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不入流的試探(一)

牽涉到兩國關係的談判從來都不會是件簡單之事,哪怕大清此際佔據了絕對的上風,而雙方的首席談判代表也已是私下裡有了共識,大的方面可謂是定了局,然則細節上卻有着無數的爭執與計較之處,正因爲此,雖說弘晴只答應給出兩天的談判日程,可在俄方的強烈要求下,談判最終還是拖延了整整三天的時間,這纔算是取得了個框架性的協定——《中俄伊犁條約》。

條約林林種種數十款,核心內容卻並不算多,細究下來也不過就四條而已,其一,俄方承認此番興兵入侵大清之過,並承諾作出賠償,將從貝爾加湖到額爾古納河一帶三十二萬平方公里土地割讓給中方,中方承諾不再追究俄方此番入侵之過;其二,俄方承認大清對哈薩克汗國以及土爾扈特汗國的宗主權,大清承諾將制約兩國,不得擅自與俄方發生武裝衝突;其三,俄方將依照國際慣例,對格登山一戰中被俘之俄軍軍官進行贖回,具體價格再議,一旦談妥,大清一方承諾將全力予以配合;其四,大清與俄方將重開邊貿,約定於尼布楚開設邊貿集市,鼓勵雙方商賈於此地自由貿易,互通有無。

誠德三年七月十一日,中俄雙方代表弘晴與彼得羅維奇大公均在《中俄伊犁條約》簽了字,並交換了文本,該條約爲滿、漢、俄、拉丁文等共計四種文字寫就,一式四份,各持其二,就等着雙方皇帝對此和約簽押之後便可正式生效,有趣的是無論是中方還是俄方,對被俘的七萬俄羅斯士兵之命運都一字未提,很顯然,俄羅斯人並不打算爲那些大多是農奴出身的普通士兵付出不菲的贖金,而大清一方也樂得白得七萬餘築路苦力,雙方也算是各得其所罷。

誠德三年七月十二日,俄方談判代表一行百餘人離開了伊犁,一路向西而去,而弘晴也不曾久留,命令塔山爲伊犁將軍,從第三軍中撥出一個師爲留守部隊,交由塔山指揮,並提拔嶽鍾琪爲第一軍軍長,於當日午時前後,率主力大軍十萬兵馬離開伊犁,沿來路向輪臺城進發,於途,派出七百里加急,將《中俄伊犁條約》原本以及弘晴本人的奏本急送京師。

誠德三年七月二十五日,條約文本以及弘晴之奏本抵京,朝野爲之轟動,叫好者有之,表示遺憾者有之,私下爲之不屑者也有之,當然了,主流輿論對此條約還是持着肯定之態度的,只是對於那三十二萬蠻荒之地到底值不值兩千七百萬兩銀子表示懷疑,爲此而引發的爭辯當真不老少,然則誠德帝卻對此不置一詞,反倒是對弘晴不請旨,擅自便回師之舉極爲的惱火,偏生又發作不得,沒旁的,弘晴在奏本上已然說得很清楚了——雙邊協議已籤,大軍再滯留邊疆,反倒易再起爭端,且徒費米糧,另,秋季已至,嚴冬不遠,軍中存糧不足,須得儘快回師,至於地方綏靖以及邊關安危,有塔山將軍以及一個師的兵力在,定可確保無虞。

雙邊協議乃至地方綏靖等等,誠德帝壓根兒就不曾放在心上過,他之所以再三強調,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將弘晴連同那十餘萬大軍一併都困在邊疆,也好暗中搗鼓上一番,卻渾然沒想到弘晴能如此快便與老毛子達成了合理之和平協議,又居然敢不請旨便撤軍,生生令誠德帝很有些措手不及之感,與其同時,也惱火不已,問題是誠德帝又沒膽子在此際真跟弘晴翻臉,至於去函問責麼,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可令誠德帝無言以對了去,對此,誠德帝雖是無可奈何,卻絕不肯甘休作罷,這便將方苞與李敏銓二人都叫到了養心殿中。

“事情爾等都知道了罷,那混賬東西不請旨便回了軍,而今諸事尚未部署停當,爾等都說說看,該當何如之,嗯?”

此番針對弘晴的部署,都是方、李二人在操辦着,誠德帝在二人面前自是無甚太多的顧忌,見禮一畢,便已是不耐至極地直奔了主題。

“回陛下的話,微臣以爲此事須得謹慎從事爲宜,陛下不若先去道旨意,試探一二,再行定議爲妥。”

在謀算弘晴一事上,方、李二人雖是同時受的命,可相較來說,方苞基本上不怎麼管事,大多數的安排與調度,都是李敏銓在操持着,很顯然,在如何應變上,李敏銓自認遠比方苞更有發言權,這不,誠德帝話音方纔剛落,李敏銓便已是信心十足地開了口。

“說具體些,這試探當如何行了去?”

