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窮兵黷武(上)

高飛不是傻瓜,斯大林吃了這麼大的一個癟的情況下肯定會在醞釀很多報復性的手段,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加強武裝部隊的自身的實力,高飛將蘇軍新式t342f85中型坦克與斯大林二型重型坦克的殘骸分別移交了美軍方面,m4e3a8謝爾曼中型坦克在與t342f85中型坦克的對戰中竟然不佔據優勢,這一點讓美國人也十分震驚,尤其是如此大的損失比例,要知道蘇軍與德軍交戰中蘇軍的各類型t34坦克損失數字一直居高不下,排除駕駛人員等各方面的因素,從火炮的威力到穿甲的深度等等方面綜合分析,如果讓m4e3a8謝爾曼中型坦克對陣德軍最新式的黑豹h中型坦克,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海參崴事件雖然是以蘇聯方面的暫時退步告一段落,但也深深的刺激了高飛,在美國金屬專家的幫助下,分析蘇軍坦克的裝甲和其提供的德國坦克的裝甲數據,結合美國方面的金屬冶煉技術的進步,高飛提出在東北生產新式的重型坦克或者中型坦克的設想得到了美國方面的全力支持。

但是對於美國人方面提供的m6坦克的方案,高飛給予了否決,因爲從數據方面看該坦克的性能雖然優於德國的黑豹d中型坦克,但在火炮穿甲厚度與防護性方面比不上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而且這僅僅是美國人提供的理論數據而已,很多理論上行得通的事情,在真實的戰場上是需要大量鮮血去證明其是錯誤的,裝備和戰略戰術亦是如此.)

而且,高飛清楚美國人正在秘密試驗潘興t26e3與潘興t26e4兩種所謂的重型坦克,美國人安裝在潘興t26e3的主炮爲九十毫米m3型坦克炮,t26e4爲九十毫米t15e2型坦克炮,兩者都是美軍九十毫米高射炮的改造產物,這與德國坦克炮發展思路相似,起因無非是高射炮具有與坦克炮同樣的高初速特徵。

m3炮身長五十倍口徑,t15e2炮身長七十倍口徑,如同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裝載五十六倍口徑的kwk36,而虎王裝載則是七十一倍口徑的kwk43,這樣的設計可以節約很大的成本的同時,縮短列裝的時間,與蘇聯人用加農炮代替在單獨開發坦克炮的設計思路完全不同,而且蘇聯人與美國人設計坦克的思路也完全的不符,運用戰術更是不同,蘇聯人的主導思路是裝甲集羣的中央重兵團突擊戰略,美國人更強調地空聯合作戰,空軍佔據主導,坦克是戰術層面武器。

而且,美國人竟然給自己他們已經淘汰的設計計劃,於是高飛決定在長春成了裝甲坦克設計院,自行設計研發新式車種,畢竟美國人設計的潘興t26e3還是潘興t26e4坦克,雖然是按照重型坦克設計的,實際上美國大規模列裝的時候,潘興系列坦克全部爲中型坦克。

對於美國人方面提供的炮身長五十倍口徑m3式坦克炮,與炮身長七十倍口徑t15e2坦克炮,高飛對於其的口徑也不算滿意,但是高飛知道,製造這種帶有線膛的坦克炮的成本相對較高,如果在提高彈種研究方面考慮,高飛畢竟傾向於自主研發,因爲裝甲坦克火炮的技術是由於戰爭的升級才進行研發升級的,是戰爭推動的科研的進步,就如同矛與盾之間的關係一般。

很多技術實際上已經滿足的研發的需要的製造的條件,但是由於成本和需要的之間的經濟技術等諸多關係,就如同明明七十五毫米火炮就能有效摧毀的目標,爲何要研發一百五十毫米火炮去摧毀?戰爭同樣是在綜合國力和經濟層面上的雙重較量。

而且,後世坦克大多采用滑膛炮,高飛想採用滑膛炮的主要原因是滑膛炮採用長徑比較大的動能彈,因而穿甲能力強,二是管壁較厚,且無膛線,不存在膛線燒蝕問題,膛內阻力小,使用壽命較長,更符合經濟性方面的要求,只要解決合金與防熱隔層技術問題,滑膛炮的戰鬥綜合數值遠遠要超過線膛跑。

而且滑膛炮發射的彈種藥裝比線膛跑多,膛內壓力大,因而發射初速能大,可以提高穿甲彈的穿甲能力,而且滑膛炮發射破甲彈時,由於彈丸不靠膛線穩定,因而無離心力對聚能射流的有害影響,破甲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炮彈無滑動彈帶和傳動機構,減輕了彈重,火炮的後座形成也相應得到減小。

