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教訓還不夠

在後續的突破作戰之中,爲了消滅日軍反坦克步兵小組,以及反坦克炮陣地。在右翼一個方向,一次突擊之中就集中了兩個一零七火箭炮連、一個一二二火箭炮連,一口氣打了七個齊射。

配屬的兩個一五零榴彈炮連,五個一零五榴彈炮連,四個七十六毫米加農炮連,三個一百二十毫米重迫擊炮連,則在一線炮兵引導員的引導之下。也採取了彈幕射擊,層層掩護坦克和步兵部隊向敵軍縱深突進。

密集的炮火將日軍整個右翼防禦縱深,從三公里至十餘公里內炸成了一片的火海。而航空兵也從其他方向,抽調了一個轟炸機中隊,對一百師團右翼陣地縱深採取地毯式轟炸,以掩護地面部隊的突破行動。

在地面炮火和航空兵的全力掩護之下,侯國忠後續調集來的坦克部隊,掩護抗聯的一個機械化步兵團,並加強的兩個七十六毫米自行火炮連,以及兩個自行高射機槍連配合,重新發起攻擊。

考慮到第一輪的攻擊,日軍步兵反坦克小組,對抗聯的坦克威脅極大,專門調整了坦克的作戰方案。每一個坦克連都加強了一輛四聯裝自行高射機槍,以及一門七十六毫米自行火炮。專門負責壓制日軍的反坦克火力點,以及壓制日軍步兵反坦克小組,並配合步兵向敵陣地攻擊。

同時在後續突擊之中,侯國忠調往前線的這個機械化步兵團,裝備了是眼下恐怕全世界第一批輪式步兵戰車。伴隨坦克攻擊前進,威力遠遠超過了原來的半履帶車。基本上做到坦克打到什麼位置,步兵就跟隨到什麼位置。同時車載機關炮,則打的又準又狠,死死的壓制住日軍的反坦克小組。

經過二十一小時激戰,總算徹底的擊潰了一百師團在右翼的防禦體系。搶佔了一百師團身後的腰站一線,將一百師團與德州日軍二十二師團聯繫分割開來,並直接威脅到德州戰場日軍二十二師團的側後方。

而一百師團側翼的這個防禦戰術和體系設計,在此後一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都成爲日軍用來防禦抗聯坦克穿插作戰的主要作戰模式。甚至被其移植到了太平洋戰場上,應對美軍坦克攻勢。

只不過相對於地勢平坦的華北大平原來說,在太平洋海島爭奪戰之中,日軍將這種戰術利用作戰地域的地形,加以部分改進之後效果更加的明顯。再加上日軍一貫修建防禦戰工事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偷雞摸狗的天分。

在四四年底的菲律賓戰役,以及四五年上半年的沖繩戰役之中,給美軍裝甲兵甚至是步兵,帶來更加慘重的損失。尤其是在呂宋島戰役期間,美軍投入的坦克部隊,甚至損失達到了三分之二。

對於日軍的這種密集的中小火力爲前,遠射直瞄火力部署在控制主要交通路線,縱深隱蔽半永備工事羣,或是利用地形構築的野戰工事羣之中。採取遠近結合,多層次火力分配的大縱深防禦體系。

並採取以機槍和炮火掩護反坦克小組,利用地形和野戰工事羣,以及地下交通壕多路出擊。與部署在縱深的直瞄火力點相互配合,對美軍的坦克集羣實施多種打擊。搞的美軍面對呂宋島茫茫的熱帶叢林,幾乎是一籌莫展。

只是隨着戰爭的進展,日本本土資源的枯竭,除了火箭筒之外其餘的反坦克武器數量,已經是一次不如一次。再加上日軍將絕大部分的坦克,都配備到了中國戰場,纔沒有讓美國人付出更多的代價。但即便這樣呂宋島一戰,美國人也損失了近千輛的坦克和裝甲車輛。