自四月底捷報到京至今,時間纔剛過了三個月,儘管誠德帝已是全力以赴地在安排着了,可惜時間實在是太短了一些,雖說已將陝西、四川、甘肅一地的弘晴之重要心腹基本換了下來,可該做的調整卻尚未到位——孟光祖等人才剛上任,尚難掌控全局,不說沒能拿下最關鍵的軍權,便是連糧道上的事兒都尚未能釐清,這等情形下,誠德帝實是沒信心與弘晴徹底撕破臉,正因爲此,他對李敏銓提出的以穩爲主的思忖,自也就不會有甚異議可言了的。

“陛下明鑑,此番西征,川中出兵兩萬餘,卻始終不曾增補,且,四川提督李敏行如今駐守於南疆,川中不免有空虛之虞,陛下可下詔,索性讓李敏行改任南疆提督,另着仁親王分兵兩萬進川,可許諾其調派四川提督之人選,且看仁親王作何應對才計其餘也不遲。”

李敏銓此番乃是有備而來的,應對起誠德帝的疑問來,自是不慢,但見其一躬身,已是自信滿滿地解說了一番。

“嗯……,依卿家看來,那廝將會作何反應?”

誠德帝乃精明之輩,只一聽,便已是隱隱猜到了李敏銓這招試應手的用心之所在,不過麼,卻並未急着下個決斷,而是略一沉吟之後,這才眉頭一揚,不動聲色地往下追問了一句道。

“陛下明鑑,臣以爲仁親王若是無反心,則必會遵從無疑,若是心有異,則必會上本斤斤計較,除此無它矣。”

李敏銓是鐵了心要扳倒弘晴的,自是怎麼惡毒怎麼來,卻是渾然忘了他能有今日之地位,全都是當初弘晴一力支持的結果。

“唔,若是遵從當如何?若是不從,又當如何,嗯?”

對於弘晴的算計之能力,誠德帝可是心中有數得很,哪怕李敏銓說得再如何自信滿滿,誠德帝又豈敢真就這麼率性行了去,猶豫了好一陣子之後,還是沒敢下定決心,而是眉頭微皺地又往下追問道。

“若是遵從,那便好,陛下大可從容謀劃了去,依着原定之部署,步步爲營,逐漸肢解其部衆,不愁大事不成,若是仁親王不從,陛下便可令其暫時駐紮鎮遠城,公文往來之下,足可再拖延上一段時日,待得大雪封路,大局定矣!”

就謀算之能力而論,李敏銓儘管不俗,可離着頂尖智者的水平,卻還有一線之差,可論及觀顏察色之能麼,卻絕對是當世有數的人物,哪怕誠德帝的心思隱藏得極深,可李敏銓卻是早已看出了誠德帝其實心意已決,這會兒應答起來自是極盡蠱惑之能事。

“嗯,子誠言之有理,只是其若是不從,強要入關,又待如何?”

誠德帝嘉許地點了點頭,本想着就此同意了李敏銓的提議,可轉念一想,又覺得有些不放心,這便遲疑地問出了個敏感的問題來。

“陛下放心,微臣以爲仁親王斷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行如此,概因真若是大亂一起,後患無窮也,此斷非仁親王所樂爲者,從此一條來看,其依令駐紮鎮遠城之可能性應是較高。”

李敏銓之所以背叛了弘晴,倒不完全是因着三阿哥弘曦的極力拉攏,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李敏銓太瞭解弘晴的爲人了,知曉自個兒在弘晴的心目中其實地位高不到哪去,也不太可能得到弘晴的重用,而這,顯然不是自以爲勞苦功高的李敏銓所樂見之結果,正因爲此,早在誠德帝龍潛之際,李敏銓便已是與弘晴漸行漸遠了去,但這並無礙於李敏銓對弘晴的個性之瞭解,這會兒推斷起來,還真就蠻像那麼回事的。

“靈皋先生以爲如何哉?”

誠德帝並非愚鈍之輩,心中早有判斷,大體上與李敏銓所言並無太多的不同,而今,李敏銓既已將話說得如此之分明瞭,誠德帝自也就沒再往下追問個不休,而是將問題丟給了始終沉默不語的方苞。

“陛下聖明,老臣別無異議。”

身爲康熙老爺子遺詔的執行人,方苞是十二萬分不願見到誠德帝與弘晴之間發生這等生死鬥的,爲此,也沒少暗示誠德帝收手,奈何誠德帝不聽,方苞也自無可奈何,每於議事之際,也就只能是少說多聽,此際同樣也是如此,哪怕心中其實別有想法,也不想多生事端,僅僅只是恭謙地稱頌了一聲了事。

“嗯,那好,擬詔!”

