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堅持與反對

當此次會戰結束之後,在得知此次會戰基本上達成戰役發起目,以及接到抗聯傷亡數字的報告之後,主席在心疼之餘給楊震下了二個評語。一個說他是人有多大膽,地就有多大產。人是年輕,但這個膽子更大,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做量體裁衣。給他一個竹竿子,他敢把天捅一個窟窿。

第二個說他的思維有些天馬行空,跳躍性很強,眼光看的也很遠。從此次會戰的戰略和戰術部署上來看,他這個人很不喜歡墨守常規。很善於打破條條框框,不拘於常理。一旦認定了,就敢於放手幹。這個人雖然年輕,但可以帶一百萬的兵。

主席說這番話的時候,雖然語氣裡面掩飾不住的欣賞。對此戰改變了整個華北的戰局,讓華北各大戰略區的壓力大大的減輕,有利於各大戰略區儘快恢復元氣。但此戰引發的一系列後續影響,尤其是眼下國內政治局勢複雜的情況之下,也讓主席多少顯得有些憂心忡忡。

從會戰尾聲開始,八戰區在陝甘寧周邊頻頻的小動作,讓主席已經清楚的認爲,此戰已經讓某些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壓力。這個壓力不單單是政治上的,更是軍事上的。這麼龐大的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讓一向秉承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某些人,恐怕是寢食難安。

這一戰在軍事上,的確取得了巨大的戰果。在今後的一段時間之內,已經連成一體的華北與東北根據地,將會獲得一個相當大的跳躍式發展。這也是中央提前對各大戰略區,進行重新整編的原因。

但在政治上引起的後遺症恐怕會更多,因爲軍事實力上的改變,不單單是中日兩國之間的改變。當軍事的天平出現傾斜的時候,直接會影響到國內本就已經微妙的政治生態。主席與中央,都感覺到了相當大的壓力。

在爲政治環境很可能會急劇惡化擔憂的同時,抗聯此戰之中巨大的傷亡,更讓主席心疼。這麼一支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的虎狼之師一戰傷亡過半,短時間之內再無力承擔任何大型作戰任務,也讓主席感覺到這纔是某些方面蠢蠢欲動的主要願意。

所以主席認爲,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讓此刻不僅成爲全軍主要突擊力量,更是華北戰場總預備隊的抗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恢復元氣。但在東北今後還要承擔相當大重擔,建設成爲全軍大後方,工業和農業生產壓力相當大。以及根據地人口基數有限的情況之下,這些缺口,全部依靠東北有限的人口自己解決不現實。

應楊震所請求,也爲了儘快的恢復此戰之中傷亡過半元氣大傷的抗聯。主席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給幾大戰略區都下達了爲抗聯動員一部新兵的命令。甚至給山東和蘇北的新四軍,也下達了各動員七千至一萬人新兵的任務。

對於中央的這個要求,幾個大區的首長儘管都有一定的爲難,但最終還是都咬牙答應了下來。三個大區幾位首長一合計,將這個數字按照各自根據地實際負擔能力,直接在會上就分配了下來。

至於說爲難,倒也不是說他們都本位主義。而是他們自身也要發展,也要擴充部隊,也要補充此戰之中的傷亡數字。特別是眼下所轄面積,幾乎擴大了一倍的晉綏和晉察冀兩個戰略區,尤其是很爲難。

相對其他大區來說,周圍環境最差的晉綏軍區是最吃力的。位於晉西北、綏遠的晉綏軍區,在面臨着前狼後虎,不僅要對付正面同蒲鐵路的日軍,還要提防後套方面三個軍,側翼還要應對那個時不時搞些小動作的二戰區。一旦陝北真的有事,還要抽調兵力西進增援。

華北境內所有的大區,晉綏軍區壓力卻是最大的。但這裡的環境也是最差的,人口基數還是最少的。眼下晉綏軍區所轄地區,雖說一下子擴充了兩倍多。但是無論是綏遠還是晉西北本身的人口基數來看,都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動員太多的新兵。

當年擔任協防陝甘寧邊區河防任何的一二零師,當初進入冀中平原,除了爲剛剛成立的冀中抗日根據地壓陣之外,更多的是爲了補充兵員。也足以說明了晉西北人口數量,根本就無法滿足擴軍的需要。

而新解放的綏遠,雖說人口數量最多的綏南和綏中,現在都在綏蒙軍區手中控制。但綏遠地處西北偏遠地區,本身人口基數就不足。即便控制了整個綏遠最富庶,也是人口數量最多的綏南,但有限的人口也無法滿足大量擴軍的需要。

至於晉察冀雖說所轄區域周邊環境雖說要好於晉綏,而且有着抗聯從側翼的支援。但卻直接面對着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所在地,地處日軍在華北的戰略核心地帶,更承擔着連接東北與華北兩大戰略區紐帶的重擔。

本身擴軍的壓力,也是相當的大。而且作爲去年日軍掃蕩的重點地區,晉察冀軍區在去年日軍持續近一年的瘋狂大掃蕩之中,也損失了大量的人口。原本就不富裕的人口數量,現在顯得更加緊張。

而其新解放又都不是人口密集的地區,甚至人口總數相加比不上一個原來的冀中軍區的兩個縣。再加上自身所需擴編部隊,同樣所需的新兵數量。這麼一來中央的這個要求,帶來的負擔可就相當的重。作爲軍政主官,他們不能不考慮各自根據地的承受能力。

但不管怎麼說,爲難歸爲難,幾位老帥還是都很大肚。對於中央的要求,也沒有打折扣的都承諾下來。保證十月份之前,爲抗聯動員十萬名新兵。這也算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吧。都承了東北方面這麼大的情,而且以後還要繼續承下去,自己總歸還得有點表態。

