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登基(七)
景泰帝隔着厚厚的黑暗凝視着牢房裡狼狽不堪的人影,曾幾何時,這個人也是被稱爲京城玉郎的存在。只不過知人知面不知心,世人只知曉對方有着一張溫文爾雅,俊俏非凡,足以俘獲衆多女子芳心的臉,卻不知在這張俊俏的麪皮之下藏着怎樣骯髒的心,就連那位英明神武的應將軍不也被他這副外表給迷惑了?
許是因爲景泰帝太長時間沒有說話,被凝視着的人終於受不了了,瘋狂大喊。本來他不是這樣容易激動暴怒的心性,但換成任何人,被關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牢裡許多年,也會被逼瘋吧。
“你到底想做什麼?若是陛下想殺一個人,只需要動動嘴不就行了?爲何要將臣關在地牢裡這麼多年?!你說話,你說話啊!”
跟在景泰帝身邊的九福本來想呵斥對方無禮,但卻被景泰帝伸手攔住了,對一個將死之人,沒必要在意這麼多。
上前一步,九福已經點亮火把,景泰帝的臉突然出現在對方眼中。對於一個在黑暗中生活數10年的人來說,這樣的光芒足夠刺眼,以至於對方忍不住淚流滿面,等他終於適應之後,眼中閃過的是深切的恐懼。
因爲這個人很清楚,景泰帝一直不讓任何人來這間牢房探望,在外人眼中,只怕自己早就已經是個死人了。而景泰帝卻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只怕帶來的不會是好消息。
自己要死了,哪怕在此處苟延殘喘這許多年不是沒想過自裁,可當死亡真正降臨的時候,他依舊發自內心的感到恐懼。
看着對方因爲恐懼和光芒涕泗橫流的醜陋的臉,景泰帝心裡沒什麼想法,只是有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你多活了這十年,也活夠了吧……林煒。”
林偉絕望的看着景泰帝那身明黃龍袍。這10年間,沒有任何一個人跟他說話。他對外界的情況除了自己剛進來那段時間外,什麼都不清楚,既然景泰帝已經關了他10年,爲何突然要在此刻要他性命?
“陛下,您究竟爲何要治罪臣於死地?臣確實犯了國法理應處決,可陛下既然當初沒殺罪臣,爲何偏偏此時又要臣的性命?”
林煒的聲音粗噶,斷斷續續,但他畢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哪怕被關十來年,思維遲滯,也在極短的時間內調整過來,試圖在景泰帝身上找到破綻,尋一條生路。
但殊不知,他越是表現的這樣聰明,就越是讓景泰帝忌憚。
他已經給那個孩子鋪路了這許多年,絕不允許在最關鍵的時刻被別人破壞,哪怕那個人是九闕真正的父親。
“你活着,會擋一個人的路。身爲人父,用自己的性命給孩子鋪就最後一段路,也是值得的。此前許多年你藉着應大將軍的勢獲得了無數利益,也是時候還回去。”
林煒思來想去,腦海中驟然迸發出一個令人驚恐的真相,整個人瑟瑟發抖,又不可置信,他死死的盯着景泰帝,看着這個從前被許多人認爲是明君的開國皇帝,怎麼也無法理解對方到底是爲了什麼。 他可是皇帝啊,萬萬人之上!上天之子,人間帝皇,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樣的人生,這樣的權勢滔天,他竟捨得將這天下交給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而且還是個女人!
在地牢裡這許多年,他也想明白了,對方與應重鳴根本沒有一丁點私情。應重鳴是什麼樣的人難道他還不瞭解嗎?那是個最正直,甚至到古板的人。就算對自己心生厭惡,也絕不會在沒和離之前與別的男人有私情,就算那個人是皇帝!所以從頭到尾,應九闕的身世都是景泰帝編的!爲的就是將對方順理成章的僞裝成自己的女兒。
這天下怎麼會有這樣的人?怎麼會有這樣的皇帝?景泰帝雖然子嗣稀薄,但是在他入獄之前,四皇子應該還活着等等!既然景泰帝如今要來滅自己的口,那是不是說明在此之前四皇子也已經被……
不可置信的看向景泰帝。
“四皇子……”
“來這裡之前,朕親自送了他上路。”
即便被關在這裡這麼多年,林偉還是一如既往的聰慧呀,正因如此,景泰帝纔不能給九闕留下這樣一個隱患。
“可是陛下,我不明白你爲何要這麼做?你已經是天下之主,難道不應該將這天下交給自己的血脈子嗣嗎?就算四位皇子都已離世,可是四皇子在離世之前本應該有機會留下子嗣。撫養自己的血脈直系難道不比撫養一個陌生人來的好?”
或許因爲要送對方上路,景泰帝對林煒多了一些耐心,也願意解答他一些疑問。或許像這樣的疑問,滿朝文武不知多少人心中都有,只不過他們不敢像林煒現在這般毫無顧忌的問出來。
其實老四之前也問過他,他已經說過,此刻也不介意再說一遍。
“其實這也很奇怪,血脈延續有這麼重要?你也說了朕身爲天下之主,天下萬萬人的父母,自然要讓天下百姓都能吃飽穿暖過得好,生逢盛世,平安喜樂!可我的四個兒子,資質實在太過淺薄。我沒有把握他們能生下資質出衆的孩子,更何況要將一個牙牙學語的嬰兒培育成才,最少需要20年,我等不了那麼長時間,天下百姓也等不了那麼長時間。而且誰能確保20年之後,確實能培育出來像九闕這般仁慈與手腕兼備,且將天下衆生真正放在心上的人。”
“更何況朕是真的欣賞九闕,那個孩子,身上有一種與這個時代之人完全不符的責任感。你作爲她的親生父親,難道沒有發現這個孩子其實對富貴榮華,功名利祿沒有太強的渴望?只要吃飽穿暖,只要能過得下去,她其實是最老實不過的人。但就是這樣的人,資質非凡,恍如天賜。我相信只要給她機會,她完全能夠推翻大景再建新朝。”
“其實我也不介意九闕這麼做。但,只要是朝代更迭,就沒有不犧牲流血的,這是難以避免的東西。若是有法子能讓天下少起兵戈,朕又何樂而不爲?反正自古以來,哪兒有萬年不變之朝代?朕之一朝,不過是提前結束,但在外人甚至後世之人眼中,九闕就是朕的女兒。大景依舊屹立,不僅實力強勁,如今更是萬國來朝,未來也必將成爲世界中心!”
“這還不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