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1\5)

正如總後首長所說,柏毅這段時間的確是忙得有些腳不沾地,50式自動步槍的生產自不必說,需要他在技術上親力親爲以便能夠生產出合格的槍械;“積木式”機牀方面偶爾也需要去看看,以免出什麼紕漏。

如果時間充裕,還要將全自動槍械小組成員召集起來,對他們進行裝備知識的培訓,可以說,隨着朝鮮戰事爆發,柏毅也像陀螺一樣高速運轉起來,然而就在他開始醞釀新的研製計劃時,總後首長的一道指令便將他從車間轟鳴的忙碌中,拉回到清淨的書桌前。

“將你對蘇聯後勤的看法和總結,儘快擬一個報告,呈遞東北局!”

電令的全文便是如此,簡潔中帶着急切與等待,柏毅知道,他與秦東民的“閒聊”終於起了效果,而他的心裡也可以稍稍安定一些,畢竟無論自己的辦法能起到多大作用,至少能讓上級對後勤問題重視起來,就算是一個大大的成功。

畢竟在我軍入朝作戰期間,後勤問題一直是困擾我軍進攻與防禦的重要因素,以至於聯合國軍都從我軍脆弱的後勤體系中,推導出我軍進攻的節奏,那便是著名“星期攻勢”:

即我軍進攻部隊的給養只能維持一個星期左右的進攻能力,超過這個時間,便會因爲後勤方面無法及時補充,而導致進攻減弱甚至暫停。

聯合國軍正是抓住這一點,在我軍進攻初期,利用機械化機動優勢,大踏步後撤,以避開我軍鋒芒,待我軍攻勢稍弱,轉過身就是兇猛的回馬槍,其反擊之猛烈往往超過二次大戰的同級別戰役,每當於此,我軍便會承受極大的損失。

柏毅沒有什麼改變歷史的遠大理想,更沒有稱王稱霸的宏偉目標,他想要做的無非是想讓那些渡過鴨綠江的年輕戰士們,能多一些的再走回來……

可問題是,他的確在後勤方面有一些想法,而且全都告訴了秦東民,就算總後首長想聽,他直接過去當面彙報就行了,何必還要寫報告,要知道柏毅的文字功底不是一般的差,天生沒有做文抄公的命,更何況這個時候即沒電腦,又沒打字機,完全靠手寫,幾千字的報告,要用手工整的寫下來,柏毅表示壓力真的山大!

不過壓力山大歸山大,軍令如山,改寫還得寫,於是柏毅足足憋了一天,將能省去的儘量省去,就算省不去的,也要儘可能簡略,如是刪了又刪,減了又減,終於形成一片不到兩千字的報告。

簡單地說就是三件事,第一,儘可能的統一彈藥口徑,在此柏毅的建議是步兵部隊採用三種口徑彈藥,即6.5mm,7.92mm以及11.43mm,這三種口徑分別應對步槍、輕重機槍和衝鋒槍。

而採用這三種口徑的理由也很簡單,那便是國內的保有量很大,即經得起消耗,便於及時補充,6.5mm彈藥自不必說,從918事變開始,這各口徑便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前前後後十餘年的時間,成爲中國軍隊最熟悉彈藥,不但生產工藝成熟,保有量也很大,不說別的,50式自動步槍最後決定採用6.5mm口徑的中間型威力彈,其中很大的原因便是在此。

7.92mm全威力步槍彈也是如此,因爲這個口徑是國民政府軍隊標準的制式口徑,從30年代確立開始,直到徹底敗退,前前後後也有將近20年時間,海外進口加自行生產,使其保有量也是相當大。

中原地區的我軍所裝備的槍械有很大一部分便是7.92mm口徑,不過相較於步槍,作爲我軍步兵火力支柱的民24重機槍以及zb—26輕機槍也都採用這種口徑,聯繫到朝鮮戰爭的激烈戰況,將這款彈藥集**給輕重機槍是必然的選擇,至於衝鋒槍也是一樣。

然而就算簡化,也還是有三種不同的口徑,對後勤的壓力還是很大,於是柏毅便提出第二點,那便是採用模塊化分裝,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二戰時期的美軍意大利戰場的安齊奧登陸戰。

