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章 吞併墨西哥三

殘血如陽,嘶吼聲,慘叫聲,火槍轟鳴聲,刀劍入肉聲已經持續了數個小時,眼看黃昏將近,伊達爾哥等人所預料的勝利卻彷彿漸行漸遠!

伊達爾哥可謂是集結了所有的起義軍骨幹,與大多數和大漢帝國誓不倆利的白人士兵,用地形上的優勢,遠多於波蘭翼騎兵的兵力,進行突襲,卻打成了現在的焦灼戰況!

除了一開始伊達爾哥的人馬利用埋伏優勢,用土炮打亂了波蘭翼騎兵的陣型,用火槍齊射大量殺傷無畏衝鋒的波蘭翼騎兵,甚至還用自制的黑火藥炸藥包將波蘭翼騎兵的衝鋒勢頭打斷!

即便如此,嚴陣以待的起義軍精銳也差點沒能擋住被數次削弱過的波蘭翼騎兵衝鋒!

最初的戰鬥雖然很驚險,但好歹讓伊達爾哥達到了戰術目的,將波蘭翼騎兵的衝鋒給攔截了下來,拖入混戰階段!

這無疑泯滅了騎兵部隊最大的速度優勢,給人數要多得多的起義軍創造了勝利的契機!

但是,陷入混戰後,伊達爾哥驚恐的發現,即使這幫波蘭翼騎兵不得不下馬進行肉搏作戰,也能壓制奮戰的起義軍精銳!

何爲波蘭翼騎兵?

爲何歷史上那麼多槍騎兵部隊,波蘭翼騎兵卻獨樹一幟如此出名?!

因爲他們將中世紀騎士階級的熟練個人武技與近代的集體紀律性力量,完美的結合到了一起!

在大規模戰爭中,波蘭翼騎兵主要依靠的自然是鋼鐵一般的意志力和行動劃一的紀律性!

但在混戰裡,他們同樣有着自己的優勢!

每一個波蘭翼騎兵都出身於騎士貴族家庭,那個時候,火槍火炮剛剛盛行,中世紀的騎士作風在落後的波蘭還沒有被徹底摧毀。

因此,波蘭有着大量的貴族騎士階級,他們秉承傳統,對家族裡的男性成員從小進行嚴苛的個人武藝錘鍊!

十幾年的戰技鍛鍊,可不是那些訓練數個月到一年的線列步兵能比擬的,當然,這裡指的是近戰肉搏!

只是,隨着火槍火炮大規模列裝,戰爭變得更加殘酷,往往一場會戰下來,哪怕是勝利者,戰損都能達到三四成的地步!

耗費資源時間巨大的騎士貴族階級,根本無法適應如此高強度的消耗,哪怕各國還保留着貴族騎士的榮耀,幾場戰役下來,真正能打的騎士也死的差不多了……

這就是戰爭兵員逐漸向農民和自由民下滑的緣故,火槍火炮的威力,徹底擊碎了貴族們對於榮譽的追求,他們寧願成爲腦滿腸肥的墮落代名詞,也不願意再拿起武器去進行戰損比如此之高的戰鬥!

在火槍面前,哪怕你是武林高手,也一視同仁!

這一現象,造成了傭兵制度的沒落,國家常備軍的興起!

貴族們自然也就搖身一變,從軍隊主力,退居後面成爲坐鎮的指揮官和中高級軍官,如果爵位太低,就只能成爲第一線的基層隊官了……

軍隊中大量充斥着貴族軍官,也讓歐洲形成上不了檯面的規矩,在戰鬥中禁止故意向軍官開火!

很可笑但很現實的潛規則,隨後,這一規則被美國獨立戰爭裡的華盛頓領導的大陸軍打破,大陸軍因爲戰鬥力較弱,爲了追求戰鬥取勝的捷徑,毫不顧忌戰場潛規則,專門向貴族軍官開槍……

也就是從美國獨立戰爭開始,各國發現失去軍官的軍隊很容易崩潰,然後,軍隊裡連軍官都不再安全,除了真正的軍事貴族外,基層軍官也開始被平民階層取代!

