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

這個獨立戰車第四旅團調到中國戰場之後,之所以一直沒有參戰。除了岡村寧次要留着在最關鍵的時候,當做殺手鐗使用之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濟南日軍汽車維修廠內接受改造。

當然這款改造不是徹底的大改,中國派遣軍沒有這個技術能力。中國戰場關內的日軍各個維修工廠,就連上海都沒有這個實力。更何況是華北方面軍所屬的一個汽車維修工廠?所以這個改造是華北方面軍,爲了應對抗聯的坦克威脅,進行的針對性的改造。

在其他方面沒有進行任何的改造,唯一的改造就是想辦法將口徑較大,又具備較強穿甲能力的火炮塞進這種坦克之中。爲了所謂的在火力上不吃虧,華北方面軍利用戰役打響之前短暫的平息期間,對多種火炮進行了對比。

將經過仔細的挑選,日軍之中唯一真正具備反坦克能力的九零式野炮,被岡村寧次親自拍板,指定給這款新式坦克換裝主炮使用。這款野炮的威力,已經在一式炮戰車上有了明顯的體驗。

在平射反坦克威力最大的八八式高炮,怎麼改進也無法成爲裝進這款坦克的炮塔之中。整個中國派遣軍裝備數量最大的,九五式和三八式野炮穿甲威力過小,九一式榴彈炮又太大,都無法成爲最合適的選擇之後。這款日軍一式炮戰車使用的野炮,就成了日軍的首選。

不過將一門野戰火炮裝進狹小的坦克炮塔之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式炮戰車是敞篷的,這款威力很大的野炮可以塞進去,不用考慮大小和後坐力的問題。但三式坦克的炮塔雖然當初爲了改進,而有意識的設計很寬大,可畢竟不是爲了這款野炮預備的。

被逼急眼了的日軍技術人員,在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到怎麼才能將九零式野炮,塞進坦克炮塔裡面之後。在狗急跳牆之下,居然乾脆想了一個招。將九零式野炮的三十八倍口徑的炮管,鋸成了三十二倍後,又在後坐力上想辦法減少了行程才總算勉強搞定。

在改裝了九零式野炮之後,華北方面軍總算是將這款坦克,不在當做原來的一式坦克改進型的發展。其實倒也不是說原來華北方面軍的認識錯誤,而是原來的三式坦克也的確就是一式改進型的發展型號。

相對於之前在通州戰場上投入的一式改進型號,這款三式坦克只不過換裝了二百九十四千瓦的柴油發動機。同時炮塔的尺寸加大了一圈,以便爲以後改進做準備。另外一個改動就是將側後方的裝甲厚度,由一式改進型的八毫米增加到了十一毫米。

而最大的改動是配備了增加了車內送話器,使得坦克乘員在作戰的時候,不用在依靠手勢、拍肩膀、架腳踹等方式相互聯繫。可以很便利的直接使用喉頭送話器進行相互通話,極大的方便了指揮。至於外觀除了炮塔略微大了一圈之外,二者的外觀都基本上相似。

經過華北方面軍這麼一改動,二者的外觀纔有了相當大的區別。畢竟改型坦克使用的野炮,因爲炮塔的限制火炮大部分的東西都無法塞進炮塔。火炮的氣缸駐退機,都暴露在炮塔之外。炮塔前部護盾外,那碩大的野炮助退機顯得很顯眼。

而且由於是用步兵使用的野炮,臨時改裝的坦克炮。雖說具有後坐距離達到了八百毫米,火炮復進所需的時間相當的長。無自動退殼裝置只有手動炮閂,使得火炮的射速也相當的慢,至少比抗聯使用的美製M四坦克慢了一半等很多毛病。

但是對於華北方面軍來說,不管怎麼說總算有了一款與抗聯中型坦克相抗衡的火力。至少口徑上已經趕上來了,更何況威力還是不錯的。經過試射在使用日軍一式自走炮裝備的穿甲爆破彈,完全可以擊穿抗聯裝備的幾種坦克正面裝甲。

