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

他這個火力部署,不僅將整個山谷都覆蓋自己的火網之下,包括山谷之外千餘米的範圍也覆蓋自己火力之下。而且他在戰鬥之前,下達了死命令,任何人不準發起衝鋒,一律用火力解決問題。

自僞蒙軍進山之後,他的望遠鏡就一直沒有離開這些僞軍的行軍隊列。看着以最快速度試圖在最短時間衝過山谷的僞蒙軍行軍隊列,楊繼財嘴角露出一絲鄙視的笑容。這些僞蒙軍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以最快衝過這道山谷。

所以他們在進山之後,既沒有構築掩護陣地,也沒有在山谷口上部署掩護兵力。在衝進山谷之後,更沒有搶佔沿線的制高點。而是一個勁的加快速度,試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衝過黃崗樑一線。

看着視線中的日僞軍距離越來越近,前鋒的一千餘人已經全部進入四百米的圈內。甚至最前面的百餘人,已經接近伏擊圈的底部。而後續的兵力已經大部進入山谷之內,山谷外剩餘的兵力已經只剩下三分之一的時候,楊繼財纔不緊不慢的舉起信號槍向天空打出兩綠一紅髮起攻擊的信號。

隨着三發信號彈騰空而起,原本剛剛只有吵雜的馬蹄聲的山谷,突然想起了爆裂的槍炮聲。密集的槍炮,從山谷兩側的緩坡上砸向山谷中正在疾馳的僞蒙軍的騎兵。一時之間,山谷內的僞蒙軍被炸的人仰馬翻。

正在以最快的速度通過的僞蒙軍,雖說之前在上司的再三叮囑之下,心理已經有了準備,並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但眼前卻因爲已經接近出山口,卻又多少有些鬆懈。甚至有的人,就鬆鬆垮垮的坐在馬上。

不能不說,這些自幼生長在馬背上的蒙古人,的確騎術精良。就這麼鬆鬆誇誇的騎在馬上,**馬匹的行進速度卻是一點沒有減速。只是不管這些僞蒙軍騎術如何,但是防備卻是鬆懈下來了。

楊繼財之所以將伏擊圈設置在山谷的南隘口處,要的就是這個機會。也只有這樣,他才能得到最大的突然性。因爲人往往越是在勝利在望的時候,心理往往越是鬆懈。對於伏擊戰來所,這就是最好的機會。而戰鬥的進展,也說明他的這個部署還是很正確的。

至於這些已經接近山谷南隘口的僞蒙軍,會不會冒着火力強行突出去,他倒是沒有太過擔心。他在南隘口的一個轉彎處,已經部署了兩輛坦克外加兩挺機槍。只要這邊槍聲一響,他們會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堵住南隘口。

因爲感覺勝利在望,而幾乎沒有任何防備僞蒙軍的被這陣子密集的槍炮,瞬間就給打的矇頭轉向,亂成了一團。山谷兩側打來的,夾雜着炮彈的子彈,實在是太密集了。暴露在谷底公路上,無遮無擋的僞蒙軍被兩側交叉火力成片的打下馬來。

騎兵的行進速度的確快,但兩邊清一色的自動火力射速更快。再加上僞蒙軍的訓練自身也有些問題,打仗的時候一窩蜂,撤退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潰退。用活動在察哈爾、綏遠境內的十八集團軍大青山遊擊支隊領導人的話來說,只要頂住他們的三板斧,這些僞蒙軍基本上就束手無策。

而遇到伏擊戰,在地形不利的情況之下,基本就是亂成一團。如果彈藥充足、再加上運用有利地形,一戰吃掉他們一部不是什麼問題。其戰鬥力雖說表面上看要比關內僞軍兇悍的多,實際上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如果沒有日軍爲其撐腰,真實的戰鬥力充其量也就比關內一些地方僞軍強一些。

與好賴還能打一些攻防戰,與戰鬥力很強的的僞治安軍和僞滿軍相比,這些僞蒙軍差的很遠。當然,如果地處平原的話,這些僞蒙軍還是要小心一些的。能避免和他們在平原地區作戰,還是要儘量避免的。

騎兵在平原地形上的衝擊力,對於火力不強的軍隊來說,威脅還是相當的大的。這幫四條腿的傢伙,在平原的地形上還是很兇狠的。畢竟是騎兵,機動能力不是單純步兵可以相比的。而且這些自幼生活在馬背上的蒙古人騎術精湛,馬上功夫還是很厲害的。

但如果到了山區的地形上,用當年參加過西路軍的老兵的話來說,其作戰能力比西北的馬家軍可差的多了。其韌性與兇悍程度,差的太多了。如果遭遇打擊,大部分時候都是就地潰散。當然也有一些老兵油子,會尋找一切的機會開溜的。

自身訓練上的問題,再加上打過來的火力過於密集。以及前面的部隊已經看到山谷的出口,後面的部隊見到前鋒一路平安,自身在防備上也多少有些鬆懈。這一陣子火力打擊,打的矇頭轉向也就不是什麼意外了。

楊繼財火力劃分的戰術很是有效。除了四百米之內的僞蒙軍,被兩側密集的火力成片撂倒之外。四百米至一千米的僞蒙軍,也沒有逃脫掉。十二毫米高射機槍的巨大威力,與通用機槍極快的射速,再加上大量蘇制輕重機槍的火力,給僞蒙軍後續部隊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尤其是十二毫米高射機槍,經常出現一發子彈,將兩個人同時打穿的情況。

