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

甩掉了追兵,擊潰了阿城出發的堵截,從阿什河到鬆峰山之間日僞軍除了濱綏鐵路沿線之外,在無大股的堵截兵力,至少在短時間內調集不到足夠的兵力。

而僅有的幾處僞滿警察哨所的幾十名僞滿警察,自然不會再成爲阻擋。除了天上的飛機帶來些麻煩之外,再向山地急進的途中,楊震再沒有遇到什麼有力堵截。

但楊震卻沒有想到,自過阿什河之後,給他帶來最大的麻煩的就是這幾架在他腦袋上盤旋了整整一天的飛機。若是這幾架都是偵察機,楊震倒不會有什麼顧忌。

自己在阿什河邊打的這兩仗,便是傻子都明白自己的意圖了。自己所有的行動已經失去了隱蔽意義。對於無武裝的偵察機,他自然不會在乎。況且一進了山,在東北山地良好的植被掩護之下,就算再來上十幾架次的偵察機,楊震也不怕。但這幾架飛機卻不是偵察機那麼簡單。

躲在一片樹林裡才躲避開敵機掃射的楊震拍了拍身上被炸彈掀了一身的塵土,對着身邊的郭邴勳道:“這小鬼子看來是下了血本要將咱們吃掉,居然連俯衝轟炸機都派出來了。”

“對了老郭,兄弟們在剛剛那陣子鬼子飛機掃射、轟炸中的損失大不大?媽的,鬼子是瘋了。居然對咱們這點人馬就又是掃射,又是轟炸的。”

“沒事。兄弟們在送滬會戰的時候,就沒少吃鬼子飛機的苦頭。到了徐州那裡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上,鬼子的飛機更是整日裡在頭上晃。在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做空中優勢的情況之下,兄弟們早就練出了躲飛機的本事。這裡雖是平原地帶,但植被卻是良好,比光禿禿的江淮平原可是好的太多了。”

“不過這次之所以傷亡這麼小,好在是有這片靠近路邊的樹林在。否則就算在習慣躲藏,傷亡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是有兩個弟兄受了點輕傷這麼簡單了。”

聽到沒有造成多大的傷亡,楊震鬆了一口氣道:“沒有造成大的傷亡就好。在阿什河西岸那場戰鬥,雖然規模不大,但咱們又傷亡了十幾個人。再加上之前在鬼子基地戰鬥中的傷亡,算起啦,自開始行動到現在咱們傷亡已經有三分之一了。在這麼下去,就是進山,咱們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這些都是最值得信任的老骨頭啊。”

說到這裡,楊震擡起頭透過茂密的樹枝,看了看還在天上盤旋的那幾架鬼子飛機,有些擔憂的道:“我最擔心的不是這幾架鬼子飛機,而是擔心他們想用這幾架飛機拖住我們,爲他們調兵遣將爭取時間。”

對於楊震的擔憂,郭邴勳搖搖頭道:“老郭,不用擔心,這些鬼子飛機都是輕型飛機,帶不了多少炸彈。雖然自咱們渡過阿什河以來便一直在咱們腦袋上盤旋,但剛剛那陣子轟炸,估計把彈藥消耗的也差不多了。我想他們現在更多的是在監視咱們的動向,以便爲他們後續追兵指引方向。現在天馬上要黑了,鬼子的飛機沒有夜航能力,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就得回去。”

“不過咱們確實不能在這裡繼續呆下去了。不論鬼子的援軍能不能趕到,自昨兒晚上那一小碗高粱米飯到現在,兄弟們可一夜加上快一白天沒有進食了。”

“這從昨夜到現在又是作戰,又是行軍的,體力消耗極大。再這麼下去,咱們沒有被打垮,到要先被拖垮了。況且就算咱們能勉強支撐,但這傷員可堅持不下來。”

“是呀,咱們現在手中連口行軍鍋都沒有就算有糧食都沒有辦法弄熟。這體力消耗這麼大,只靠喝幾口水是無法補充過來的。得想想辦法,給大夥弄上一頓熱乎飯。等進山之後,下頓飯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吃上。”

聽到郭邴勳的憂慮,楊震點點頭。如今即便是他也是在勉強的支撐着,更何況那些普通的士兵還有傷員?只是這一時半會去那裡找東西吃?這周圍村莊倒是有幾個,可這?

