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無與倫比的火力配置(第四更)

軍備首長的宗旨是提高部隊,特別是一線作戰部隊的火力,而柏毅所主導研製的80mm無坐力火炮初衷便是用於提高營一級的火力打擊能力,從而與班排級別的40mm單兵火箭筒形成高低搭配的伴隨直瞄火力打擊體系。

更何況80mm無坐力火炮得益於大量應用玻璃鋼等輕質材料,使得整體重量大幅降低,特別是經過後期的一系列改進後,重量更是達到令人咂舌的13.6公斤。

算下來不過是一挺輕機槍的重量,而與之同類型的美製105mm無坐力火炮,重量卻超過了一百公斤,別說是普通步兵,就算專業炮兵也得利用騾馬等牲口才能實現有效的長距離機動。

威力那就更不用說,80mm的口徑已經達到中口徑迫擊炮的程度,再加上門類齊全的彈種配置,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直瞄火力,特別是在進攻拔點作戰中,80mm無坐力火炮絕對是能讓敵人碉堡一發入魂的利器。

相比之下,迫擊炮、遠程火炮卻因爲瞄準方式和彎曲彈道,往往達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否則一線部隊的戰士,也就不用在拔點作戰中頻繁使用炸藥包了。

至於操作也很簡單,只需操作手和填裝手兩名人員即可,若遇到緊急情況,一個人也可以實施射擊。

總而言之,80mm無坐力火炮絕對是一款一線部隊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也正因爲如此,柏毅在他的方案中,着重強調了80mm無坐力火炮的重要性,與40mm單兵火箭筒兩者配合的具體戰術,以及具體編制和作戰構成。

起初,軍備首長對柏毅強調80mm無坐力火炮重要作用並不以爲然,不管怎麼說這款無坐力火炮的情況他也是有所耳聞的,一款只有十幾公斤重的火炮,光聽上去就有種不踏實的感覺。

甚至他還聽說,炮兵部隊的官兵根本就不敢用,生怕那薄薄的炮膛會承受不住炮彈的巨大能量而出現炸膛現象,是以80mm無坐力火炮的打靶測試都是廠裡的工人師傅們自己親自完成的。

儘管沒有出現傳說中的炸膛,但那種不靠譜的名聲算是傳開了,其口碑也就可想而知,要不是總後首長極力撐着,估計80mm無坐力火炮早就會給知名度更高的40mm單兵火箭筒讓路了。

所以當看到80mm無坐力火炮的內容後,軍備首長是直皺眉頭,要不是其中合成化的概念,以及對營、連級別的火力編成有一個比較詳細的規劃草案,估計軍備首長早就將柏毅的方案丟進一旁的故紙堆裡了。

沒辦法,誰讓柏毅是所有參謀裡,將裝備配置最詳細,火力分佈最具可行性的一個,按照柏毅的方案,一線步兵營下轄三個連和一個工兵排,每個連下轄三個排,每個排下轄三個班,每個班員額9人:

配備40mm單兵反坦克火箭筒一具(備彈9發);40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一具(備彈24發);蘇制PD—27轉盤式輕機槍一挺;50式自動步槍兩支;蘇制“莫辛納甘”騎步槍四支。

連部則配備蘇制PD—27轉盤式輕機槍一挺,和兩具40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用於火力壓制;至於之上的營部則配備兩挺14.5mm高平兩用機槍;四具80mm無坐力火炮以及四門蘇制M37式82mm迫擊炮,作爲全營的重火力,即刻下放到連排增加火力打擊力度,又可集中使用,強化一個方向上的火力投射能力。

按照這個配置,一線步兵營便形成遠、中、近覆蓋網;點殺傷與面殺傷相結合的打擊能力,其他尚且不論,但就火力而言,較之當下不同營級部隊不知道要強出多少倍,說是喪心病狂也不爲過。

最關鍵的是,柏毅的方案並不是空想,裡面說列舉的裝備大部分都是現役的主戰裝備,蘇制PD—27轉盤式輕機槍和“莫辛納甘”騎步槍是蘇聯二戰時期的主力槍械,機械性能好,威力大,勤務性好,如今作爲從蘇聯購入的軍備物資,現已經大量裝備志願軍部隊。

50式自動步槍兩支,40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14.5mm高平兩用機槍都是這一兩年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式步兵主力裝備,並在慘烈的朝鮮戰場上得到實戰檢驗,如今不單單是50式自動步槍得意大規模量產並列裝部隊,40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和14.5mm高平兩用機槍也都開始小批量生產,並優先裝備一線的精銳主力部隊。

