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

自進駐日軍這個秘密倉庫開始,楊震忙的幾乎是腳不沾地。夜裡別人都休息了,作戰室或是他與郭炳勳臥室內的燈經常是一亮便是一夜。

翻譯日軍陸軍士官學校的教材,針對當天訓練之中出現的問題,修改訓練計劃,研究後續作戰方案,以及擬定應付各種突發事件的預案,很多的時候都是一夜無眠。

沒有辦法,處於四面強敵環視之下,又正處於草創期間的部隊需要面對的事情太多。白天還要帶領部隊訓練,調整防禦部署以及工事。很多事情只能是等夜間給教導隊以及連排職軍官上完課之後,才能靜下心來研究。

一個月下了,別人在充足的伙食補充以及大量的體能訓練之下,是更加的壯實了。他和郭炳勳卻累成瘦的幾乎是一陣風就能吹走。

看着眼睛熬的通紅的楊震與郭炳勳二人,總指揮有些心疼的道:“你們這麼熬怎麼行,你們都成什麼樣子了?來日方長,一天吃不了一個胖子。事情總是要一點點來,急是急不得的。”

“這整日整夜的不休息,你們要是累垮了,部隊怎麼辦?張婷與我彙報過,你們兩個每天平均休息時間不超過三個小時。經常連續幾天只睡一兩個小時,甚至一夜不睡,吃的也少。總是這麼下去,那怎麼行?”

儘管也感覺到身心的疲憊,但對於總指揮的勸解,正擬定工兵訓練計劃的楊震聞言,搖了搖頭道:“總指揮,我們也想休息,也累,也不是鐵打的。但時間不等人那?”

“眼看就要到日軍運輸給養的時候了。一旦日軍的給養車到達,我們的身份很難再隱瞞下去了。到時候,等待我們的將會是一場惡戰。部隊新兵幾乎佔據了九成,戰鬥力下滑的如此厲害。不抓緊時間,等鬼子反應過來,等待我們將會是什麼?每一個人都很清楚。”

“儘管這裡有相對完備的防禦工事,但那是應付火力貧弱,缺少攻堅手段抗聯的。對於飛機、重炮齊全,特別是不缺乏大口徑直瞄火炮的日軍來說,這裡的防禦手段還是顯得太單一,也太單薄。”

“在這種情況之下,讓未經訓練的部隊去與日軍硬拼。總指揮,我們那不是戰鬥,而是讓他們送死,是在犯罪。一個月的時間,說實在的實在不充足。僅僅讓這些新兵完全融入部隊,成爲一名合格的軍人,完成最基礎的訓練,就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但對於我們來說現在卻是最缺乏的便是時間。更何況這還是針對那些軍官體系齊全的部隊來說的。對於連基層軍官都不足的我們來說,需要更多的時間。但眼下的局勢您也知道,一旦我們暴露,就相當於捅了馬蜂窩了。”

“僅僅下江地區就駐紮了鬼子的兩個師團的兵力。一旦暴露,這兩個師團全線壓上,我們能否抗的住,就看這些天訓練的結果的。總指揮,您說我們兩個不拼命能行嗎?”

對於楊震的話,總指揮沉默了。對於下江的局勢,這些天一直在協助楊震訓練教導隊以及給軍官上課的總指揮心中更是清楚。在二路軍主力大部分潰散、失敗後,二路軍僅剩的建制還算完整的七軍,一直沒有能找到。實際上任何人心中都清楚,即便能找到他們,按照他們現在剩餘的這一二百人,也失去了策應作戰的能力。

而三路軍在主力西征之後,留在下江地區的部隊同樣失去了聯繫不說,同樣即便找到也因爲實力所限,而無法策應作戰。至於留在吉東地區的二軍,自東出以來便一直未能尋到蹤影。現在這支部隊可以說面臨着孤軍作戰的境地。

日軍不算在牡丹江地區駐紮的重兵集團,僅僅在與自己近在咫尺的佳木斯地區就有一個第四師團。儘管與這個第四師團打過交道,對其也算是熟悉,知道他們的戰鬥力如何。但在敦化地區,只是一個大隊的兵力而已。而在距離自己近在咫尺的佳木斯則整整有一個師團的兵力。若是一旦打起來,這結果還很難說。

對於楊震與郭炳勳這種拼了命似的工作態度,總指揮儘管也知道是危局之下無奈的選擇,但總指揮卻真的很爲他們擔心。這種一天二十餘小時,近似於熬心血的工作強度,常人則很難能撐下來。

看到總指揮沉默了下來,楊震笑笑道:“總指揮,你放心吧,我還能堅持的住。實在不行的時候,我會與參謀長換着輪番休息一會的。對於自己的身體情況,我們還是清楚的。您放心吧,不會出什麼問題的。”