只是中國派遣軍的九零式野炮有限,而且戰局的發展也不允許華北方面軍,穩當將所有坦克改裝。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才改裝了兩個中隊的三式坦克。而這兩個中隊之前的突擊之中,被當做獨立戰車第四旅團長高澤英輝大佐,一直當着壓箱子底寶貝沒有使用。

陳翰章的坦克集羣在向一百師團右翼強行穿插包抄的過程之中,正好與日軍這款臨時拼湊出來的坦克迎頭撞擊到一起。面對於迎上來的日軍這種新式坦克,抗聯坦克部隊的一個坦克營自然不會含糊。上來就全線壓上,準備按照通州之戰的經驗在五百米外開火。

但誰也沒有想到,就是日軍這款拼湊的坦克居然在坦克戰之中,卻成了與之對抗的抗聯坦克部隊最難啃的骨頭。縮短了身管的九零式野炮,雖說射程近了不少,威力也有些打了一定的折扣,但是基本的威力還在。

對地面部隊作戰提供火力支援,射程縮短了一些也許是相當致命的缺點。但是對於眼下基本上開火距離都在一千米之內,甚至只有幾百米的坦克戰來說射程縮短了一些,並不是足以成爲致命的影響。

同時一百師團吸取了之前對抗抗聯坦克部隊的經驗教訓,在這兩個戰車中隊身邊和身後,還配備了一箇中隊的八八式高炮,兩個中隊的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以及一個炮戰車中隊作爲反坦克炮使用。在這些火力的身後,還有裝備了四十多部鐵拳反坦克火箭筒四個步兵中隊。

剛這一交手,抗聯的參戰部隊立即就感覺到,眼前日軍投入的這些坦克不對。雖說裝甲防護能力並未與之前步兵遭遇的同型號坦克,有什麼較大的進步。但是在火力上,卻是有了相當的不同。

而且隨着兩軍的接近,抗聯一線指揮員也發現了當面的日軍坦克,與之前遭遇過的日軍坦克在外表略微的不同。但這個距離,已經讓一線指揮員無法在做出任何的調整。只能按照原來的計劃,搶先開炮以取得主動。

當面明顯也一樣打定了先下手爲強主意的日軍坦克,面對抗聯衝過來的坦克羣也沒有絲毫的猶豫,幾乎與抗聯的坦克搶在同一時間開炮射擊。而日軍部署在縱深的反坦克炮陣地,此時也全部開火以遠射配合坦克作戰。

雙方坦克剛一對面,第一輪的炮火對射下來。在八百米的距離上,抗聯雖說擊毀了日軍的七輛坦克。但是自己的參戰部隊的坦克,也吃了一個不小的虧,參戰的坦克被日軍一舉擊毀五輛。而且這五輛坦克不是被擊傷,是清一色被擊穿炮塔或是正面主裝甲造成了坦克全毀。

在八百米的距離開火,一次就被日軍擊毀五輛坦克。這在之前歷次與日軍坦克作戰的時候,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當面的這款日軍坦克,居然能在八百米左右的距離之內,擊穿自己的所使用的M四中型坦克正面裝甲。

其坦克主炮的威力,甚至還在M四坦克配備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之上。遠遠的超過日軍之前使用的五十毫米坦克炮,相當讓抗聯的一線指揮員感到吃驚。這個威力幾乎與日軍所有坦克裝甲車輛之中,對抗聯坦克集羣威脅最大的一式炮戰車已經大致相等了。

就算在通州戰場抗聯的坦克部隊,被日軍投入的一式改型坦克,擊毀了當時參戰部隊的大部分。但那時的戰損主要是因爲參戰部隊過於大意,被敵軍靠近五百米左右的近戰之中。這次可是絕對不一樣,日軍的坦克還是第一次,能在八百米的距離擊穿自己的主裝甲。

