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

說到這裡,楊震表情嚴肅的看着科瓦廖夫道:“沒有了外界渠道,我們依賴目前的儲備和自身現在的生產能力,還能勉強的維持。但如果沒有了糧食的支撐,我們恐怕連今年都熬不過去。你能肯定今年就是風調雨順,不會發生任何的災害?更何況我們現在還正處於戰爭時期。”

“科瓦廖夫同志,前年秋季作戰後我們緊急向你們進口的幾萬噸糧食的事情,你作爲當時的經辦人,心中應該有數。當時爲什麼進口糧食?不就是因爲當時根據地的主要糧食產區湯原境內幾乎被戰火夷爲平地,所有的糧食儲備加上地裡面尚未成熟的莊稼全部損失在戰火之中?”

“就算今年風調雨順,沒有旱澇災害。但誰能清楚,我們能不能有人禍?要知道,很多的情況之下,人禍比天災帶來的損失會更大。科瓦廖夫同志,你清楚我們與日軍目前小打小鬧,大規模的作戰沒有的情況根本維持不了多長時間。”

“不僅僅是你們,甚至就連我們都不清楚下一次會戰是在我們根據地內作戰,還是在敵佔區打。而一旦戰火在根據地內燃燒起來,你能說你有把握將戰火控制在一定的規模?我自認爲我沒有這個本事,而且就連你恐怕也沒有這個能力吧?

“你們遠東軍區是與日軍對峙的主力軍區,對於日軍的戰略意圖我想應該很清楚。日軍一貫叫囂所謂的滿蒙是他們的生命線,你們以爲他們會允許我們目前的情況長期的維持下去,而不會大舉的北犯?”

“如果戰火在根據地內燃燒,也許就意味着今年的收成至少會被毀掉大部分。科瓦廖夫同志,你應該清楚這樣做會帶來什麼後果。所以科瓦廖夫同志,我們手中保持一定數量的糧食儲備還是極爲必須的。而我們要達到最低標準的儲備,根本就無力完成你們要求的數量。”

“中國雖然是一個農業國,但是農業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較爲封閉環境之下。幾乎所有的耕作手段,都還相當的落後。大部分的地區,還都靠天吃飯。跟你們幾乎已經全部實行機械化的農業,根本無法相比。而且因爲缺少化肥,大部分地區的糧食產量都不高。”

“我們組建生產建設兵團後,通過購進你們製造的農業機械化設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根據地內的農業生產狀況,但因爲油料的問題以及農業機械化設備的總體數量並不多,在加上缺乏必要的化肥,農產品的產量也就是勉強夠用而已。”

“而且科瓦廖夫,以你的工作性質,對整個東北的情況我想都會有一個瞭解。你應該知道,整個東北的主要糧食產區都集中在南滿,尤其是中部的吉林一帶。北滿的可耕地和農業人口的數量,在整個東北佔據的比例並不高。你們這麼獅子大開口,我們很難接受的。”

“你曾經聽說過我們中國有句俗話叫做腳踏兩隻船,但我們中國還有一句俗話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中無糧、軍心不穩。沒有了糧食,我們還怎麼維持部隊的穩定。維持部隊的軍心和士氣,還有根據地內的民心?我們要倒了,恐怕你們在將來的形勢會更加嚴峻。科瓦廖夫同志,有些事情不是拍拍腦袋就能做出來的。”

對於楊震的話,科瓦廖夫卻是搖頭道:“楊震同志,我們這個數字是在對你們去年糧食總產量以及消耗量進行詳細計算後得出來的。這個數字每年對你們來說,並不是一個難以承擔的負擔。”

“就我所知,去年秋季不計算玉米以及其他農產品,僅僅你們所謂的生產建設兵團的小麥產量就在二十七萬噸左右。而且隨着你們的根據地擴大,糧食的產量還在增加。據我所知,齊齊哈爾、依蘭、阿城、巴彥都是北滿的主要糧食產地之一。

“而且由於你們在去年的作戰之中進展迅速,除了依蘭和寧安部分地區之外,其餘的地方並未遭受戰火。這些地區雖然不是小麥主產區,但是玉米、大豆和高粱的產量還是很大的。從你們實際控制區內一年糧食的產量來看,提供十五萬噸小麥,對你們還是可以承擔的。”

”而且北滿地區未開墾的可耕地數量衆多,且土地極爲肥沃,幾乎是旱澇保收。只要開墾出來,這點糧食更不算什麼事情。莫斯科已經答應,只要你們同意這個協議,我們將在五一節之前再向你們無償提供二百臺聯合收割機,五百臺拖拉機。”

“並派出二百名農業以及水利專家,協助你們在北滿地區開墾荒地。並在今年的留學生中選拔時,在額外給你們二百名農業留學生的名額。楊震同志,我想這些條件已經足夠優厚了。但你們也要同意,在條件成熟的後,逐年提高糧食供應量。”

“楊震同志,據我說知,不算你們新收復地區,單單前年在你們秋季會戰後,其組建的生產建設兵團在佳木斯、富錦、綏濱、同江一線開墾的荒地就達到上百萬畝。這些新開墾的土地,糧食產量足足有幾十萬噸。一年十五萬噸小麥的供應量,對你們來說還是可以負擔的。”

