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再會元度

逄通上書追查蔣魁家眷,逄瑛冷臉以對,再加上散朝後宋錚與逄通的奇怪對話,讓許多官員都感覺此事很不簡單。然而,並非所有官員都見到了朝議的過程,清楚其中的道道兒。隨着消息傳開,許多軍中將領都紛紛上書,要求爲蜀關將士報仇血恨。

雪花般的奏摺遞上來,逄瑛感到巨大的壓力。當然,也有很多明是非的官員,對此大不贊成。郭興嘉便是其中之一。他在上書中說,“國公所奏請,尚未辨真假。即使爲真,則蔣魁固應萬死,其家人也不應盡數爲誅。蔣魁家眷未有在大齊爲官者,不過尋常百姓爾。其弟蔣達在江寧時,被稱爲蔣大善人,每年捐助孤濟院銀上千兩,有貧窮者至其家,莫不與以食。每逢災年,也多有救助。江寧百姓受其惠者甚衆。此賢人也,當爲誅乎?……我大齊以仁孝立國,若盡誅其家眷,果爲仁乎?”

郭興嘉的上書也得到了一些人的聲援,但聲勢自不能與主流相比。一時間,蔣魁家眷之事被吵得沸沸揚揚。

在這些人中,有一個人受到了宋錚的注意,那就是文院總教習韋不周。此人不愧爲當世大儒,胸懷甚廣。他雖與國公府交好,但在這件事上,與逄通意見相左。據說,他還親自跑到國公府,與逄通爭論了一番,讓宋錚大爲敬服。

韋不周能覆文院總教習之職,是政治鬥爭的結果。黃元度被稱爲是“理學掌門人”,多年來不遺餘力地推崇理學,由此他在士子階層獲得了巨大的聲望。逄通想打壓黃元度的勢力,而逄瑛對黃元度也有所不滿,所以要對如今盛行於天下的理學進行打壓,推韋不周上位。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韋不周今年初上任文院總教習後,並沒有直接將理學排斥掉,而是展開大討論,頗有點兼容幷包的意思。宋珏作爲理學宗師級人物,與韋不周經常在一起討論。理學畢竟也是出自儒學,兩人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

經過數月爭論,宋珏原本刻板的理學觀點,逐漸有了一些變化。最少“天理常存,人慾皆滅”這句話不再提了,而韋不周也感覺理學並非一無是處。兩人都是真正的學問人,求同存異之下,竟然在許多觀點上達成了共識。

韋不周反對處置蔣魁的家眷,宋珏也不贊成。宋錚得知自己老爺子的觀點後,忽然發現從另一個角度解決問題的希望。

——————

六月初八那天,天色剛剛黑下來,宋錚出了驛館,直奔黃嶽的私宅。一番裝扮後,偷偷來到了相府。

正是天氣炎熱的時候,黃元度卻仍然窗着一身長衫,一本正經地坐在屋裡。黃元度一貫自我要求甚嚴,除非在自己的家人面前,否則始終保持着比較莊重的形象。

“拜見相爺!”宋錚一進門,便長揖到地。

“小郎不必多禮,坐。”黃元度揮了揮手,態度到十分和藹。

宋錚依禮坐在下首,下人送上了一碗冰鎮的酸梅湯。

“天氣炎熱,先喝些涼湯解一解。”黃元度作了一個請的姿勢。

宋錚也感覺有些熱了,端起來一飲而盡。黃元度笑了笑,也端起一碗,小啜了半口,含在嘴裡,過了一會兒才喝下去。

看到黃元度如此沉穩,宋錚的心也漸漸平靜下來,又慢慢地喝了一碗。

兩人幾乎同時放下茶碗。黃元度向着宋錚輕輕點了點頭,這才道,“小郎這次出使蜀國,挽狂瀾於既倒,功不可沒。”

