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

同時西德政府在楊震與其說請求不如說敲詐之下,還採取了以半援助,半出售的方式,以極低的價格協助中國政府在湖北新建設了一個大型的汽車製造廠,在重慶改造了一個汽車製造廠。以及分別在濟南和西安各建造一個大型柴油機制造廠,在葫蘆島建設一個現代化的造船廠。

並利用德國蒂森鋼鐵公司的最新冶煉技術和設備,徹底改造了在原漢陽鋼鐵廠基礎上,組建了新的武漢鋼鐵公司,擴建和改造了包頭鋼鐵廠,並改造了上海的江南造船廠。使得上海與利用日本技術興建的大連,成爲中國最大的兩個造船廠。

以及建立了兩個發電機製造廠,並引進了三條年產量達到了八十萬輛的轎車生產線。在馬鞍山新建設了一個年鋼鐵產量超過百萬噸的,超大型的現代化鋼鐵基地。在瀋陽建設了一個大型的現代化機牀廠,以及礦山機械廠。

在株洲建立了一個大型生產電力機車,以及內燃機的生產廠。在四川綿陽、江蘇南京建立了兩個大型的電子工廠,並出售了三套完整的黑白電視機生產線,兩條電冰箱生產線。以及西方也剛剛開始研製的,尚未進行大規模普及的彩色電視機技術。

當然這些工廠之中的設備,全部讓德國人掏腰包也是不可能的。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當時中國政府支付了現匯購買的。其中的電子設備及元件生產廠,以及光學設備生產廠,主要生產船用柴油機的濟南柴油機廠和株洲機車製造廠,電視機和電冰箱生產線。

還有被稱之爲第三汽車製造廠的專門製造大型卡車的湖北十堰汽車製造廠,以及位於重慶主要生產公共汽車、轎車、越野車的第四汽車製造廠,主要生產轎車的南京汽車製造廠、上海汽車製造廠。

這些大型工廠的所有的設備,以及部分技術完全都是中國政府使用美元現匯購買的,德國人支援的只是部分技術和生產工藝標準。只不過出售的價格,並沒有按照市場價格,而是相當於半賣半送。

儘管付出了當時中國經濟幾乎難以承受的代價,但是引進了一批西方最新的工業生產技術。特別是其中相當一部分的技術和設備,卻是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嚴格禁止向中國出口的。

通過此次交易,中國不僅僅獲得相當一部分西方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及最新的機械設備,尤其是中國最急需的不鏽鋼生產技術和現代化鋁冶煉技術。同時兩個大型鋼鐵廠的建設和改造,使得中國鋼的產量已經超過英國。而且產品的質量和品種,也不是原來可以相比的。

而且形成了自己現代化的超大功率船用柴油機、超大大功率的發電設備,大噸位載重卡車製造能力,現代化的礦山設備生產能力以及現代化的電子工業生產能力。尤其是大噸位的礦山自卸載重卡車,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對大型礦產專用車的需求。

儘管爲了這些工廠和技術,眼下經濟還相當緊張的新中國支付了讓開國總理也直心疼,讓那位主管經濟的,接替李延祿擔任東北人民政府主席的,時任副總理兼國家計經委主任心疼的直罵孃的三點五億美元的現匯,並背上了五億西德馬克的外債。

要知道這三點五億美元的現匯,幾乎耗光了中國當時所有的外匯存底。甚至還緊急出售了一大批原本就不多的黃金儲備,才七拼八湊湊齊的。這筆錢拿出去,國家的外匯儲備幾乎是見底了。

但是在楊震的堅持之下,以及儘管心疼,但是卻堅持支持他想法和意見的開國總理的支持之下,卻引進了中國最需要的,遠比二戰時期引進的美國技術和建國後引進的蘇聯技術先進的多的工業設備和技術。

到一九六一年,這些工廠全部建設完畢投產之後,中國的工業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將近十五年。特別是秘密引進的比中國之前引進的蘇制潛艇生產技術,以及還停留在二戰期間水平的日本潛艇生產技術,先進的多的德國潛艇技術,使得中國潛艇部隊在質上有了一個飛躍式的發展。

以及徹底的解決中國汽車發動機製造技術中的瓶頸,改變了中國當時的四大汽車廠,只能停留在你仿造技術水平還停留在四十年代美國萬國卡車、道奇卡車,蘇聯吉斯卡車的困境。沒有在出現一款老解放,使用了幾十年的情況。

並形成了自己超大型的越野卡車製造能力,解決了坦克運輸卡車以及軍用大型拖車,只能花費高昂外匯依靠從法國、蘇聯進口的困境。中國的汽車工業,不再是三種老式中型卡車,一種還是二戰美國老式大噸位載重卡車打天下的局面。並形成了自己遠超蘇聯的轎車生產和製造能力,特別是發動機與整車的設計能力。

而新式船用柴油機制造能力的形成,也使得新中國有了自己現代化的船用、車輛使用柴油機生產體系。不在依賴抗戰時期引進的美國柴油發動機技術,和蘇聯轉讓的落後技術。對海軍建造新式軍艦,以及對原有軍艦的改造使得中國海軍裝備的蘇日軍艦性能,有了一個較大的發展。

