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對手出臺

田金昌與衆人交往日短,也難怪辛羽會把目光投向他。不過,衆人卻不知,田金昌早就心向宋錚。他出身平常,結交的權貴不多,而宋錚介紹他與徐明軒、朱佑瞻相識,讓他看到了希望。眼睛,他自然不會與宋錚背離。

只見田金昌連忙起身,抱拳道,“請諸位放心,我雖然是河南路武舉,但對小郎是心服口服的,實情絕不會從我這裡泄露出去。”

“那就好!”辛棄疾點了點頭,接着轉頭對宋錚道,“你是山東路文舉的頭名,想必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了這件事。這個無需隱瞞。你也慣於書生打扮,所以在參加接下來的比試前,你仍然作書生本色。要給衆人造成你只會紙上談兵的印象,麻痹其他對手。”

宋錚暗道,辛棄疾果然老練,考慮到非常周到。自己方纔從武院出來時,只是想着少出風頭,卻沒想到這一做法還真的保護了自己。

“好了,你們幾個要參加考覈的,都和小郎交流一下心得,增加一點經驗。說不定,你們也能考個一之六等出來!”辛棄疾鼓勵道,“田金昌得武進士應該沒什麼問題,至於能不能進前十二,還不好說。而你們四個,要借小郎的東風,發揮出自己的水平。莫讓城衛軍的考官們看貶了!”

衆人轟然響應。宋錚站起身來,領頭向辛棄疾告辭。

衆人一齊到了宋錚的房間,由宋錚、田金昌評說,並講出自己的觀感。楊動等四人,自然受益匪淺。

在接下來的兩天,宋錚就窩在武院內,一方面潛心研究兵法,另一方面,他也受到辛棄疾的重點照顧。宋錚雖然自負急智,但論起實戰來,與辛棄疾這樣的百戰將軍相差還是很大的。不管是排兵佈陣,還是攻守節奏掌握,辛棄疾的的兵法素養都極高。可以說,辛棄疾的本事,遠超他的郎將職位。

辛棄疾之所以在山東路受到壓制,主要由於他的個人性格原因,一方面是他疾惡如仇,與一些蠅營狗苟之輩截然不同,另一方面,辛棄疾文學水平極高,擅長題詩作詞,並非完全是赳赳武夫,這一點又讓他與其他將領有差距。所以,在喬震川出任山東關總督之前,辛棄疾一直是一名裨將。被喬震川看重後,才升爲郎將。

大齊武將級別,以元帥最高,不過,元帥是一個榮譽職位。大齊建國以來,惟有韓忠被稱爲大帥。就連王爺逄檜,也不是元帥。不過,逄檜是王爺,以太尉之職掌兵權,與元帥無異了。

元帥之下,爲上將軍、大將軍、將軍、郎將、裨將。各州的守備,一般就是郎將。而各邊關總督則爲上將軍,被俗稱爲萬戶侯。邊關軍的左右路兵馬使相當於總督的副手,級別是大將軍。每個邊關的軍隊,一般又爲分五部分,每一部分的掌管者爲將軍。每個將軍麾下,有二至四個不同的參將。參將是習慣性稱謂,其級別就是郎將,也就是千戶。參將以下,纔是裨將。裨將也是級別最小的將軍,即副千戶。

大齊除了邊關軍外,還有地方部隊。大齊總共有山東路、荊湖南路等十一路,每路有總兵,總兵的級別一般是將軍。每路下邊各州的守備,級別是郎將。陸恆山原爲密州守備,即爲郎將。而調任歷城守備後,級別沒變,不過位置卻重要多了。而楊仝接任密州守備後,級別也提爲郎將。

當然,地方部隊和邊關軍有交叉。比如,喬震川是山東關總督,同時兼任着山東路總兵。這主要是爲了方便喬震川協調山東路所有的地方兵馬,一旦有戰事,喬震川可從容調度地方部隊充當後勤或預備人馬。

另外比較特別的是京畿道城衛軍和都衛軍,也是按照邊關軍的配置而設立,不過,城衛軍和都衛軍拱衛京城,在級別上雖然與邊關軍相同,但要顯赫一些。兩大衛軍的掌權者也稱爲統制,而非總督。他的副手也不叫兵馬使,而是叫制使。城衛軍統制藍世光,同時又兼任兵部左侍郎,由此也可看出位置的重要性。

這些東西,宋錚也是費了一番工夫才摸清的,這對每一名武舉來說,算是基本常識。

當然,宋錚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辛棄疾傳授的東西一一領悟。辛棄疾在帶兵方面有不少心得,比如,宋錚爭奪武狀元令,第一步是先率領五十名軍士爭奪小組晉級令。如何與這五十名軍士打成一片,便是一門學問。這五十名軍士可不同於宋錚在密州武院當臨將時帶領的武生們。

在密州武院時,宋錚任借當教習時的威望,很容易就把武生們擰成一塊兒。而現在,他將率領的這五十名軍士可是城衛軍的驕兵,武進士們要是沒有兩把刷子,根本馴服不了他們。而時間也非常短。成績公佈後,前十二名的武進士,只有三天的時間與自己的軍士協調配合。能不能做到軍令通達還是一個問題,更不用說如同臂使了。