對於楊震的堅持,總指揮微微嘆了一口氣道:“若是二路軍主力尚在,三路軍主力還留在下江地區作戰,有了他們的相互策應,你也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我不管你怎麼說,但有一條你要記住,你是這支部隊的最高軍事主官,你必須照顧好自己。凡是需要爲部隊多考慮、考慮。你的全部,包括你的身體在內,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的了。”最後一句話,總指揮說的很重。

對於總指揮的話,楊震微微點了點頭,卻沒有再說話。眼睛只是望着窗外的遠方附近已經冒出點點綠色的森林,沉默良久才道:“希望上天能夠多給我們爭取一點時間,那怕只有半個月,甚至是七天也好。”

對於楊震來說,累到是一方面,關鍵是情報的空缺讓他始終有種不安的感覺。只有那部繳獲的原來日軍守備隊與日軍總部以及佳木斯日軍聯絡電臺能提供的消失實在是有限。

因爲楊震在繳獲的日軍資料中看到,這裡的日軍除了彙報這裡的情況,以及領受上級的命令之外,其餘的事情一律不許多問。也就是說這裡的日軍幾乎是與外界隔絕的。

儘管爲了彌補情報上的不足,楊震在經過二十多天加強訓練之後,將偵察營輪番派出去進行偵察,但收集回來的情報卻是極爲有限。戰場上的戰術偵察與戰略偵察以及敵情的獲取,還是差別極大的。

去年日軍對下江開展大規模圍剿的同時,對下江地區的地下党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在叛徒的出賣之下,除了少數身份未暴露者之外,下江地區的十餘個縣委以及佳木斯市委地下黨組織被破壞餘燼。

三百餘地下黨員、幹部被捕、被殺。整個下江地區的地下黨組織已經徹底癱瘓。總指揮幾次派人去佳木斯、富錦、同江、蘿北等地尋找地下黨組織,卻都是徒勞無功而返。

無法深入到日軍內部,獲得情報來源的手段過於單一,使得情報工作總是落在後邊。嚴重的拖延了楊震對敵情的判斷。這也是他心中不安的來源。

唯一能讓楊震感覺到欣慰的是,他尋找軍工工人的努力沒有白費。楊震更沒有想到,他想尋找的人現在居然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在這裡解救的勞工中。 щщщ тt kán c o

這十幾個勞工原是瀋陽兵工廠的工人,後在一名黨員工人的帶領下投奔了抗聯,與抗聯抽調出的部分幹部、戰士一起組建了十一軍的兵工廠。

去年年底,在大雪封山之前,爲了摧毀抗聯各部之中唯一的兵工廠,日僞軍調集三千多兵力,對兵工廠所在的樺南、集賢交界的七星砬子地區展開大掃蕩。

在十一軍主力隨三路軍西征,軍長年初入蘇後便失去蹤跡,一直未歸。留守部隊又在蘿北被日僞軍重兵合圍之下全部犧牲後,已經失去一切援軍的情況之下,被合圍的兵力只有五十多人的兵工廠警衛部隊與工人並沒有屈服,利用險要地形頑強抗擊日僞軍的進攻。

日僞軍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之下,悍然施放毒氣,使得警衛部隊與工人除了在戰鬥之中犧牲的之外,全部中毒昏迷被俘。兵工廠的設備雖然已經事先掩埋,但廠址卻被徹底的破壞。

這些技術工人之所以存活下來,沒有像警衛部隊幹部、戰士那樣被俘後被立即屠殺,是因爲他們都是技術工人。而日軍修建這個工事,在無法使用通常作爲技術工人的朝鮮人的情況之下,留下了一條命,被送到這裡作爲技術工人,嚴密監視使用。

有了幾名工人作爲骨幹,又有了現成的機械設備以及大量的原材料與半成品,楊震的兵工廠很快便運轉了起來。不過楊震並未將兵工廠放在這個日軍秘密倉庫。而是將所有設備以及半成品都其轉移到了青黑山的原始森林之中。

小興安嶺的山地雖然不似南方喀斯特地貌山地中山洞衆多,但作爲山區,總歸還是有大量的山洞。經過整整三天的親自苦心勘察,楊震在青黑山摩天嶺附近親自選定了一處新廠址。

那裡羣山環抱,地勢險要,到處都是懸崖峭壁,與外界僅有一條狹窄的,便是連馬車都無法通行。而且到處都是原始密林,植被茂密,隱蔽性極佳。

在選定了新廠址之後,楊震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機械設備拆散之後與日軍倉庫之中的半成品、原材料秘密運至那裡。爲了滿足兵工廠的電力需要,楊震甚至將日軍倉庫之中兩臺小型發電機與一臺手搖發電機也運輸到那裡。甚至將繳獲的堆積如山的汽油中一半都運了過去。

爲了以最快的速度將兵工廠建立起來,楊震不惜中斷了工兵團的訓練,專門抽調了一批老骨幹專門協助建立兵工廠。好在那裡的原始森裡提供了足夠多,也足夠大的木材。本身又有一個大型的天然山洞。只用了半個月便可以投入運行。

