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呼嘯

十支由紙殼、鉛丸、火藥、鐵頭、木杆這些對大明來說極爲簡陋材料組成的騎兵火箭剎那跨越如森部戰士的頭頂與近二百步的空間,準確落在叛逆者的頭上。

遺憾的是朱曉恩沒能親自觀看,他想這個畫面恐怕已經想很久了。

艾蘭王的意圖極爲清晰,早在常勝時東洋軍府最傑出的軍官團就爲他做出戰略上的規劃,藉助復國軍的力量以最快速度收攏周邊各郡……爲的不是增強力量,在東洋軍府的驕兵悍將看來,艾蘭領主們的力量對掌握復國軍的朱曉恩而言微乎其微。

最大目的是擴大生產,讓他能供得起復國軍的軍餉、輜重開銷,並以徵稅手段攢一筆錢,向跟隨在他們之後的大明商賈購置給養與適量僱傭商人。

這能讓他擁有數不盡的大明廣州府精造鐵鍋用以賞賜部下。

別小看鐵鍋,在早年朝貢貿易中,明日兩國間最有代表性的商品就是大明鐵鍋與日本刀,它們之間的匯率爲一比三十,一口廣府鐵鍋換三十柄日本刀。

全日本各路諸侯找不出一個能做的大名。

這種現象不僅限於日本,北邊退化至遊牧單一生產結構的蒙古,百年間南下劫掠最中意的鐵鍋,爲啥朝廷一開貢市大局上就不做亂了?因爲有地方買鐵鍋了,草原上的大汗們誰都做不出一口。

日本、朝鮮、安南、琉球的情況要稍微少些,他們與中原的文化交流基本上都在唐代,技術都學了一些,甚至連飲食結構、餐食飯菜也能找到唐代的影子,那麼爲什麼,他們很少有炒菜,而多烤制食品呢?

因爲宋代生產力爆發,鐵器過剩、油脂過剩,才正兒八經開始炒菜,那時候的北方人喜歡用麻油煎吃的,不問是什麼,直接用油煎。

在中國,油條就是生產力過剩的象徵。

遺世獨立的愛爾蘭,與現在歐洲的生產力發展無關,如果一切正常還會與接下來的生產力爆炸無關,直到其他地方的人吃上冰激凌這種奶油與糖簡單粗暴混合到一起齁到死的食物時,他們還會因土豆得病而餓死一百萬人。

廣州府鐵鍋在東洋軍府的戰略中不僅僅是鐵鍋,也是皇帝的權勢與大明無與倫比的生產力降臨斯土之象徵。

但比鐵鍋來得更早的是會發出巨大聲音、爆開劇烈的光併產生大量白煙,在這一過程中把小小而均勻的石球炸得哪兒都是的騎兵火箭。

他們出海前在常勝鐵是緊缺物資,騎兵們使用的火箭其中很大一部分裡面裝的都是水泥與破布纖維做成的彈丸。

這樣的弊端是彈丸對穿着鎧甲的敵人缺少殺傷力,同時火箭的形狀需要做大,但東洋軍府並不認爲這是缺點,因爲他們不缺火藥。

如此搭配好處在於遠征的旗軍隨時可以把隨身攜帶的火箭當作一筒備用火藥,只要拆開把水泥丸丟掉,裡面的火藥經過重新搭配隨時能作爲鳥銃、火炮所需的火藥與引藥。

應明未嘗沒有展現明軍實力讓如森等土兵更加忠心、容易指揮的想法。

但事實與他的想法相左,當火箭在敵陣中炸開,別說即將與他們接戰的敵人,就連如森部的土兵都差點被這一變故嚇得四散而逃。

不乏又衝到一半丟下梭鏢跪地叩首者……人類有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但在肢體表達意思上,大多數動作是相通的。