在這場戰鬥之中,日軍很注意發揮自己火力上的優勢,改變了原有加大馬力靠上去打近戰。結果卻因爲坦克自身的缺點,以及抗聯採取相對應的戰術。被抗聯坦克以精確的遠射,一輛輛的擊毀在衝擊的路線上。

而是轉爲儘可能的發揮自己眼下利用野炮改裝的坦克炮,威力大、射程遠,精度也相當高的優勢。與抗聯坦克部隊,保持在六百米以上的距離,不斷的採取機動對抗的戰術。轉爲採取抗聯之前採取的戰術,試圖將抗聯的坦克羣消滅在衝鋒的路上。

日軍在戰術上的這一改變,以及坦克性能出乎抗聯預料。使得這一場日軍不過投入兩個中隊的坦克戰,到成了抗聯坦克部隊在與日軍坦克,進行的正面對戰之中,單次戰鬥損失最大的一場戰鬥。

好在抗聯的一線指揮員經驗豐富,在發現日軍坦克火力明顯增強之後,立即下令將原本密集的衝鋒隊形立即散開。同時最大限度的發揮M四坦克觀瞄性能好,炮塔轉動速度快,因爲裝備了火炮垂直穩定器,在行進間射擊精準的優點。

採取以排爲建制採取多路出擊,拉大各輛坦克之間的距離。所有的坦克,絕對不要形成縱向攻擊序列,在進攻的時候要向日軍坦克集羣兩翼散開,儘可能的採取行進間精確射擊,力爭開火即命中的戰術。

在仔細觀察過日軍這款新式坦克之後,一線指揮員要求部隊,第一炮就要命中敵軍坦克暴露在炮塔外很明顯的駐退機。儘管這種戰術上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坦克集羣的衝擊力,但是也迅速的將戰損降了下來。

在一線指揮員快速的調整戰術之後,有效的利用了日軍這款坦克改裝火的弱點,成果是相當的見效。日軍炮塔轉動緩慢,坦克炮的射速又遠不如抗聯的美製中型坦克。局面雖說沒有如以往那般一邊倒,儘管還能勉強的抗衡,但局面越來越不利。

而日軍方面這款新式坦克,儘管首輪炮戰之中表現出色。第一次在八百米的距離上,擊毀了抗聯的中型坦克,可謂是首開日軍坦克戰中的作戰記錄。一改原來在五百米開外的距離上,只能被動挨打的現狀。

但過於草率的改動,也造成了進入實戰後,這款坦克的毛病百出。能夠取得的均勢,維持的時間並不長。好在部署在其縱深,使用高炮射擊指揮儀指揮的八八式高炮威力大、射程遠,給予了其相當的支援。纔沒有讓這兩個日軍戰車中隊,在第一時間之內就被打垮。

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決定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五十章 調你們的原因第三百零九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三十四章 挺進軍的徵兵辦法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三百三十章 不約而同的對手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謀劃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價第一百七十一章 是人才,但可惜了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要在放放血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二百一十三章 敗家子打法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天津(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定要穩住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二百四十五章 伏擊戰(一)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雙城(九)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會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二百二十二章 採取一切手段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韋維爾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二十四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實力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三百七十六章 這是糖衣炮彈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仗怎麼打?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會是一個機遇嗎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學會用人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突變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慧蘭與袁芷若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二十五章 行動(5)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十九章 計劃 (4)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超的分析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
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決定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五十章 調你們的原因第三百零九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三十四章 挺進軍的徵兵辦法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三百三十章 不約而同的對手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謀劃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價第一百七十一章 是人才,但可惜了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要在放放血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二百一十三章 敗家子打法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天津(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定要穩住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二百四十五章 伏擊戰(一)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雙城(九)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會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二百二十二章 採取一切手段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韋維爾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二百一十八章 炮擊的效果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二十四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實力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三百七十六章 這是糖衣炮彈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仗怎麼打?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鍋賣鐵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會是一個機遇嗎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學會用人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突變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慧蘭與袁芷若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二十五章 行動(5)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十九章 計劃 (4)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超的分析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