在一千米之外,平射的十四毫米雙聯裝高射機槍與雙二十三高炮,在山谷之中並不寬闊的道路上結結實實造成了一場屠殺。十四毫米高射機槍子彈或是二十三毫米炮彈的殺傷力,得到了最大的展現。每一發子彈或是炮彈只要捱上,無論是人還是馬,連一個全屍都落不下。

而在山口外,還沒有來得及進入山谷的僞蒙軍,則結果更慘。就在山谷內響起槍炮聲的同一時間,部署在谷底的四門一零七火箭炮在隱蔽在山口的引導員的引導之下,向着谷外日僞軍的集結地,連續打了兩個齊射。

一門十二管的一零七火箭炮的火力覆蓋範圍,相當於一個成建制的炮兵營。四門十二管一零七火箭炮第一次齊射,就將正在集結的僞蒙軍騎兵第一師以及日軍步騎兵全部覆蓋。正在集結的日僞軍淬不及防,在密集的彈雨覆蓋之下傷亡慘重。那個被李守信視爲**,起家部隊的僞蒙軍第一師乾脆就在這陣子炮擊之中,被炸的失去了戰鬥力。

相對於山外還沒有進山的一師,山谷裡面的僞蒙軍的日子更不好過。前邊的部隊被突如其來的火力打擊,打的亂成一團。行進在中間的部隊,在前後都遭受打擊的情況之下,爲了儘快的脫離火網,冒着打過來的槍林彈雨,拼命的往前衝。畢竟距離前方的山口的距離,遠比按照原路退回去的路程要近的多。

所以行進在中間的僞蒙軍所有的部隊,幾乎是不約而同的加速向前衝。結果就是,大量的騎兵擁擠在前面,擠成了一鍋粥。楊繼財選擇進行伏擊的這道山谷地形很特別,北面進山的隘口比較寬,在中間的部位兩山之間的距離大概有三百多米,寬度也是足夠的。

但是越往南走,卻是越狹窄。位於谷底的公里,幾乎是貼着兩面平行的山嶺。直線寬度,不足七十米。到了最南邊出山的隘口,寬度已經不足五十米,公路兩側幾乎沒有任何可以迴旋的餘地。

這種地形之下,大量的騎兵都向這裡擁擠,在加上兩面山地上打來的密集火力,黃崗樑一線的南隘口,幾乎成了一個屠場。而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隘口處的兩輛並排將公路堵的嚴嚴實實坦克,上的四十五毫米火炮和兩挺並列機槍,也不斷的向蜂擁而至的僞蒙軍傾瀉着火舌。

而部署在隘口附近不斷起爆大量定向雷,也給了僞蒙軍騎兵大量的殺傷。整個山谷隘口最後不到百米的距離,幾乎成了僞蒙軍的一條生死之線。最先進入山谷,也是排在最前面的整整一個師的僞蒙軍,一槍未放的全部倒在了隘口。

傷員和死屍,還有大量的馬匹屍體,幾乎堆滿了隘口處。雖說僞蒙軍與其他僞軍一樣,都是編制大,而實力小。一個師的兵力,連沒有戰鬥力的勤雜兵全部加在也不過一千多人。即便是李守信苦心經營的第一師,也不過才兩千多人。

但先頭的一個師,就這麼一槍未放的被解決了。後續跟進的另外一個師,短短的時間之內也傷亡到了七成。這種情況對於後面的僞蒙軍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刺激。原本就不高的士氣,更加快速的滑落。

與山谷外一槍未發就直接被炸成殘廢的第一師,以及在第一波的打擊之下,就被打垮的第六師和第四師相比,山谷內的僞蒙軍情況反倒還好一些。尤其是位於山谷中間,略微靠北部位的僞蒙軍七八兩個師,反倒是成了傷亡最小的兩個師。

畢竟楊繼財手中的二十三毫米雙聯裝高射炮,以及十四毫米雙聯裝高射機槍的數量有限。這兩種武器雖說對地攻擊威力很大,射速也很快。但全部加在一起,還不到十二挺。雖說這些武器都是火力密集型的,但是畢竟數量還是有限的。

而且這些武器在與挺進軍會合之後,將會是挺進軍僅有的防空武器,彈藥的儲備量也是他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其中的兩挺十四毫米高射機槍,還需要以交叉火力封鎖進山隘口。也就是說他在這裡部署的火力是最弱的,兵力也是最少的。

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三百七十二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九十五章 反覆爭奪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三百三十九章 終究還是一場空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二百四十七章 伏擊戰(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摸清對手的心理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國利劍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型野戰食品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五百二十一章 楊震的自問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一百一十九章 美國人的算計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窩孵蛋(2)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也會有的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開面紗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252章 鏖戰朝鮮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錘子買賣?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楊震第三十三章 就地待命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九十三章 不了了之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五百二十五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248章 勸解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268章 保密第三百五十章 都有傲氣第五百七十三章 咱們抗聯的女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戰友兩個字的含義第二百八十章 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信任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
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三百七十二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九十五章 反覆爭奪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三百三十九章 終究還是一場空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二百四十七章 伏擊戰(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摸清對手的心理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國利劍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型野戰食品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五百二十一章 楊震的自問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一百一十九章 美國人的算計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窩孵蛋(2)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也會有的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開面紗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252章 鏖戰朝鮮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錘子買賣?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楊震第三十三章 就地待命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九十三章 不了了之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五百二十五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248章 勸解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268章 保密第三百五十章 都有傲氣第五百七十三章 咱們抗聯的女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戰友兩個字的含義第二百八十章 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信任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