即便是武進士能夠降服自己麾下的五十名軍士,能不能最終取得晉級令,還要看武進士個人的軍事素養和臨場指揮能力。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宋錚也只有盡人事,聽天命了。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宋錚除了關注一下個別人的成績外,幾乎把所有的心力都用在向辛棄疾的學習上。

十一月二十日,所有參加武進士考覈的武舉,公佈出了榜單。不出衆人所料,宋錚的“一之六等”高居榜首。接下來,韓奎是二之二等,曹煥章、曾平二之七等,徐學成、宋天佑二之八等,隋天昭、楊動三等,辛羽三之二等,顧金忠三之四等,冼志、田金昌三之六等,這十二人獲得爭奪武狀元令的資格。

祖傑、陸弘也幸運地考中了武進士,分列第四十二位和四十八位,祖傑主要是箭法技驚四座,而陸弘的拼命三郎精神,已經被傳揚開來,衆考官認爲他有“虎將”的潛質,所以也高中了武進士。至於石存寶,則遺憾落選,只得了一個五之四等,排在七十多位,與武進士無緣。值得一提的是董明堂,得了四之八等,僥倖排到了第五十位,成爲最後一名武進士。

榜單一出來,自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山東路衆武舉中,共考中九名武進士,河南路十一名,京畿道八名,荊湖南路六名,荊湖北路五名,僅僅這五路,就佔去了五十名武進士中的三十九名,其餘的七路,總共只出了十一名武進士,可見各地的武風,是與所在地是否有邊關軍,有着莫大的關係。

宋錚所在的山東路,雖然武進士數量不是最多的,但前十二名中,居然有五名山東路武舉,震驚了整個江寧城。特別是宋錚,年齡最小,卻有如此驕人的成績,實在出人意料。榜單一出來,許多人打聽宋錚是何許人也。在辛羽等人的有心散播下,宋錚僥倖背出了幾段《齊孫子》的“秘密”被傳播開來,以至於很多人都感嘆宋錚的狗屎運。

辛棄疾固然欣喜,但也有煩惱,五人進入前十二名,那就是在爭奪晉級令時,不可避免地有兩名山東籍的武進士被分在同一組。

在公佈武進士名單的第二天,分組也出爐了。宋錚、韓奎、曹煥章、曾平被打散,分別領銜甲、乙、丙、丁四個組。依次是,甲組:山東路宋錚、江南路徐學成,荊湖南路顧金忠;乙組是京畿道韓奎、山東路宋天佑、河南路田金昌;丙組是山東路曹煥章、山東路楊動、廣南東路冼志;丁組是荊湖北路曾平,淮南西路隋天昭,山東路辛羽。

楊動與曹煥章成了同組,辛棄疾作爲山東路的帶隊之人,雖然心向楊動,但在這個時候自然不會有所偏頗。分組情況一出來,他立即召集宋錚、楊動、辛羽、曹煥章和宋天佑聚在一起。

“先祝賀幾位,”辛棄疾面帶笑容,“這一次,我山東路有五人進入前十二位,爲近十餘年來我路成績最好的一次。”

五個人中,宋天佑和曹煥章均二十三歲,辛羽十八歲,楊動十七歲,宋錚十五歲。宋天佑一向以山東路武舉的頭領自居,但楊動和辛羽卻不太鳥他。至於宋錚,此前比較低調,同宋、曹二人都是點頭之交。

“我等能進入前十二名,均是辛將軍日夜教導之功!”宋天佑客客氣氣,模樣十分恭敬。

辛棄疾擺了擺手,“我也不敢貪功。今天找你們前來,是想與你們說一說下邊的比鬥。你們都坐下吧。”

宋錚等人拱手坐下後,辛棄疾肅然道,“我們成績固然可喜,不過,也讓我們成爲衆矢之的。還望你們做好防範。天佑和楊動均在丙組,具體怎麼辦,你們兩個商量一下,不過要保證丙組晉級令一定要落到山東路手中。”

“將軍放心,我和動少定不會讓冼志將晉級令奪去。”宋天佑面帶微笑,向着楊動點了點頭。

楊動面無表情,只是輕輕嗯了一聲。

“宋錚所在的甲組,徐學成出身名將世家,能力非凡。其父徐廣成,一直是漕運總督雷明覺的左膀右臂。徐學成本人,擅長用鐗,有雙鐗無敵之譽,定不可輕敵。顧金忠原來一直名聲不顯,但這兩天我也打探過,顧金忠本人機智多變,正是宋錚的敵手……”

