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封家次子

南秦之都樑京,歷來都是這個泱泱大國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自文雍皇帝三百年前建都於此,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霜洗禮和歷史沉澱,樑京之城愈發顯得厚重起來。

而京城的百姓,生活在天子腳下,見多了權貴繁華、生死起落,自是早早練就了一身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本領,來的比其他地方的人更敏銳些。任他生死病退,任他榮辱驚華,不過笑談一時,轉眼便又化作雲煙,埋入歷史的長河中去了。

剛過八月中秋佳節,京中最近傳的沸沸揚揚的便是封家尋回次子之事。

右相封明澤年逾五十,膝下本有二子。長子封言墨面若芙蓉,貌若潘安,乃是京城有名的花花公子,所到之處必是惹得女子投瓜送李、爭相示好。風流韻事也是極多,可以說上三天三夜不帶重樣。封丞相前幾年還會管教管教,努力無數次後發現無甚效果,便也懶得再管。反正只要不出大事,憑着當丞相的爹,尋個清閒的好差事,也夠他富貴度過餘生。

倒是次子封言青,命途坎坷了許多。十八年前,丞相夫人帶着年僅兩歲的次子歸鄉省親,回京途中路遇歹人,夫人險險得救,然而年幼的封二公子卻被人擄走,從此失了蹤跡。

這麼多年,封家發了瘋似的到處尋找,卻仿若石沉大海,再也無人見過那位言青公子。十八年間,總有人打着二公子的幌子上門認親,可無論長的多麼像,均被丞相夫人一眼識破,趕了出去。

就在大家都快忘了這茬事的時候,卻從丞相府傳出消息,封家二公子,竟是找到了!

位高權重的封丞相找到失散多年的小兒子,驚豔俊美的大公子又多了個親弟弟,一時之間,京城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無一不對這位失而復得的二公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聽說你弟弟找到了?”剛出了怡樂宮的大門,封言墨便遇上了前來給太后請安的二皇子秦君逸。

雖說兩人年紀相仿,又同生在顯赫之家,可封言墨和這位羿王殿下基本談不上什麼交情。秦君逸是後宮之主皇后娘娘唯一的兒子,未來的太子人選,從小便被何家當作皇位的繼承人來培養,一言一行皆是進退有度,行止有方。

和這位殿下相比,封大公子反而和明妃所生的大皇子來的更投脾性些。撇開家族利益,爭權奪勢不說,秦君翰文采學識、心機謀略各方面都遠遠不及眼前的這位羿王殿下,可勝在爲人簡單,又好玩樂,兩人自是走的近了些。

況且在外人眼中,左右丞相本就不太對付,朝堂之上處處針鋒相對,私下裡也互不來往。身爲右丞相封明澤之子,封言墨不曾與何家人產生矛盾已是不錯,平日裡自然與秦君逸保持着一定的距離。

如今,這連點頭之交都不算的羿王殿下竟是問起了自己剛尋回的弟弟,倒讓封大公子有些摸不着頭腦,不知何家又在謀劃着些什麼。

“多謝羿王殿下關心,父親昨日已將家弟接回府中,正打算過兩日遞個摺子,呈與天聽。”不知對方心中何意,封言墨只能低頭恭謹有禮的老實答到。

不料眼前這位羿王殿下卻是話鋒一轉:“如此甚好,右相大人多年來的心願終是達成,封大公子也再無後顧之憂了吧。”

低頭垂目的封言墨聞言心中一驚,暗自留了心眼,擡起頭,對上那人不偏不倚看

友請提示:長時間請注意眼睛的休息。網推薦:

過來的目光,裝做一副不太明白的樣子,“羿王殿下這話從何說起?有家父在,言墨可是向來沒什麼後顧之憂的,只是恨不得一日能有多出那麼幾更,好好享樂呢。”

說罷眯了眯眼那雙桃花眼,嘴角勾勒出一個放蕩不羈的笑容。

“不知封家何日開宗祠,拜宗族?若是可以,本王倒是想湊一湊熱鬧。”無視那張臉上的灼灼之色,也不深究封言墨的避重就輕,這位羿王殿下竟是一句話,又說到了封家次子的事上。

封言墨頓時一個激靈,深刻體會到了老頭子所說的“秦君逸不容小覷”是何等意思。擦身而過看似寒暄的三句話,句句直切要害,殺的人措手不及。

堂堂皇室嫡子、羿王殿下竟是開口要湊右相府的熱鬧?!是意圖拉攏封家二子,還是單純藉機敲打平王和魏家衆人?

