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

實際上楊震從哈爾巴嶺車站北上的速度並不快,甚至在老黑嶺腹地整整休整了兩天。若是第八聯隊的動作快一些,楊震就真的被封閉在了老黑嶺山中。最起碼,北上不會進行的如此順利。

讓楊震在老黑嶺山中耽擱了整整兩天寶貴時間的原因是他在攻打哈爾巴嶺車站之時,在一個尚未修建完成的鐵路直線上發現了不知道因爲什麼被甩在這裡的五節車皮。

在這五節車皮之內,楊震所部救出了近四千飢寒交迫的勞工與戰俘。而從哈爾巴嶺車站上發現的通行記錄中的得知,這列火車上的勞工與戰俘是準備分別押送到兩個地方的。

車上的勞工是準備送到鏡泊湖水電站工地上的,而戰俘則是要押送虎林的。至於到虎林去做什麼,車站上的火車通行記錄卻是沒有任何記載。除了楊震之外,在場的所有人,包括這些戰俘自己也沒有人知道他們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

從倖存勞工口中上楊震可以清楚的得知,這列勞工列車共有十餘節,車上共有勞工、戰俘萬餘名。除了戰俘都是準備運往虎林、東寧之外,大部分勞工都是日軍從關內鬨騙,甚至乾脆就是抓來的,準備運往鏡泊湖水電站修建工地。

這五列車皮已經被甩在這裡整整兩天,如果不是楊震所部經過,恐怕這些人大多都得凍餓而死。至於這五列車皮因爲什麼被甩在這裡,卻是沒有人能說的清楚。甚至被俘的僞滿鐵路警察都不知道距離自己直線距離不過兩裡地的這處支線上這五列車皮之中,還有數量如此龐大的勞工。

被救出來的勞工與戰俘數量雖多,但身體極度已經極度虛弱。在無法將這些勞工丟棄在這裡的情況之下,楊震只能冒險在老黑嶺中休整了兩天,以恢復這些勞工與戰俘的體力。

經過部隊中勞工出身的戰士現身說法,被解救的勞工全部“自願”從軍。對於勞工來說,既然來東北掙大錢的願望原來只是一個泡影,家又已經回不去了,那麼除了參加楊震的部隊,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別無選擇。儘管爲了是否吸收這些勞工參軍,楊震幾個人曾經傷透了腦筋。

至於那些戰俘來說,就更不用提了。這些人在戰俘營中便飽受磨難,此時獲得解放,估計沒有人傻到再回去讓小鬼子虐待了。這些戰俘大部分都是去年在武漢會戰中被俘的,算起來在鬼子戰俘營之中也呆了不少的時間。

有了這部分的戰俘與勞工的加入,楊震的部隊有如吹氣般快速的膨脹起來。實打實的有了一個簡編師的實力。雖然部隊實現了跨越似的發展,但楊震卻沒有半分的歡喜,而是陷入了憂慮之中。

楊震知道自己在脫離老黑頂子秘營之後,在尋找到下一個穩定的,可以有充分時間對部隊進行整訓的落腳點之前,並不適合大批擴編部隊。

戰俘出身倒是好說,都打過仗,水平不知道怎麼樣,但最起碼開槍射擊、最基本的戰術運用還是會的。最起碼到了戰場之上,不會面對着日軍的火力傻跑,一廂情願的認爲自己兩條腿能夠跑贏日軍的炮彈。

但戰俘出身的勞工不過佔解救出的勞工數量的四分之一,也就說滿打滿算不過一千多人。其餘的一點軍事常識都沒有,甚至絕大部分連槍都沒有摸過的人佔據了絕大部分。這些人在鬼子如今像瘋狗一樣追着自己的情況之下,非但不能起到什麼作用,恐怕還會成爲自己一個嚴重的負擔。

