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鋒芒所向(二十七)

鋒芒所向(二十七)

哈爾科夫戰役也讓高飛發覺了長春製造的虎賁式中型坦克的戰鬥力的強悍,在保證制空權的情況下,其在一千公尺對抗斯大林二型重型坦克的D10-122毫米坦克炮對射實驗中,蘇制一百二十二毫米坦克炮基本無法有效擊穿裝備有四層管狀合金傾斜裝甲的虎賁中型坦克的前裝甲,而虎賁中型坦克的一百零五毫米口徑滑膛主炮使用穿甲彈則可以輕易擊穿斯大林二型重型坦克的裝甲,在機動性方面虎賁也完全超過了M4A3E8謝爾曼中型坦克,唯一的缺點是虎賁造價較高,一輛坦克的成本超過三輛黑豹,而且長春與鞍鋼、本鋼合金裝甲冶煉產量有限,諸多原因限制了虎賁坦克的產量,可以說現在來看虎賁完全是一柄藏在鞘中不見鋒芒的利刃。

高飛之前向同盟國方面公開的自行設計的虎賁中型坦克的數據,並且用了幾天拼湊成的四不像召集各國的領事大使與武官觀摩,結果高飛鬧了一個國際笑話,五輛坦克三輛當場趴窩,一輛行駛中爆燃,一輛履帶崩斷,鬧得南京政府方面也很是顏面無光,畢竟中國青年軍主導建設下的東北與遠東是中國此刻的重工業基地,由此可見中國的軍工生產能力,所以自然也就沒有什麼諜報人員來關注了,高飛的這招以退爲進直到半年之後,才讓所有人大跌眼鏡驚呼不已。

不過,此番哈爾科夫戰役之中,高飛發現了武器對等針對性提升論的對比,在此之前曾經在蘇德戰場上稱雄一時的蘇制T-34/76坦克在此戰中遭到了慘重的損失,蘇軍列裝的這種坦克所裝備的七十六毫米坦克炮不但根本無法打穿虎式坦克一百零二毫米厚的正面裝甲,甚至對德軍增強了防護的IV號坦克的正面裝甲,在四百公尺以外也幾乎無可奈何。

而德軍虎式坦克的五十六倍徑八十八毫米火炮和IV號坦克的四十七倍口徑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卻可以分別在一千公尺和五百公尺的距離上,輕而易舉地把T-34\76中型坦克的正面裝甲擊穿,至於蘇軍步兵師與摩托化步兵師標準的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更是拿德國人的坦克毫無辦法,有效射程之內都無法擊穿德軍坦克的正面裝甲,只能通過迂迴伏擊的方式,打擊德軍坦克的側翼和尾部,殘酷的戰鬥讓蘇軍的反坦克部隊損失慘重。

高飛觀看了德國人空投莫斯科的戰場記錄影片,隱蔽良好的德軍坦克的炮擊之下,一輛輛的T-34坦克被摧毀在了雪原、叢林小徑、山地之上,其中有一些的炮塔還被殉爆的彈藥掀到了天上,戰場上正團建制的蘇制坦克在進攻中被擊毀,瀰漫的硝煙與燃燒的鋼鐵,可以說開戰之初蘇軍佔據的坦克技術方面的優勢徹底的被終結了,T-34\76坦克獨自稱霸戰場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將是德國人的虎式重型坦克、黑豹中型坦克、象式、費迪南重型殲擊車的重裝甲時代。

高飛能夠遇見到,此役過後,蘇軍方面也會加快新式的T-34\85坦克與斯大林二型和三型重型坦克的生產,全面提升坦克火炮的口徑與威力,利用美國提供的成品坦克裝甲和發動機,加大生產量,以數量對抗德國人形成的質量優勢。

實際上,對於高飛來說,蘇德戰場不過是他遠征軍歐洲軍的一塊磨刀石,而且高飛也準備去歐洲發筆洋財,多撈些東西回來,無論是文物、古董、科技、人才所有一切的一切高飛全部照單全收,中國積弱百年,受到歐洲列強瓜分欺凌,有機會還不狠狠的撈一筆回來?那就太不符合高飛本人的性格了。

在高飛的印象中,德國人遠遠要比蘇聯人強得多,因爲最爲根本的是德國人現在沒佔據中國的一寸土地,對於中國而言,歷史上1911年至1941年間的中德兩國密切的合作對於中國的抗日戰爭有着重要的意義。

中德合作在某種程度上讓中華民國與德國結成了一個聯盟,親密的合作關係使中國的工業建設和軍備迅速實現現代化,尤其是在第二次日中戰爭之前,從清王朝遺蹟上站起來的中華民國,從其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軍閥割據,列強環繞的環境下艱難的生存着。

