甚是,此番東征雖是明年之事,可軍務繁忙,所需準備之事頗多,工部之事恐難有周全之時,確不得不防啊,晴兒對此可有甚計議否?”

一聽李敏銓這麼說法,三爺自是深以爲然,在他看來,四爺與弘曆都不是等閒之輩,十有八九會趁着弘晴不在工部之際玩些陰謀之道,倘若真將工部這麼塊地盤給丟了,於三爺來說,顯然是得不償失之事來着,自是不得不加以重視。

嗯哼,還真就是如此,弘曆那小子可不是啥好玩意兒,不趁機搞名堂纔是怪事了!

弘晴先前心思全都放在了思索老爺子的用心上,還真就沒想過工部的事兒,被李敏銓這麼一提點,立馬便警醒了過來,心念電轉之下,數條計策已是涌上了心來,可細細一計較,卻又覺得不甚妥當,正自焦躁間,腦中靈光一閃,已是有了主張。

“回父王的話,兒臣倒有一策,……,若如此,定可叫那弘曆小兒自顧不暇。”

面對着三爺探詢的目光,弘晴僅僅只是略一沉吟,便已將所謀之策細細地解說了一番,言語雖平和,可內裡卻滿是掩飾不住的自信之意味。

“唔……,子誠,夫子,您二位覺得晴兒此策可成否?”

聽完了弘晴所獻之策,三爺當即便心動了,只是茲事體大,三爺卻是不敢遂決,這便又將問題丟給了兩大謀士。

“若依此策行了去,當有可爲也,只是須得注意時機,若是小王爺尚未歸來,而那弘曆小兒已將事辦妥了去,恐還會有節外生枝之可能。”

李敏銓斟酌了一番之後,又慎重地提出了個疑問。

“無妨,此事若是如此容易便可定盤,陛下早行了去了,又何須拖延至今,且就這麼做了去,當無甚大差。”

陳老夫子對李敏銓的顧慮顯然並不在意,揮手間便已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嗯,那好,就暫且如此定了也罷,左右此事縱使要蓋棺定論,也須得經過朝議這麼一關,再不行,且就朝議時見分曉好了。”

三爺對陳老夫子的判斷顯然要更信任一些,斟酌了片刻之後,也就不再多猶豫,這便煞是豪氣地一揮手,就此下了個決斷……

“皇阿瑪這是要作甚?去了個老十三還不夠,居然讓弘晴這毛都未長齊的貨色也跟着去徵東,兒戲,太兒戲了罷!”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不說三爺這頭正聚衆議事,卻說四爺從御前出來之後,便即匆匆地趕回了自家府上,將鄔思道請到了書房,絮絮叨叨地將今兒個所發生的諸般事宜述說了一通,越說越是來氣,到了末了,更是有些個惱火萬丈地便罵了一嗓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陛下用心還真是良苦啊!”

鄔思道始終靜靜地聽着四爺陳述,直到四爺氣惱地罵了起來之後,鄔思道方纔搖了搖頭,面帶苦色地感慨了一句,這話說得跟陳老夫子所言幾乎一模一樣。

“嗯,先生此言何意?”

四爺本性聰慧,只一聽鄔思道這般感慨法,立馬警覺到了大勢怕是有些個不妙了的,心一沉,原本就難看的臉色頓時便更難看了幾分。

“王爺莫急,凡事皆有兩面,此番陛下派那弘晴小兒去東征,固然有栽培於其之用心,卻也不乏給弘曆世子一個舞臺之想頭,至於世子能否崛起麼,便看這一遭了。”

鄔思道擺了擺手,並未就先前的感慨多加解釋,而是神情凝重地給出了個判斷。

“這……”

四爺無比希望鄔思道能更改先前之感慨,可也知曉實情怕真就是鄔思道所言的這般,心下里自不免苦得有若吃了黃連一般,再一聽鄔思道給出的判斷嚴峻無比,心中不由地便是一震,一時間還真不知該說啥纔好了……

