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大對決(七)

一臉沮喪的阿部規秀望着在前沿肆意俯衝轟炸的中美軍機,以後緬甸的空天歸屬恐怕要易主了,一夜的廝殺令得很多部隊都打散了建制,看着那些失去了戰鬥意識的日軍士兵癱倒在地,甚至有人報頭痛哭,阿部規秀知道自己等於是失敗了,一個山地軍竟然沒能全殲對手一個旅?

不時有槍聲響起,那是負傷的帝國軍官在解決自己以維護帝國軍人的榮譽,很多部下拼光了的軍官也選擇了自盡,用手槍射擊太陽穴的遠遠多於所謂剖腹自己,真的敗了,一夜的激戰至少損失了七千名皇軍官兵,還有至少五千餘人的傷員,中國守軍陣地前屍體丟成了小山,固若金湯的中國守軍陣地成爲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從中國軍士兵用自己同袍的屍體加固工事,阿部規秀就知道這裡爆發的絕對是一場惡戰,只是沒有預料到戰況慘烈至極。

兵力與火力優勢的戰況竟然能夠打到如此地步?阿部規秀緩緩的舉起了手槍,這時發覺司令官不對的飯田高級作戰參謀急忙奪一把奪下阿部規秀的佩槍,阿部規秀無奈的跪倒在地喃喃自語,作爲天之驕子的阿部規秀從來沒吃過如此大的虧?

阿部規秀本人有一種超乎普通日本軍人的對榮譽和光榮的執著渴望,對戰爭的執著尤其爲過,因而在嗜血的戰爭角逐之中使其屢立戰功,頗受大本營方面東條英機的賞識,更被在日本軍界被譽爲名將之花。

阿部規秀本人於1887年9月8日出生於日本青森縣,晉升中將時已經年近五十二歲,與其資歷相仿的今村均晉升中將也是五十二歲,不過比阿部規秀早一年,五十二歲晉升中將在日本陸軍之內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歲數,談不上什麼最年輕,並且,像阿部這樣的非陸大畢業生也就是隻能在作戰部隊主官這樣的職務上輾轉,這是阿部規秀致命的一個缺陷。

實際上阿部規秀未能考取日本陸軍大學,因此在日本陸軍中屬於“無天組”的軍官,只能在基層部隊任職,是不能算陸軍的精英骨幹,與阿部規秀陸軍士官學校同期畢業的田中等讀過陸大的軍官,其任職資歷都大幅領先於阿部規秀。

傳說阿部規秀有皇族血統,實際上這是無稽之談,阿部規秀的恩人是東條英機不假,但是他卻與土肥原賢二之間的關係非常惡劣,岡村寧次接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之後,一直壓制阿部規秀,東條英機的力挺成就了阿部規秀的山地部隊,至於阿部規秀是否是山地游擊戰專家這一點,恐怕很多日本人都並不清楚。

不過阿部規秀訓練部隊確實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實際上阿部規秀的所謂方法也是參照了德國山地步兵訓練大綱,東條英機爲了培養拉攏親信,於是阿部規秀顯得比歷史上更加重要,在加上南昌之戰後得以接任西尾的岡村寧次並不願意與東條英機針鋒相對,加之中國青年軍的山地步兵旅屢建奇功,所以阿部規秀的旅團被擴充成爲了山地軍,其中東條英機可謂居功至偉,這也使得阿部規秀竟然在華北的清剿戰中戰果連連不說,還保住了一條狗命。

在納平的激戰過後,王勁率部走上激戰最爲慘烈的核心陣地,到處都是被燒焦的屍體,很多甚至都保留着當時搏鬥的慘烈姿態,副旅長黃顯宗的屍體擺放在一處高地上,身上的軍裝沾滿了鮮血,慘白的脂肪翻露着隨着呼吸顫動着,傷口已經沒有鮮血滲出了,如果不是戰術背心的話,黃副旅長的的腸子早就流了出來。

黃顯宗無力的看了一眼王勁,用微弱的聲音道:“職部幸未辱使命啊!陣地還在我們手中。”說完之後,黃顯宗已經停止了呼吸,王勁如同瘋了一般的抱着黃顯宗的屍體在大聲呼喊着醫務兵,幾名醫務兵手足無措的站在一旁,他們的救生包中甚至連一條繃帶都沒有了,無疑山地步兵第一旅的傷亡是巨大的,一夜混戰和激戰讓山地步兵第一旅傷亡慘重,最後是靠着敵我不分的轟炸纔將敵人擊潰。

