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

楊震連續的幾個反問下來,與會的所有都陷入了思考。良久郭炳勳纔開口道:“一號,您的意思是不是想將我們的航空兵培養成一支戰略型的空軍,而不是單純的只是作爲一支戰術航空兵使用?還有采用轟炸手段,打擊日本人的士氣?”

“一號,我們不是反對一切對日本本土的戰略打擊。我們只是認爲,至少在目前我們的條件還不成熟,對日轟炸的時機還不對。我們現在手中就這麼多的轟炸機,在美英口惠而實不至的情況之下,在下一階段還有承擔對日軍封鎖以及戰場支援的任務。”

“而日本本土有着縝密的對空觀察體系,以及大量高射炮羣組成的地面防空火力網。即便是其航空兵主力不在本土,但是他們的地面火力也足以給我們出動的轟炸機羣,帶來致命的損失。”

“一旦損失過大對於我們來說,可不僅僅是傷筋動骨那麼簡單,更涉及到我們在下一階段作戰之中的空中支援。我們眼下就這麼一點轟炸機羣,一號,在使用過程之中我們一定要慎重。”

對於郭炳勳的回答,楊震卻是搖了搖頭道:“老郭,你的想法我明白。但我堅持此次對日轟炸,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其實更多的還是軍事上和經濟上,最主要的是軍工生產上對我們極大的好處。”

“我是一個軍人不是政客,我做出任何一個決定,首先要考慮的是軍事上的問題。當然政治上的考慮也是必須的,但畢竟對於我來說,這不是首要的問題。我們在日本人發動對美英作戰同時,對日本本土實施一次轟炸,固然是向他們表明在對日作戰方面,我們與他們共同進退的決心之外,首要的就是軍事上的考量。”

“首先,我們的航空兵不僅僅要有戰術進攻能力,更要具備戰略進攻的能力。我們不能只將眼光放在我們國內的戰場,更應該將戰火引到我們的敵人國土上去。在我們沒有海軍,無法直接對日本本土形成威脅的情況之下,怎麼樣才能將戰火在敵人的國土上點燃,我們只能將希望放在航空兵身上。”

“可能你們很多人心裡會想,有這個想法是不錯,但是我們目前的轟炸機就這麼多。一旦在對防衛森嚴的日本本土空襲之中損失過大,我們下一階段作戰該怎麼辦?對日空襲作戰,培養航空兵的戰略進攻能力,完全可以等到此次會戰結束之後,美英答應的援助抵達之後再開始嗎。”

“對日空襲作戰,大家首先想到的日本本土空中保護網並不是擺設。日軍在本土肯定部署了大量的戰鬥機,以及高射炮部隊和大量的對空觀察哨。一旦我軍對日本本土的空襲,戰損過大怎麼辦?對我們還在成長中的航空兵,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但你們有沒有想過,日本對美英開戰在即。而美英兩國的國力與工業能力,都是日本無法相比的。即便是面對着兩國在東南亞三流,甚至四流的軍隊。以日軍一戰而定的思維,他們絕對會全力以赴的。美英兩國畢竟是世界上,排名前幾位的大國和工業強國。”

“日本雖有航空製造和研發的能力,但是受制於原材料的來源和產能的限制,他們實際上的作戰飛機補充能力,遠遠無法與西方列強相比。同時他們的陸軍航空兵,在今年與我們會戰之中損失慘重。”

“按照日本陸軍作戰飛機的生產能力來說,他們短時間之內很難完全補充今年的戰損。再加上現在日軍又準備進攻東南亞,大批的陸海軍航空兵南調越南、泰國和臺灣。這就導致了他們的本土對空防禦,很有可能實際上是除了高射炮之外,已經唱了空城計。”

“這倒不是日本人過於大意,而是他們周邊的環境和地理造成的。其西南方向,重慶方面根本沒有對日本本土的空襲能力,日本人根本就不用操心西南方面的防禦。自重慶方面三八年的那次紙片轟炸之後,日本本土在沒有遭受過來自中國的任何襲擊。”

“而東面則是浩瀚的太平洋,美英可對日本本土實施轟炸的前進基地,最近的也在幾千公里之外。按照目前的航空科技水平,美國人不可能,也無法制造出可以飛越整個太平洋的戰略轟炸機。”

“而日本人自身又有強大的海軍,美英即便有航空母艦,也很難突破其海軍防禦圈,根本就不可能對他們本土形成威脅。而且一旦日本對美英開戰,美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馬里亞納羣島上的軍事基地,會成爲日軍第一波奪取的目標。

“別說失去關島的海空軍基地,就是沒有失去,美軍的轟炸機羣也一樣無法對日本本土展開轟炸。在馬里亞納羣島與日本之間,還有硫磺列島、小笠原羣島等日本的外圍防禦圈。即便沒有失去馬里亞納羣島,美軍的轟炸機也很難突破一帶的日軍防禦圈。同時兩千五百公里的距離,也是美軍各種轟炸機無法滿足的。”

“在日本的南面又有臺灣和沖繩作爲屏障,即便美軍從菲律賓起飛,直接會受到臺灣日軍飛機的攔截。而且從菲律賓起飛轟炸日本本土,航程依舊超過現有美軍所有轟炸機的作戰半徑。”

“而在他們的西面,蘇聯人現在自顧不暇。日本人不去主動挑事,蘇聯人就謝天謝地了,那裡還敢主開戰?至於我們,說句不好聽的話,雖說日本人在戰場上吃了敗仗,內心卻依舊沒有看得起我們。他們認爲我們根本就沒有對其本土實施打擊的能力。”