日軍與抗聯作戰之中,學到的戰術並不是這一種手段。日軍幾乎照搬的,抗聯在日軍原有的反斜面戰術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更加靈活,讓日軍在山地作戰之中,即便是面對抗聯的劣勢兵力,也基本上無太大辦法的的山地反斜面戰術,更是讓美國人束手無策。

而不要說太平洋上面對更加複雜地形的美軍,就是抗聯自己的作戰部隊。在面對以彼之道、環視必身,複製自己戰術和防禦體系來對付自己的日軍,都受到了相當的損失。美國人對於損失千把百輛坦克,固然可以不在乎。

但是對於整個魯西北戰場,一共就那麼多坦克部隊的抗聯來說,一個加強營的損失,可謂是相當的重。當然這一戰損失這麼大,這其中也不單單是戰術上的問題,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就很微妙了。

這個一百師團在之前解救七十二師團時,在其正面阻擊部隊,就曾經繳獲過日軍仿製的德國鐵拳火箭筒。但對於日軍大量裝備的這種與自己類似武器,卻誰都沒有在意,甚至有些部隊都沒有上報。

儘管日軍三式坦克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但一線作戰部隊在情報之中,依舊把這種日軍最新式的坦克,劃分到了一式改型之中。在日軍進攻階段出動的坦克數量,與獨立戰車第四旅團編制不符的情況之下,也沒有進行詳細的核實。

包括陳翰章在內,對於華北方面軍改進坦克火力的可能性判斷不足。在恩縣戰場對日軍防禦決心的估計也不是很充足,對日軍縱深防禦的偵察不夠仔細。戰前偵察重點放在了正面,對一百師團側翼防禦的重視性不夠。

其實說穿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是部隊上下還是有些輕敵思想在作祟。圍殲七十二師團的戰鬥進行的比較順利,雖還沒有最後解決,但那不是作戰上的原因,讓部隊一些幹部腦袋又有些高燒起來。

正像是楊震在給陳翰章的電報上指出的那樣,通州之戰的教訓,還沒有引起足夠的警惕,還沒有打醒某些幹部,腦子裡面老子天下第一的念頭。對一百師團右翼突擊,在兵力和火力的配置上,都明顯有些不夠重視。

在攻擊發起時,步兵與裝甲兵在戰術配合上有些脫節,步兵未能始終保持與裝甲部隊的距離。在作戰之中對於日軍大量步兵反坦克小組,重視度很不夠。這一戰的經驗教訓對於部隊,尤其是各級的指揮員,都應該好好的總結和反省一下。

不過向一百師團側翼穿插雖說遭受了一定的挫折,但是抗聯的正面突擊行動,進展相對順利的多。在步兵爲坦克打開缺口之後,正面投入的一個營外加兩個坦克連的兵力,配合機動部隊快速的向一百師團縱深穿插。

只是雖說突入日軍正面縱深陣地,但一百師團部署在縱深的大量反坦克火箭筒,以及用來平射的八八式高炮,也給抗聯的坦克部隊造成了很大威脅。好在協同作戰的步兵配合得力,與坦克相互配合,爲坦克快速突入創造了有利的戰機。

相對於嚴密防禦的側翼,爲了解救七十二師團,正在向着棗南方向猛攻的一百師團正面,防備卻遠沒有那麼的嚴謹。最根本的是整個一百師團主力,採取的還是攻擊態勢。其側翼部署,是在內山英太郎中將親自再三叮囑的,以及七十二師團的前車之鑑帶來的經驗教訓。

在遲遲無法取得突破的情況之下,經過緊急商議,內山英太郎直接指定獨立戰車第四旅團長,高澤英輝大佐負責右翼防禦。而正面的一百師團主力,則在內山英太郎中將的催促之下,還在玩命的進攻。

侯國忠的攻勢雖說沒有像棗南戰場那樣,打了一百師團一個措手不及,但也打亂了一百師團的整個兵力和火力的部署。如果不是原田次郎中將,在已經有了七十二師團前車之鑑的情況之下,採取多路齊頭並進,穩紮穩打的戰術。

