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各施密謀(四)

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五,一個很普通的日子,於平常人來說,既不逢年也非節日,可謂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的,可對於山西按察使王良恩來說,卻是個有若鬼門關的日子,此無他,欽差王爺弘晴給出的破案之最後時限就是七月十五,儘管當初案發之際,弘晴並不曾說過破不了案會有甚懲處,可一想到弘晴頭上那頂“官場屠夫”的名號,王良恩又怎敢有絲毫的輕忽之心,這不,一大早地便趕到了驛站外,遞了請見的名刺,而後麼,便有若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驛站外團團轉悠着,滿頭滿臉的汗水狂淌不已,卻渾然忘了要擦拭上一下。

“王大人,王爺有請!”

就在王良恩等得心焦無比之際,卻見王府侍衛統領李敏行領着兩名手下從驛站大門處行了出來,很是客氣地朝着王良恩一擺手,道了聲請。

“啊,有勞李將軍了。”

聽得弘晴有請,王良恩不單沒放鬆下來,反倒是更緊張了幾分,面色煞白地道了聲謝,低着頭便憂心忡忡地往驛站裡行了去,一路無語地穿堂過巷,很快便到了書房處,待得轉過了書房門口的屏風,入眼便見一身王服的弘晴正端坐在文案後頭,王良恩自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緊走數步,搶到了近前,規規矩矩地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王大人,今日已是第十天了,本王交辦的案子,爾都辦得如何了,嗯?”

面對着王良恩的大禮,弘晴並未叫起,也沒甚客套的寒暄,直截了當地便奔向了主題,語氣雖淡,可內裡卻透着股森然的意味。

“回王爺的話,此案、此案下官還在全力追緝中……”

這一聽弘晴開口便問起刺殺案的偵破,王良恩原本就青白的臉色頓時便更青了幾分,可又不敢不答,也就只能是斯斯艾艾地解釋了一句道。

“嗯?”

不等王良恩將話說完,弘晴已是不滿地皺緊了眉頭,冷冷地從鼻孔裡哼出了一聲。

“啊,王爺恕罪,王爺恕罪,下官,下官另有別情稟報。”

弘晴這麼一不滿,王良恩當場便慌了,爲了自家頭上的烏紗帽着想,王良恩可就顧不得許多了,趕忙告饒地哀求了起來。

“講!”

王良恩這等慌亂的表現一出,弘晴的眉頭立馬便更皺緊了幾分,不過麼,倒是並未出言呵斥,而是陰冷地吐出了個硬梆梆的字來。

“王爺明鑑,下官得到一準確消息,據查,白蓮教匪衆在靜樂縣周邊嘯聚,疑有扯旗之跡象,下官不敢擅自做主,還請王爺明定行止。”

王良恩暗自咬了咬牙,硬着頭皮地稟報了一句道。

“哦?是麼?王大人是從何處得來的消息?”

王良恩此言一出,弘晴並未似其所料想的那般震怒不已,反倒是不緊不慢地追問着,語調淡然得很,明顯地透着股不信任之意味。

“回王爺的話,此消息乃是靜樂知縣孫圖所報,應是不假。”

王良恩此際只求能從刺殺案脫身而出,也就顧不得消息到底是真還是假了,緊趕着便將消息的來源道了出來。

“嗯,本王知道了,此事稍後再議,本王問你,明月樓既是涉及謀刺一案,爲何還在照常營業,嗯?”

白蓮教要扯旗造反,此乃天大之事,按王良恩的想法,弘晴既是得知此消息,自該會有行動之安排,也就該顧不上問責刺殺案了的,這等想法無疑很美,然則卻顯然是落到了空處,弘晴僅僅只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便即將此事擱置到了一旁,轉而又問起了明月樓的事來。

“這……”

一聽弘晴如此問法,王良恩當即便傻愣住了,遲疑了半晌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怎麼?王大人有甚難言之隱麼,嗯?”

明月樓的勾當對旁人來說是個隱秘,可對於弘晴來說,卻非如此,此際一見王良恩在那兒發着呆,弘晴的臉色立馬便耷拉了下來,不甚客氣地便冷哼了一聲道。

“啊,不,王爺您誤會了,下官,這個,下官確是想着將明月樓查封之後再慢慢審了去,只是,只是……”

被弘晴這麼一喝問,王良恩當即便哆嗦了一下,趕忙開口要解釋,然則話說到了半截,卻又停了下來,似乎有甚顧忌一般。

“只是個甚,說!”

弘晴從來都不是個好糊弄的主兒,這一見王良恩唧唧歪歪了老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當即便不耐地斷喝了一嗓子。

“王爺息怒,下官本已派了人去封明月樓的,只是蘇大人卻將下官喚去訓了一番,說是無故不得擾民,下官無奈,也只能作了罷論,此非下官不願爲,實是上命難違啊,若是王爺覺得不妥,下官回衙之後,定當照此辦理。”

弘晴這麼一怒,王良恩可就不敢再有甚隱瞞了,這便咬着牙將箇中的緣由道了出來。

“爾真敢爲此麼?”

