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談判

儘管進城的抗聯並不多,但是從西直門進入北平的抗聯,卻打進了北平城的核心部位。要知道什剎海就在皇城北門地安門附近,打到這裡也就意味着接近北平城的皇城區了,而皇城也就意味着是北平的核心地帶。

這裡距離華北方面軍司令部中南海,現在已經近在咫尺。抗聯突擊部隊搶佔西直門並殺進城,讓岡村寧次意識到了即便通州的五十九師團,門頭溝至長辛店一線的一一零師團還在抵抗,但眼下的北平城實際上已經是等於守不下去了。

岡村寧次很清楚,在城外的兵力已經被切斷了與北平城之間的直線聯繫後。不到兩千人的防禦兵力,對偌大一個北平城來說,幾乎就像一盆水裡面撒了一點點的胡椒麪。別說防守整個北平城,就是防守幾個內外城的十多個城門,這麼一點兵力都不夠。

敵軍之所以還沒有攻城,不是自己這個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有多大的面子,而是自己借了整個北平城內外大量古蹟的光。當面的敵軍雖說是鑽山溝的土八路,但明顯也知道北平城在中國歷史中的意義。

要是沒有這些文物古蹟,恐怕就這麼一點的兵力。敵軍早就直接攻城了,而不必有任何的忌諱。以華北方面軍現有在北平城內的兵力,恐怕用不了一天,北平城內外就得被敵軍全線的突破。

眼下坐困孤城的岡村寧次,現在是異常的頭疼。守,基本上已經不可能。外圍的殘餘兵力,已經被與北平城分割開來。城內的這點兵力,想要固守北平城根本不可能出現任何的奇蹟。

城外的一一零師團與五十九師團殘部,多次試圖撤回城內,卻都未能成功。甚至通州不過距離北平十幾公里,五十九師團集中了一個聯隊,卻就是無法靠過來。在北平城的朝陽門城頭,都能聽見通州一線密集槍炮聲。

可自己即無兵力去接應,五十九師團也乾瞪眼,使盡了渾身解數就是靠不過來。一一零師團則被壓縮在門頭溝一線苦苦掙扎,非但無法向北平城靠攏,反倒是不斷的給方面軍司令部發電報求援。

至於天津方面的反擊,並試圖重新打通平津鐵路線的多次行動,均以失敗而告終。天津方面的增援,被南下的東北共軍死死的阻擊在武清至安次一線。而且天津方面的多番努力,非但沒有重新打通平津鐵路線,反倒是自己敵軍死死的壓制在天津周邊。

甚至因爲兵力過於集中在武清至安次一線,被一部敵軍趁虛而入,從玉田一直打到了寧河、蘆臺一線,並切斷了北寧鐵路,切斷了華北方面軍與關東軍陸路上的聯繫。如果不是海軍艦隊利用炮火封鎖了北塘,恐怕塘沽港都要受到威脅。

戰役打到了這個地步,天津方面短期如果不得到大量的援軍,根本就沒有翻盤的希望。天津方面的守軍遲遲無法靠攏,也就等於切斷了這部分距離北平最近的援軍,增援北平城的所有希望。即便大本營現在全力增援天津,可現在的北平城能堅持到天津守軍趕到嗎?

撤,地面上的交通已經全部被切斷。強行突圍,這兩千多兵力護送整個華北方面軍司令部,根本就不可能突出去。而現在的北平城內不僅僅有一個方面軍司令部,還有幾萬名的帝國僑民,其中老弱婦孺更是佔據了大多數。

現在的岡村寧次是坐困愁城,想打無兵可調,想撤卻是已經晚了。通州至豐臺一線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抗聯部隊,向東突圍的通道已經被封閉。而豐臺車站現在正在處於激戰之中,已經無任何通過的可能。

就在岡村寧次面對北平戰局一籌莫展的時候,卻是突然接到下面的報告,抗聯與十八集團軍派出人,經其已經控制的西直門進入北平城,要求與華北方面軍直接談判。接到這個報告,明白了對手真實意圖岡村寧次,卻是多少有些猶豫。

但考慮到北平城內數萬僑民的安全,以及北平城內的現狀,岡村寧次儘管很不情願。但是還派出了方面軍副參謀長中西有貞少將,在西直門車站與抗聯派出的人談判。不過岡村寧次再三與中西有貞少將交待,面對敵軍代表的時候,態度一定要強硬。

如果敵軍讓他投降則直接免談,大日本帝國只有戰死的將軍,沒有不戰而降的將軍。而且如果他們不怕北平城這座千年古都毀滅的話,他不介意親自指揮北平城內的守軍,在北平城內與敵軍決戰。

只可惜抗聯派出的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人家壓根就沒有提無條件投降的話。只是告訴中西有貞少將,如果岡村寧次大將選擇完整的,不做任何破壞的北平城移交給抗聯方面。抗聯將會開放豐臺至天津的鐵路線,讓華北方面軍司令部與城內所有的僑民,可以安全的撤到天津。

城外的抗聯和十八集團軍保證在其撤離的時候,絕對不進行任何的空襲與地面襲擊。並且抗聯方面將扣押在豐臺車站的十幾列火車,移交給日軍方面以方便其撤離,而且可以同意日軍攜帶走全部的武器裝備。

但是日軍方面要保證不在北平城內做任何的破壞,同時將北平城內的僞軍政系統人員全部移交給抗聯方面,並保證對北平城內現存工業和石景山鋼鐵廠不做任何的破壞。尤其是對任何古蹟,不做任何的破壞。