在棗南戰場尚未完全解決,七十二師團還在玩命抵抗的情況之下。抗聯突然集中兵力,對一百師團實施全線反擊,搞不好一百師團的結局不會比七十二師團好的哪裡去。但其正面攻擊還在持續的整體態勢,也造成了正面的突破,反倒是快於側翼的穿插情況的出現。

經過三天的苦戰,在付出了很大代價的情況之下,陳翰章終於將一百師團劈成了兩半。同時兩翼的包抄部隊,也終於在日軍後續六十五師團趕到之前,在一百師團身後腰站匯合,將對一百師團並獨立戰車第四旅團構築的合圍圈完成。

這三天的苦戰下來,雖然擊毀了獨立戰車第四旅團的絕大部分戰車,但抗聯投入到戰場上的坦克部隊也一樣損失慘重。參戰的坦克部隊,損失了一多半的裝備。這個代價對於參戰的抗聯坦克部隊來說,可謂是相當的傷筋動骨。在完成對一百師團的分割、合圍之後,陳翰章不得不將部分坦克部隊撤下來整補。

在接到陳翰章的報告,正在密切關注整個戰場的楊震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即將手中的最後一個坦克預備隊,也是抗聯唯一一個裝備了丘吉爾步兵坦克的獨立坦克第五團,以及裝備了瑪蒂爾達二型坦克的兩個獨立坦克營全部調給了陳翰章。

這兩支坦克部隊是利用戰役休整期,利用英國人援助的最後一批步兵坦克,以及蘇聯人用來交換美製中型坦克的英制丘吉爾坦克,組成的兩支坦克部隊。將這兩支坦克部隊交給陳翰章之後,楊震手中已經再無任何裝甲預備隊。

也就是說楊震已經將除了津浦路方向的坦克集羣之外,剩餘的所有坦克力量,全部調給了陳翰章。在下一步作戰之中,陳翰章不可能再得到後續的裝甲支援。能不能在預定時間之內,完成對作戰計劃,就看陳翰章能不能有效的利用楊震給與的最後增援。

儘管爲了增援魯西北正面戰場,楊震抽光了自己手中的最後裝甲預備隊,但這個增援卻是楊震必須要給的。陳翰章在德州以西戰場的能不能達成戰略目標,是關係到此戰成敗的最關鍵因素。

只要能解決一百師團並重創部分日軍後續兵力,這一戰整個戰局的主動權就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就算日軍集中大批兵力在祁口一線登陸,就算在晉東南戰場日軍突破晉冀魯豫軍區的攔截,穿插到正太鐵路沿線,也已經無法改變戰局。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爭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一百五十一章 敗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判斷失誤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5)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影響(一)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二百九十七章 壓力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五章 都保留下來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三十一章 全線出擊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崗的決勝手段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一十四章 只能是空歡喜一場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翰章的判斷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師團的烏龜戰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九十八章 徹底的摧毀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二百六十四章 做的如此徹底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面對現實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驗證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二十章 計劃(5)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二百一十七章 岡村寧次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都保留下來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二百一十四章 求援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六十七章 尷尬的楊震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要獨吞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二百三十九章 還是值得的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百一十七章 獵殺是需要耐性的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七十八章 履行承諾是有前提的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爭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一百五十一章 敗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判斷失誤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5)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影響(一)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二百九十七章 壓力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五章 都保留下來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三十一章 全線出擊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崗的決勝手段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一十四章 只能是空歡喜一場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翰章的判斷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師團的烏龜戰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九十八章 徹底的摧毀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二百六十四章 做的如此徹底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面對現實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驗證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二十章 計劃(5)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二百一十七章 岡村寧次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都保留下來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二百一十四章 求援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六十七章 尷尬的楊震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要獨吞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二百三十九章 還是值得的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百一十七章 獵殺是需要耐性的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七十八章 履行承諾是有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