雖然當初自己使蜀,是黃元度所逼,但宋錚現在倒沒有什麼怨言。當時逄瑛太心急,讓自己帶着右司四處出擊,惹起了衆怒。就算黃元度不設套逼自己,恐怕也會有其他人尋別的藉口來打壓。

一次政治鬥爭,也絕不意味着雙方是敵人,就像現在,宋錚來相府,就是爲了尋求合作。

“這次能安然歸來,不能不說是幸運。”宋錚淡淡地應道,“至於‘功不可沒’四字,在下可不敢當。”

“齊蜀對立六七十年,至今日才能算上是真正的和平共處,畢竟我們大齊目前實在經不起戰事的折騰了。去年進軍關中,國庫消耗一空,若非鹽稅支撐着,恐怕就要垮了。”

黃元度既然爲相,自然對大齊的家底兒知道的一清二楚。

宋錚嘆了一口氣,“我們大齊問題多多,總起來還是一個‘錢’字。國富民窮固不可取,然國窮民富害處亦大。國家窮了,沒法供養軍隊,民富就難以保證。如果再發生什麼戰事,很容易就陷入崩潰。”

黃元度輕嗯了一聲,“說起來這事兒我有責任啊,若非……唉,罷了,悔之晚矣。”

“相爺也是不得不爲之。畢竟過去十年間,相爺也算是爲大齊操了不少心。”宋錚看得很清楚。在逄檜的巨大壓力前,黃元度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與之周旋。驕縱江南大家,成立都衛軍,都是爲了對抗逄檜。

不管逄檜有沒有篡位的心思,黃元度都不得不防。逄檜後來與黃元度聯手了,卻很快死了。大齊剛剛迎來大發展的時機,也突然中斷。一場戰事,讓大齊又被拖住了。

“小郎年紀雖然不大,卻看得明白。當日你殿試的文章,讓我茅塞頓開。這麼多年來,很少有人能把‘戰’與‘和’二字分析得如此透徹,果然不愧爲狀元之才。若非你經常侍奉在聖上左右,我肯定會把你下放到州縣,一番歷練後再提到中樞。假以時日,未嘗不是相才。”

“小子不過書生之見,紙上談兵爾。”宋錚搖頭道。他自知自家事,雖然他腦子裡有不少後世的理論,但要當個州縣的親民官,還是力有不逮——那些雞毛蒜皮的事,煩也把他煩死了。

閒說了幾句,話題又回到了國事上。

黃元度道,“金國現在正向北興兵,有些出乎我意料。去年關中大旱,民生凋敝,無論如何也得休養生息兩年,纔有餘力北進,爲何金國現在就動手了?”

“相爺可能有所不知,金國上一個皇帝完顏雍是一位大才。他在位的這二十多年,漢人與女真人的矛盾大爲緩解,國內局勢十分穩定,由此積聚了大量國力。我在大金時就知道,他們的糧倉新谷壓舊谷,足足積聚了十年的用量。完顏玉生登位雖然有點波折,但這幾年,他延續完顏雍的舊制,國辦穩步發展。去年的戰爭中,他們佔領了關中大部,國內的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往關中,迅速平穩了局勢。說實話,如果讓我們大齊獨佔關中的話,恐怕都不如金國做得好。”

“是啊,我們的糧倉中沒那麼多糧食,如果讓那些江南大家出面,他們也不會去收拾那些爛攤子,就算把那些土地全分給他們,他們也不一定願意跑到關中去。現在好了,金國穩定了關中,立即對興慶府用兵,打下興慶府,下一個就是隴右,到時候前宋的秦鳳路就會全歸了金國了。我們大齊,只能固守在渭河南那狹小的一域。”

“相爺果然看得高遠,小子也是此觀點,這也是在下交接蜀國的原因。我估計金國佔領秦鳳路,也不會對大齊用兵,他們的指向,很有可能是蜀國。甚至打下蜀國後,他也不會對大齊下手,而是進大理,甚至安南,將我們大齊包圍,然後再圖用兵。這一圈下來,沒個七八年他打不下來。而我們要做的,是要支持蜀國,把他們死死擋在秦嶺以北。”