至於後勤供給方面,槍械的彈種則簡化爲兩種,即從先前6.5mm中間型威力彈、6.5mm步槍彈(用於三八大蓋)和7.62mm手槍彈(主要用於衝鋒槍),縮減爲6.5mm中間型威力彈和7.26mm步槍彈。

早前所配備的衝鋒槍則用50式自動步槍代替,因此予以取消,進而融入PD—27轉盤式輕機槍,但就槍械的火力而言上不但沒有比先前的配置弱,反而增強了兩到三倍不說,後勤供給也得到不少的簡化!

而其他的大口徑彈藥,算下來也不過五種,較之先前一個營裝備五六種不同國家生產的武器裝備,需要七八種口徑各異的彈藥已經是大大減輕了後勤壓力,加之經過先前後勤運輸戰後的整個後方勤務系統的整合,如今的志願軍後勤已經有了不小的改善,最起碼保證這幾種彈藥的供給是沒問題的。

可以說,柏毅的這套方案不但是詳細,而且非常成熟,甚至軍備首長都相信,根本就無需更改,這套部隊裝備體制變成就可以直接拿過來作爲我軍最新的野戰部隊編制基準推廣全軍。

如果硬要雞蛋裡挑骨頭,找出這套方案不足的話,估計也只有那四具80mm無坐力火炮了,在14.5mm高平兩用機槍和82mm迫擊炮之間加了這麼個東西,軍備首長總有種畫蛇添足的感覺。

然而除了這麼一點瑕疵之外,整套方案堪稱完美,再加上國內的總後首長一直力挺80mm無坐力火炮項目,軍備首長也就索性對這個“小瑕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這麼上報中央,並很快被批覆以功勳卓著的重火力連爲基準,按柏毅的編制方案組建2.0版的重火力連!