戰後經過歷次局部戰爭,待到21世紀初得以最終完善,其核心便是針對不同軍兵種、不同作戰任務以及物質供給的優先次序,將彈藥、食品以及其他一些必備物資靈活的組成一個個補給單元,送至前線便可隨拿隨用,不必再進行二次或三次分配。

比如就一個普通步兵而言,傳統的補給是先領取一定數量的彈藥,然後再去將食品拿到手,而後再搞一些生活物資,就算是稍稍整合,也需要排着隊,一手拿食品,另一隻手拿彈藥。

至於後勤官兵更是忙碌,不但要分發物資,還有重新分類歸檔,而採用模塊化分裝便不用那麼麻煩,固定基數彈藥、食品和生活物資同意放在一個裝具裡,只需打開箱子,戰士們將其背起便可。

如此,即節省了分發時間,有保障前線戰士能迅速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更重要的是,後勤補給點的暴露時間也將大大縮短,而這對於缺少制空權的我軍來說至關重要,其他軍兵種的情況也類似。

至於第三點那便是繼續加強後方的軍工生產,將產能的擴充與技術的研發結合起來,即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又在戰爭中摸索未來武器裝備的發展方向,從而促進整個工業體系的進步……

這份報告遞上去之後,總後首長可謂是若獲至寶,立即召集主管後勤的各級主管,商討如何建立一套更爲行之有效的保障體系,很快一道道,命令便從東北局發出,整個東北瞬間便動員起來。

不過較之柏毅保障體系的建議,總後首長對最後一條更爲關注,因爲那不是爲了現在,而是放眼於未來,於是他再次站在辦公室的窗前,凝視的遠方,腦海中不斷冒出一個個他之前絕不肯答應的大膽念頭……