說到這裡,科瓦廖夫擡頭看了看面無表情的楊震道:“楊震同志,作爲老朋友我勸你還是同意這個協議,這對你們有極大的好處。這個時候,惹火了莫斯科和遠東軍區軍事委員會,對你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今年對你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如果外部通道一旦被切斷,你們的所有建設將全部陷入停頓。要知道除了水泥、木料、沙石之外,你們所有的基建物資都需要從我們這裡進口。”

“沒有我們的技術和物資的支持,你們什麼都幹不成的。不用說別的東西,就是我們停止鋼筋供應,你們的所有基建就會全部停止。而且一旦激怒了莫斯科,撤走我們派到你們這裡的鐵路和橋樑專家,你們現有的鐵路系統也會全部陷入癱瘓。”

對於科瓦廖夫的話,楊震皺了皺眉頭道:“科瓦廖夫同志,我可以認爲你的這些話,是你或是你的上司在威脅我或是對我的最後警告?如果我們不按照您們說的那樣去做,你們將會停止對我們出口物資以及撤走所有的支援?”

楊震說這番話時候的語氣雖然並不凌厲,但看過來的銳利目光,卻是讓科瓦廖夫不由的激靈一下。被楊震銳利的眼神,弄的渾身不太舒服的科瓦廖夫連忙道:“楊震同志,這並不是我對您提出的最後警告。”

“我今天和你說的這些,只是出於一個老朋友的原因,對你們的忠告。希望你們要考慮清楚得罪莫斯科的後果,是不是你們眼下可以承擔的。楊震同志,我只是不想你們喪失眼前這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聽到科瓦廖夫的解釋,楊震的眼神稍微緩和了一些。但他明白,這些話能從科瓦廖夫的嘴裡面說出來,恐怕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意思。也許後面的話,的確是他出於一個老朋友對自己的關心。但前面的話,換了誰都能聽得出其中蘊含着的警告意味。

儘管對於江北的這種威脅,楊震心中可謂是相當的厭煩。但無疑科瓦廖夫的話說的還是沒有錯的,自己現在無論如何也得罪不起他們。但這十五萬噸小麥的合同,卻是根據地目前難以承擔的。

那個科瓦廖夫說的沒有錯,根據地目前的糧食產量數量不小。尤其在實行生產建設兵團制度和大規模的使用機械化後,糧食產量更是穩步提升。眼下幾乎沒有水土流失,還沒有大量開墾,更談不上使用化肥的東北黑土地實在太肥沃了。只要不遇到特大型的天災,幾乎是旱澇保收。

加上根據地目前除了少量種植之外,幾乎所有的土地都已經轉爲種植產量高的玉米和小麥。產量相對較低的小米和高粱,播種的面積大幅度的降低。使得總的糧食產量,大幅度的攀升。

再加上去年一年根據地內風調雨順,沒有遭受到任何的災荒。以及戰火主要在敵佔區,根據地內部並未遭受到戰火的破壞,糧食產量的確足夠目前所需。僅僅生產建設兵團去年一年的糧食產量,除了供應部隊之外,還能滿足目前根據地內所有百姓之需。甚至還可以保持有一定的儲備。

正像科瓦廖夫說的那樣,十五萬噸小麥的供應量,並非是不能負擔的。只是根據地內農產品中以小麥爲主的細糧,總的產量卻因爲某些原因並不高。作爲糧食生產的主力生產建設兵團一年主要的糧食產品,還是以產量大的玉米和大豆爲主。

尤其是之前與江北交換物資的主要農產品,江北點名索要的大豆去年的產量可謂相當的大。總的播種面積,僅次於玉米和小麥。畢竟作爲去年主要交換對象,大豆需求量還是相當大的。

不過粗糧與細糧相比,營養雖然各有千秋。但粗糧的營養,總歸還是無法與細糧相比的。根據地內還有需要營養的兒童、老人和傷員,需要細糧補充營養。全部供應粗糧,對民心和軍心也不利。

一年拿出十五萬噸的小麥,儘管不會成爲太大的負擔。但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根據地內小麥總產量的一半,更是相當於去年整個生產建設兵團小麥產量的七成。而且目前這十五萬噸小麥一拿出去,整個根據地小麥的儲備就空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羣策山(6)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九十三章 攻堅戰術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一百八十七章 苦心白費了第十七章 計劃(2)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264章 進關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三章 整訓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二十三章 行動(3)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一百二十章 必須丟掉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貞一的警告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六十二章 把不可能變爲可能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二百四十四章 時候未到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七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戰術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要瘋了的土肥原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一百三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3)第二百七十四章 調整第一百五十八章 鏖戰湯原(5)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與難題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學會用人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266章 無法預測明天的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一百九十六章 楊震的思路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下(8)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三十七章 龍入大海(4)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
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羣策山(6)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九十三章 攻堅戰術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一百八十七章 苦心白費了第十七章 計劃(2)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264章 進關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三章 整訓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二十三章 行動(3)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一百二十章 必須丟掉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一百九十六章全線反擊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貞一的警告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六十二章 把不可能變爲可能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二百四十四章 時候未到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七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戰術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要瘋了的土肥原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一百三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3)第二百七十四章 調整第一百五十八章 鏖戰湯原(5)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與難題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學會用人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266章 無法預測明天的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一百九十六章 楊震的思路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下(8)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三十七章 龍入大海(4)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