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

只是眼下對於楊震還有執行空投任何的抗聯航空兵來說,最困難的不是燃油和飛機,是用來空投物資的降落傘數量嚴重的不足。爲了籌集降落傘,抗聯甚至將所有飛行員所使用的逃生用的降落傘都收集起來。

爲了保證飛行員在訓練和飛行任務時候的安全,除了擔負防空作戰的部隊之外,甚至新飛行員的培訓都停了下來。開飛機這玩意不是開車,在空中一旦遭遇到什麼危險,降落傘就是唯一的生命保障。

不帶降落傘上天,誰能保障那些教練機在空中不出現任何的狀況?爲了保證教員和學員的安全,在降落傘全部被調撥給空運部隊的情況之下,所有的教練課程只能暫時全部停下來。改爲按照楊震所說的地面苦練、空中精飛的辦法,以地面訓練爲主。

即便是這樣,降落傘的數量還是不足不說,質量也很難滿足需要。空投人員的降落傘,與空投物資的降落傘,雖說在結構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但是這承重能力卻是兩碼回事。人的體重,能和貨物相比嗎?

但是在自身缺乏製造原料的人造絲綢,產量無法滿足需要的情況之下。也只能採取三個代替一個的辦法,將這批人員降落傘他也投入空投之中。能拔膿的就是好膏藥,管他是治療什麼的。

被搞的頭疼之極的楊震,甚至違反自己的一貫原則與皮爾遜協商,他保證不中斷對日空襲。但是要求美國人四二年三月之前,無路如何也要給抗聯提供一萬頂降落傘。其中三千具人員降落傘,七千具空投物資所使用的降落傘。

儘管楊震事後的行動,依舊只是維持在象徵性的。但是這種無利不起早,先辦事後收錢的做法。在他與美英蘇三國打交道一貫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歷來都是人貨兩清的情況之下,還是第一次這麼做。

爲了儘可能的減少損失和壓力,楊震再三要求中央給各個根據地下命令,所有空投物資的降落傘一定要保存好。甚至爲了保證這些降落傘不被損壞,有朝一日能夠回收利用,楊震還爲幾個敵後根據地都空投了折傘員。專門保存和回收那些空投物資的降落傘,以便隨時運回部隊。

但在日軍頻繁的大掃蕩之中,這些降落傘雖說回收了一部分,大部分還是最終損失掉。通過延安以及晉綏最終轉運回根據地的降落傘,最終只有空投消耗的三分之一。除了燃油之外,降落傘是所有空投行動之中消耗最大的物資。

至於參加空投的上百架各種飛機,因爲組織保障和護航得力,反倒是損失不大。所有參加行動的飛機,只有五架飛機因爲機械故障、撞山損失,或是因爲日軍戰鬥機偷襲以及地面火力損失。

但是所有損失飛機的空勤員之中,除了一架C四七運輸機撞山,機上人員全部犧牲之外。其餘飛行員,到是全部被安全的營救。所有敵後根據地都在山區,五臺山、太行山、太嶽山的高度都不低。

再加上爲了避開掃蕩的日軍,空投又是主要在夜間進行。這麼多架參加空投的飛機,在幾乎沒有夜視設備,又是在地形高度複雜地區,導航和目標指示設備,只有幾個火堆的情況之下。如此大規模的行動,只有一架因爲撞山而損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此次大規模的空投,直到四二年一月底華北幾個敵後根據地,想辦法尋找小塊山間平原修建了幾個簡易機場。在輕載的情況之下,抗聯的D四七運輸機可以直接降落卸貨,空投成了一種替補方式才逐漸的減弱。

以及到了二月末在前線對峙地區形勢出現變化,華北方面軍將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了北面,大規模的掃蕩逐步的停止,華北的形勢有所好轉,抗聯才略微得以喘息。而所有空投和空運行動,整整持續到三月份,整個戰役即將打響的前夕才最終完全停止。

這次的空投和空運,儘管消耗了大量的油料,也承受了一定的損失。但是在楊震看來,其收穫更加的巨大。不僅有利的支持了華北部隊在殘酷的環境之中支撐下來,使得抗聯下一階段作戰在內外長城一線,保證了幾個可靠的戰略和戰術支撐點。

尤其是靠近內外長城一線的晉察冀軍區北嶽區和平西區,這兩塊根據地雖然被日僞軍大掃蕩壓縮的厲害,但是能夠堅持下來,對抗聯下一步的作戰會起到很大的戰術配合作用。而且通過此次空投,抗聯與敵後幾大根據地,都建立了直接的無線電聯繫。

最關鍵的是通過此次長時間,大規模的空投和空運,鍛鍊了航空兵的大規模戰場組織保障能力以及複雜地形的空投物資補給能力,奠定航空兵從戰術空軍向戰略空軍發展的基礎。同時通過對空運部隊的護航,也鍛鍊和提高了戰鬥機部隊的護航能力。相對於付出的代價,楊震認爲獲得的更多。

到二月中旬,隨着華北根據地的形勢好轉。以及察東方向敵情的變化,以及爲第二階段會戰準備工作已經進入倒計時,彈藥和物資的調配已經全部展開,楊震將主要的精力又轉回即將開始的這場會戰之中。

根據敵情出現的新變化,楊震、郭炳勳、陳翰章,不斷的在調整着作戰方案。通過前線偵察,以及通過中央轉來的情報。抗聯已經得知日軍在預定的突破地點,修建了大量的野戰工事,並調集了大批的反坦克武器、野戰重炮、裝甲作戰部隊。

