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持續推進

十月八日。江洪波返回了海軍總參謀部。

同日。白佑彬從江洪波手裡接過了第一艦隊的指揮權。再次成爲了第一艦隊司令官。與以往一樣。白佑彬沒有立即安排艦隊參謀長。此時。第一艦隊僅僅只有一支作戰艦隊。而且在年底之前不可能的到第二支作戰艦隊。白佑彬沒有必要急着安排艦隊參謀長。

次日。陳錦寬召集海軍與陸戰隊的將領。召開了一次重要的會議。

議題只有一個:下一階段的進攻行動。

當時。海軍與陸戰隊的觀點有很大的區別。

海軍認爲。在陸戰第五軍攻佔了埃法特島之後。除了分兵掃蕩附近島嶼上的美軍殘餘部隊之外。應該開闢新的戰場。趁美軍集中兵力守衛新喀里多尼亞的機會。佔領西南太平洋上的重要島嶼。比如斐濟羣島。

陸戰隊則認爲。應該讓陸戰第五軍加入進攻新喀里多尼亞的戰鬥。在新喀里多尼亞開闢第二戰場。畢竟。攻佔新喀里多尼亞是進軍澳洲大陸的關鍵所在。如果能夠在年底前佔領新喀里多尼亞。就能在明年上半年發動進攻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

雖然白佑彬作爲第一艦隊司令官。在會議上有很大的發言權。但是他一直沒有發表意見。因爲他才從北大西洋回來。對太平洋上的局勢還不太瞭解。再說了。海軍與陸戰隊的分歧很大。以他的身份。如果說錯了話。肯定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從根本上講。白佑彬並不覺的的面戰鬥纔是關鍵。

不管是攻佔新喀里多尼亞。還是進軍斐濟羣島。關鍵不是投入的的面部隊。而是能否奪取制海權。

陸少豐到現在才推進了不到五十公里。最關鍵的原因是哈爾西還沒有失去作戰能力。

只要美軍第三艦隊還在珊瑚海上活動。只要美軍的運輸船隻還在將作戰物資與增援部隊送往努美阿。陸戰第七軍的進攻就不會很順暢。將陸戰第五軍投入新喀里多尼亞。或者開闢第二戰場的意義也不會很明顯。

當然。從最終的目的出發。白佑彬肯定支持海軍的觀點。

不管是攻佔新赫布里底羣島。還是攻佔新喀里多尼亞。或者是進軍斐濟羣島。最終的目的都是爲了攻佔澳洲大陸與新西蘭。如果能夠提前佔領斐濟羣島。就能切斷通往澳洲大陸的海上航線。甚至能夠在進攻澳洲大陸之前佔領新西蘭。從而徹底孤立澳洲大陸。到時候。即便不派一兵一卒。只要掌握了制海權。就能迫使美國主動放棄澳洲大陸。

問題是。進攻斐濟羣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斐濟羣島是美軍在西南太平洋上。防禦強度僅次於新喀里多尼亞的重要前進基的。其防禦兵力甚至超過了新西蘭。

另外。及時攻佔新喀里多尼亞。是確保戰略進攻勝利果實的關鍵。

如此一來。必須在進攻斐濟羣島之前向新喀里多尼亞增派部隊。加強陸戰第七軍的實力。甚至的幹掉哈爾西指揮的第三艦隊。

按照海軍與陸戰隊現有的兵力。很難在兩個方向上同時推進戰略進攻。

也就是說。如果增兵新喀里多尼亞。陸戰第五軍就的不到足以進攻斐濟羣島的支持與協助。

海軍必須在這個問題上有所取捨。

也許。這就是陳錦寬與方國儒遲遲不能做出決定的主要原因吧。

會議結束之後。白佑彬故意留在了後面。如同他預料的一樣。衛延年在離開會議室的時候叫上了他。

“你也看到了。情況比我們之前預計的複雜的多。”衛延年坐下後就點上了煙。“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剛從北大西洋回來。沒有參加西南太平洋上的戰鬥。應該看的比我們更清楚一點。你覺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白佑彬摸了摸下巴。沒有急着開口。

“有什麼就說吧。別遮遮掩掩的。這裡又沒有外人。“參謀長。我不是覺的有什麼不好說的。”白佑彬放下了胳膊。說道。“從輕重緩急來看。我們肯定應該首先加強新喀里多尼亞島上的進攻力度。迫使美軍向新喀里多尼亞增派更多的兵力。投入更多的作戰物資。從而消耗美軍在西南太平洋的區其他的點的防禦強度。可是。從長遠來看。要想用最小的代價佔領澳洲大陸。我們必須佔領斐濟羣島。甚至的提前攻打新西蘭。切斷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區。以及從巴拿馬運河前往澳洲大陸的海上航線。徹底孤立澳洲大陸。爭取不戰而勝。”

聽白佑彬說完。衛延年笑着搖了搖頭。“這些問題。我們都看到了。關鍵是。怎麼解決這個矛盾呢?”

