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

“陛下口諭:宣,方苞、李敏銓乾清宮覲見!”

誠德帝這麼一盛怒而去,議事自也就沒了繼續的必要,一衆軍機大臣們心思雖是各異,可卻都沒有半點交流的興致,各自默默無言地出了養心殿,打算就此各奔東西,然則還沒等衆人走出乾清門,就見秦無庸領着兩名小太監已是急匆匆地趕上了衆軍機大臣們,一板一眼地宣了誠德帝的口諭。

“臣等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方苞與李敏銓顯然都沒料到誠德帝的召見會來得如此之急,不過麼,對於誠德帝此際相召的目的卻都是心中有數的,只不過二人向來無甚交情可言,自不會有甚交流可言,甚至都不曾朝對方對上一下眼神,齊齊恭謹地謝了恩之後,也就盡皆無言地跟着秦無庸又往內禁裡行了去。

“臣等叩見陛下!”

誠德帝並未在前殿接見方、李二人,而是將接見的地點安排在了寢宮裡,偌大的寢宮中就只有誠德帝一人面色陰冷地端坐在龍榻上,方、李二人見狀,心中皆是一沉,自不敢稍有遷延,忙不迭地便齊齊搶上了前去,規規矩矩地照着朝規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

今兒個的議事沒能取得預想中的結果,誠德帝的心情自是分外的不好,這會兒餘怒依舊未消,叫起的聲音自不免便帶着幾分的怒意。

“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誠德帝可以任性,方、李二人卻是不敢有絲毫的失禮之處,恭謹謝恩乃是題中應有之義,卻也無甚可多言處。

“多的話,朕懶得說,叫爾等來,就一事,西疆綏靖乃社稷之要務,斷不容有失,爾等且就給朕想出個穩妥的章程來,這就想!”

見禮剛畢,誠德帝也無甚寒暄的廢話,直截了當地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宣明瞭他打算動手對付弘晴之決心,打的麼,卻是社稷穩固之類的大義幌子,當真是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

“陛下聖明,臣以爲邊疆之所以長期不寧,非戰之過也,實是無屯兵之故,昔,先皇幾次發兵進剿準噶爾,屢勝之,然,不久後,便又有死灰復燃之禍,細究其根本,就在於無兵彈壓,以致賊子日漸做大,遂成患焉,今,更兼有俄羅斯人在旁虎視眈眈,實不可掉以輕心,屯兵固邊乃必然之舉措也,此微臣之淺見耳,還請陛下聖裁。”

李敏銓本就是個極擅觀顏察色之輩,自是早就猜透了誠德帝的心思,這一路行來,也已是想好了投誠德帝所好的言語,這會兒款款說來,還真就蠻像那麼回事的。

“嗯,子誠這話說得好啊,邊疆不固,國實難安,朕意已決,當屯兵固邊,只是……,唔,這兵當如何屯法,卻須得有所講究,不知子誠對此可有甚高見否?”

一聽李敏銓這般說法,誠德帝陰冷的臉色立馬便緩和了下來,只是一說到具體可行之辦法麼,誠德帝不免又起了憂心,怕的便是弘晴悍然反抗,丟面子倒是小事,萬一逼得弘晴舉了反旗,那樂子可真就大了去了,對此,誠德帝還是有着幾分的清醒的,自不會因李敏銓的附和話語而得意忘形了去,但見其略一遲疑之後,還是將問題再次丟給了李敏銓。

“這……”

李敏銓心中已有謀算,只是這等謀算相當之陰暗,一旦事泄,他李敏銓斷然沒個好果子吃,這當口上,有方苞在側,李敏銓自是不願妄言,這便作出一派猶豫狀地遲疑了一下,那欲言又止的做派,明顯是在暗示事涉機密,打算造膝密陳了的。

“靈皋先生乃朕之股肱也,子誠不必多疑,有甚話只管直說便是了,朕聽着呢。”

誠德帝乃是精明人,只一看李敏銓這般架勢,立馬便知其之心意,不過麼,卻並不打算將方苞屏退了開去,此無他,誠德帝對李敏銓其實早有了戒心,概因李敏銓與三阿哥以及八爺一方的勢力多有纏雜,誠德帝既想用其,又要防着其暗設圈套,反倒是方苞這些年勤勉用事,已是深得誠德帝之寵信,在這等議決大事之際,誠德帝自不可能將方苞這等忠心之智者排除在外。

“是,微臣遵旨。”