以及在六十年代中期通過德國人,引進了英國最新式的生產和研究技術,製造出自己的船舶以及發電用燃氣輪機。以及六十年代世界上最新式的斯貝航空發動機技術,製造出自己的渦輪風扇發動機。打破了美國組織的巴黎統籌委員會,對中國高性能船舶用和航空用發動機技術的封鎖。

最關鍵的是引進德國戰俘參與工業生產,以及建國後陸續引進的德國人生產工藝和技術,給中國的工業技術以及工藝標準打上了深深的德國烙印。生產出來的產品性能可靠,工藝不在是蘇式的傻大黑粗,甚至可以用相當精湛來形容。

通過努力,甚至達到了德國自己製造產品的標準。到了六十年代末,中國工業製成品的出口,已經佔據了對外貿易的半壁江山。可供出口的物資不在是農產品和資源,以及簡單的工業品。

而出口的工業製成品之中高附加值產品,佔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甚至出口了完全自己製造的大型客機,大型船舶,大型山機械設備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的產品。以及電視機、冰箱等家用電器。

還有楊震頂着中央相當一部分領導所謂資產階級生活作風的指責,甚至來自最高層的壓力。引進三條生產線製造的除了滿足國內需要之外還能大量出口。這些中國按照德國工藝標準生產和製造的小轎車,在國外尤其是在東歐和蘇聯極其受歡迎,爲中國賺取了大量寶貴外匯。

嚴格德式的生產工藝標準,大量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和設備,與原來大多停留在二戰水平的工業體系相比,更加完整的、現代化的工業體系,這纔是時任國防科工委主任的楊震,留給中國工業的無價之寶。

實際上讓楊震在東北那位搭檔了整整五年的老搭檔罵孃的原因,並不是他掏光了中國外匯的家底,並使得中國背上了幾億馬克的外債。這位黨內著名的經濟學家,知道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

從西方引進最新的科技水平,以及引進遠優於蘇聯技術水平的各種工業生產設備,想要空手套白狼,不付出一定的代價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外匯花光了還可以在積攢,但是這個機會錯過了,那就永遠找不回來了。

讓開國總理心疼和副總理罵孃的原因是他認爲國家財力還很薄弱,好鋼應該花在刀刃上。引進西方的最新技術和生產設備,填補國內生產空白這不是問題。其他方面的花銷,讓這位黨內的經濟專家感覺到物有所值。

但是用國家寶貴的外匯,去引進目前國內還並不急需的電視機、冰箱生產線,還有目前根本用不到轎車生產線,在他看來這就是有些得不償失了。引進這些東西耗費的兩千萬西德馬克的費用,完全可以在引進一批德國的技術和新式設備。

因爲在他看來,國內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沒有達到西方國家的消費能力。小汽車、電視機和電冰箱這些高檔東西,即便生產出來,銷售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爲了配備給黨政機關,解決眼下公務用車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那就明顯浪費了。老百姓也會指着脊樑骨罵人的。

如果全部出口,這些東西能競爭過西方國家嗎?能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力嗎?汽車這玩意,在西方雖說已經普及,但是也還算是高消費品。自己生產的這些汽車,能夠競爭過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工業強國嗎?

對於黨內上層的種種不理解,楊震並沒有過多的解釋。這件事情,既然交給他負責,那麼他就有最終的決定權。至於效果,那麼等產品出來之後就都知道。而且他不認爲國內市場上,沒有任何的銷售能力。

此時國家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工業化的建設,以及教育體系的完善,城市的工人數量已經相當的龐大。而且不用爲了籌集工業發展資金,實行低收入、低消費,高積累的經濟政策,以及實行城市、農村剪刀差的發展模式。

再加上低廉的,幾乎是不收費的教育、醫療消費,老百姓手中的購買力,也遠比後世要強的多。尤其那些大學教授、科研工作者等一些中國眼下收入比較高的高知識分子,並不是真正買不起家用轎車。

他們不使用,一個是國家每年進口的汽車數量有限,大多配備給黨政機關作爲公務車和接待用車。就是想買,也沒有地方去買。第二點,就是擔心被指責爲脫離羣衆,放鬆對自己的思想改造,追求享受。

但這批收入比較高,孩子也都不多,甚至不要孩子的人,卻並非沒有能力去購買。還有各大城市,目前都沒有出租車。老百姓在有急用,比如得了急病或是生育的時候,只能使用三輪車或是自行車。如果自己單位有車,那還好一些。如果沒有,那就遭罪了。

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會是一個機遇嗎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賀搞不懂的日軍傘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一百二十四章 醜話說到前面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五十一章 空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三百零二章 跑掉一個算一個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一章 空戰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只是一個引子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崗的決勝手段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一百二十七章 猶豫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二百七十五章 服從命令是第一位的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鍵在於速度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五百三十九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三)第二百二十章 爭吵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撐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本營的算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響之影響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二十二章 老子也是考上來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三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二)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五百四十三章 時機到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234章 賭注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
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會是一個機遇嗎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賀搞不懂的日軍傘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一百二十四章 醜話說到前面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五十一章 空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三百零二章 跑掉一個算一個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一章 空戰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只是一個引子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崗的決勝手段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一百二十七章 猶豫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二百七十五章 服從命令是第一位的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鍵在於速度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五百三十九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三)第二百二十章 爭吵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撐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本營的算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響之影響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二十二章 老子也是考上來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三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二)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五百四十三章 時機到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234章 賭注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