而且按照中央原本得意思,挺進軍在完成此次會戰後,除了營以上幹部調回原根據地之外,所有的部隊全部移交給抗聯。但人家主動提出這些部隊只完璧歸趙,自己則只要新兵。將骨幹在武裝齊全之後,又都給送了回來也算是相當夠意思了。幾位老帥爲難歸爲難,最終還是硬着頭皮答應了下來。

不過楊震也沒有白要他們的新兵,答應將此次會戰之中在東北繳獲的日軍所有武器,全部交給華北部隊。其中的火炮,全部由東北軍區配齊挽馬之後再行移交。同時由東北軍區幾大馬場,爲幾大戰略區各提供兩千匹合格的戰馬。爲各大戰略區組建或是擴編騎兵,做好相應的準備。

在將主要問題研究完畢之後,楊震最後兩個議題,第一個在各個根據地內,再想辦法動員一批高中文化基礎的學生,去蘇聯留學的建議,沒有任何障礙的通過。甚至楊震提出的,能派出多少就派多少的要求,都障礙的通過。但是他第二個議題,卻是遭到了全體與會人員的堅決反對。

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將,對楊震要各大戰略區,統一抽調一批有文化的幹部,去蘇聯學習海軍,抽調一批部隊到蘇聯接替不斷抽調海軍上岸參加陸戰,海軍兵力已經不敷使用的蘇聯海軍,擔任水兵執勤的思路。都表示了激烈的反對,甚至是相當的不理解。

幾位老帥都認爲在眼下根據地已經擴大,華北的形勢已經得到改變,部隊急需要擴編。到處都需要軍事幹部,更需要補充兵員的情況之下。抽調一批幹部和部隊,去蘇聯搞什麼海軍,非但沒有任何的作用,還變相的削弱了自己的實力。

中日之間戰爭是以陸戰爲主,海戰那是太平洋上的事情。全軍各大戰略區,包括靠海的新四軍一部,以及山東軍區的幾個二級軍區在內,全軍上下沒有一艘軍艦,甚至連一個造船基地都沒有。

行,就算退一萬步,美國人會給幾艘軍艦。但日本人的海軍實力居全世界前三位,就算搞來幾艘軍艦,與實力強大的日本海軍一對比,也是螞蟻撼大樹。這不是眼光的問題,是眼下的現實不允許。

而且眼下美國人又正在與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上,不斷的進行着海空大戰。在打一戰敗一仗的情況之下,也不可能給你太多的軍艦。但就算美國人答應給軍艦,你怎麼開回來?要知道整個中國沿海,都在日本海軍的封鎖範圍內。

美國人即便答應援助軍艦,他怎麼給你送過來?全軍各大戰略區華北到華中,就算將華南的東江抗日中縱隊都算上,除了幾個小魚港之外,也沒有任何一個可供軍艦停泊的港口,你軍艦就算真的搞回來,可你往哪裡放?就停泊在海上,用不了幾天日本海軍就會將它們全部送入海底。

最關鍵的是眼下各大戰略區,都缺乏可以維持艦隊運轉的體系,都沒有一個熟悉海軍的工程技術人員。一旦出現什麼戰損,連維修的地方都沒有。現在的那個大戰略區,都無實力支撐一支艦隊,哪怕是最小規模的艦隊。你就是學成歸來,搞來了幾艘軍艦,也無用武之地。

現在戰爭時期都用不上的東西,你學那玩意有什麼用?這些東西等到抗戰勝利了,或是等到也許不遠的未來在去考慮才行。至於現在應該集中精力解決陸地上的問題,而不是好高騖遠的去考慮海上的問題。

這些老帥除了副總指揮與一二九師、太行軍區那位黃埔畢業的代師長和司令員之外,基本上都曾經在國外留學過,其中不乏去法德兩國的人。雖說學的都是陸戰,但是對海軍也有一定的瞭解。畢竟近代中國遭遇的入侵,都是從海上來的。

他們都很清楚,維持一支海軍需要什麼。更知道海軍是一個系統的東西,不僅僅是有幾艘軍艦就完事了的。它需要強大的修造船能力,系統的機械工程研究以及製造能力,以及龐大的基地羣。對國家整個工業基礎發達與否的依賴,更是超過了任何的軍兵種。

維持一支海軍龐大的費用,對國力的需求也是異常的龐大。海軍出動一次,不算其他方面,僅僅維持必要的燃料需要,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這筆錢,包括東北在內那個戰略區現在都根本承擔不起。

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七十五章 總攻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二百七十六章 總攻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三百零九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二百八十章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你放在這裡的原因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三百六十一章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四十六章 佈置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美國人的算計第255章 配給制第三百七十七章 原子彈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六十一章 瓷器店內打老鼠第八十九章 就坡下驢的楊震第三百七十一章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七十五章 總攻擊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二百零五章 未必是真的平靜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十五章 什麼叫做真正的變態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三十五章 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雙城(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五十四章 從天而降的死神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四百七十九章我沒有那麼大胃口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247章 您必須休息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四章 迷魂陣還要擺下去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十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5)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
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七十五章 總攻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二百七十六章 總攻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三百零九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二百八十章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你放在這裡的原因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二百八十八章終於上鉤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三百六十一章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四十六章 佈置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美國人的算計第255章 配給制第三百七十七章 原子彈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六十一章 瓷器店內打老鼠第八十九章 就坡下驢的楊震第三百七十一章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七十五章 總攻擊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二百零五章 未必是真的平靜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十五章 什麼叫做真正的變態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中絞殺戰第三十五章 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雙城(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五十四章 從天而降的死神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四百七十九章我沒有那麼大胃口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247章 您必須休息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四章 迷魂陣還要擺下去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第十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5)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