所有掠奪的中國文物,所有被俘的中國軍人、政治犯,以及在珍珠港事變後扣押的大批外國僑民,必須全部的移交給抗聯和十八集團軍。作爲交換如果岡村寧次答應放棄北平,抗聯可以讓開門頭溝一線,放一一零師團僅存的殘餘力量撤至豐臺,與城內日軍一同撤回天津。

擔任談判的晉察冀軍區政治部那位副主任,直接告訴中西有貞少將,抗聯與十八集團軍方面,可以給岡村寧次二十四小時的時間讓他考慮。如果岡村寧次二十四小時之後,不給予任何答覆的話,那麼抗聯與十八集團軍將會視爲華北方面軍拒絕此項提議,將會直接發起攻城作戰。

面對抗聯提供的還算比較優厚的條件,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內部關於接受與否,卻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作爲參謀長的大城戶三治中將認爲在眼下,敵軍已經完成對北平城的合圍,而城內防守兵力極其有限的情況之下,實際上北平城已經無法守住。

爲了保護北平城內的幾萬僑民,以及保存下來部分兵力,防禦帝國控制華北的戰略橋頭堡天津,現在可以接受抗聯與華北共產軍的條件。但是在談判內容上,要加上通州的五十九師團餘部也要一併的撤離。

華北方面軍可以答應敵軍的條件,但是敵軍也要保證讓開平津鐵路,保證北平的所有日本人,安全的撤至天津。尤其是保證不對平津鐵路沿線,進行任何的破壞。北平的庫存武器,日軍也要全部攜帶走。

爲了撤退全部的僑民和北平戰場周邊的殘部,雙方不僅在北平城周圍,而且在整個平津前線要停戰三天,以保證華北方面軍在北平的部隊,以及僑民順利的撤往天津。雖說加上了一定的附加條件,但是大城戶三治的意思,還是接受敵軍提出的條件。

而他的副手中西有貞少將,也和他意見差不多。相對於還有些婉轉的大城戶三治中將,中西有貞少將的態度更加直白。他認爲眼下整個北平城內的守軍,已經根本無法守住整個北平城,甚至連固守城內的某一部分希望都渺茫。

最關鍵的是即便敵軍短期之內,因爲投鼠忌器暫時放棄攻城。但北平城內現有的存糧和存煤,也只夠城內的僑民和駐軍,維持不到半個月的口糧。門頭溝一線的丟失,門頭溝內的煤炭也已經無法運到北平城。

如果半個月之內援軍不到,整個北平城內的所有僑民,將處於飢寒交迫的境地。而從目前的戰況看來,短時間之內根本就不可能指望有援軍的抵達。別說半個月,就是一個月之內援軍抵達的希望都不大。

既然敵軍這個時候提出談判,那麼華北方面軍應該同意與敵軍打成一個協議。以保障北平城內幾萬僑民的生命安全,以及保住帝國未來反攻北平的實力。或是至少在援軍抵達之前,增加防禦天津的實力。

如大城戶三治參謀長說的那樣,固守天津這個反擊平津的橋頭堡,並集中兵力重新打通華北方面軍與關東軍之間的聯繫。如果真的能將北平戰場上的殘存兵力,撤回天津重新整編後在投入戰場。

遠比在眼下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情況之下,坐困北平孤城,甚至被人家一口口的吃掉要好的多,也要有意義的多。畢竟守住天津以及塘沽一線,便可以爲帝國在華北北部,也可以保證一個立足點。

更可以爲帝國在不遠的將來,重新奪回華北北部的,保住一個最重要的戰略要點和支撐點。對於現在的華北方面軍來說,在整個平津戰場上確保天津的安全,比在這裡困守孤城要有意義的多。

相對於傾向接受抗聯條件,以保存實力和僑民的這二位正副參謀長。華北方面軍的各個部長和課長,以及一衆年輕的作戰參謀卻是炸了鍋。認爲如此的不戰而放棄北平,實在有損帝國軍威。

作爲帝國軍人,應該以戰死沙場爲榮,而不是爲了選擇苟且偷生,放棄方面軍司令部所在地北平。儘管城內的防守兵力不多,但是華北方面軍現在可以武裝僑民參戰。北平城內的幾萬僑民,至少可以湊出一萬的兵力。

以城內各個軍需倉庫之中,庫存的大批武器彈藥,武裝一萬僑民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將這一萬僑民投入北平城防禦,再加上城內大量堅固的建築物。雖說眼下敵軍已經控制了西直門,但是在城內至少可以抵抗半年的時間。

糧食不夠可以從城內支那人那裡收集,只要能守住北平城,就算是餓死城內的所有支那人也在所不惜。即便這樣也防守不住北平城,也可以在臨死之前拽上敵軍精銳的一部分陪葬。爲天皇陛下光榮戰死,對於任何一名帝國軍人來說都是無上榮光的。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錯打錯着第一百四十一章關鍵時候的逆轉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六十二章 無賴戰術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雙城(九)第九十七章 事件的後續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四百五十二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局的走向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堅守八個小時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七十章 最應該做的不是檢討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255章 配給制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第三百一十章 改變路線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第三百三十章 差距太大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對不能離開這裡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三百零七章 三個如果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九十九章 你將來可以做外交部長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二百三十五章最急需的物資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錯打錯着第一百四十一章關鍵時候的逆轉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六十二章 無賴戰術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雙城(九)第九十七章 事件的後續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四百五十二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局的走向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堅守八個小時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七十章 最應該做的不是檢討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255章 配給制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二百九十章 必須要打出去第三百一十章 改變路線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第三百三十章 差距太大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對不能離開這裡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三百零七章 三個如果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九十九章 你將來可以做外交部長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二百三十五章最急需的物資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