果然這些皇子們個個都是玩弄陰謀權術的高手,自己這些年避開爭端已是不易,也不知言青以後又會面臨怎樣的抉擇。

“不過,以左右兩相的水火不容來看,本王去湊熱鬧——似乎有些不太合時宜。”封家大公子還未說話,秦君逸似乎是看出對方的遲疑,自個兒收回了剛纔說出口的話,“那拜過宗族後有空也來我府中坐坐吧,總歸不會讓封相太過爲難。”

聞言,面前垂首的那張桃花臉才堪堪鬆了一口氣,何止是“不會太過爲難”!!他羿王殿下親自登門和封家次子上門拜謁,一個代表着恩寵與派系,一個僅是爲人臣子的尊敬與禮數,根本是兩碼事好不好!

封言墨剛剛擡頭,還未應允,面前駐足的那人竟是擡了腳,大步離開,一個轉身便消失在了硃紅的宮門之內。撓了撓頭,一臉的莫名其妙,封家大公子卻是轉身垂了眼角,斂了眉目間的精光,朝着宮外晃晃悠悠的走去。

---------

“可有問題?”隔着明黃的絲簾,看向外頭跪着的人。“先起來吧。”

黑色勁裝的男人聞言站起身。雖已入秋,眼前這人卻依舊薄衣一件,領口已然微微泛了白,可衣襟上的半朵青蓮卻在半明半暗間閃爍着銀白的光——青蓮衛,只聽命於天子一人的南秦禁衛。

而青蓮衛中能入這間房的便只有蕭尋一人了。

蕭尋垂着頭,一幅恭敬的樣子。“屬下已經查探過了,並無問題。此人名爲葉歸雲,十八年前被青雲門外出雲遊的掌門帶回,從此便在玉龍山上長大。青雲門避世而居,所以封家才苦苦找了十八年也未有半絲音訊。此次機緣巧合,葉歸雲在北方宛城遊歷時被人認出手上封家的傳家烏金鐲,才被丞相大人找到,連夜帶了回來。”

“封家的烏金鐲呀……就是他以前老唸叨的那個套上去就拿不下來的鐲子?”

“正是此鐲。相傳這烏金鐲只認封家嫡脈,一旦帶上,便會附入血肉,至死方能取下。封丞相當年將這鐲子傳給了剛出生的幼兒,又在衆人面前套入了二公子的手中,很難有假。”蕭尋說完此事,垂下頭等着簾內的那位發落。

簾內的人揮了揮手,蕭尋行了禮,便退了出去。

宮女們見蕭大人出了書房,便推門入內準備換茶,剛撩起絲簾,卻見軟榻之上,年過半百的尊貴之人早已昏昏沉沉睡了過去。誰也不敢出聲,放了茶,暗了燈,又躡手躡腳的都退了出去。