軍事學院的招生條件也開始下調,人民因爲貴族的貪生怕死開始學會如何打仗!

拿破崙更是將這一制度推廣,在拿破崙的統治下,被征服國家的貴族與平民的差距被無限縮小,爲後來各國的民族主義和農民大規模起義爆發,埋下了導火索!

然而,波蘭翼騎兵雖然數量難以補充,但十幾年的武技錘鍊,讓他們在肉搏混戰中,體現出了巨大的優勢!

往往要3個以上的普通人,才能招架的住全身甲冑齊全的波蘭翼騎兵肉搏攻擊!

要不是這批起義軍精銳裝備了大量的火槍,要不是他們知道這一戰一旦戰敗,他們將永遠活在漢人的胯下,永無翻身之日,這些白人起義軍早就被擊潰了!

在各個白人高層親身下場戰鬥的鼓舞下,起義軍勉強支撐着與波蘭翼騎兵進行慘烈的肉搏砍殺,每時每刻都有人慘叫着死去,整個伏擊地點徹底被鮮血染紅!

波蘭翼騎兵由於最開始的大意,被起義軍的土炮火槍手雷等殺死了大半人馬,因此人數上處於絕對劣勢,雖然依靠精湛的武技挽回了頹勢,但伊達爾哥等人也算是豁出了老命想要全殲波蘭翼騎兵,就這樣,一直廝殺到黃昏快要天黑時,雙方還沒有分出勝負!

在太陽落山前,伊達爾哥終於無奈撤回了殘兵,他們首次發現,大漢帝國遠比想象中的要強大,這些波蘭翼騎兵真正做到了死戰不退!

伊達爾哥清晰的看到,在他們撤退時,戰場上還能站立的波蘭翼騎兵,絕對不超過200人!

而且全部失去了坐騎!

起義軍的精華也在這一戰中損失極大,但比起人數上的戰損,更大的敗筆在於士氣上的打擊!

波蘭翼騎兵似乎給了他們一種錯覺,漢人軍隊是無法被擊垮的存在!

伊達爾哥知道這種情緒對起義軍來說是致命的,產生這種想法的可不是那些印第安賤民炮灰,而是白人核心部分!

如果連他們都放棄了,漢人豈不是可以輕易吞併墨西哥了?

大半生都在爲獨立事業奮鬥的伊達爾哥,怎能忍受這種屈辱!

當晚,他不顧起義軍撤退後低迷的士氣,孤注一擲的親身帶領着白人起義軍殘兵,對着波蘭翼騎兵休息的營地發動了襲擊!

伊達爾哥已經徹底瘋狂,他不願意屈辱的向漢人下跪,他寧願爲最後的希望戰死!

一場混亂的夜戰,在伊達爾哥的最後掙扎中,爆發!