爲了保衛這個兵工廠的安全,楊震除了抽調最有戰鬥力的兩個連作爲專門警衛部隊之外,還從日軍倉庫之中挑選了一部最好的十五瓦電臺與最好的一個報務員。

在轉移兵工設備的同時,倉庫之中的物資也陸續開始轉移。裝備、彈藥、被服、醫藥、糧食,除了留下部分備用之外,全部分散到小興安嶺的原始密林之中。所有物資的轉移行動,都是在夜間進行。

運輸部隊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動用的都是老黑頂子秘營訓練出來的老骨幹,新兵一律不用,做到了嚴格的保密。

儲備物資的秘密地點以及兵工廠的具體地點,只有楊震與總指揮、李延平、郭炳勳等有限的幾個人清楚。別說一般的幹部、戰士,便是幾個團長都不清楚。那張標有具體位置的地圖,楊震一直隨身攜帶。

爲了保護好這些物資不出現差錯,不因爲保管不善而損失,尤其是彈藥、糧食和被服等怕受潮的物資,楊震幾乎用光了這個日軍倉庫之中的油布。

同時在不可能留下部隊保護的情況之下,爲了避免被現在還很多的野生動物破壞,這些物資儲備地還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修繕。最起碼一個鼠害就需要進行嚴格的防範。

轉移這些物資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是極難。既要做到嚴格保密,又要做好預備物資儲備地點的修繕工作,以免出現非戰鬥損失,又要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這個工作難度可謂不小。

好在楊震進佔這裡之時,這個日軍戰備倉庫還沒有最後完工,各種物資與工具還是很充足的。在楊震大量動用繳獲的日軍軍車協助運輸的情況之下,經過十幾晝夜的努力,這些工作還是搶在了月底之前完成。

當然像日軍這種大規模的修建倉庫是不可能的,楊震沒有那麼的勞動力,也沒有那麼多的鋼筋混凝土。最關鍵的是沒有那麼的時間。只能在現有條件之下,儘可能的做好防護措施。

看着搬空了一多半的倉庫,郭炳勳對楊震道:“司令員,只要這些物資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今後就有了與日軍硬碰硬的底氣了。不說別的,就這些糧食與被服,就可以保證我們在冬季不挨凍、不捱餓。”

對於郭炳勳的感慨,楊震微微點了點頭道:“在這人煙稀少、冬季氣候惡劣的北滿,我們的敵人不單單是日僞軍。更多的時候,我們還要與老天爺鬥。”

“在這裡的冬季,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對我們的威脅,甚至比日僞軍還要大。飢餓與寒冷,可以說是我們,也是所有的抗日武裝最大的敵人。”

“去年冬天,抗聯的很多部隊不是被打垮的,是被凍垮、餓垮的。當初總指揮去老黑頂子秘營時的樣子你還記得嗎?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還穿着單衣那種感覺是什麼滋味?爲了部隊今後的發展與生存下去,這些物資必要保管好,絕對不能出現任何的差錯。”

郭炳勳點了點頭道:“是啊,這些物資可以說就是部隊的**。一旦有失,在這地廣人稀的北滿,想要在補充就相當的困難了。尤其在日僞軍嚴密封鎖、控制之下。單單這數萬件冬裝,就很難解決。有了這些物資在手,我們大致可以說的上後顧無憂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三百六十四章 習慣從對方角度去琢磨第七十三章 十一師團的夢魘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八十一章 你是在炫耀嗎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感覺不正常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三十五章 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二百零一章 風雲驟起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解決你的燃眉之急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九十一章 槍桿子裡面出強權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二百七十二章 裝備精良的僞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八十四章 定策(2)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八十九章 就坡下驢的楊震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羣策山(6)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光宇的盛宴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六十四章 政委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二十八章 楊震的希望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難啃的骨頭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一百七十章 狼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錯誤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七十八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1)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264章 進關第一百一十五 才女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二百九十三章 錯打錯着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
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三百六十四章 習慣從對方角度去琢磨第七十三章 十一師團的夢魘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八十一章 你是在炫耀嗎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感覺不正常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三十五章 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二百零一章 風雲驟起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解決你的燃眉之急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九十一章 槍桿子裡面出強權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二百七十二章 裝備精良的僞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八十四章 定策(2)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八十九章 就坡下驢的楊震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羣策山(6)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二十一章 楊震最頭疼的事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光宇的盛宴第八十九章 都有發洋財的毛病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六十四章 政委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二十八章 楊震的希望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難啃的骨頭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一百七十章 狼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錯誤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七十八章 重中之重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一百六十章 東京的火海第七十八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1)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264章 進關第一百一十五 才女第七十九章 敢這麼做的底氣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二百九十三章 錯打錯着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