山地步兵旅的戰果無疑是巨大的,擊斃日軍少將戰車聯隊長竹內今,聯隊長高橋清山大佐等三十餘名佐官,日軍遺屍經過清點超過六千具,日軍掩埋了一部分和帶走了一部分屍體,總的日軍傷亡估算應該超過一萬五千人,也就意味着阿部規秀的山地軍三分之一的作戰兵力被殲滅,與其說阿部規秀殲滅王勁的山地步兵第一旅,倒不如說是王勁給予了阿部規秀一個殲滅戰。

但是在巨大的戰果背後山地步兵第一旅付出的代價是無比巨大的,第一營與第二營兩個營剩餘的部隊組建一個連都不夠,二個營的軍官的戰損是百分之一百,雖然及時組織了空投醫護人員,但是很多官兵還是沒能堅持過去,六個連的遠征軍直屬傘兵部隊與大批的彈藥被實施空投,日軍的戰機一整天都沒能出現在納平的上空,據說中美聯合空軍第十航空隊的主力正在與日軍爭奪制空權,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王勁在一名犧牲的士兵身旁揀起了一支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他驚奇的發現槍托上密密麻麻的畫着豎道?這原本是不允許的行爲,是數以破壞武器的完好,不過此刻武器的主人已經爲國捐軀了,一旁的老兵告訴王勁那些豎道代表着這支步兵的主人消滅的日軍士兵數量。

不過最讓王勁欣喜的是,竟然俘虜了超過九百名日軍士兵,很多日軍士兵都受了輕傷,在混亂中被失去了指揮,然後被俘的,阿部規秀的撤退命令下達得十分突然,加之很多日軍部隊在進攻中遭到了重創,建制被打亂,被俘的官兵自然多了一些。