看着前線偵察部隊轉回的日軍在察東修建築壘地域的情報,尤其是偵察機拍攝的日軍新修建築壘地域的照片。陳翰章幾乎一樣就看出來,這是他在第一階段會戰時在通遼北遭遇的,曾經給負責突破的裝甲二旅帶來嚴重損失日軍築壘地域的加強和延長版。

只不過日軍在察東地區修建的這個築壘地域,面積更加的廣大,縱深也更寬。同時雷區的面積,要比通遼那一戰的築壘地域要大的多。僅僅在多倫至正鑲白旗正面地域,就發現了四處大面積的雷場。

中間不僅有反步兵地雷,還首次發現了日軍制式反坦克地雷。而反坦克壕的數量和規模,也超過通遼方向的築壘地域。最關鍵的是火力密度,遠遠不是通遼戰役時候所遭遇的日軍火力密度所能相比的。

僅僅目前已經查明的,日軍部署的反坦克火力密度,幾乎超過他在通遼戰場遭遇的數量一倍。尤其是九四式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的數量,遠遠的超過當時通遼戰場。這些還只能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實際的數量有可能要多的多。

面對着突破地域日軍火力的增強,以及部署的大縱深防禦體系,陳翰章以當初在通遼戰場上的經驗和教訓爲基礎,多次反覆的修改作戰方案。側翼迂迴戰術,這沒有什麼好說的,基本上只是根據日軍縱深部署調整,進行一些微調。

關鍵是在正面對二十六師團所在築壘地域的攻擊,這纔是陳翰章方案調整的重中之重。但幾次修改出來的結果,卻總是無法讓自己滿意。通遼作戰對陳翰章來說,相對慘重的教訓,讓陳翰章在最終方案敲定上顯得很猶豫。

爲了拿出最好和最穩妥的作戰方案,陳翰章自二月中旬開始,數次冒險前往察東兩軍對峙地區親自查看日軍部署調整情況。並在楊震的批准之下動用部分重炮和轟炸機,對察東地區日軍修建的築壘地域實施多次的火力偵察和破壞行動。

但多次火力偵察的結果,卻並不能讓他滿意。除了查明日軍在察東地區部署的高射炮數量,遠遠超過之前歷次會戰這個結果之外,最多也就證明了日軍戰場工事的搶修能力相當的強。至於其他的,所獲寥寥無幾。

日軍在抗聯實施火力偵察的時候,爲了做到最大的保密,寧肯被動的挨炮也不進行任何的還擊。在步兵戰地受到火力打擊的時候,部署在縱深的重炮陣地一言不發。其所有的火力點,即便前沿部隊發動試探性的攻擊,但基本上只以步機槍進行還擊。所有步兵炮以上的裝備,一律保持沉默。

有限情報上顯示,日軍在察東部署了大量的火炮,尤其是重炮部隊數量不少,而且還在陸續的調進之中。但眼下日軍卻擺出的這麼一個死挺着捱打,也堅決不還手的架勢,非但沒有讓陳翰章放鬆警惕,反倒是加深了他的顧慮。

再加上從二月中旬開始,平包線異常的忙碌。從北平、石門、天津開過來的日軍軍列密度越來越大。儘管受到抗聯不斷的空襲,但是日軍鐵路運輸的力度並未明顯的減弱。以陳翰章對日軍的瞭解,這裡面沒有貓膩就怪了。

看着情緒多少有些急躁的陳翰章,楊震什麼都沒有說,一句批評的話都沒有講。在還要制定全局作戰計劃的情況之下,耐着性子與郭邴勳一同協助他研究突破方案。還專門調給他也一架美製輕型雙發高級教練機,專門用於他去裝甲兵訓練基地對戰術進行實踐。

其實日軍在這個方向調集了大量的反坦克火力,這並未出乎楊震的意料。作爲突破方向的選擇,地勢平坦的察東遠比察南地區,更加有利於坦克集羣作戰。尤其是在第一階段會戰之中,抗聯已經實施過坦克長途奔襲作戰的情況之下,日軍不會不考慮改變戰術。

考慮到察東的地形,以及抗聯可能選擇的突破口,以及採取的坦克集羣戰術,日軍想要遏制住抗聯向察西、綏東地區進攻,那麼短時間之內盡最大努力的增強反坦克火力,是日軍一個必然的選擇。

以日軍的一貫反應速度來說,這個變化並不足爲奇。雖說日軍在裝備調整上,過於強調本國的特色,其戰略眼光也過於狹窄和偏執。但這並不能說明日軍真的一點看不出戰場上暴露的問題來,一點也不知道變通。死抱着過去的經驗,一條路走到黑。雖說大的方面調整是不太可能,但是在某些局部問題上,進行一些微調還是會進行的。

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二章 一場豪賭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第九十五章 反覆爭奪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四百二十七章 有些尷尬的設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做的如此徹底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場上的兩個意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羣策山(8)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3)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第一百九十六章 楊震的思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一百零八章 備戰(2)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一百零一章 恐怖的一幕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們身上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一戰的長遠影響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二百零五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了大財第一百八十章 陳翰章的精心準備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一百八十一章 血肉雙城(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致命的問題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覺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國人民在關注着我們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九十一章 儘可能挑軟柿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
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二章 一場豪賭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第九十五章 反覆爭奪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四百二十七章 有些尷尬的設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做的如此徹底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場上的兩個意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羣策山(8)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3)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第一百九十六章 楊震的思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一百零八章 備戰(2)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一百零一章 恐怖的一幕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們身上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一戰的長遠影響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二百零五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了大財第一百八十章 陳翰章的精心準備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一百八十一章 血肉雙城(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致命的問題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覺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國人民在關注着我們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九十一章 儘可能挑軟柿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