弘晴顯然不甚相信王良恩的話語,其話音一落,便已是冷冷地追問了一句道。

“下官,下官自當遵從王爺之令,斷不致有失!”

一聽弘晴此言,王良恩的心頭立馬便打了個突,此無他,只因王良恩已是聽懂了此問背後的意味之所在,這是要他王良恩站隊來着,一念及此,王良恩又怎敢怠慢了去,忙不迭地便表了忠。

“嗯哼,此話當真?”

王良恩的表態倒是很快,不過麼,弘晴卻並未有甚特別的表示,僅僅只是神情淡然地輕吭了一聲。

“王爺明鑑,下官所言盡皆出自肺腑,斷不敢虛言哄騙王爺。”

王良恩能升到一省之臬臺,固然有着考績優異的緣故,可更多的則是運氣罷了,在朝中其實並無靠山存在,官當到了眼下這般地步,已是差不多到了頂點,要想再往上升,空間已是不大,除非能找到個大靠山,而這,一直就是王良恩的心病之所在,而今,弘晴這麼位當紅的王爺既已是微露了拉攏之意,王良恩又怎肯錯過了去,緊趕着便賭咒了起來。

“嗯,王大人這話本王信得過,爾且再說說靜樂縣一事好了。”

聽話聽音的能耐,弘晴向來不差,自是能分辨得出王良恩確有投靠之心,不過麼,要不要真收下此人,卻還得兩說,此無他,弘晴雖是有心爲自個兒的將來佈局一番,可也沒猴急到啥人都亂收的地步,自是不可能這會兒便給王良恩甚承諾的,也就只是輕描淡寫地嘉許了其一句,而後便又將話題轉回到了靜樂縣一事上。

“好叫王爺得知,今日一早,靜樂縣派了名衙役前來報信,說是發現白蓮教匪衆在縣境內麋集,事關重大,下官自不敢擅專,在趕來見王爺之前,已是派人陪那名衙役去了巡撫衙門告急,只是蘇大人突發急病,無法理事,下官不得已,只能前來請王爺明示行止。”

既是已起了投靠弘晴之心,王良恩自不會有甚隱瞞,這便將事情的由來詳細地解說了一番。

“呵,蘇大人病得很是及時麼,王大人看靜樂縣那地兒如何啊?”

王良恩話音一落,弘晴的嘴角立馬便是一挑,陰冷地一笑,意味深長地追問了一句道。

“這……”

這一聽弘晴此問蹊蹺,王良恩不由地便是一愣,一時間還真就不知該如何應對方好了。

“王大人只管直言便是了,本王聽着呢。”

對於靜樂縣一事,弘晴自是早就有了自個兒的判斷,這會兒之所以問王良恩,只有一個用意,那便是考校,正因爲此,弘晴自是不打算讓王良恩胡混了過去,一揮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便吩咐道。

“王爺明鑑,下官以爲靜樂一地三面環山,只西面有路可通,卻也是險峻處處,雖有易守難攻之勢,卻也是個死地,倉促去攻,恐難遂下,若以大軍圍之,則敵不戰自亂,只是下官守土有責,卻不敢坐視一縣之地糜爛,懇請王爺準下官率軍前去平亂。”

王良恩倒是頗有擔當,明知此去靜樂縣恐有敗績,卻也沒退縮,而是咬着牙關請命了一番。

“王大人能有此等報國之心怕不是好的,不過麼,蘇大人要的是本王前去送死,你王大人去了也是白去。”

對於王良恩的擔當,弘晴還是頗爲欣賞的,也就沒再多作考驗,而是冷厲地一笑,意有所指地提點了一句道。

“啊,這……”

弘晴此言一出,王良恩額頭上的汗水瞬間便狂淌了下來,沒旁的,只因王良恩隱隱然已是猜到了事情的根底之所在。

“呵。”

弘晴這一回沒再催逼王良恩,也沒給其甚提點,僅僅只是神情淡然地笑了笑,好整以暇地端坐着不動。

“請王爺明示行止,下官自當依令行事,縱死不辭!”