投降對於日軍官兵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奇事了,更有甚至調轉槍口幫助中國軍隊作戰的案例也是時有發生,這證明了日本的法西斯高壓獨裁政策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第23節 第十章 戰線危機(1)第43節 第十九章 金彈與美色(2)第588章 北進、北進第249節 第一百零五章 討要撫卹金(上)第652節 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密武器(1)第733章 第四百一十四章 奮進勇戰詔書(1)第733章 復土揚威(三)第197節 第八十四章 混入敵營(2)第107節 第四十六章 燕子磯炮臺(2)第450節 第二百一十五章 屍體會說話(上)第179節 第七十七章 一流的士兵(2)第942章 鋒芒所向(二十)第528節 第二百七十一章 武漢會戰(1)第566節 第二百九十六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下)第323節 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打了土豪(2)第826章 迎頭痛擊(下)第467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1)第826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2)第511章 雷神武器製造公司第782章 第四百五十章 七減二的關係(1)第263節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州戰略(1)第172節 第七十四章 最後的抵抗(下)第659章 誰是誘餌(下)第806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連環計中計(1)第306節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國空軍(1)第732章 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昌空投(下)第78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70節 第三十章 唐生智的計較(3)第309節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速之客(2)第715章 第四百零二章 打到了要害(2)第586章 軍備大換裝第622章 同古保衛戰(四)第646章 激戰密支那(三)第554章 突然失竊第805章 血染戰旗(一)第750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最後一顆子彈(1)第921章 鋒芒所向(二)第556節 第二百九十章 武漢會戰之大捷之後(1)第399節 第一百八十三章 鶯歌燕舞入軍營(二)第552節 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漢會戰之血債血(1)第683章 決戰緬甸之一羣倒黴蛋(十四)第526節 第二百七十章 武漢會戰之聯絡點(1)第51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2)第614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命不該絕(中)第233節 第九十八章 四大敗家(1)第726章 第四百零八章 損失慘重(2)第674章 決戰緬甸之重慶霧(五)第358節 第一百五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二)第713節 第四百零一章 英雄赴死(下)第292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鉅額假幣(2)第789章 復土故都(六)第775章 貪腐巨案(上)第679章 決戰緬甸之雷霆之勢(十)第801章 烽火連天(六)第106節 第四十六章 燕子磯炮臺(1)第461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2)第807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連環計中計(2)第771章 朋友的定義第625章 同古保衛戰(七)第423節 第二百章 兩難之間(1)第554節 第二百八十九章 武漢會戰之萬家嶺(1)第563節 第二百九十四章 汪精衛的異動(2)第494節 第二百四十三章 蘭封危局(2)第647節 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2)第27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1)第635節 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1)第764章 第四百三十六章 蓄謀北進計劃(1)第610節 第三百二十七章 炸你沒商量(1)第863章 高歌猛進第886章 黎明行動第331節 第一百四十四章 酒井隆的信任(3)第257節 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遇故(2)第796章 烽火連天(一)第916章 海參崴事件第760章 第四百三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1)第210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3)第757章 第四百三十章 裕仁天皇的震怒(2)第122節 第五十三章 一百五十公尺(1)第644章 激戰密支那(一)第53節 第二十四章 高飛點兵(2)第928章 鋒芒所向(九)第51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2)第461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2)第570章 復克失地(中)第692節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個壞消息(1)第930章 鋒芒所向(十一)第84節 第三十六章 兵臨城下(1)第768章 第四百四十章 血戰揚名天下知(中)第735章 復土揚威(五)第314節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歷史驚變(1)第149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2)第718章 太平洋波濤(二)第532節 第二百七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千(下)第709章 倒黴的英國人(上)第361節 第一百六十章 生死十二小時(四)第884章 石原的擔憂第664節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上)第75節 第三十三章 成軍典禮(上)第114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1)第443節 第二百一十章 圈套圈套(一)
第23節 第十章 戰線危機(1)第43節 第十九章 金彈與美色(2)第588章 北進、北進第249節 第一百零五章 討要撫卹金(上)第652節 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密武器(1)第733章 第四百一十四章 奮進勇戰詔書(1)第733章 復土揚威(三)第197節 第八十四章 混入敵營(2)第107節 第四十六章 燕子磯炮臺(2)第450節 第二百一十五章 屍體會說話(上)第179節 第七十七章 一流的士兵(2)第942章 鋒芒所向(二十)第528節 第二百七十一章 武漢會戰(1)第566節 第二百九十六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下)第323節 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打了土豪(2)第826章 迎頭痛擊(下)第467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1)第826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2)第511章 雷神武器製造公司第782章 第四百五十章 七減二的關係(1)第263節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州戰略(1)第172節 第七十四章 最後的抵抗(下)第659章 誰是誘餌(下)第806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連環計中計(1)第306節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國空軍(1)第732章 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昌空投(下)第78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70節 第三十章 唐生智的計較(3)第309節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速之客(2)第715章 第四百零二章 打到了要害(2)第586章 軍備大換裝第622章 同古保衛戰(四)第646章 激戰密支那(三)第554章 突然失竊第805章 血染戰旗(一)第750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最後一顆子彈(1)第921章 鋒芒所向(二)第556節 第二百九十章 武漢會戰之大捷之後(1)第399節 第一百八十三章 鶯歌燕舞入軍營(二)第552節 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漢會戰之血債血(1)第683章 決戰緬甸之一羣倒黴蛋(十四)第526節 第二百七十章 武漢會戰之聯絡點(1)第51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2)第614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命不該絕(中)第233節 第九十八章 四大敗家(1)第726章 第四百零八章 損失慘重(2)第674章 決戰緬甸之重慶霧(五)第358節 第一百五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二)第713節 第四百零一章 英雄赴死(下)第292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鉅額假幣(2)第789章 復土故都(六)第775章 貪腐巨案(上)第679章 決戰緬甸之雷霆之勢(十)第801章 烽火連天(六)第106節 第四十六章 燕子磯炮臺(1)第461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2)第807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連環計中計(2)第771章 朋友的定義第625章 同古保衛戰(七)第423節 第二百章 兩難之間(1)第554節 第二百八十九章 武漢會戰之萬家嶺(1)第563節 第二百九十四章 汪精衛的異動(2)第494節 第二百四十三章 蘭封危局(2)第647節 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2)第27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1)第635節 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1)第764章 第四百三十六章 蓄謀北進計劃(1)第610節 第三百二十七章 炸你沒商量(1)第863章 高歌猛進第886章 黎明行動第331節 第一百四十四章 酒井隆的信任(3)第257節 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遇故(2)第796章 烽火連天(一)第916章 海參崴事件第760章 第四百三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1)第210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3)第757章 第四百三十章 裕仁天皇的震怒(2)第122節 第五十三章 一百五十公尺(1)第644章 激戰密支那(一)第53節 第二十四章 高飛點兵(2)第928章 鋒芒所向(九)第51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2)第461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2)第570章 復克失地(中)第692節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個壞消息(1)第930章 鋒芒所向(十一)第84節 第三十六章 兵臨城下(1)第768章 第四百四十章 血戰揚名天下知(中)第735章 復土揚威(五)第314節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歷史驚變(1)第149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2)第718章 太平洋波濤(二)第532節 第二百七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千(下)第709章 倒黴的英國人(上)第361節 第一百六十章 生死十二小時(四)第884章 石原的擔憂第664節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上)第75節 第三十三章 成軍典禮(上)第114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1)第443節 第二百一十章 圈套圈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