最關鍵的原本有些富餘的武器彈藥,再接受了這四千多勞工之後,便顯得極爲緊張。拐老婆溝口繳獲的武器彈藥,除了補充那一戰的損耗之外,其餘的已經全部與傷員一起運回老黑頂子秘營。尤其不便攜帶的裝備已經全部運了回去。

儘管楊震將從擊潰僞滿鐵路警察護路大隊以及稍後的打援戰鬥中繳獲的武器全部發放下去,但也只夠裝備那些戰俘出身的人。也就是說,不算輕重機槍等支援武器,現在僅僅最基本的步槍便又兩千多條的缺口。

這還只是武器上的缺口,還不包括冬裝、糧食等其他各種物資的缺口。尤其是糧食,加上這多出來的四千人,楊震所部原來攜帶的足夠維持半個月的糧食,卻是連三天都吃不到。

但將這兩千多勞工若是推出去,不僅對部隊士氣影響極大,更重要的是這些人便斷絕了所有的生路。就算被重新抓獲之後,日軍不對其進行屠殺,但等待他們的也只有勞力被榨乾之後的死亡。

在解救這批勞工之後,楊震召集了包括總指揮在內的所有人連續開了幾次短會,依舊沒有找到任何的解決方法。別說楊震這些也算打過幾仗的人,就是一般的新兵都知道在日軍瘋狗似的圍追、堵截之下,帶着兩千多刺手空拳,且沒有受過任何軍事訓練的新兵行軍作戰會是一個什麼結果。

眼看到了必須得走的時候,可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讓楊震很是頭疼。實際上每一個人都知道,這些人只要訓練好了,對於始終缺乏兵源的部隊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擴充機會。

能被抓來當勞工的,雖然不能說都是青壯年,但至少都是年輕力壯的。只要能有一個穩定的時間訓練,這些人對部隊的壯大發展,將會是一個有力的助力。但眼下的情況,卻讓所有人,包括總指揮在內都沉默了。

眼看敵情越發嚴重,再不走就真的被困在這四面受敵的老黑嶺之中的情況之下,大家又一討論了半晌,卻依舊沒有能拿出一個兩全其美的主意。帶上還是不帶,成了楊震與所有人面臨的最頭疼的事情。

拿不定主意,部隊又不能在此處長待,大家幾乎都將眼光投向了沉默不語的楊震。良久,總指揮先開口道:“楊副總指揮,你看怎麼辦?這些勞工究竟吸收進部隊還是發錢遣散?”

總指揮開了口,李延平猶豫了一下也道:“我看還是發錢遣散的好。我們現在面臨的形勢並不樂觀,一下子吸收進這麼多人,部隊的戰鬥力下滑的很厲害不說,補給也是一個大問題。”

“日僞軍現在瘋狗似的對我們圍追、堵截,帶着這麼多人對我們行軍、作戰影響太大。這些人沒有受過任何的軍事訓練,大不多人連槍都不會用。一旦我們與日僞軍遭遇,這些人亂起來甚至會衝亂我們自己的部隊。我看除了那些戰俘出身的留下之外,其餘的人還是發錢遣散爲好,部隊擴充不在於這一時。”

聽罷李延平的建議,楊震擡起頭看了看郭炳勳與王光宇。二人見到楊震將目光投向自己,猶豫了一下之後,最終也緩緩點了點頭,表示贊同李延平的建議。

說實在的北滿地廣人稀,一下子招這些兵不容易。只要環境允許沒有人會拒絕這麼一大批兵員。若是時局稍緩,一下子補充部隊這麼多人,做夢都想部隊發展、壯大李延平恐怕會笑的睡覺都合不攏嘴。

但對於眼下的形勢來說,帶着兩千多連最基本的軍事訓練都沒有受過的新兵行軍、作戰,那不叫擴編,叫包袱。這些人甚至可能會最終拖垮部隊。能讓原則性極強的李延平說出放棄的話,說明形勢絕對不容樂觀。