王良恩愣了片刻之後,見弘晴殊無表示,心中立馬便涌起了股明悟,緊趕着便跪倒在了地上,重重地磕了個頭,語氣決然地表了態。

“那好,爾即刻回衙,就說奉了本王之令,要調集守備營,以備征剿靜樂縣之匪患。”

弘晴嘉許地點了點頭,無甚猶豫地便下了令。

“啊……”

王良恩實是沒想到弘晴明知靜樂縣是個圈套,還硬是要率軍往裡鑽,不由地便愣在了當場。

“王大人莫急,本王自有安排,爾且附耳過來,此事……”

弘晴笑着招了招手,將王良恩叫到了近前,壓低聲音地囑咐了一番,頓時便令王良恩的臉色時紅時白地變幻個不休……

第1066章 死間(一)第902章 烽火處處(四)第33章 潮平浪不止(三)第668章 老十三輸誠第1015章 各方博弈(二)第316章 句讀之爭(三)第61章 有人要頭疼了(二)第759章 打到你服(三)第1138章 智取馬六甲(二)第502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四)第1127章 血洗京都(二)第417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二)第213章 波瀾再起(三)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15章 兩盤棋(二)第739章 峰迴路轉(二)第573章 刑部 風雲起(二)第479章 遭遇戰(二)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36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第149章 上陣父子兵(三)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1060章 撫平八旗(三)第1113章 霹靂雷霆第753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第752章 老十三破局第79章 謀算與反謀算(一)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1021章 忍無可忍(一)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112章 一舉成擒第774章 堅決請辭第515章 利益均沾(四)第117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583章 反守爲攻(二)第302章 分封的隱喻(一)第1070章 一語點醒(二)第857章 槍打出頭鳥(三)第265章 第二百六十五密議(二)第278章 不齊的人心(二)第37章 來了條大鱷第218章 王府夜宴(二)第38章 強爲人師第706章 虛虛實實(二)第49章 麻煩來了(二)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788章 收官之佈局(一)第507章 大鳴大放(一)第1142章 中葡密約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1115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一)第1081章 重用四爺第753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第1072章 作繭自縛(二)第846章 混沌格局(一)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780章 騰挪手段(二)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402章 宿命難逃(三)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510章 理不辨不明(二)第909章 巧取石堡城(一)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766章 幫理不幫親(一)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第800章 橫掃京師(二)第436章 必爭之議(三)第288章 凱旋榮歸第72章 有待證實的消息第731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769章 君子坦蕩蕩(二)第1090章 選秀風波(三)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929章 大戰將啓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785章 貢院裡的較量(三)第83章 順水推舟第56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809章 三爺就位第412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二)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139章 力推與力挺(二)第650章 都想當黃雀(二)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93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一)第461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一)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475章 橫掃四野第1028章 風起雲涌(二)第1160章 巴爾喀什湖大捷第347章 聖心有懼(三)第763章 投鼠忌器(一)第473章 夜襲與反夜襲(二)第901章 烽火處處(三)
第1066章 死間(一)第902章 烽火處處(四)第33章 潮平浪不止(三)第668章 老十三輸誠第1015章 各方博弈(二)第316章 句讀之爭(三)第61章 有人要頭疼了(二)第759章 打到你服(三)第1138章 智取馬六甲(二)第502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四)第1127章 血洗京都(二)第417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二)第213章 波瀾再起(三)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15章 兩盤棋(二)第739章 峰迴路轉(二)第573章 刑部 風雲起(二)第479章 遭遇戰(二)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36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第149章 上陣父子兵(三)第18章 波瀾漸起(一)第1060章 撫平八旗(三)第1113章 霹靂雷霆第753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第752章 老十三破局第79章 謀算與反謀算(一)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1021章 忍無可忍(一)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112章 一舉成擒第774章 堅決請辭第515章 利益均沾(四)第117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913章 以強硬對強硬(二)第583章 反守爲攻(二)第302章 分封的隱喻(一)第1070章 一語點醒(二)第857章 槍打出頭鳥(三)第265章 第二百六十五密議(二)第278章 不齊的人心(二)第37章 來了條大鱷第218章 王府夜宴(二)第38章 強爲人師第706章 虛虛實實(二)第49章 麻煩來了(二)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928章 俄羅斯人的好心第788章 收官之佈局(一)第507章 大鳴大放(一)第1142章 中葡密約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1115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一)第1081章 重用四爺第753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第1072章 作繭自縛(二)第846章 混沌格局(一)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780章 騰挪手段(二)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402章 宿命難逃(三)第70章 初次過招(二)第510章 理不辨不明(二)第909章 巧取石堡城(一)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766章 幫理不幫親(一)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第800章 橫掃京師(二)第436章 必爭之議(三)第288章 凱旋榮歸第72章 有待證實的消息第731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769章 君子坦蕩蕩(二)第1090章 選秀風波(三)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929章 大戰將啓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807章 龍歸大海(一)第785章 貢院裡的較量(三)第83章 順水推舟第56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809章 三爺就位第412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二)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139章 力推與力挺(二)第650章 都想當黃雀(二)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93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一)第461章 大阪灣門戶之戰(一)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475章 橫掃四野第1028章 風起雲涌(二)第1160章 巴爾喀什湖大捷第347章 聖心有懼(三)第763章 投鼠忌器(一)第473章 夜襲與反夜襲(二)第901章 烽火處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