“在周邊根本沒有可以威脅到他們本土強敵,美英在太平洋基地,距離日本本土又過遠,無法對其產生威脅。特別是對美英開戰又需要全力以赴的情況之下,日本人恐怕在本土不會留下多少防衛兵力。”

“雖然他們必然會在本土部署高射炮羣,以及對空觀察哨。這是任何一個現代軍事強國,別說在戰爭之中,就是平時也會做出的必然選擇。但是已經近百年從來沒有遭受過戰火的日本本土來說,平安的太久了。”

“長期的平安無事,使得日本本土上下所有人的心態早就已經麻木。好戰必亡,忘戰必危,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至理名言,也完全可以形容現在日本本土的情況。雖說中日戰爭已經進行了四年,但是這場戰火併未波及到日本本土。”

“即便日本人對本土防禦做了一定的佈置,他們麻痹的思想也很難保證其足夠的反應速度。而且從其內心的真實想法來看,他們的防禦重點也不會在他們自認爲沒有威脅的西部,而將會是面向太平洋,也就是美國方面的東海岸。這樣一來我們此次空襲的成功性很大。也就是說,我們此次的空襲未必會我們帶來太大的損耗。”

“而我們除了戰損之外,還要考慮到對日本本土的空襲,可以帶來的一定後續政治和軍事的影響。除了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之外,我們也可以通過對日本本土的空襲,調動日軍航空兵。”

“日本人雖說一直鼓吹脫亞入歐,但是他們骨子裡面,依舊沒有擺脫其東亞人骨子裡面固有的個性。一旦我們對其首都進行轟炸,他們勢必要抽調航空兵回國增加對本土的防衛,增強本土的防禦能力,以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被打了臉,日本人沒有反應就怪了。”

“在對美英作戰的關鍵時刻,面對着他們眼中更加強大的對手,他們是不會抽調部署在東南亞的航空兵力量。那麼可供他們選擇的兵力,就只有從中國戰場抽調。因爲他們依舊認爲,對美英作戰是在賭國運。而對中國作戰,只不過是國際上傳統的弱肉強食的規則而已。”

“如果我們利用此次實際上風險並不大的空襲,或者說是偷襲,將其在中國戰場,包括東北戰場的剩餘航空兵,特別是戰鬥機部隊調回國。那麼我們在下一階段會戰之中,可以盡情的發揮我們的空中火力,而基本上不用擔心他們戰鬥機的攔截和殺傷。這是在軍事上的第一個好處,也是最顯而易見的好處。”

“除非將我們的航空兵,在短時間之內徹底的消滅掉,否則日軍爲了防止我們再一次對他們的本土實施空襲,就只能在本土保持一定規模的航空兵。至少在他們完成對東南亞作戰,可以抽調其他方向航空兵回國之前,他們就只能暫時放棄中國戰場的制空權。”

“這世界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我們捅他一下子,他就要時刻提防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再原照原再來這麼一下子。所謂的聲東擊西,採取一定的手段,調動敵軍給我們創造戰機,這種地面戰的戰術,在空中也不一定不能用。”

“最關鍵的是我們的航空兵,要完成戰術空軍向戰略空軍的轉變,單純的依靠我們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我們別說大型的戰略轟炸機制造能力,就是目前連戰術飛機制造能力都沒有。如果想要完成這種轉變,我們只能依靠美英的援助。”

“我們不向他們展示我們的肌肉和能力,以及保持戰略進攻的決心?美英兩國豈會輕易將戰略轟炸機和最新的電子技術,這種大國利器交給我們?特別是讓他們相信,在他們進行全面戰略反攻之前,我們是他們唯一的一個可以進行對日本土打擊的基地。”

“最關鍵的是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發展我們的遠程導航技術、遠程無線電通訊技術、電子對抗戰術等一系列電子戰能力。這是我們目前最欠缺的,也是未來戰爭之中最關鍵的一環。我們藉着這個機會,可以系統的引進一批先進的技術,總比我們目前盲人摸象一樣要好的多。”

“還有多種特種航空炸彈製造、各種燃油提取、大型作戰飛機的維修、保養,甚至是製造的能力等其他對我們發展至關重要的技術。其實我們通過此次對日本土空襲,只是架一起一道橋樑,通過這道橋樑,讓美英兩國正視我們的作用,讓自己來找我們主動提供給我們急需的裝備和技術。”

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一百一十九章 遊擊習氣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二百八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十四章 男人二字不是嘴上說說的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三十一章 詭異的毒品發作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三百零六章 沉住氣,再穩一穩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認爲還不夠多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四十五章 來自關東軍的命令第二百零五章 未必是真的平靜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聯隊的最後瘋狂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面打響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三百六十四章 習慣從對方角度去琢磨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三十五章 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一百六十章 平靜的背後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三百零二章 跑掉一個算一個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二百五十一章 八十九聯隊的噩夢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三百二十章 我們在戰略上輸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二百五十九章 郭邴勳的秘密第七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
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一百一十九章 遊擊習氣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二百八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十四章 男人二字不是嘴上說說的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三十一章 詭異的毒品發作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三百零六章 沉住氣,再穩一穩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認爲還不夠多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四十五章 來自關東軍的命令第二百零五章 未必是真的平靜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聯隊的最後瘋狂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面打響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三百六十四章 習慣從對方角度去琢磨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三十五章 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一百六十章 平靜的背後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三百零二章 跑掉一個算一個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二百五十一章 八十九聯隊的噩夢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三百二十章 我們在戰略上輸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二百五十九章 郭邴勳的秘密第七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