第兩百三十九章 型號下馬第一百六十六章 換裝德械(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白磷彈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下)(五更完畢)第兩百零六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上)第十四章 兇悍的潰匪(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六十七章 奇快無比的單手上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戰士方姚章(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毫無效果的攻擊第九十章 冷焊工藝(上)第六十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下)第兩百零七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中)第四百五十五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上)第四十六章 造槍(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三十八章 世紀和解第兩百五十三章 我們有更好的第五章 直瞄射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九十八章 柏毅的槍管(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還有新裝備(2\4)第三百零五章 再補一刀第四百七十五章 鑄造車間的隱憂第四百三十九章 底牌第四百七十九章 抽風的首長第兩百八十一章 不分高下?那就直接打T—54吧!(2\5)第四百九十七章 柏毅的槍管(上)第兩百七十九章 破甲如熱刀切奶酪般容易(昨天第五更)第一百零四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下)(第五更)第兩百七十四章 發威:二號無坐力火炮(下)(第五更)第八十六章 挑戰(第五更求訂閱)第兩百四十八章 我們還缺什麼?第三百零一章 對峙第四百五十九章 紅眼睛的蘇聯人第一百六十章 妥妥的黑科技(上)(1\4)第三百八十九章 誰斷糧(下)第三百四十章 第五次戰役第五百五十八章 宋崇會造飛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威力十足的瞬爆彈(1\4)第兩百二十四章 打雜的德國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做步兵分隊手中真正的大炮第兩百七十五章 許久不至的啞火(1\5)第四百零六章 美軍中的技術派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四百三十八章 打得不是人命,是士氣!第五百六十二章 從法國人身上討便宜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1\5)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戰士方姚章(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14.5mm高射機槍VSM16四聯裝防空機槍(1\4)第四十章 不及格(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三十八章 因爲愛情(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九十二章 強大:中國步兵的重火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火炮綜合研製規劃(2\4)第一百八十八章 魂歸故里(第四更)第兩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見(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猛的軍備首長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要殺美國鬼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滾柱閉鎖機構第三百章 自黑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動第兩百九十章 複合裝甲第九十二章 簡易銑牀(三更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力強悍的原因第四百三十六章 地雷:蝴蝶狀!第一百一十一章 換裝(2\5)第三百八十二章 重火力連要“點名”第五百零五章 冷鍛機(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前的勝利(3\5)第兩百零八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人的職責(2\5)第十九章 米斯奈-沙爾丁爆炸效應 (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八十三章 形勢逆轉(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生死存亡第兩百七十二章 真是好東西(3\5)第九章 神一般的炮術第兩百六十六章 營救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達困局(下)第兩百二十七章 話不投機就是軍訓第四百六十四章 每一寸泥土裡都有烈士的鮮血(下)第三百四十章 第五次戰役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棱軍刺(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80mm無坐力火炮教做人第五百一十章 軍備首長燃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國不可能造出高射機槍(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二章 工業化還得靠自己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五百二十一章 改膛第五十一章 想法被斃了(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五十章 蘇聯人的默許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實戰爲準繩(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五百三十三章 滾柱閉鎖機構第兩百三十五章 異想天開的中國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動力滑翔傘第六十一章 被打蒙的匪徒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國軍魂(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上)
第兩百三十九章 型號下馬第一百六十六章 換裝德械(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白磷彈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下)(五更完畢)第兩百零六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上)第十四章 兇悍的潰匪(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六十七章 奇快無比的單手上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戰士方姚章(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毫無效果的攻擊第九十章 冷焊工藝(上)第六十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下)第兩百零七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中)第四百五十五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上)第四十六章 造槍(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三十八章 世紀和解第兩百五十三章 我們有更好的第五章 直瞄射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九十八章 柏毅的槍管(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還有新裝備(2\4)第三百零五章 再補一刀第四百七十五章 鑄造車間的隱憂第四百三十九章 底牌第四百七十九章 抽風的首長第兩百八十一章 不分高下?那就直接打T—54吧!(2\5)第四百九十七章 柏毅的槍管(上)第兩百七十九章 破甲如熱刀切奶酪般容易(昨天第五更)第一百零四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下)(第五更)第兩百七十四章 發威:二號無坐力火炮(下)(第五更)第八十六章 挑戰(第五更求訂閱)第兩百四十八章 我們還缺什麼?第三百零一章 對峙第四百五十九章 紅眼睛的蘇聯人第一百六十章 妥妥的黑科技(上)(1\4)第三百八十九章 誰斷糧(下)第三百四十章 第五次戰役第五百五十八章 宋崇會造飛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威力十足的瞬爆彈(1\4)第兩百二十四章 打雜的德國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做步兵分隊手中真正的大炮第兩百七十五章 許久不至的啞火(1\5)第四百零六章 美軍中的技術派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四百三十八章 打得不是人命,是士氣!第五百六十二章 從法國人身上討便宜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1\5)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戰士方姚章(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14.5mm高射機槍VSM16四聯裝防空機槍(1\4)第四十章 不及格(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三十八章 因爲愛情(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九十二章 強大:中國步兵的重火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火炮綜合研製規劃(2\4)第一百八十八章 魂歸故里(第四更)第兩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見(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猛的軍備首長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要殺美國鬼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滾柱閉鎖機構第三百章 自黑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動第兩百九十章 複合裝甲第九十二章 簡易銑牀(三更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力強悍的原因第四百三十六章 地雷:蝴蝶狀!第一百一十一章 換裝(2\5)第三百八十二章 重火力連要“點名”第五百零五章 冷鍛機(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前的勝利(3\5)第兩百零八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人的職責(2\5)第十九章 米斯奈-沙爾丁爆炸效應 (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八十三章 形勢逆轉(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生死存亡第兩百七十二章 真是好東西(3\5)第九章 神一般的炮術第兩百六十六章 營救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達困局(下)第兩百二十七章 話不投機就是軍訓第四百六十四章 每一寸泥土裡都有烈士的鮮血(下)第三百四十章 第五次戰役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棱軍刺(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80mm無坐力火炮教做人第五百一十章 軍備首長燃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國不可能造出高射機槍(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二章 工業化還得靠自己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五百二十一章 改膛第五十一章 想法被斃了(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五十章 蘇聯人的默許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實戰爲準繩(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五百三十三章 滾柱閉鎖機構第兩百三十五章 異想天開的中國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無動力滑翔傘第六十一章 被打蒙的匪徒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國軍魂(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戰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