但是在星型轉動機構和溼性彈藥架方面,包括穩定射擊儀等方面,全部採用美國技術的翻版,美軍的星型轉動機構射界爲360度,炮塔旋轉一週僅僅需十七秒,高低射界爲負十度到正二十度,而德國虎式的炮塔在液壓驅動下旋轉一週需要十九秒之多,斯大林二型坦克則需要二十三秒,相對供直接射擊用的潛望式瞄準鏡和望遠式瞄準鏡,美國人還爲坦克裝配了供間接射擊用的方位儀和象限儀,而且美國人已經在北非得到了德國人開始列裝的主動式紅外線夜間瞄準具的殘骸,相信很快美國人的研究就會有結果。

對於新式的坦克,高飛原本向參照潘興t26e3的低矮車身,但是在炮塔的選擇方面高飛傾向成本極高的鋼混合金整體鑄造炮塔的模式。

在坦克的設計上依據坦克上各部位的不同,採用不同的裝甲厚度,受攻擊概率大的正面裝甲較厚,其餘部位如頂部、底部、兩側及後側則降低,並且前裝甲做成傾斜狀,來增加跳彈機率以及增加炮彈需要水平穿透的裝甲厚度。

高飛非常清楚,現在很多技術都已經完全成型,並且可以參照,如同鑄造鋼合金炮塔的技術在鞍鋼就可以完全得到滿足,但是其高昂的成本讓美國工程師都望而生畏,高飛依仗的是一切的資本全部來源於國家的資源,而且中國的經濟已經近乎於崩潰的邊緣,不用受到經濟方面的過大限制,這也就意味着高飛可以最大限度的在東北進行窮兵黷武的計劃,而民主國家的美國卻不可能如此進行。