這倒不是宋錚戰略目光多麼遠,而是歷史上的元朝滅南宋就是這麼幹的。若非忽必烈當初急着回大都和兄弟們爭位,恐怕南宋滅亡還要快一些。

黃元度不知道這樣的歷史,但他的眼光毋庸置疑,“小郎所言極是。所以往後這幾年,是我們大齊積蓄國力的最佳時機。”

“相爺,你說我們大齊能抓住機會麼?”

黃元度默然,半晌沒有說話。

宋錚接着問道,“如果相爺在接下來的數年中依然爲宰相的話,那應該如何做?”

黃元度依然沉默不應。

宋錚笑道,“既然是討論國事,我與相爺都是秉着一顆公心。相爺放心,今天我們所談,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不會傳出去半句。當然,如果在下有什麼狂悖之言,我也相信相爺不會四處宣揚的。”

又過了一會兒,黃元度低聲問道,“是不是聖上讓你來找我的?”

宋錚嘴角一翹,“這個時候,相爺覺得聖上會讓在下來問這個麼?”

“這……自然不會,以他的剛愎……肯定不會!”

“這就是了。在下年紀輕,談不上什麼威望。恐怕在未來幾年裡,也很難在發展大計上發揮什麼作用,而相爺卻能做到此事。”

黃元度知道樣錚說得是實情,稍尋思了一下,又嘆道,“我縱然有心,恐怕也難得聖上信任了。現在病休在家,很有點避禍的味道。”

“相爺以退爲進,正是時機。”宋錚笑道,“可是相爺可不能真的病休,不然的話,我們大齊或者說聖上恐怕麻煩還真不小。今天我來,就是有一件事求到了相爺頭上。”

“什麼事?”

“在說事情之前,我想問問相爺,對處理蔣魁家眷怎麼看?”

黃元度愣了一下,徐徐道,“法不容情,理能容情,從理還是從法,都要看人。”

這就是政治家和學問家的區別。韋不周從儒家的“仁”出發,主張放過蔣魁家眷。而黃元度則考慮很全面,不管是“法”還是“情”,都要考量其中的利弊。於自己有利,那自然講情,不利的話,那自然要講法了。

宋錚輕聲一笑,“相爺之言大善。我今天來,首先一件事,就是想讓相爺給講一講理,講一講情。當然,也不讓相爺白講,在下有一個妙計,既能助相爺無憂,又能保我大齊昌盛。”