國民黨通過北伐,在1928年從名義上統一了軍閥動盪之中的中國,此時日本對外擴張的野心日益昭現,其臭名昭著的大陸政策進入了最後的準備實施階段,鑑於此,中國迫切需要實現軍備和國防工業現代化以獲得自衛生存的能力,迅速提升自身的軍事實力,而德國則需要穩定供應的原料供應,這種關係將中德兩國緊緊地維繫在一起,在歐洲凡爾賽和約限制了德國的工業出口,軍隊被限制在十萬人以內,軍工生產被大量削減,但即使如此,條約並不能改變德國在軍事創新上的領導地位,許多工業企業仍然保存着設備和技術以生產軍事硬件,因此爲了繞過條約的限制,這些工業企業開始與國外合作,例如蘇聯、瑞典、阿根廷,合法地生產武器並出售給國外。

日本控制了美國、英國、法國的對話軍售,唯有德國人能夠大批的賣給中國,並且真心實意的幫助中國軍隊提升素質,可以說沒有德國人的軍售,就沒有中國抗日戰爭的頑強抵抗,直至1938年德國即將終止對華大規模軍售之際,德國人依舊日以繼夜的趕工,將武器和彈藥送往急需的抗日戰場,而同一時期的英國人與美國人則分別凍結釦留了中國在兩國購買飛機的資金,其對比反差之大,讓高飛憤慨不已。

不過,根據同盟國方面提供的情報,德國人爲了應付盟軍和蘇軍的強大的坦克攻勢,認爲在虎式坦克、虎王、黑豹坦克系列之上,提出了一個超級坦克計劃,因爲哈爾科夫戰役之中,德軍有虎式重坦克營殲滅蘇軍坦克團的戰績,無疑令得德國軍工科研專家熱血澎湃,以一敵百正是他們日以繼夜研究的最終目標所在。