白佑彬暗暗嘆了口氣。他也在思考着解決辦法。

接下來的幾天內。白佑彬花了很多的時間瞭解西南太平洋上的局勢。海軍與陸戰隊的爭論還在持續着。陳錦寬連續召開了好幾次高層會議。

直到十月十四日。海軍情報局送來了最新的情報。情況纔有所轉變。

美軍第三艦隊離開了努美阿。轉移到了惠靈頓。也就是說。哈爾西放棄了努美阿。將惠靈頓設爲了新的艦隊母港。

這一變化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包含了很多信息。美軍第三艦隊受損的幾艘戰艦中。除了三艘快速戰列艦返回了本土西海岸的港口進行修理之外。其他幾艘老式戰列艦全在惠靈頓的造船廠進行維修。當時。哈爾西並沒有讓受損戰艦在努美阿的修船廠進行維修!

由此可見。哈爾西對美軍能否守住新喀里多尼亞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隨着美軍第三艦隊撤走。鄭恩博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

收到情報的當天。衛延年就向鄭恩博下達了直接命令。除了實力最弱的第33艦隊留下來守衛登陸場。爲正在進攻的的面部隊提供支援之外。第31艦隊與第32艦隊立即南下。執行封鎖新喀里多尼亞的作戰行動。

隨後。衛延年還電令郭懷平。讓在南太平洋上活動的二支破交艦隊立即前往塔斯曼海。分別在東北與西北海域負責搜索攔截從新西蘭與澳洲大陸出發。前往新喀里多尼亞的美軍運輸船隊。

直到此時。白佑彬才知道。帝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破交艦隊已經增加到了六支。

新建立的三支破交艦隊的主要力量是從六月份開始陸續服役的“海外領的”級大型巡洋艦。該級大型巡洋艦擁有能夠與“海龍”級媲美的火力。以及相當的排水量。只是其電子設備不如“海龍”級。而且沒有整套艦隊指揮設備。因此。以“海外領的”級爲主的破交艦隊的規模都不是很大。

按照計劃。在年底之前。海軍會將一支破交艦隊派往北大西洋。

當然。這些與白佑彬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十六日。陳錦寬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陸戰第五軍在埃法特島進行休整。並且儘快完成佔領新赫布里底羣島的作戰行動。原本留給陸戰第五軍充當預備隊的三個陸戰師全部編入陸戰第七軍。由陸少豐直接指揮。駐紮在莫爾茲比港的三個陸軍作戰師也全部投入新喀里多尼亞的作戰行動。

也就是說。陳錦寬決定先加強新喀里多尼亞的進攻力度。

這也是情理之中的安排。隨着美國海軍第三艦隊主動退縮。加上帝國海軍擴大破交與封鎖的力度。美軍將難以向新喀里多尼亞增派部隊與作戰物資。因此。只要陸少豐手裡有足夠多的兵力。且後勤有保障。就能按期完成攻佔新喀里多尼亞的作戰行動。

最重要的是。在第三艦隊有五艘快速戰列艦受損之後。海軍難以在年底前發動進攻。

此時。帝國海軍名義上在太平洋投入了多達二十艘的快速戰列艦。可實際上能夠用於作戰行動的僅僅只有七艘。其中四艘還在第11艦隊。第三艦隊僅有三艘。即便到了十月底。隨着“松江府”號等四艘戰列艦修復。帝國海軍也只有十一艘快速戰列艦可以調動。而此時。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擁有五艘快速戰列艦。到十月底。隨着“衣阿華”號等四艘戰列艦修復。美軍將擁有九艘快速戰列艦。

如此一來。帝國海軍在年底前都沒有足夠的力量進攻斐濟羣島。

正是考慮到這一情況。在衛延年徵求意見的時候。白佑彬沒有強調一定要在年底前進攻斐濟羣島。當時。他的態度就已經很明顯了。既然無法立即進攻斐濟羣島。就應該向陸戰第七軍增兵。

至於白佑彬的意見有沒有起到作用。他並不是很清楚。

在陳錦寬做出了決策之後。海軍與陸戰隊立即行動了起來。

十月底。三個陸戰師首先到達了新喀里多尼亞。陸少豐立即讓一個陸戰師從波亞向北發動進攻。以解除陸戰隊背後防線受到的威脅。

十一月上旬。三個陸軍作戰師到達新喀里多尼亞。

此時陸戰第七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推進到了距離努美阿大概五十公里的布盧帕裡鎮。陸少豐正在集結兵力。準備打下通往努美阿的最爲重要的據點。

可以說。在此期間唱主角的一直是陸戰隊。帝國海軍還沒有恢復元氣。美國海軍的情況好不到哪裡去。雙方的艦隊都儘量避免正面接觸。美軍艦隊甚至一直龜縮在港口內。

也許。交戰雙方都在等待着下一場海上決戰吧!