思慮良久也沒有想出一個萬全之策,楊震打開地圖道:“老郭,按照我們行軍的速度和這裡的地形來看,我們現在應該在胡家屯以北,濱綏鐵路以南。無論是目視還是地圖上所標註的情況來看,我們只要再次越過濱綏鐵路就算是進入山區。”

“我們雖然已經接近山區,但這裡的山地只能算是淺山區。遠談不上安全,所以現在只能告訴兄弟們再堅持一下。只要我們今兒晚上越過濱綏鐵路就應該安全了。”

“老楊,不是我有婦人之心,可你看看兄弟們,現在跑都跑不動了。要是在不吃點東西,這一旦鬼子追上來,連一戰之力都沒有了。我約莫鬼子現在肯定已經封鎖了濱綏鐵路沿線,弄不好晚上我們要有一場惡戰。”

“老楊,我想現在我們便越過濱綏鐵路並不是什麼上策。鬼子有鐵路可以依靠,調動兵力很方便。就算他們一時還無法追上我們,但封鎖鐵路線還是必然的。我想我們與其付出代價強行突破鐵路線,不如繼續向東進入珠河。那裡山高林密,很適合我們休整。”

郭邴勳的話音落下,一直沒有說話的彭定傑也插言道:“老楊,我覺得老郭的意見可以考慮。珠河那裡不僅山高林密迴旋餘地大。而且那裡我們抗聯有一定基礎。我們抗聯三軍,就是在那裡誕生的。”

說到這裡。彭定傑猶豫了一下又道:“老楊、老郭,還有一點不知道你們想過沒有。馬明與他的弟兄若是全部戰死了,我們在惋惜、心痛之餘,自然不用擔心泄密。但若是他們萬一有被俘的,我說萬一,會不會供出我們的預定休整地?”

“我們抗聯有多少人那麼艱苦的環境都挺下來了,可在一旦被俘之後,沒有幾個人能熬過鬼子的酷刑。我在抗聯三軍的時候曾親手斃了被俘後叛變又被我們抓回來的一個叛徒。”

“我在槍斃他之前,曾問過他爲什麼要叛變,爲了那麼一點榮華富貴,就出賣和自己一個鍋裡面攪馬勺的同志和兄弟,出賣自己做人的尊嚴。”

“他卻哭着一把扯開胸前的衣服,露出渾身上下幾乎沒有一塊好皮的身體。他告訴我他不是想出賣自己的同志,他不是那種爲了榮華富貴就出賣同志的人。要是他是那種人,早就跑了,又何必等到現在?他實在是熬不下去了,鬼子的酷刑實在不是人能受得了的。”

“看着他幾乎沒有一塊好肉的身體,我也哭了。我告訴他軍紀就是軍紀,無論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做了叛徒就是做了叛徒,都不可能得到寬恕。”

“我告訴他下輩子,在和鬼子作戰的時候,給自己留下一發子彈,寧可戰死也別當鬼子的俘虜。”

“我開槍的時候,他的眼睛中沒有憤怒,沒有恐慌和害怕,我看到的只是解脫和感激。從那時起,無論戰鬥再激烈,我的槍裡面都會留下一顆子彈給自己。”

“因爲我也怕有朝一日我被俘的時候,也會熬不過鬼子的酷刑,會出賣自己的戰友和兄弟。要不是這次事出突然,那個叛徒先將我們的槍收上去,集中起來,我們可能不會在有相見的機會了。”

對於兩個人的擔憂,楊震搖搖頭道:“你們說的我也知道,你們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可你們想過沒有在濱綏鐵路以南我們的迴旋餘地太小了,除了向日僞勢力最集中的南滿之外,我們幾乎沒有任何的迴旋餘地。南滿鐵路線密集,又有駐朝鮮日軍相互配合,很方便日軍對我們四面合圍。”

“而向北就不一樣了,我們可以背靠蘇聯。必要的時候可以隨時退入蘇聯,至少不會陷入四面受敵的境地。北邊有面積廣大的興安嶺可以作爲依託,鐵路、公路等交通線也遠沒有南滿密集,對於我們來說,迴旋餘地相對要大的多。”

“不過北滿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地廣人稀,又是高寒地區,雖迴旋餘地大,但不利於我們長期的堅持。一旦鬼子實施的歸屯並戶成功,我們也許會被困死、餓死在深山老林。”

“但現在對於我們來說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修正,是加強訓練,以應對今後更加殘酷的局面。今兒的戰鬥你們也看到了,十幾挺輕重機槍居然壓制不住僞滿軍的兩挺歪把子機槍。不到半個小時的戰鬥,在兵力、火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居然還傷亡了十幾個人。”

“就算對武器不熟悉,但相互之間的戰術配合那?爲什麼在阿什河西岸的戰鬥中我不敢按照老郭說的從側面迂迴。我怕咱們的部隊未接敵之前,自己先跑散了。昨夜的戰鬥,若是兄弟們之間的配合哪怕在熟練一些,我們也不會出現那麼大的傷亡。”

“傷亡四分之一啊,老郭、老彭,我心疼啊。這些都是從關內一起過來的老兄弟,沒有死在鬼子的集中營內,卻是死在了一場佔據優勢的戰鬥中。這不應該的。”

“我的計劃是先找一個落腳的地方,至少先休整一個月。一是熟悉鬼子的武器,另外就是練兵。至於今後的情況,我們今後再說。”

“老楊你說的有道理,但在這裡氣候殘酷,鬼子的控制又是極爲嚴密。大家除了你我三人之外,大部分都是關內人,甚至基本上都是南方人。”

“在這裡不適應不說,就是口音都差別極大。,甚至連一個偵察兵都派不出去。這一張嘴,什麼都漏了出去。鬼子這次爲什麼這麼快便發現我們的蹤跡,不就是黃大力的口音泄露出去的嗎?”