第853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三)第617章 飯田的黃粱美夢(上)第360節 第一百五十九章 生死十二小時(三)第41節 第十八章 忠義救國軍(2)第631章 血戰鐘樓街(上)第149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2)第602章 坑蒙拐騙(中)第316節 第一百三十八章 法不傳六耳(1)第397節 第一百八十二章 鶯歌燕舞入軍營(一)第649節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昌保衛戰(2)第175節 第七十五章 絕筆電報(2)第368節 第一百六十四章 生死十二小時(七)第116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3)第176節 第七十六章 孤獨的中國(1)第863章 高歌猛進第514節 第二百六十章 決戰武漢之以德(1)第810章 第四百六十六章 酒後言計策(1)第537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中)第540節 第二百七十九章 武漢會戰之行動泄密(1)第196節 第八十四章 混入敵營(1)第354節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歷史驚變(七)第271節 第一百一十六章 德鄰求兵(1)第919章 窮兵黷武(下)第451節 第二百一十六章 屍體會說話(下)第16節 第七章 狗咬狗一嘴毛(下)第117節 第五十一章 血戰燕子磯(1)第966章 風捲 殘雲(十七)第524章 嚴防死守第789章 第四百五十四章 民族習俗(1)第169節 第七十二章 最後的抵抗(上)第576節 第三百零四章 千里誅賊(六)第545節 第二百八十二章 武漢會戰之熱血在(1)第658章 誰是誘餌(上)第75節 第三十三章 成軍典禮(上)第573節 第三百零二章 千里誅賊(四)第927章 鋒芒所向(八)第807章 血染戰旗(三)第941章 鋒芒所向(二十)第464節 第二百二十三章 山下部隊(上)第468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2)第490章 歐洲新局勢第45節 第二十章 別院四絕(2)第891章 轟炸東京(上)第783章 第四百五十章 七減二的關係(2)第800章 第四百六十章 高飛的怒火(2)第369節 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死十二小時(八)第40節 第十八章 忠義救國軍(1)第877章 遠東防線(上)第487節 第二百三十八章 武漢戰略(上)第673節 第三百六十九章 血戰三晝夜(五)第798章 烽火連天(三)第610節 第三百二十七章 炸你沒商量(1)第424節 第二百章 兩難之間(2)第774章 第四百四十五章 霧都重慶(中)第658章 誰是誘餌(上)第578節 第三百零六章 智取法國軍營(中)第686節 第三百七十八章 戰略變動(2)第392節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尊嚴不是沒有代價的(一)第497章 驚天大案(下)第842章 戰略大轉折(十六)第970章 登陸日本(一)第785章 復土故都(二)第282節 第一百二十二章 零號兵站(1)第895章 裕仁的憤怒(下)第490節 第二百四十一章 歸建統帥部(1)第850章 光復瀋陽(下)第487章 世界大戰序幕(中)第795章 第四百五十七章 陷入震驚(2)第159節 第六十八章 最後的炮聲(上)第374節 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一)第713節 第四百零一章 英雄赴死(下)第471節 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退之路(二)第499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中)第259節 第一百一十章 白崇禧的心思(2)第858章 奇襲七三一(下)第838章 戰略大轉折(十二)第553節 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漢會戰之血債血(2)第685章 決戰緬甸之(十六)第946章 鋒芒所向(二十七)第834章 戰略大轉折(八)第505節 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武漢(四)第161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379節 第一百七十章 當我倒下,旗幟仍在飄揚(2)第673節 第三百六十九章 血戰三晝夜(五)第266節 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四起(2)第424節 第二百章 兩難之間(2)第637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2)第51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2)第643章 血戰叢林(下)第751章 第四百二十七章 血染孤城(1)第65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1)第480節 第二百三十四章 懲治惡徒(1)第514章 長沙戰雲(下)第600章 馬尼拉上空的軍旗(下)第27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1)第928章 鋒芒所向(九)第920章 鋒芒所向(一)第191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3)第439節 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第一兵家(上)第806章 血染戰旗(二)
第853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三)第617章 飯田的黃粱美夢(上)第360節 第一百五十九章 生死十二小時(三)第41節 第十八章 忠義救國軍(2)第631章 血戰鐘樓街(上)第149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2)第602章 坑蒙拐騙(中)第316節 第一百三十八章 法不傳六耳(1)第397節 第一百八十二章 鶯歌燕舞入軍營(一)第649節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昌保衛戰(2)第175節 第七十五章 絕筆電報(2)第368節 第一百六十四章 生死十二小時(七)第116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3)第176節 第七十六章 孤獨的中國(1)第863章 高歌猛進第514節 第二百六十章 決戰武漢之以德(1)第810章 第四百六十六章 酒後言計策(1)第537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中)第540節 第二百七十九章 武漢會戰之行動泄密(1)第196節 第八十四章 混入敵營(1)第354節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歷史驚變(七)第271節 第一百一十六章 德鄰求兵(1)第919章 窮兵黷武(下)第451節 第二百一十六章 屍體會說話(下)第16節 第七章 狗咬狗一嘴毛(下)第117節 第五十一章 血戰燕子磯(1)第966章 風捲 殘雲(十七)第524章 嚴防死守第789章 第四百五十四章 民族習俗(1)第169節 第七十二章 最後的抵抗(上)第576節 第三百零四章 千里誅賊(六)第545節 第二百八十二章 武漢會戰之熱血在(1)第658章 誰是誘餌(上)第75節 第三十三章 成軍典禮(上)第573節 第三百零二章 千里誅賊(四)第927章 鋒芒所向(八)第807章 血染戰旗(三)第941章 鋒芒所向(二十)第464節 第二百二十三章 山下部隊(上)第468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2)第490章 歐洲新局勢第45節 第二十章 別院四絕(2)第891章 轟炸東京(上)第783章 第四百五十章 七減二的關係(2)第800章 第四百六十章 高飛的怒火(2)第369節 第一百六十五章 生死十二小時(八)第40節 第十八章 忠義救國軍(1)第877章 遠東防線(上)第487節 第二百三十八章 武漢戰略(上)第673節 第三百六十九章 血戰三晝夜(五)第798章 烽火連天(三)第610節 第三百二十七章 炸你沒商量(1)第424節 第二百章 兩難之間(2)第774章 第四百四十五章 霧都重慶(中)第658章 誰是誘餌(上)第578節 第三百零六章 智取法國軍營(中)第686節 第三百七十八章 戰略變動(2)第392節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尊嚴不是沒有代價的(一)第497章 驚天大案(下)第842章 戰略大轉折(十六)第970章 登陸日本(一)第785章 復土故都(二)第282節 第一百二十二章 零號兵站(1)第895章 裕仁的憤怒(下)第490節 第二百四十一章 歸建統帥部(1)第850章 光復瀋陽(下)第487章 世界大戰序幕(中)第795章 第四百五十七章 陷入震驚(2)第159節 第六十八章 最後的炮聲(上)第374節 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一)第713節 第四百零一章 英雄赴死(下)第471節 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退之路(二)第499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中)第259節 第一百一十章 白崇禧的心思(2)第858章 奇襲七三一(下)第838章 戰略大轉折(十二)第553節 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漢會戰之血債血(2)第685章 決戰緬甸之(十六)第946章 鋒芒所向(二十七)第834章 戰略大轉折(八)第505節 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武漢(四)第161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379節 第一百七十章 當我倒下,旗幟仍在飄揚(2)第673節 第三百六十九章 血戰三晝夜(五)第266節 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四起(2)第424節 第二百章 兩難之間(2)第637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2)第51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2)第643章 血戰叢林(下)第751章 第四百二十七章 血染孤城(1)第65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1)第480節 第二百三十四章 懲治惡徒(1)第514章 長沙戰雲(下)第600章 馬尼拉上空的軍旗(下)第27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1)第928章 鋒芒所向(九)第920章 鋒芒所向(一)第191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3)第439節 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第一兵家(上)第806章 血染戰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