第1066章 死間(一)第884章 屈尊降貴(一)第240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二)第539章 揮灑自如(一)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397章 一語道破(二)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278章 不齊的人心(二)第226章 大鬧刑場(三)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508章 大鳴大放(二)第455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二)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190章 養心殿裡耍太極(一)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166章 八里灣遇盜劫(一)第128章 閉門羹(一)第688章 各施密謀(四)第209章 再訪皇華驛(一)第617章 老十三的憤怒(一)第101章 打完板子給顆棗第681章 夜宴驚魂(二)第978章 強勢鎮壓(一)第533章 承諾如金(二)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第160章 先殺一隻雞(二)第748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二)第508章 大鳴大放(二)第511章 理不辨不明(三)第684章 夜宴驚魂(五)第867章 巧妙騰挪第137章 四爺的演技第676章 犒賞旗營第1049章 預作綢繆(二)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24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四)第8章 從容應對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847章 混沌格局(二)第166章 八里灣遇盜劫(一)第765章 投鼠忌器(三)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1012章 一摁到底(四)第160章 先殺一隻雞(二)第343章 接連廢黜(五)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四)第680章 夜宴驚魂(一)第39章 到中流擊水(一)第419章 突然襲擊(二)第806章 橫掃京師(八)第891章 謀定而後動第832章 窮極思變(一)第184章 潰口合攏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30章 國公府奇遇(三)第60章 有人要頭疼了(一)第93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一)第450章 炸開鍋了(二)第968章 各得其所(七)第6章 身處漩渦第947章 《中俄伊犁條約》(五)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981章 各敲各的鑼(二)第598章 值與不值(五)第22章 不歡而散(中)第1055章 沸反盈天(五)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808章 龍歸大海(二)第949章 不入流的試探(一)第586章 和爲貴(一)第65章 得失之間(一)第681章 夜宴驚魂(二)第875章 誠德帝出難題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946章 《中俄伊犁條約》(四)第731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395章 老爺子的板子(五)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1146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攪動風雲(四)第266章 嚴查令(一)第215章 急謀抽身第1083章 虎門銷煙(二)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403章 宿命難逃(四)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381章 層層剝皮(二)第204章 底牌揭開(一)第899章 烽火處處(一)第540章 揮灑自如(二)第540章 揮灑自如(二)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146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三)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385章 當庭激辯(一)第55章 大勝而歸第916章 戰前部署(一)
第1066章 死間(一)第884章 屈尊降貴(一)第240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二)第539章 揮灑自如(一)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397章 一語道破(二)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278章 不齊的人心(二)第226章 大鬧刑場(三)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154章 聯合抵制第508章 大鳴大放(二)第455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二)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190章 養心殿裡耍太極(一)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第166章 八里灣遇盜劫(一)第128章 閉門羹(一)第688章 各施密謀(四)第209章 再訪皇華驛(一)第617章 老十三的憤怒(一)第101章 打完板子給顆棗第681章 夜宴驚魂(二)第978章 強勢鎮壓(一)第533章 承諾如金(二)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第160章 先殺一隻雞(二)第748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二)第508章 大鳴大放(二)第511章 理不辨不明(三)第684章 夜宴驚魂(五)第867章 巧妙騰挪第137章 四爺的演技第676章 犒賞旗營第1049章 預作綢繆(二)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242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四)第8章 從容應對第1033章 潮起潮落(二)第847章 混沌格局(二)第166章 八里灣遇盜劫(一)第765章 投鼠忌器(三)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1012章 一摁到底(四)第160章 先殺一隻雞(二)第343章 接連廢黜(五)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四)第680章 夜宴驚魂(一)第39章 到中流擊水(一)第419章 突然襲擊(二)第806章 橫掃京師(八)第891章 謀定而後動第832章 窮極思變(一)第184章 潰口合攏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30章 國公府奇遇(三)第60章 有人要頭疼了(一)第93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一)第450章 炸開鍋了(二)第968章 各得其所(七)第6章 身處漩渦第947章 《中俄伊犁條約》(五)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981章 各敲各的鑼(二)第598章 值與不值(五)第22章 不歡而散(中)第1055章 沸反盈天(五)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808章 龍歸大海(二)第949章 不入流的試探(一)第586章 和爲貴(一)第65章 得失之間(一)第681章 夜宴驚魂(二)第875章 誠德帝出難題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946章 《中俄伊犁條約》(四)第731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395章 老爺子的板子(五)第460章 第四百五十九引蛇出洞第1146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攪動風雲(四)第266章 嚴查令(一)第215章 急謀抽身第1083章 虎門銷煙(二)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403章 宿命難逃(四)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381章 層層剝皮(二)第204章 底牌揭開(一)第899章 烽火處處(一)第540章 揮灑自如(二)第540章 揮灑自如(二)第424章 究竟誰坑誰(二)第146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三)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385章 當庭激辯(一)第55章 大勝而歸第916章 戰前部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