聽罷幾個人的想法,楊震又將目光投向了總指揮。卻見到總指揮對於他投過來的目光,也是緩緩的搖了搖頭:“將他們遣散,對於急需勞工的小鬼子來說,就算重新被抓,也不見得殺了他們。極有可能將他們押回他們本應該去的地方。”

“但我們若是帶着沒有受過任何軍事訓練的他們,我們將喪失最大的優勢,便是我們的機動能力。至少短時間之內是這般。況且將沒有受過任何軍事訓練的他們送上戰場,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什麼?你是軍事指揮員,這個道理我們不說,你應該清楚。”

“我想,在沒有取得下一個穩定的落腳點,在我們能夠爭取至少短暫的休整時間,能夠對新兵進行訓練之前,我們的部隊不宜急劇擴大。延平說的沒有錯,還是遣散爲好。”

總指揮的話音落下,楊震沒有立即回答,從來都不吸菸的他突然從李延平要了一支香菸點燃之後,狠狠的吸了起來。

就在整根香菸要被楊震吸完的時候,楊震看着渺渺升起的煙霧,眉頭一皺突然下了最後決心道:“總指揮、政委、參謀長,這些人不能遣散,全部都要帶着走。”

對於楊震的決定幾個人都愣住了。他們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年輕,卻殺伐果斷,軍事素養極高的將領最終的決定卻是這個,幾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們都不明白,這其中的利弊,在已經很明顯的情況之下,楊震爲何還要下這個決定。

看着吃驚不小看着自己的衆人,楊震苦笑道:“這些人不能遣散,一旦遣散對我軍的軍心士氣影響極大,對我們部隊今後發展也很不利。”

“我們對幹部、戰士宣傳的抗戰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爲了解救在日寇手中受苦受難的同胞的嗎,但同胞真的有難之時,我們卻爲了自身安全將他們丟下,這說得過去嗎?難道我們只是嘴上說說?而且我們也要考慮一下部隊之中勞工出身的人的感受。”

“實際我們都知道一旦被遣散,他們面臨的後果是什麼。正像總指揮說的那樣,正急需勞工的小鬼子不一定會現在就對他們進行屠殺。但這只是我們的一種猜測而已,鬼子會不會動手,我們誰也不知道。”

“小鬼子一向拿中國人不當人,這些對於他們來說幾乎是唾手可得的勞工就更不在乎。誰能保證小鬼子爲了保證他們中不混進我們的人,對他們所謂重點工程帶來危害,會下毒手。鬼子幹這種事情不是一回兩回了。”

“就算退一萬步講,鬼子爲了保證勞動力需要,不殺他們。將他們送到鏡泊湖水電站繼續做苦工,但我們既然已經將勞工作爲我們後續主要補充兵員,這會給我們帶來致命影響的。誰能相信一支在危急的情況之下,丟下他們自己逃跑的軍隊?還有誰會參加這樣的軍隊?人言可畏啊?”

“小鬼子也會拿這件事做文章,破壞我們的威信與影響。尤其是在我們已經決定以勞工爲今後主要補充兵員的目標的情況之下。所以我認爲這些人我們必須都帶走。”

“況且兩千多人,在我們部隊實力還很弱小的時候,一下子都不要太可惜了。紅軍長征的時候,很多招收的新兵也沒有時間訓練,都是邊行軍邊訓練的。”

“沒有受過軍事訓練,這不要緊。我們可以在行軍休息之時對他們開展。這些人都是貧苦百姓出身,否則也不會被抓了勞工,只要體力恢復,行軍、走路應該沒有問題。”

“將他們編成兩個新兵團,抽調一批副職擔任各級幹部。我們的班長都是按照連排長,戰士都是按照班長標準訓練的。抽調出一批來,足夠滿足軍官與班長的需要了。”

“至於訓練,緊急情況之下一切從簡。在不影響部隊戰鬥力的情況之下,抽調出一批武器彈藥,在適合的時候教會這些人武器使用以及最基本的戰術、紀律訓練。至於隊列以及其他基礎訓練暫時取消,等形勢允許之後再補上。”