第四十九章 地底密室(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喬星的突襲第三百零二章 如虎添翼第九十五章 執書之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付之一炬第二百五十七章 王家懷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提督少卿第二百六十一章 掣肘腳步第四十一章 橫樑密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合葬墓第三十三章 素紗輕攏繞河煙第五百九十四章 人生如戲(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式微,胡不歸(四)——前世番外第四十七章 疊樞之機第六百六十二章 舊事重提第二百一十二章 浮屠淵源第九十章 先生鍾賀第五百二十八章 山中密牢第五十六章 憑空傳物第五百三十七章 另外一個秦若陽第七十五章 禍水西引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不可貌相第五百七十九章 飲鴆止渴第四十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性絕情第六百六十四章 生不可渡第六百一十五章 風寒之症(三)第二百章 半價售糧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已出鞘第六百三十七章 氏族門閥(二)第四百九十章 禍起(五)第二十七章 有些眼熟第二百零一章 淮中金氏第四百七十四章 夜遊瀾庭(二)第五百一十章 蜀山行(一)第二十二章 究竟是誰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羽密令第五百三十三章 心智缺失第六百三十一章 三進三出(五)第五百二十四章 誰的希望第五百六十七章 式微,胡不歸(五)第六百七十八章 最後的秘境(七)第五百六十八章 式微,胡不歸(六)第四十三章 東樓明修第四百八十四章 岫山古玉(一)第三百二十章 照壁娶巫第五百六十三章 式微,胡不歸(一)第四百零九章 削權新政,分別在即第四百四十二章 東川歸海第十七章 謝家公子第二百零五章 頹勢初現第二百一十二章 浮屠淵源第四百二十七章 混亂玉西第一百零三章 四象之數第四百一十五章 瀾庭大玉府第六百章 前世今生(二)第五百七十章 式微,胡不歸(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十六章 霧影無痕劍第五百三十三章 心智缺失第二百一十九章 何昭歸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最後的秘境(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謊言第六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七十七章 秘藥朝暮(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山中密牢第五百八十一章 掃清障礙(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陽靈之山(三)第十八章 順手而已第八十七章 病中之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承諾與背叛第九十五章 執書之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七十三章 無知亦無解(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離京北去第六百五十一章 陽靈之山(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留下的痕跡第五百六十一章 剛柔並濟(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飲鴆止渴第二百二十章 夜探小院第四百二十二章 身不由己第五十四章 七葉一枝花第二百七十六章 蠢蠢欲動第九十五章 執書之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掃清障礙(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禁衛統帥第五百二十章 觀雲海第六百六十章 長生祭殿第四十九章 地底密室(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寧居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秘地宮(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飲鴆止渴第一百五十八章 分道而行第十一章 風雨前奏第三十八章 神武空陵第五百零三章 王子費託第六章 守將之死第五百一十九章 天然屏障第八十八章 雲洛已回
第四十九章 地底密室(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喬星的突襲第三百零二章 如虎添翼第九十五章 執書之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付之一炬第二百五十七章 王家懷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提督少卿第二百六十一章 掣肘腳步第四十一章 橫樑密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合葬墓第三十三章 素紗輕攏繞河煙第五百九十四章 人生如戲(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式微,胡不歸(四)——前世番外第四十七章 疊樞之機第六百六十二章 舊事重提第二百一十二章 浮屠淵源第九十章 先生鍾賀第五百二十八章 山中密牢第五十六章 憑空傳物第五百三十七章 另外一個秦若陽第七十五章 禍水西引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不可貌相第五百七十九章 飲鴆止渴第四十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性絕情第六百六十四章 生不可渡第六百一十五章 風寒之症(三)第二百章 半價售糧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已出鞘第六百三十七章 氏族門閥(二)第四百九十章 禍起(五)第二十七章 有些眼熟第二百零一章 淮中金氏第四百七十四章 夜遊瀾庭(二)第五百一十章 蜀山行(一)第二十二章 究竟是誰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羽密令第五百三十三章 心智缺失第六百三十一章 三進三出(五)第五百二十四章 誰的希望第五百六十七章 式微,胡不歸(五)第六百七十八章 最後的秘境(七)第五百六十八章 式微,胡不歸(六)第四十三章 東樓明修第四百八十四章 岫山古玉(一)第三百二十章 照壁娶巫第五百六十三章 式微,胡不歸(一)第四百零九章 削權新政,分別在即第四百四十二章 東川歸海第十七章 謝家公子第二百零五章 頹勢初現第二百一十二章 浮屠淵源第四百二十七章 混亂玉西第一百零三章 四象之數第四百一十五章 瀾庭大玉府第六百章 前世今生(二)第五百七十章 式微,胡不歸(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十六章 霧影無痕劍第五百三十三章 心智缺失第二百一十九章 何昭歸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最後的秘境(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謊言第六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七十七章 秘藥朝暮(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山中密牢第五百八十一章 掃清障礙(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陽靈之山(三)第十八章 順手而已第八十七章 病中之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承諾與背叛第九十五章 執書之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七十三章 無知亦無解(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離京北去第六百五十一章 陽靈之山(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留下的痕跡第五百六十一章 剛柔並濟(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飲鴆止渴第二百二十章 夜探小院第四百二十二章 身不由己第五十四章 七葉一枝花第二百七十六章 蠢蠢欲動第九十五章 執書之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掃清障礙(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禁衛統帥第五百二十章 觀雲海第六百六十章 長生祭殿第四十九章 地底密室(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寧居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秘地宮(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飲鴆止渴第一百五十八章 分道而行第十一章 風雨前奏第三十八章 神武空陵第五百零三章 王子費託第六章 守將之死第五百一十九章 天然屏障第八十八章 雲洛已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