第749章 詭異檀香第552章 驚天大案(十三)第499章 鬱悶逄瑛第513章 連夜動手第79章 金國消息第452章 又是猜想第240章 玉都回京第393章 不忍苛責第383章 這有何用第271章 入崇孝寺第591章 以待敵來第198章 搞笑石戰第388章 武林故事(上)第66章 步步設套第522章 前程規矩第576章 機鋒處處第59章 對手底細第150章 口若懸河第751章 半路截胡第697章 大落大起第578章 倒黴和尚第480章 王府來人第649章 祖傑神箭第387章 大寶用計第710章 殺否兩難第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499章 鬱悶逄瑛第433章 宮門難進第747章 宋錚歸來第650章 槍中游魚第424章 狀元金令(中)第311章 你的媳婦第437章 二十比一第411章 立威之舉第539章 蓄勢待發第79章 金國消息第646章 江頭對句第736章 嫁禍東牆(一)第147章 臺前幕後(下)第624章 孤陷泥潭第701章 神秘信件第183章 辯詩知心第666章 雄關戰曲(上)第211章 小郎赴金(中)第254章 預警於先第四十章 矢志復仇第465章 毒藥迷霧第433章 宮門難進第268章 穩住陣腳第503章 圖謀紀家第624章 孤陷泥潭第137章 四化客棧第256章 誰比誰毒第109章 硬擂閨門第664章 文鬥祠廟(下)第497章 聖上召見第160章 大曳再現第678章 震撼消息第三十二章 僞娘外逃第457章 垂頭喪氣第182章 巧妙佈置第305章 盤龍劍棍第203章 青絲如絹第652章 人心難度第73章 劫銀險途(下)第704章 流浪鄉野第747章 宋錚歸來第218章 瞭然底細第299章 黃嵩脫身第434章 屬相相剋第150章 口若懸河第539章 蓄勢待發第457章 垂頭喪氣第574章 殺一送一第436章 佛駐軍營第666章 雄關戰曲(上)第591章 以待敵來第112章 如此準備第745章 打出門去第457章 垂頭喪氣第386章 震寧武館第六章 黑狗風波第188章 兵臨城下第594章 漫天要價第684章 逄通上位(上)第748章 蔣魁作用第709章 兩筆交易第662章 觀者如堵第643章 狼煙四起第592章 循循善誘第450章 兄弟衝突第76章 亡命奔逃第414章 外圍賭局第71章 劫銀險途(上)第168章 大比開始(上)第203章 青絲如絹第二十四章 妙計連環第81章 不懷好意第664章 文鬥祠廟(下)第145章 木玉突現
第749章 詭異檀香第552章 驚天大案(十三)第499章 鬱悶逄瑛第513章 連夜動手第79章 金國消息第452章 又是猜想第240章 玉都回京第393章 不忍苛責第383章 這有何用第271章 入崇孝寺第591章 以待敵來第198章 搞笑石戰第388章 武林故事(上)第66章 步步設套第522章 前程規矩第576章 機鋒處處第59章 對手底細第150章 口若懸河第751章 半路截胡第697章 大落大起第578章 倒黴和尚第480章 王府來人第649章 祖傑神箭第387章 大寶用計第710章 殺否兩難第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499章 鬱悶逄瑛第433章 宮門難進第747章 宋錚歸來第650章 槍中游魚第424章 狀元金令(中)第311章 你的媳婦第437章 二十比一第411章 立威之舉第539章 蓄勢待發第79章 金國消息第646章 江頭對句第736章 嫁禍東牆(一)第147章 臺前幕後(下)第624章 孤陷泥潭第701章 神秘信件第183章 辯詩知心第666章 雄關戰曲(上)第211章 小郎赴金(中)第254章 預警於先第四十章 矢志復仇第465章 毒藥迷霧第433章 宮門難進第268章 穩住陣腳第503章 圖謀紀家第624章 孤陷泥潭第137章 四化客棧第256章 誰比誰毒第109章 硬擂閨門第664章 文鬥祠廟(下)第497章 聖上召見第160章 大曳再現第678章 震撼消息第三十二章 僞娘外逃第457章 垂頭喪氣第182章 巧妙佈置第305章 盤龍劍棍第203章 青絲如絹第652章 人心難度第73章 劫銀險途(下)第704章 流浪鄉野第747章 宋錚歸來第218章 瞭然底細第299章 黃嵩脫身第434章 屬相相剋第150章 口若懸河第539章 蓄勢待發第457章 垂頭喪氣第574章 殺一送一第436章 佛駐軍營第666章 雄關戰曲(上)第591章 以待敵來第112章 如此準備第745章 打出門去第457章 垂頭喪氣第386章 震寧武館第六章 黑狗風波第188章 兵臨城下第594章 漫天要價第684章 逄通上位(上)第748章 蔣魁作用第709章 兩筆交易第662章 觀者如堵第643章 狼煙四起第592章 循循善誘第450章 兄弟衝突第76章 亡命奔逃第414章 外圍賭局第71章 劫銀險途(上)第168章 大比開始(上)第203章 青絲如絹第二十四章 妙計連環第81章 不懷好意第664章 文鬥祠廟(下)第145章 木玉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