至於敵人,儘管十支火箭在他們之中炸開同他們發起的衝鋒同樣聲勢浩大,鋪天蓋地的慘叫聲蔓延開來,未散開的硝煙中不時有人滿身鮮血地跑出。

儘管在軍械指南上說這種火箭有在空中炸開的可能,但實際上經由實驗考證的彈藥比例,火箭多會在達到最大射程前因重力墜落在地,四射的彈丸對中彈者極爲粗暴。

這是一種惡毒的兵器。

被一顆彈丸打中,往往意味着已經被數顆彈丸命中,它們可能打在人身上任何部位,最大的機率是雙腿雙腳與下腹。

那也恰恰是世上大多軍隊缺少防禦的部位,中彈者很少出現直接死亡的可能。

奔馳在戰場左右向中心逼近的明軍騎兵們將火箭筒塞回馬臀囊,抽出馬刀。

他們看的清楚,這場戰鬥比他們想象中輕鬆多了。

十支飛向敵陣各處的火箭看上去傷到數百人,當然其中大部分只是被沒見過的硝煙嚇到,但躺在地上哀嚎的動作騙不了人,他們的哭嚎能最大限度在戰場散播恐懼。

其他僥倖逃過火箭的敵軍也沒多少敢繼續衝鋒的,接下來便是一面倒的追亡逐北。

並非所有戰士都在第一時間逃竄,但火箭讓他們本就混亂的陣形直接崩潰,有些人被爆炸瞬間造成的大量死傷嚇得腿軟,更多人因恐懼與鐵騎奔踏的動靜嚇得丟下兵器向後逃竄,更多人想要繼續向前,但他們跟自己人撞在一起。

人牆遮擋的余光中,對面剽悍的戰士與轟踏的騎兵已經近至身前。

最好笑的是那些貴族模樣的輕騎兵,戰意崩潰的速度甚至還要超過普通戰士。

人們出現在戰場上是有原因的,保衛國家就不用提了,歐洲人在這個時代並沒有民族與國家概念。

比常人擁有更多財富、更尊貴的貴族出現在戰場上,最大的可能並非其更勇敢,而在於昂貴的鎧甲能保護他不會死在農奴的棍棒與糞叉之下。

當火箭在他們間炸開?

別管會不會真的殺死他們,這仗已經沒法打了。

聰明人在第一時間逃跑,蠢人反應起來要慢一點,等反應過來頭戴騎兵馬尾盔、身披胸甲鐵臂縛、腿蓋赤色棉鐵甲的北洋騎兵隊已趕在蘇格蘭僱傭兵之前轟踏而來。

他們提的是長柄眉尖刀與騎矛,還有些人打馬兜轉着用鳥銃朝人羣中放出,更有些提馬刀攥繮繩的傢伙快速劃過被炸得七葷八素,從未遭受過騎兵直接衝擊不知所措的戰士脖頸。

不論他們使用什麼兵器,一旦想要追擊的敵人逃出冷兵器的範圍,而披掛團龍棉鐵甲的戰馬又追不上目標時,這幫人還會從馬背上抽出早已裝彈待發的燧發手銃。

戰鬥過程令如森目瞪口呆,等他們吼叫着衝鋒到戰場正中,卻發現留給他們的活計只剩下把俘虜捆綁好這一件事可做了。

第七十章 朝貢第八十章 夜襲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二十六章 澳門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一章 大沽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四十一章 喜報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六章 倭婆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想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海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一百八十七章 規勸第十章 遺產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五十九章 科舉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十七章 標準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師益友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糧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八十三章 構圖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十六章 佳餚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五章 競賽第九章 蒙田第十五章 軍宅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十九章 志向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四十三章 異途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二十章 無恥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一百四十一章 莊園第八章 鞠躬第四十八章 嚇唬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一百零三章 腸衣第六十七章 教授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一百五十五章 歸心第四十一章 中人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六十九章 漁利第三十章 修心第八十八章 沉船第二百八十八章 倒退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十三章 神威第七十一章 伏擊第三十九章 利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頭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九章 潮水
第七十章 朝貢第八十章 夜襲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二十六章 澳門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一章 大沽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四十一章 喜報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六章 倭婆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想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海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一百八十七章 規勸第十章 遺產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五十九章 科舉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十七章 標準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師益友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糧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八十三章 構圖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十六章 佳餚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五章 競賽第九章 蒙田第十五章 軍宅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十九章 志向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四十三章 異途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二十章 無恥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一百四十一章 莊園第八章 鞠躬第四十八章 嚇唬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一百零三章 腸衣第六十七章 教授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四十四章 罵陣第一百五十五章 歸心第四十一章 中人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六十九章 漁利第三十章 修心第八十八章 沉船第二百八十八章 倒退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十三章 神威第七十一章 伏擊第三十九章 利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頭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九章 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