375章 驚掉眼球(第一更)76章 正面對決下380章 藍色風暴五439章 抗戰統一路線73章 層層設阻185章 橫濱初戰三256章 大致軍隊分級405章 風雲變幻的歐洲199章 摧枯拉朽468章 只爲一人254章 起義伊始429章 上帝的啓示36章 統合印第安人下441章 不講道理拉壯丁147章 刺刀突擊455章 找個目標46章 進攻上427章 神秘技術的來源99章 踏入世界舞臺十八237章 戰爭準備下86章 踏入世界舞臺五88章 踏入世界舞臺七47章 進攻中232章 不接受乞降207章 牡丹花下鬼上97章 踏入世界舞臺十六195章 慘烈之戰六463章 耍酒瘋345章 完蛋了183章 橫濱初戰一(第三更求訂閱)58章 擴軍300章 京都事變六451章 撿漏的猴子們83章 踏入世界舞臺二327章 白人僞軍上57章 印第安土豪37章 美洲護衛軍412章 取而代之四368章 和平的美洲下361章 反漢聯盟的計劃110章 鐵路計劃206章 虎狼陸戰隊361章 反漢聯盟的計劃5章 戰爭之子415章 取而代之七426章 曾光頭205章 忍軍296章 京都事變二189章 不可能的二十一條362章 阿姆斯特朗火炮4章 拼命40章 崛起之始266章 吞併墨西哥三18章 新的軍隊482章 教皇傀儡318章 北美會戰四66章 建國72章 克勞依家族210章 怒火下427章 神秘技術的來源3章 鳥人品288章 好運的腓特烈上461章 青樓的重要意義424章 年表記事494章 踏入世界舞臺十三252章 日本人靠不住!282章 鯨吞七(大賞加更)174章 他說啥?207章 牡丹花下鬼上52章 露出獠牙(第三更)177章 血腥殖民的開始298章 京都事變四93章 踏入世界舞臺十二468章 只爲一人185章 橫濱初戰三246章 進攻開始355章 轉折點二373章 民主共和的誕生455章 找個目標454章 第一個僕從國157章 戰爭結束了?440章 朝鮮僞軍261章 以戰求和385章 年表記事2420章 取而代之完229章 兵臨京都201章 綠夾克324章 戰略相持61章 勇士還是有的46章 進攻上209章 怒火上272章 海地起義上303章 社會矛盾所在433章 吊打棒子中155章 帝國法典191章 慘烈之戰二416章 取而代之八294章 日本人的怒火238章 戰爭降臨
375章 驚掉眼球(第一更)76章 正面對決下380章 藍色風暴五439章 抗戰統一路線73章 層層設阻185章 橫濱初戰三256章 大致軍隊分級405章 風雲變幻的歐洲199章 摧枯拉朽468章 只爲一人254章 起義伊始429章 上帝的啓示36章 統合印第安人下441章 不講道理拉壯丁147章 刺刀突擊455章 找個目標46章 進攻上427章 神秘技術的來源99章 踏入世界舞臺十八237章 戰爭準備下86章 踏入世界舞臺五88章 踏入世界舞臺七47章 進攻中232章 不接受乞降207章 牡丹花下鬼上97章 踏入世界舞臺十六195章 慘烈之戰六463章 耍酒瘋345章 完蛋了183章 橫濱初戰一(第三更求訂閱)58章 擴軍300章 京都事變六451章 撿漏的猴子們83章 踏入世界舞臺二327章 白人僞軍上57章 印第安土豪37章 美洲護衛軍412章 取而代之四368章 和平的美洲下361章 反漢聯盟的計劃110章 鐵路計劃206章 虎狼陸戰隊361章 反漢聯盟的計劃5章 戰爭之子415章 取而代之七426章 曾光頭205章 忍軍296章 京都事變二189章 不可能的二十一條362章 阿姆斯特朗火炮4章 拼命40章 崛起之始266章 吞併墨西哥三18章 新的軍隊482章 教皇傀儡318章 北美會戰四66章 建國72章 克勞依家族210章 怒火下427章 神秘技術的來源3章 鳥人品288章 好運的腓特烈上461章 青樓的重要意義424章 年表記事494章 踏入世界舞臺十三252章 日本人靠不住!282章 鯨吞七(大賞加更)174章 他說啥?207章 牡丹花下鬼上52章 露出獠牙(第三更)177章 血腥殖民的開始298章 京都事變四93章 踏入世界舞臺十二468章 只爲一人185章 橫濱初戰三246章 進攻開始355章 轉折點二373章 民主共和的誕生455章 找個目標454章 第一個僕從國157章 戰爭結束了?440章 朝鮮僞軍261章 以戰求和385章 年表記事2420章 取而代之完229章 兵臨京都201章 綠夾克324章 戰略相持61章 勇士還是有的46章 進攻上209章 怒火上272章 海地起義上303章 社會矛盾所在433章 吊打棒子中155章 帝國法典191章 慘烈之戰二416章 取而代之八294章 日本人的怒火238章 戰爭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