“武器的問題,不行就每一個人先發兩枚手榴彈。等繳獲了武器,再補充。至於戰鬥,除非出現極爲必要的情況,讓他們觀戰。一旦我們部隊出現傷亡,這些人可以隨訓隨補。”

楊震嘆了一口氣道:“我知道,帶着這兩千多未受過任何軍事訓練的人行軍、作戰,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殘酷,而對於我們來說更是一種考驗。但還是那句話,大浪淘沙,淘不盡的纔是真金。我想經過戰鬥的考驗,他們中倖存下來的人,終究還是會成爲一名合格的戰士的。”

“至於那些戰俘出身的人與原先的老部隊以及那些參加我軍的僞滿軍俘虜打亂,編成三個整編團。每個團下轄三個步兵營、一個重機槍連,一個四門制的迫擊炮連,一個通訊連。我們原來手頭的重機槍、迫擊炮加上董平摸回來的日軍那個迫擊炮中隊的那十幾門迫擊炮,足夠滿足這個編制了。”

“至於我們的部隊我看先改編成二路軍吉東軍區獨立一師。師下轄三個步兵團,以及由那兩門山炮加上編余的迫擊炮組成的一個炮兵營。師長、政委、參謀長,先由我、政委與老郭三個人暫時兼任。”

“至於三個團長,我看一團長,二團長由劉長順擔任。至於三團團長嗎?就由三連連長杜開山擔任。老王原來在五軍就任過師長、政委,到四軍之時又任副軍長。無論是能力還是經驗足夠了。”

“而劉長順、杜開山這兩個人雖然在經驗上還有一定欠缺,但作戰勇敢,腦袋也足夠靈活,幾次戰鬥中也是所有連長之中表現最出色的。只要我們用心提點,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說到這裡,楊震擡起頭看了看李延平與郭炳勳道:“政委,你要儘快拿出各級政工幹部人選。這一千多戰俘儘管都是有一定經驗的老兵,但是對於我們部隊來說,他們就是新兵。無論是我們還是他們相互之間都是陌生的。”

“他們一補充進部隊,我們的作戰部隊新舊比例幾乎達到了一比一的比例。這政工幹部,一定要得力。若是所有各級政工幹部一下子配不齊的話,團政委、營教導員以及各連指導員一定要配備齊全。尤其是團政委,一定要選擇腦袋靈活的,那種死教條的堅決不要。不行你先兼任一個團的政委。”

“老郭,營連軍事幹部的人選就由你多費費心,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配置完畢。營連幹部,尤其是連排長,是部隊指揮員的基礎。只要這些人安排好,部隊纔會儘快的形成戰鬥力。”

“記住每一個營連至少要配備兩名副職。戰俘中的軍官挑選一下,全部安排爲副職。告訴他們這只是暫時的,只要他們表現出色,機會是一樣的。至於他們之間的磨合,只能在戰鬥中磨進行了。好在這些主官都在一起訓練了很長時間,之間並不陌生,應該會很快進入狀態。”

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三十九章 總攻擊令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一百零一章 恐怖的一幕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火再起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軍到了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狼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九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二十二章 倒計時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鍵在一個快字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須要習慣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學問的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二百零七章 穩妥一些爲好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二百八十五章 驗證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張牌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一百零五章 兇惡的叛徒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二百零四章 楊震的決定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七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不可失第261章 思念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翰章的判斷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
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三十九章 總攻擊令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一百零一章 恐怖的一幕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火再起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軍到了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狼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九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二十二章 倒計時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鍵在一個快字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須要習慣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學問的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二百零七章 穩妥一些爲好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二百八十五章 驗證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張牌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一百零五章 兇惡的叛徒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二百零四章 楊震的決定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七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不可失第261章 思念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於穩重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翰章的判斷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