誠德帝心中早有決斷,先前問過方苞,不過是走個形勢罷了,而今,見方苞已無異議,誠德帝自也就沒再遲疑,自得地一抖大袖子,一板一眼地便下了令……

第575章 撲朔迷離(一)第175章 砍瓜切菜第511章 理不辨不明(三)第1117章 揭幕戰(二)第139章 力推與力挺(二)第1046章 開誠佈公(一)第796章 決勝時刻(一)第363章 心照不宣(一)第1019章 全新局面(一)第552章 餘震連連(一)第1103章 股票交易所(二)第467章 第四百六十六炮轟大阪第115章 都在算計着(一)第63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一)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1065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二)第799章 橫掃京師(一)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867章 巧妙騰挪第1048章 預作綢繆(一)第1140章 智取馬六甲(四)第480章 遭遇戰(三)第334章 危難處方顯英雄本色第96章 下馬威?(二)第742章 王掞攪風雲(一)第541章 揮灑自如(三)第59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61章 有人要頭疼了(二)第1137章 智取馬六甲(一)第420章 突然襲擊(三)第11章 麒麟商號(二)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521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二)第1046章 開誠佈公(一)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83章 順水推舟第22章 不歡而散(中)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13章 馬奇授課第643章 福禍難料(三)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94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二)第393章 老爺子的板子(三)第8章 從容應對第921章 五道溝會戰(三)第618章 老十三的憤怒(二)第166章 八里灣遇盜劫(一)第27章 解決之道(四)第827章 隱憂重重(一)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四)第448章 燙手的山芋(四)第206章 繞不過去的坎(一)第542章 區別對待第544章 難測的來意(二)第857章 槍打出頭鳥(三)第410章 冤家終聚首(二)第897章 聽個響便好(一)第79章 謀算與反謀算(一)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722章 借力打力(二)第535章 承諾如金(四)第488章 烽火連天(四)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207章 繞不過去的坎(二)第750章 太極推手(一)第801章 橫掃京師(三)第695章 秋風掃落葉(三)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第768章 君子坦蕩蕩(一)第206章 繞不過去的坎(一)第303章 分封的隱喻(二)第823章 英雄末路(一)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606章 針鋒相對(二)第1130章 天鵝的輓歌(一)第438章 必爭之議(五)第393章 老爺子的板子(三)第159章 先殺一隻雞(一)第987章 主動的妥協(二)第757章 打到你服(一)第187章 京師風雲亂(三)第867章 巧妙騰挪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915章 活祭第508章 大鳴大放(二)第3章 正主兒都到齊了第494章 嵐山伏擊戰(二)第718章 親情與公義(一)第176章 援兵大至第885章 屈尊降貴(二)第730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250章 聯手挖坑(二)第695章 秋風掃落葉(三)第658章 黃雀與獵人(三)第1094章 不老實就敲打(二)
第575章 撲朔迷離(一)第175章 砍瓜切菜第511章 理不辨不明(三)第1117章 揭幕戰(二)第139章 力推與力挺(二)第1046章 開誠佈公(一)第796章 決勝時刻(一)第363章 心照不宣(一)第1019章 全新局面(一)第552章 餘震連連(一)第1103章 股票交易所(二)第467章 第四百六十六炮轟大阪第115章 都在算計着(一)第63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一)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1065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二)第799章 橫掃京師(一)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867章 巧妙騰挪第1048章 預作綢繆(一)第1140章 智取馬六甲(四)第480章 遭遇戰(三)第334章 危難處方顯英雄本色第96章 下馬威?(二)第742章 王掞攪風雲(一)第541章 揮灑自如(三)第59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61章 有人要頭疼了(二)第1137章 智取馬六甲(一)第420章 突然襲擊(三)第11章 麒麟商號(二)第447章 燙手的山芋(三)第521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二)第1046章 開誠佈公(一)第1053章 沸反盈天(三)第83章 順水推舟第22章 不歡而散(中)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13章 馬奇授課第643章 福禍難料(三)第332章 雙孫競獵(二)第94章 養心殿裡的暗鬥(二)第393章 老爺子的板子(三)第8章 從容應對第921章 五道溝會戰(三)第618章 老十三的憤怒(二)第166章 八里灣遇盜劫(一)第27章 解決之道(四)第827章 隱憂重重(一)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四)第448章 燙手的山芋(四)第206章 繞不過去的坎(一)第542章 區別對待第544章 難測的來意(二)第857章 槍打出頭鳥(三)第410章 冤家終聚首(二)第897章 聽個響便好(一)第79章 謀算與反謀算(一)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722章 借力打力(二)第535章 承諾如金(四)第488章 烽火連天(四)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207章 繞不過去的坎(二)第750章 太極推手(一)第801章 橫掃京師(三)第695章 秋風掃落葉(三)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第768章 君子坦蕩蕩(一)第206章 繞不過去的坎(一)第303章 分封的隱喻(二)第823章 英雄末路(一)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606章 針鋒相對(二)第1130章 天鵝的輓歌(一)第438章 必爭之議(五)第393章 老爺子的板子(三)第159章 先殺一隻雞(一)第987章 主動的妥協(二)第757章 打到你服(一)第187章 京師風雲亂(三)第867章 巧妙騰挪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915章 活祭第508章 大鳴大放(二)第3章 正主兒都到齊了第494章 嵐山伏擊戰(二)第718章 親情與公義(一)第176章 援兵大至第885章 屈尊降貴(二)第730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250章 聯手挖坑(二)第695章 秋風掃落葉(三)第658章 黃雀與獵人(三)第1094章 不老實就敲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