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蘇制卡車除了不挑油,無論在低劣的汽油也能使用。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煤油作爲燃料,以及耐低溫性能好這兩個優點之外,其餘的性能甚至連日製卡車都比不上。這也是蘇制卡車,逐步從抗聯一線作戰部隊退出的主要原因。

與蘇制卡車相比,體型更與中國人接近的日本製造的卡車,更符合中國人駕駛一些。但與無論是日製卡車,還是蘇制卡車,在部隊之中的受歡迎程度,都遠不如載重量大,駕駛方便,人機效能更好的美製卡車。

尤其是這些美製卡車皮實耐用,即便是在中國惡劣的道路情況之下,行駛一年也不用大的檢修。對於技術保障能力,還相對薄弱的抗聯來說,這些美製卡車是最受歡迎的。很多原來使用蘇制卡車的部隊,紛紛打報告要求更換美製卡車。

對於下面的部隊來說,美製卡車需要保養的時間更少,行駛與駕駛能力更好,人機功效最好,但是需要的技術保障卻是最少。最關鍵的是,這些美製卡車載重量也是最大的。可以讓部隊在有限的車輛之下,運輸更多的物資。

現在隨着部隊的擴編,以及裝備水平的逐步提高,對後勤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尤其是一線主力作戰部隊,在全部換裝自動步槍後,巨大的彈藥消耗量,對供給的需求更是胃口大的驚人。在這種情況之下,載重量大、性能優良,皮實耐用的美製卡車更是大受歡迎。

一輛載重量爲三噸的美製卡車,裝上五噸的物資,性能基本上不受任何的影響,也不會給卡車本身帶來任何的傷害。這幾乎是相當於實際載重量大部分不是一點五噸,就是一點二噸的蘇制嘎斯和吉斯卡車的三倍還多。

載重量有限、油耗又高,再加上這些蘇制卡車性能落後。所以眼下部隊之中的蘇制卡車,除了每個師保留一個由二十輛四噸的雅克六卡車和八十輛一點五噸的嘎斯三A卡車,以及二十輛日製卡車組成的汽車連之外,其餘的嘎斯和吉斯卡車,大部分已經由美製萬國牌和通用卡車替換。

總部直屬幾個汽車團,除了一個是由雅克六卡車組成之外,其餘的則是清一色的美製卡車。在面對美製卡車需求量越來越大情況之下,一口氣拿出去上千輛性能優良的美製卡車移交給蘇聯人,不僅僅是郭邴勳,就連楊震都有些心疼。

但是還是那句話,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以蘇聯人的精明,在明知道抗聯進口美製卡車數量,以及自己製造的卡車性能與美製卡車差距的情況之下,將庫存的那上千輛蘇制卡車在轉交回去,交換兩款最新式的蘇軍火炮,恐怕人家是絕對不會幹的。

因爲對於生產、製造這些蘇制卡車的蘇聯人來說,這些蘇制卡車性能上的缺點,他們比誰都清楚。尤其是這些蘇聯人極其貪得無厭的性格之下,他們絕對不會放棄一絲一毫佔便宜的機會。

既然是交換,那麼抗聯還是多少得捨出一些好肉來,讓蘇聯人嚐到一些甜頭之後,纔好獅子大開口。否則等到明年五月份之後,美英援蘇卡車大量抵達,抗聯就是想交換都沒有這個機會了。

看着郭邴勳聽到自己最終還是要拿出部分美製卡車去交換,顯得有些肉疼的表情。楊震笑了笑道:“老郭,你的想法我瞭解。說實在的,一下子拿出去性能優良的美製卡車去和蘇聯人做交易,我也是心疼的很。”

“隨着咱們部隊的裝備水平越來越高,對後勤補給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這些美製卡車,不僅運力驚人,其性能也遠非蘇制和日製卡車可以相比的。其雖然不是越野車,但是對東北道路的適應能力也相當的強。可以說只要有馬車能走的地方,這些美製卡車就能走。”

“但老郭,我們目前急需的不僅僅是航空汽油,還有作戰飛機。就是我們目前還相對充足的火炮,現在也有相當一部分急需更換和補充。你是參謀長,各個部隊火炮戰損的情況,你那裡有比較詳細的掌握。”

“我們的火炮,除了少數日軍新式火炮之外,大多數都是二手,甚至是三手貨,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還是一戰時期的產品。長期高強度的使用,不僅僅加速了火炮的壽命損耗,還很容易造成事故。”

“這次會戰開始,我們各級部隊裝備的身管火炮因爲使用過度,多次出現炸膛、自毀的情況。甚至還有的火炮,因爲膛線已經磨光而乾脆直接報廢。逐步的更換我們各個型號火炮中的老舊裝備,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而且因爲缺乏相對應的裝備,我們的師屬炮兵還是以七十五毫米火炮爲主,缺乏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造成了師屬火力支援能力相對較差。而且隨着我軍的規模擴大,我軍現在有火炮加上已經所剩無幾的庫存,很難滿足需要。”

“我們現在缺乏七十五毫米至一百五十毫米之間中型口徑的火炮的同時,也缺乏遠具備反坦克能力的遠射程加農炮。我軍目前可兼做反坦克火炮的九零式野炮,數量還是太少。而仿製到目前只完成了測繪,其他的問題還遲遲無法解決。”

“而其餘的七十五毫米野炮,都不具備反坦克的功能。同時隨着日軍坦克不斷的改進、升級,我們現有的作爲主力反坦克火炮使用的法制二十五毫米反坦克炮,威力越來越滿足不了需要。而波蘭制的三七反坦克火炮,數量已經嚴重的不足不說,威力也一樣滿足不了需要。”