李敏銓這些年來雖是在軍機處混得風生水起,可心裡頭卻是清楚自個兒的聖眷已是大不如前了,尤其是有着方苞在,李敏銓總覺得自己遭到了忽視,對方苞自不免生出嫉妒之心,先前那等故作姿態,本就有着離間之意味在內,可惜誠德帝不允,他也沒得奈何,只能是恭謹地應了一聲,飛快地組織了下語言,而後不徐不速地開口道:“陛下明鑑,微臣以爲固邊之頭一條便是如何與俄人談判,今,我軍挾大勝之餘威,以重兵壓境,俄人必慌,來尋我大清媾和乃必然之事也,遍觀朝着袞袞諸公,唯有仁親王方是與俄人談判之最佳人選,陛下若是就此事下詔,仁親王自不會辭也。”

“嗯,此一條倒是可行,朕準了,爾且接着說。”

讓弘晴負責談判事宜,也就意味着能名正言順地拖延弘晴歸京的時日,對此,誠德帝自不會有甚異議,毫不猶豫地便準了李敏銓之所請。

“陛下聖明,此番西征之所以大勝,不單是三軍將士用命之故,陝西總督延信、陝西藩臺劉承恩(劉三兒的大名)四川藩臺李雙春等諸多官員督辦糧道亦是功不可沒,故,臣以爲延信總督調兵部尚書職,劉承恩晉福建巡撫,李雙春晉浙江巡撫,當可酬其功也,所餘之缺,陛下另行選用穩妥之人爲之,必可保得前線輜重轉運無虞也。”

有着方苞的在場,李敏銓顯然不敢將話說得太過分明,也就有若擠牙膏般一點一點地往外冒着。

“嗯,確當如是,朕亦準了,爾不要停,接着說。”

李敏銓儘自說得含糊,可誠德帝卻是一聽便懂了,此無他,不過是通過人員變動來掐死弘晴所部的糧秣輜重轉運罷了,早在當年十四爺西征之際,弘晴便曾這麼幹過,說穿了,自算不得甚稀奇事兒,在誠德帝看來,此乃陽謀,就算弘晴有所不滿,也斷不敢公然抱怨的,自無不準之理。

“陛下,微臣先前說過,屯兵固邊乃是必然之舉措,然,具體屯兵多少卻須得綜合考量,臣以爲天山南北縱橫萬里,管理不便,須得細分了去,不若便按南北疆分而治之好了,一省屯兵數萬當是必須的,且新軍整訓也不能光是京師着力,各省也斷不可忽視了去,竊以爲分出數路兵馬各鎮地方,諸如江西、雲貴等蠻苗時常爲患之地,也確須得戰力強大之新軍分鎮,此事可待得與俄人談判後,再徐徐圖之,步步爲營,當可保得無虞也。”

這一見所奏諸事皆得誠德帝之歡心,李敏銓心中自是得意得很,也就放開了懷,將所謀之肢解弘晴大軍的算計細細地道了出來。

“嗯……,靈皋先生以爲如何哉?”

李敏銓此計一出,誠德帝當即便動心了,在他看來,此乃瓦解弘晴勢力的最穩妥之策略,只消一步步穩穩當當地給弘晴下套,自無不成之理兒,當然了,動心歸動心,畢竟事關重大,誠德帝還真就不敢草率爲之的,但見其沉吟了片刻之後,這才一揚眉,將問題拋給了始終沉默不語的方苞。

“陛下聖明,老臣別無異議,然,竊以爲此事還是須得慎重些纔好,陛下不防先聽聽仁親王對與俄人談判一事有甚說法再行定議也不遲。”

方苞顯然不甚看好李敏銓的算計,沒旁的,只因方苞太清楚弘晴的厲害了,似這等肢解之謀算,又豈能瞞得過弘晴的法眼,真這麼行了去,一準會徹底激怒了弘晴,倘若大軍一反,天下必陷入動盪之境地無疑,而這,顯然不是方苞所樂見之局面,只是這當口上,誠德帝明顯心意已決,直接進諫亦是枉然,誠德帝壓根兒就不會聽進心裡頭去,無奈之下,方苞也只能耍了個小手腕,含糊其辭地提點了一句道。

“唔……,子誠以爲可行否?”

誠德帝雖是想打壓弘晴,可到底還是怕真將弘晴給逼反了去,此際聽得方苞這般說法,自不免又起了猶豫之心,只不過要他就此放棄麼,心中又不甘得很,這便眉頭微皺地與李敏銓打着商榷。

“姑且一試也無妨,只是消息若是有所走漏,卻恐難爲也。”

李敏銓早已背叛了弘晴,自是巴不得趕緊將弘晴置於死地,加之本心裡就不爽方苞的得寵,這便意有所指地回了一句道。

“嗯,那就這麼定了,朕明日便下詔,且看晴兒如何迴應再行定奪也罷,可有一條朕說在前頭了,今日所議之事乃軍國機密,爾等萬不可外傳,誰若是走漏了風聲,朕定斬不饒!”