當得知這個情況,柏毅儘管有把握過關,但也是長長呼了一口氣,很是慶幸了自己將幾十年後的我軍步兵分隊裝備編成記得滾瓜爛熟,否則,80mm無坐力火炮可真就危險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式手榴彈(上)(4\5)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兩百七十九章 破甲如熱刀切奶酪般容易(昨天第五更)第八十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四十二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羣”(下)(昨日第五更)新年福利,柚子的練習之作第五百零六章 冷鍛機(下)第一百九十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五章 直瞄射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零七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下)第三十章 中間型威力彈(求收藏,求推薦)第六十三章 令人心動的槍(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五十章 生產?真不是問題!第兩百三十五章 異想天開的中國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國軍魂(上)第兩百二十八章 你那點小本事,還真不夠看第四百四十八章 美國人的眼睛瞎了第四百七十章 白雲廠的冒進風第四十六章 造槍(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老葛的遺願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視的差距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成化:重火力連第兩百零五章 無與倫比的輕質材料第一百四十章 中國人的炮火覆蓋(3\5)第三百零七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這仗沒法打:中國士兵人手一具“手炮”第一百三十章 被友軍鄙視了(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強大:中國步兵的重火力第五百五十七章 這槍法,真是沒誰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這槍法,真是沒誰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開的坦克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纔是中國軍隊真正的戰鬥力第一百零九章 50式全自動步槍(五更完成)第十章 就這麼簡單(爲盟主天帝風暴大大加更1)第三百三十五章 技術培訓費第兩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九章 50式全自動步槍(五更完成)第五百二十二章 佈局越南第四百零六章 被包圍的重火力連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視的差距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上)(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擊的韓軍(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言不合,屍體滿車(3\4)第一百三十六章 二戰以來最好笑的笑話(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身藏功與名第四十章 不及格(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四百九十七章 柏毅的槍管(上)第一百四十章 中國人的炮火覆蓋(3\5)第兩百六十四章 來自中國的劊子手第二十八章 軍管會的震動(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十六章 一夫當關(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四十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上)第兩百四十四章 趁火打劫第三十五章 癡狂陳耀陽(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式手榴彈(上)(4\5)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學儀器分廠第兩百一十八章 斯大林的“病”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1\5)第四百五十六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猛的軍備首長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一百五十八章 柏毅的條件第三百九十章 犀利:志願軍的近戰攻勢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二十四章 白雲廠的定時炸彈(求收藏和推薦)第十七章 不可思議的逆轉(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八十五章 14.5mm高射機槍VSM16四聯裝防空機槍(1\4)第四十三章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十二章 被“砸場子”(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七十三章 緣由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定要自力更生第四百六十八章 副總工程師第四百八十二章 形勢逆轉(上)第六十四章 驚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炒麪(3\5)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擊的韓軍(第二更)第五百三十章 良苦用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範弗裡特彈藥量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冬裝未雨綢繆(下)(昨日第五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上)(4\5)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國不可能造出高射機槍(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與總後首長之間的默契(第四更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二十七章 迫降的米格—15第十四章 兇悍的潰匪(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滿載而歸(1\4)第三百零四章 史上價值最高的廁紙第五百一十四章 從煤中提取第一百八十四章 這仗沒法打:中國士兵人手一具“手炮”第三百一十六章 白雲軍工學院(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詭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撞(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柏毅的胃口(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五十章 贏定了(昨天補更1)第四百零一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滿載而歸(1\4)第兩百零五章 無與倫比的輕質材料第兩百三十六章 做個大文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式手榴彈(上)(4\5)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兩百七十九章 破甲如熱刀切奶酪般容易(昨天第五更)第八十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四十二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羣”(下)(昨日第五更)新年福利,柚子的練習之作第五百零六章 冷鍛機(下)第一百九十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五章 直瞄射擊(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零七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下)第三十章 中間型威力彈(求收藏,求推薦)第六十三章 令人心動的槍(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五十章 生產?真不是問題!第兩百三十五章 異想天開的中國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國軍魂(上)第兩百二十八章 你那點小本事,還真不夠看第四百四十八章 美國人的眼睛瞎了第四百七十章 白雲廠的冒進風第四十六章 造槍(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老葛的遺願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視的差距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成化:重火力連第兩百零五章 無與倫比的輕質材料第一百四十章 中國人的炮火覆蓋(3\5)第三百零七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這仗沒法打:中國士兵人手一具“手炮”第一百三十章 被友軍鄙視了(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強大:中國步兵的重火力第五百五十七章 這槍法,真是沒誰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這槍法,真是沒誰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開的坦克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纔是中國軍隊真正的戰鬥力第一百零九章 50式全自動步槍(五更完成)第十章 就這麼簡單(爲盟主天帝風暴大大加更1)第三百三十五章 技術培訓費第兩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九章 50式全自動步槍(五更完成)第五百二十二章 佈局越南第四百零六章 被包圍的重火力連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視的差距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上)(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擊的韓軍(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言不合,屍體滿車(3\4)第一百三十六章 二戰以來最好笑的笑話(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身藏功與名第四十章 不及格(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四百九十七章 柏毅的槍管(上)第一百四十章 中國人的炮火覆蓋(3\5)第兩百六十四章 來自中國的劊子手第二十八章 軍管會的震動(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十六章 一夫當關(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四十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上)第兩百四十四章 趁火打劫第三十五章 癡狂陳耀陽(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式手榴彈(上)(4\5)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學儀器分廠第兩百一十八章 斯大林的“病”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1\5)第四百五十六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猛的軍備首長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一百五十八章 柏毅的條件第三百九十章 犀利:志願軍的近戰攻勢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二十四章 白雲廠的定時炸彈(求收藏和推薦)第十七章 不可思議的逆轉(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八十五章 14.5mm高射機槍VSM16四聯裝防空機槍(1\4)第四十三章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十二章 被“砸場子”(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七十三章 緣由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定要自力更生第四百六十八章 副總工程師第四百八十二章 形勢逆轉(上)第六十四章 驚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炒麪(3\5)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擊的韓軍(第二更)第五百三十章 良苦用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範弗裡特彈藥量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冬裝未雨綢繆(下)(昨日第五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上)(4\5)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國不可能造出高射機槍(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與總後首長之間的默契(第四更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二十七章 迫降的米格—15第十四章 兇悍的潰匪(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滿載而歸(1\4)第三百零四章 史上價值最高的廁紙第五百一十四章 從煤中提取第一百八十四章 這仗沒法打:中國士兵人手一具“手炮”第三百一十六章 白雲軍工學院(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詭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撞(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柏毅的胃口(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五十章 贏定了(昨天補更1)第四百零一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滿載而歸(1\4)第兩百零五章 無與倫比的輕質材料第兩百三十六章 做個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