辛棄疾將自己瞭解的情況娓娓道來。每個人都嚴肅起來,大家都意識到,接下來,纔是較量真功夫的時刻。

第198章 搞笑石戰第392章 各相爲謀第221章 西夏公主第555章 驚天大案(十五)第687章 青城之變(上)第387章 大寶用計第372章 強悍對手(中)第十八章 離奇扳指第455章 權力置換第451章 馬屁滾滾第384章 酒與大蔥第573章 三份厚禮第740章 嫁禍東牆(五)第二十六章 一屁之誤第115章 密州幽虎第458章 意外故人第688章 青城之變(中)第206章 謠言四起第692章 殘月如血第294章 宮城對決(上)第380章 酒桌之上第88章 千年不遇第406章 進士考覈(下)第89章 急智作詩第402章 複雜關係第193章 客棧血戰(四)第611章 滾地葫蘆第256章 誰比誰毒第十三章 馬陵湖上第454章 江南大家第335章 分兵而居第700章 兩難抉擇第418章 捶胸頓足第369章 一聲嘆息第450章 兄弟衝突第602章 又一人頭第216章 圖窮之策第731章 夜半來客第668章 雄關戰曲(下)第523章 大局爲重第193章 客棧血戰(四)第628章 府衙智鬥第219章 以防後患第552章 驚天大案(十三)第527章 國公疑雲第251章 相府夜宴(下)第302章 深度蟄伏(中)第533展開佈局(下)第647章 浩然之氣第575章 掌握主動第265章 靈光乍現第550章 驚天大案(十一)第113章 人力騎兵第263章 不如歸去第173章 彪悍青州第176章 祖傑之箭第167章 以詩退敵第69章 佈置暗手第198章 搞笑石戰第419章 粗俗口號第434章 屬相相剋第184章 各有毒謀第280章 初顯端倪第709章 兩筆交易第209章 初會逄檜第747章 宋錚歸來第728章 匯通窘境第126章 孰爲狼狽(上)第65章 陷入絕境第469章 老當益壯第260章 聞風而動第139章 紅娘之令第429章 驚人一躍第488章 大金密使第109章 硬擂閨門第207章 質本玉潔第200章 怪招連連第375章 收當小弟第188章 兵臨城下第230章 分化之計第375章 收當小弟第347章 路遇不周第747章 宋錚歸來第461章 口才無用第243章 峰迴路轉第84章 搶佔先手第656章 太子殿下第407章 隱藏危機第61章 解圍妙招第十章 萬全之策第453章 暗鷹秘辛第79章 金國消息第394章 怪人館主第564章 驚天大案(二十五)第571章 章宗來意第444章 以曲反曲第46章 曠野搏戰第312章 四方爭雄第659章 舌尖崢嶸(下)第332章 準備赴京(中)
第198章 搞笑石戰第392章 各相爲謀第221章 西夏公主第555章 驚天大案(十五)第687章 青城之變(上)第387章 大寶用計第372章 強悍對手(中)第十八章 離奇扳指第455章 權力置換第451章 馬屁滾滾第384章 酒與大蔥第573章 三份厚禮第740章 嫁禍東牆(五)第二十六章 一屁之誤第115章 密州幽虎第458章 意外故人第688章 青城之變(中)第206章 謠言四起第692章 殘月如血第294章 宮城對決(上)第380章 酒桌之上第88章 千年不遇第406章 進士考覈(下)第89章 急智作詩第402章 複雜關係第193章 客棧血戰(四)第611章 滾地葫蘆第256章 誰比誰毒第十三章 馬陵湖上第454章 江南大家第335章 分兵而居第700章 兩難抉擇第418章 捶胸頓足第369章 一聲嘆息第450章 兄弟衝突第602章 又一人頭第216章 圖窮之策第731章 夜半來客第668章 雄關戰曲(下)第523章 大局爲重第193章 客棧血戰(四)第628章 府衙智鬥第219章 以防後患第552章 驚天大案(十三)第527章 國公疑雲第251章 相府夜宴(下)第302章 深度蟄伏(中)第533展開佈局(下)第647章 浩然之氣第575章 掌握主動第265章 靈光乍現第550章 驚天大案(十一)第113章 人力騎兵第263章 不如歸去第173章 彪悍青州第176章 祖傑之箭第167章 以詩退敵第69章 佈置暗手第198章 搞笑石戰第419章 粗俗口號第434章 屬相相剋第184章 各有毒謀第280章 初顯端倪第709章 兩筆交易第209章 初會逄檜第747章 宋錚歸來第728章 匯通窘境第126章 孰爲狼狽(上)第65章 陷入絕境第469章 老當益壯第260章 聞風而動第139章 紅娘之令第429章 驚人一躍第488章 大金密使第109章 硬擂閨門第207章 質本玉潔第200章 怪招連連第375章 收當小弟第188章 兵臨城下第230章 分化之計第375章 收當小弟第347章 路遇不周第747章 宋錚歸來第461章 口才無用第243章 峰迴路轉第84章 搶佔先手第656章 太子殿下第407章 隱藏危機第61章 解圍妙招第十章 萬全之策第453章 暗鷹秘辛第79章 金國消息第394章 怪人館主第564章 驚天大案(二十五)第571章 章宗來意第444章 以曲反曲第46章 曠野搏戰第312章 四方爭雄第659章 舌尖崢嶸(下)第332章 準備赴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