“我軍現有的反坦克火力之中,火箭筒與無後坐力炮反裝甲射程太近。法制四十七毫米反坦克炮以及蘇制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的數量,又遠遠的滿足不了需求。同時口徑也有些過於繁雜,不利於戰場保障。”

“如果我們能借此機會引進ZLS三型七十六毫米加農炮,不僅可以獲得一款優秀的直瞄火炮,同時又獲得了一款遠射程的反坦克火炮。按照我所掌握的這種火炮威力來看,一千米之內還沒有一種日製坦克能夠抵擋住它的攻擊。”

“同時這種火炮生產簡單,生產成本低。而且射速快,炮彈的初速極快。近一萬四千米的最大有效射程,也足可以壓制日軍大部分的火炮。同時重量也輕,可以選擇多種牽引方式,很適合我軍生產和使用。”

“而M三零式一二二榴彈炮,對於我軍來說需求更加緊迫。我軍現在裝備的一百毫米榴彈炮以及法制一零五野炮,不僅數量遠遠無法滿足需要。其中數量最多的一百毫米榴彈炮的性能,與蘇制一二二毫米榴彈炮以及日製九一式一零五榴彈炮相比,已經顯得有些落後。”

“而且這些一百毫米榴彈炮,大多數都是波蘭在一戰後仿製的奧匈帝國一戰時候的設計。不僅性能已經落後,而且大部分的火炮因爲生產時間過長,或是本身質量問題,已經相當的老化急需更換。”

“而我們手中法制一百零五毫米野炮和日式九一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的數量又過少,無法完全替代一百毫米榴彈炮。目前作爲主要師屬火炮的七十五毫米火炮,威力又有些單一和不足。”

“同時我們的師屬火炮的口徑雖說以七十五毫米爲主,但因爲生產國家過多,導致彈藥型號過多,也不利於戰場上的後勤保障。僅僅一個七五口徑的野炮,就有多種不同型號的炮彈。法制以及波蘭仿製的法式野炮,與日製野炮在炮彈上根本就無法通用。”

“日軍自身使用的三八式野炮彈,與九零式和九五式野炮使用的炮彈也無法通用。咱們的底子薄,後勤人員因爲文化程度普遍較低,使得水平本身就低。彈藥的型號越複雜,就更容易出現混亂。”

“自此次會戰打響以來,我軍在戰場上已經多次出現炮彈補充送錯炮彈的情況。雖說比去年好了一些,但是也多次出現混亂。法式野炮彈送到裝備日製野炮的部隊手中的事情,不是出現過一回。”

“蘇制zls三型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的性能極其出色,即可以作爲野戰加農炮使用,也可以作爲遠程反坦克直瞄火力使用。同時還可以替換下,我軍目前相當一部分已經過於陳舊的火炮。尤其是替換下口徑過老的部分波蘭制野炮,以及三八式野炮。”

“而蘇制M三零式一二二榴彈炮,是一種威力和性能都極爲先進的中型口徑榴彈炮。不僅射程遠、威力大,性能極其優良。而且牽引手段極其靈活,很適合作爲我軍師屬炮兵的骨幹裝備。也正好可以填補我軍師屬火力中支援火力上的空缺,作爲我們師屬炮兵的骨幹火炮。”

“我的意思是,如果蘇聯人能夠答應我們的條件。這批蘇制火炮中的ZLS三型加農炮,將我們師屬炮兵以及直屬炮兵之中,所有已經到壽命必須更換的七五口徑的山野炮全部都替換下來。”

“同時在七五口徑的山野炮之中,除了日製九零式野炮之外,其餘數量比較少,沒有必要專門爲其生產炮彈的火炮也全部替換下來。像日軍九五式野炮,全軍加在一起也沒有多少門。雖然炮彈與九零式野炮通用,但是配件無來源。與其到時候淘汰,還不如現在就全部淘汰。”

“除了替換到壽命的七五山野炮之外,我還準備用這種射程遠,威力大的輕型加農炮爲每個縱隊,以及直屬炮兵組建一批大口徑的反坦克炮兵團,專門用於對付日軍大規模的裝甲集羣。”

“至於M三零式一二二榴彈炮,則與一百毫米榴彈炮一同編入各個主力師。給各個主力師的炮兵部隊,增加一個一百毫米榴彈炮營。我們今後的師屬炮兵,要由一個一百毫米以上榴彈炮營,一個七十五毫米野炮營或是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營,以及七十五毫米山炮營和一零七火箭炮營各一個組成。”

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楊震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訊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認爲還不夠多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後餘波之衝突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三十五章 逼日軍狗急跳牆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國人民在關注着我們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五十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2)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輸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是原則問題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要在放放血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三十七章 形勢突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九十九章軍歌嘹亮(2)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執己見的上官雲相第二十三章 走後門的航空兵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二十三章 行動(3)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掉最致命的威脅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計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三百五十一章 楊震曾經的隱憂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面對現實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鍵在一個快字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七十三章 你低估了日軍的瘋狂
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楊震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訊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認爲還不夠多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後餘波之衝突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三十五章 逼日軍狗急跳牆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國人民在關注着我們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五十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2)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輸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是原則問題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要在放放血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三十七章 形勢突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九十九章軍歌嘹亮(2)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執己見的上官雲相第二十三章 走後門的航空兵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二十三章 行動(3)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掉最致命的威脅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計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三百五十一章 楊震曾經的隱憂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面對現實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鍵在一個快字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七十三章 你低估了日軍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