第707節 第三百九十五章 城垣血戰(六)第414節 第一百九十三章 密電破譯王(1)第550章 美國軍事參謀觀察團(中)第614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命不該絕(中)第733章 第四百一十四章 奮進勇戰詔書(1)第237節 第一百章 貴婦芳儀(1)第167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564章 血染崑崙關(下)第945章 鋒芒所向(二十六)第889章 各出奇謀(三)第690章 決戰緬甸之流血之地(二十一)第278節 第一百二十章 吃不上飯的皇軍(1)第622章 同古保衛戰(四)第573節 第三百零二章 千里誅賊(四)第355節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歷史驚變(七)第771章 朋友的定義第209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2)第789章 第四百五十四章 民族習俗(1)第792章 復土故都(九)第547章 中國遠征軍(中)第109節 第四十七章 水陸並進(2)第612節 第三百二十八章 命不該絕(上)第121節 第五十二章 重炮製敵(2)第628章 同古保衛戰(十)第717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1)第677節 第三百七十一章 血戰三晝夜(七)第10節 第四章 進退有度(1)第635章 封堵牆突破口(下)第811章 第四百六十六章 酒後言計策(2)第163節 第七十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上)第213節 第九十章 國際政治的真諦(1)第491節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戴笠的心思(1)第291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鉅額假幣(1)第762章 中國人的節日(六)第332節 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黑狀的技術(1)第903章 海軍之爭(下)第759章 第四百三十二章 早產的中國派遣軍(1)第78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816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1)第28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2)第136節 第五十八章 戰術指導(2)第160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103節 第四十五章 衆志成城(1)第886章 黎明行動第719章 太平洋波濤(三)第398節 第一百八十三章 鶯歌燕舞入軍營(二)第361節 第一百六十章 生死十二小時(四)第734章 第四百一十五章 反擊前四小時(1)第615節 第三百三十章 命不該絕(下)第899章 特供風波(下)第744章 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城共生死(一)第270節 第一百一十五章 槍驚四座(2)第172節 第七十四章 最後的抵抗(下)第772章 第四百四十三章 言驚世界(1)第844章 戰略大轉折(十八)第75節 第三十三章 成軍典禮(上)第399節 第一百八十三章 鶯歌燕舞入軍營(二)第612節 第三百二十八章 命不該絕(上)第513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決戰武漢之制(1)第52節 第二十四章 高飛點兵(1)第597章 美國宣戰(下)第354節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歷史驚變(七)第571節 第三百章 千里誅賊(二)第468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2)第525章 仇人見面第936章 鋒芒所向(十七)第18節 第八章 密電風波(1)第684章 決戰緬甸之鍋滿盆滿(十五)第832章 戰略大轉折(六)第827章 戰略大轉折(一)第643章 血戰叢林(下)第343節 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驚變(一)第144節 第六十二章 絕域輕騎(2)第556章 部隊整編第369節 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死十二小時(八)第299節 第一百三十章 日本式大捷(上)第588章 北進、北進第962章 風捲 殘雲(十三)第959章 風捲 殘雲(十)第93節 第四十章 宋希濂的權衡(2)第733章 復土揚威(三)第150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3)第29節 第十三章 敵後遇伏(1)第913章 血染的旗幟(八)第881章 血流成河(上)第514章 長沙戰雲(下)第417節 第一百九十六章 紈絝公子哥(1)第391節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刀之威(1)第608章 緬甸風雲起(二)第755章 軍威震天(中)第813章 躍馬滄州(中)第27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1)第364節 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死十二小時(五)第817章 賭約的賭注第296節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女人的戰爭(2)第679章 決戰緬甸之雷霆之勢(十)第632章 血戰鐘樓街(中)第67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3)第453節 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霆掃穴(一)第548節 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地圖災(1)
第707節 第三百九十五章 城垣血戰(六)第414節 第一百九十三章 密電破譯王(1)第550章 美國軍事參謀觀察團(中)第614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命不該絕(中)第733章 第四百一十四章 奮進勇戰詔書(1)第237節 第一百章 貴婦芳儀(1)第167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564章 血染崑崙關(下)第945章 鋒芒所向(二十六)第889章 各出奇謀(三)第690章 決戰緬甸之流血之地(二十一)第278節 第一百二十章 吃不上飯的皇軍(1)第622章 同古保衛戰(四)第573節 第三百零二章 千里誅賊(四)第355節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歷史驚變(七)第771章 朋友的定義第209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2)第789章 第四百五十四章 民族習俗(1)第792章 復土故都(九)第547章 中國遠征軍(中)第109節 第四十七章 水陸並進(2)第612節 第三百二十八章 命不該絕(上)第121節 第五十二章 重炮製敵(2)第628章 同古保衛戰(十)第717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1)第677節 第三百七十一章 血戰三晝夜(七)第10節 第四章 進退有度(1)第635章 封堵牆突破口(下)第811章 第四百六十六章 酒後言計策(2)第163節 第七十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上)第213節 第九十章 國際政治的真諦(1)第491節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戴笠的心思(1)第291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鉅額假幣(1)第762章 中國人的節日(六)第332節 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黑狀的技術(1)第903章 海軍之爭(下)第759章 第四百三十二章 早產的中國派遣軍(1)第78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816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1)第28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2)第136節 第五十八章 戰術指導(2)第160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103節 第四十五章 衆志成城(1)第886章 黎明行動第719章 太平洋波濤(三)第398節 第一百八十三章 鶯歌燕舞入軍營(二)第361節 第一百六十章 生死十二小時(四)第734章 第四百一十五章 反擊前四小時(1)第615節 第三百三十章 命不該絕(下)第899章 特供風波(下)第744章 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城共生死(一)第270節 第一百一十五章 槍驚四座(2)第172節 第七十四章 最後的抵抗(下)第772章 第四百四十三章 言驚世界(1)第844章 戰略大轉折(十八)第75節 第三十三章 成軍典禮(上)第399節 第一百八十三章 鶯歌燕舞入軍營(二)第612節 第三百二十八章 命不該絕(上)第513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決戰武漢之制(1)第52節 第二十四章 高飛點兵(1)第597章 美國宣戰(下)第354節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歷史驚變(七)第571節 第三百章 千里誅賊(二)第468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2)第525章 仇人見面第936章 鋒芒所向(十七)第18節 第八章 密電風波(1)第684章 決戰緬甸之鍋滿盆滿(十五)第832章 戰略大轉折(六)第827章 戰略大轉折(一)第643章 血戰叢林(下)第343節 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驚變(一)第144節 第六十二章 絕域輕騎(2)第556章 部隊整編第369節 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死十二小時(八)第299節 第一百三十章 日本式大捷(上)第588章 北進、北進第962章 風捲 殘雲(十三)第959章 風捲 殘雲(十)第93節 第四十章 宋希濂的權衡(2)第733章 復土揚威(三)第150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3)第29節 第十三章 敵後遇伏(1)第913章 血染的旗幟(八)第881章 血流成河(上)第514章 長沙戰雲(下)第417節 第一百九十六章 紈絝公子哥(1)第391節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刀之威(1)第608章 緬甸風雲起(二)第755章 軍威震天(中)第813章 躍馬滄州(中)第27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1)第364節 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死十二小時(五)第817章 賭約的賭注第296節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女人的戰爭(2)第679章 決戰緬甸之雷霆之勢(十)第632章 血戰鐘樓街(中)第67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3)第453節 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霆掃穴(一)第548節 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地圖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