“老楊,我的意思是我們儘量往關內靠。到了關內,我們有大後方的支援,有地方百姓可以依靠,迴旋餘地不是遠比在這裡大嗎?今兒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告密的可不一定都是漢奸、特務。”

對於郭邴勳想返回關內的想法,楊震搖了搖頭道:“老郭,你真的以爲我們還能回得去嗎?從這裡到山海關,幾乎要穿越整個東北。這中間要跨越多少道鐵路,多少條河流?要衝破鬼子多少道封鎖線?不用說一個遼河平原我們就很難穿過去。”

“至於分散返回,更想都不要想。你們還記得嗎,我們剛到那裡的時候,鬼子挨個給我們照像,建立了檔案。而我們在那裡卻沒有搜查到這些檔案。我最擔心的是鬼子將這些檔案送到關東軍司令部。以鬼子對東北的控制來看,只要我們的照片在他們手中,我們就一個都跑不出去。分散走,只能被他們輕而易舉的再抓回來。”

“最關鍵的是老郭,你知道我在石井四郎的辦公室查到了什麼?我告訴你,鬼子不僅在哈爾濱建立了細菌戰基地,還在齊齊哈爾建立了一個毒氣戰基地。”

“他們之所以千里迢迢的從關內將我們這些人運到這裡,除了部分準備移交給細菌戰基地之外,大部分是準備用來進行毒氣戰實驗的。之所以先運到哈爾濱,是因爲他們在齊齊哈爾的毒氣戰基地還未建成。”

“不僅僅是這兩大實驗基地,東北還有現在幾乎承擔了鬼子一半輕武器製造的奉天兵工廠,各大煤礦,鞍山、本溪的鐵礦這些日軍賴以維持戰爭的生命線。還有數不清的糧食、木材。老郭,你想想我們是留在這裡的作用大還是返回關內作用大?”

“關內正規國軍有幾百萬人,如今我們十八集團軍在敵後也發展的很好,還有那數不清的沒有編制的抗日遊擊隊。關內不缺我們這幾百人,相比關內,我們留在東北作用更大。”

說罷,楊震將小虎子手中的三八式步槍遞給郭邴勳,指着上邊奉天兵工廠的標記道:“既然我們回不去了,何不在這裡鬧他一個天翻地覆,切斷他們的戰爭生命線,讓東北這個日軍最大的戰略基地不得安生。這纔是對關內戰場的最大貢獻。”

聽完楊震的話,郭邴勳卻是沉默了下來。他自幼生活在東北,隨着作爲鐵路工程師的父親幾乎走遍了東北,對這裡是再熟悉不過了。

他不是怕了鬼子,他擔憂的是這些生長在南方溫暖的天府之國或是八桂大地的兄弟們能不能適應這東北的酷寒?這不是關內零下幾度,十幾度便算是寒冬的氣候,是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還有近似於殘酷的敵情。

看着沉默不語的郭邴勳,楊震道:“老郭,不是我不想返回關內。我是做夢都想回到我們一二九師。但我們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與其被鬼子消滅在路上,還不如在一個地方養精蓄銳好了,把東北鬧他一個天翻地覆。打破鬼子以東北爲基地,進而佔領全中國計劃。”

“抗聯能堅持這麼多年還沒有垮,我們這些受過訓練的正規軍人難道就堅持不下來?我們紅軍長征開始的時候也都是南方人,有江西的、湖南的、鄂豫皖的、湖北的,還有福建和廣西。他們在陝北那種貧瘠苦寒之地不也堅持下來了嗎?”

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腦袋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裡有數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一百四十二章 炮火支援就可以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囑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羅斯眼中的救命稻草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一百八十一章 楊震心中的壓力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了大財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超的分析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二百八十七章 唱一出假戲給日軍看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只是一個引子第二百零四章 楊震的決定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三百六十一章 家人與親情第一百零八章 備戰(2)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一百零五章 兇惡的叛徒第六十七章 瞬息萬變的戰局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
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腦袋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裡有數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一百四十二章 炮火支援就可以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囑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羅斯眼中的救命稻草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一百八十一章 楊震心中的壓力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了大財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超的分析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二百八十七章 唱一出假戲給日軍看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只是一個引子第二百零四章 楊震的決定第四十九章 只是聊勝於無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三百六十一章 家人與親情第一百零八章 備戰(2)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四百零八章 是誰毀約在先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一百零五章 兇惡的叛徒第六十七章 瞬息萬變的戰局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