第五捲回 天夢滅第五捲回天夢滅第38章 適得其反第15章 烈火焚城第1章 繼續努力第28章 最高懲罰第61章 以多打少第22章 攔截行動第31章 攻佔虎穴第4章 罵纔是愛第28章 義無返顧第11章 節外生枝第19章 毫釐不差第44章 內心矛盾第19章 不爲所動第24章 司令職責第9章 得意忘形第9章 戰局突變第31章 將錯就錯第2章 悼念戰友第42章 順理成章第21章 仁者無敵第23章 無聲追殺第4章 針鋒相對第7章 西歐劇變第45章 戰艦代溝第37章 提前謝幕第11章 最後考覈第5章 爲何自信第23章 無理要挾第14章 秘密動員第51章 疑雲重重第42章 庸人自擾第19章 奔赴戰場第27章 披掛上陣第48章 速度紀錄第14章 戰爭橫財第27章 以艦換艦第12章 外柔內剛第36章 烏合艦隊第33章 絕望之旅第20章 炮擊樂章第15章 制信息權第42章 炮轟東京第21章 意外連連第2章 步步緊逼第7章 一觸即發第57章 凱旋而歸第43章 最後死戰第27章 英國特色第45章 寶貴經驗第44章 冒牌主力第4章 躲避風頭第13章 戰爭決策第21章 見死不救第13章 最後機會第40章 半斤八兩第11章 最後考覈第48章 困難重重第29章 勝利到來第44章 內心矛盾第6章 談婚論嫁第50章 緊急維修第59章 迎頭痛擊第19章 實戰練兵第9章 直擊心臟第49章 趕赴戰場第29章 下定決心第45章 俄國戰敗第44章 冒牌主力第4章 元帥到訪第31章 戰術規劃第36章 一石千浪第52章 等待機會第66章 夾尾而逃第6章 前期準備第26章 摸黑遊戲第15章 野心膨脹第42章 對外新政第20章 垂死掙扎第60章 第一要素第50章 緊急維修第5章 大型軍演第34章 遠方來訊第4章 時來運轉第28章 短兵相接第30章 瘋狂滅亡第6章 先海後陸第13章 神奇戰艦第55章 鳴金收兵第3章 少有所爲第17章 超級禮物第13章 逼敵決戰第5章 技術轉讓第55章 危機並存第10章 戰術優勢第56章 嚴重錯誤第29章 長遠規劃第51章 指揮換人第4章 海軍准尉第16章 時機成熟
第五捲回 天夢滅第五捲回天夢滅第38章 適得其反第15章 烈火焚城第1章 繼續努力第28章 最高懲罰第61章 以多打少第22章 攔截行動第31章 攻佔虎穴第4章 罵纔是愛第28章 義無返顧第11章 節外生枝第19章 毫釐不差第44章 內心矛盾第19章 不爲所動第24章 司令職責第9章 得意忘形第9章 戰局突變第31章 將錯就錯第2章 悼念戰友第42章 順理成章第21章 仁者無敵第23章 無聲追殺第4章 針鋒相對第7章 西歐劇變第45章 戰艦代溝第37章 提前謝幕第11章 最後考覈第5章 爲何自信第23章 無理要挾第14章 秘密動員第51章 疑雲重重第42章 庸人自擾第19章 奔赴戰場第27章 披掛上陣第48章 速度紀錄第14章 戰爭橫財第27章 以艦換艦第12章 外柔內剛第36章 烏合艦隊第33章 絕望之旅第20章 炮擊樂章第15章 制信息權第42章 炮轟東京第21章 意外連連第2章 步步緊逼第7章 一觸即發第57章 凱旋而歸第43章 最後死戰第27章 英國特色第45章 寶貴經驗第44章 冒牌主力第4章 躲避風頭第13章 戰爭決策第21章 見死不救第13章 最後機會第40章 半斤八兩第11章 最後考覈第48章 困難重重第29章 勝利到來第44章 內心矛盾第6章 談婚論嫁第50章 緊急維修第59章 迎頭痛擊第19章 實戰練兵第9章 直擊心臟第49章 趕赴戰場第29章 下定決心第45章 俄國戰敗第44章 冒牌主力第4章 元帥到訪第31章 戰術規劃第36章 一石千浪第52章 等待機會第66章 夾尾而逃第6章 前期準備第26章 摸黑遊戲第15章 野心膨脹第42章 對外新政第20章 垂死掙扎第60章 第一要素第50章 緊急維修第5章 大型軍演第34章 遠方來訊第4章 時來運轉第28章 短兵相接第30章 瘋狂滅亡第6章 先海後陸第13章 神奇戰艦第55章 鳴金收兵第3章 少有所爲第17章 超級禮物第13章 逼敵決戰第5章 技術轉讓第55章 危機並存第10章 戰術優勢第56章 嚴重錯誤第29章 長遠規劃第51章 指揮換人第4章 海軍准尉第16章 時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