誠德帝一拍龍榻,已是面色陰寒地下了最後的決斷,話語裡滿是蒸騰不已的殺氣。

“陛下聖明,臣等自當遵旨行事。”

一聽誠德帝此言如此之兇戾,方、李二人自不免都爲之心悸不已,自不敢稍有怠慢,忙不迭地便齊齊躬身應了諾……

第181章 分贓協定(二)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653章 老十二的野望(一)第333章 雙孫競獵(三)第555章 餘震連連(四)第1024章 最後通牒(二)第578章 撲朔迷離(四)第1092章 “尖刀”之分拆(二)第288章 凱旋榮歸第740章 峰迴路轉(三)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583章 反守爲攻(二)第340章 接連廢黜(二)第605章 針鋒相對(一)第914章 以強硬對強硬(三)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129章 閉門羹(二)第55章 大勝而歸第900章 烽火處處(二)第755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三)第345章 聖心有懼(一)第895章 巧取巴暖三川營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502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四)第274章 線索(一)第375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二)第202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三)第782章 帶病堅持終有礙第205章 底牌揭開(二)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1108章 太后有召第685章 各施密謀(一)第518章 啓動推廣計劃(三)第825章 大鬧乾清宮(一)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131章 收服戴梓(一)第431章 叔與侄第67章 肥差?第349章 隔空鬥法(一)第871章 絕對權威(二)第340章 接連廢黜(二)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740章 峰迴路轉(三)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160章 先殺一隻雞(二)第63章 我要的真的不多(一)第994章 舉重若輕(三)第724章 收穫季節(二)第239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一)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183章 協議達成第707章 虛虛實實(三)第983章 一邊倒的朝議(一)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759章 打到你服(三)第1104章 股票交易所(三)第953章 步步緊逼(二)第510章 理不辨不明(二)第1141章 智取馬六甲(五)第970章 各得其所(九)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264章 第二百六十四密議(一)第936章 酣戰格登山(五)第639章 兩條路第409章 冤家終聚首(一)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1068章 死間(三)第1090章 選秀風波(三)第921章 五道溝會戰(三)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469章 輕鬆之旅(二)第1117章 揭幕戰(二)第229章 各懷心機(二)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941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一)第362章 一朝權在手(三)第63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一)第328章 孝在小處第1011章 一摁到底(三)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53章 雄辯滔滔(二)第1020章 全新局面(二)第806章 橫掃京師(八)第386章 當庭激辯(二)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1065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二)第1001章 息事寧人(二)第1064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一)第175章 砍瓜切菜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476章 調虎離山(一)第650章 都想當黃雀(二)第696章 借花獻佛(一)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990章 舉重若輕(一)
第181章 分贓協定(二)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653章 老十二的野望(一)第333章 雙孫競獵(三)第555章 餘震連連(四)第1024章 最後通牒(二)第578章 撲朔迷離(四)第1092章 “尖刀”之分拆(二)第288章 凱旋榮歸第740章 峰迴路轉(三)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583章 反守爲攻(二)第340章 接連廢黜(二)第605章 針鋒相對(一)第914章 以強硬對強硬(三)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642章 福禍難料(二)第129章 閉門羹(二)第55章 大勝而歸第900章 烽火處處(二)第755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三)第345章 聖心有懼(一)第895章 巧取巴暖三川營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502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四)第274章 線索(一)第375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二)第202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三)第782章 帶病堅持終有礙第205章 底牌揭開(二)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1108章 太后有召第685章 各施密謀(一)第518章 啓動推廣計劃(三)第825章 大鬧乾清宮(一)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131章 收服戴梓(一)第431章 叔與侄第67章 肥差?第349章 隔空鬥法(一)第871章 絕對權威(二)第340章 接連廢黜(二)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740章 峰迴路轉(三)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160章 先殺一隻雞(二)第63章 我要的真的不多(一)第994章 舉重若輕(三)第724章 收穫季節(二)第239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一)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183章 協議達成第707章 虛虛實實(三)第983章 一邊倒的朝議(一)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759章 打到你服(三)第1104章 股票交易所(三)第953章 步步緊逼(二)第510章 理不辨不明(二)第1141章 智取馬六甲(五)第970章 各得其所(九)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264章 第二百六十四密議(一)第936章 酣戰格登山(五)第639章 兩條路第409章 冤家終聚首(一)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1068章 死間(三)第1090章 選秀風波(三)第921章 五道溝會戰(三)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469章 輕鬆之旅(二)第1117章 揭幕戰(二)第229章 各懷心機(二)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941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一)第362章 一朝權在手(三)第63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一)第328章 孝在小處第1011章 一摁到底(三)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53章 雄辯滔滔(二)第1020章 全新局面(二)第806章 橫掃京師(八)第386章 當庭激辯(二)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1065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二)第1001章 息事寧人(二)第1064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一)第175章 砍瓜切菜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476章 調虎離山(一)第650章 都想當黃雀(二)第696章 借花獻佛(一)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1091章 “尖刀”之分拆(一)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990章 舉重若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