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衛河雲陽渡
“我有辦法!”
許知遠眼神平靜地看向衆人,似乎在說早上的鹹菜有些鹹一般。
老王扭頭看了他一眼,沒當回事:“別鬧,沒看我們忙着呢。”
許知遠還是一臉無所謂:“哦。”
然後就在衆人的注視下走入雜物間,準備繼續關門讀他的《左傳》。
沈復興心中一動:“等下,你讀到哪兒了?”
許知遠轉過身:“退避三舍。”
或許是怕自己沒說清楚,他竟然解釋了一下:“其實都讀完了,只是這段我不是很理解。”
沈復興伸手製止其他人開口:“哪裡難以理解?”
“這退避三舍明明就是驕兵之計,爲何能列入《左傳》?”許知遠認真問道:“春秋300年,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可爲什麼偏偏人們又說春秋仁義?”
沈復興與老王頓時皺眉,紛紛驚訝這傢伙讀書似乎有天賦。
“仁義是仁義,信用是信用,戰術也是戰術,這並不衝突。”沈復興想了想,還是給出答案。
許知遠皺眉,先是搖頭,然後又點頭:“可以理解。”
說吧,便要轉身回去寫些什麼。
沈復興這時候再問:“你的辦法是什麼?”
許知遠似乎着急去記筆記,隨口答道:“將重炮陣地大搖大擺後置5公里,小鬼子有觀測氣球,看到後必然來追,內黃北面有衛河,只要小鬼子重炮渡河.”
說到這裡,老王突然開口:“河邊無法佈陣,而且重炮過河,能選的地方不多楚旺鎮渡口.張固村!?”
見對方說出答案,許知遠面無表情地關上門,繼續讀書去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通信室的參謀突然跑來:“賈團長來電,說用聲測加上前觀哨法可以壓制日寇重炮,南昌會戰的時候用過,他已經帶着人去3團了。”
衆人頓時長出一口氣,沈復興也是連連揮拳,這中華大地人才輩出,就看你怎麼用了。
“兩套辦法一起用!”沈復興轉身指向張緒:“你,帶兩人去找白大爺報道,務必協助三團阻擊來犯之敵!”
“是!”
張緒興奮地點頭,又可以上前線了。
害怕?
整個稅警總團,最安全的應該就是白大爺身邊了。
這邊張緒帶着兩名參謀直奔內黃城南,而在衛河邊上,卻又有另外一番故事。
衛河
古黃河分支,又稱白溝。
如今,這裡成爲了中日雙方的戰爭的最熱點。
在百姓們紛紛逃離的時候,卻有人留了下來,那便是衛河大隊。
作爲長期在濮陽、滑縣、內黃這個三角區域內活動的抗戰游擊隊,他們自1938年開始就不斷與日寇周旋。
人數從一開始的200多人,發展到瞭如今的近700人,又有番號:冀魯豫支隊第六大隊。
因爲在衛河區域發展,又稱:衛河大隊。
可現在雙方在內黃爆發大戰,衛河大隊面對雙方近20萬人規模的戰鬥根本無從插手。
只能暫時在楚旺鎮南部的西塢村等地分散,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打擊日寇的後勤,保護各根據地的百姓。
也正是因爲他們的存在,華北佔領區纔會常年入不敷出,加速了日寇的南下步伐。
而從前天開始,日寇的重炮集羣佔領了楚旺鎮,那一炮驚天動地的大傢伙就在他們的眼皮子地下一炮接着一炮對着內黃轟擊,看得劉有才等人心驚戰膽。
劉有才,衛河大隊的一個班長,留在這裡就是監視日寇行蹤的。 一旦日寇有撲向農村根據地的想法,他們必須第一時間通知後面的百姓趕緊跑。
這兩年,河北大地可謂是慘絕人寰。
每一次掃蕩,都是百姓們的血淚史。
時間正值中午,民國28年的秋日並不涼爽,大日高懸,氣候炎熱。
趴在來不及收割的玉米地中,劉有才帶着兩個民兵正在觀察。
身後瘦弱的民兵看着不斷巨響的炮兵陣地問道:“老劉頭,你說這稅警總團打得過鬼子嗎?你看這大炮,轟一下的,沒爆炸,就嚇得我一哆嗦!”
劉有才轉身一個大逼兜拍在他的後腦上:“瘦猴,你特麼說點吉利的,這要是打輸了,得死多少人?”
“就是,都是抗日的,你可盼着點好吧!”
三人正有一句沒一句的說着,突然遠處的炮聲停了,緊接着就是一陣吵鬧的喧囂。
在各種齊刷刷的吆喝聲中,劉有才等人看到幾百人圍着那幾門大炮,還有幾輛“卡車”從不知道哪裡開了出來。
“小鬼子要走了?我要不要通知隊長?”瘦猴有些興奮,這可是大好事。
但劉有才卻一臉凝重:“這6門大炮要轉移到哪裡?不像是後撤.”
隨着氣那幾十人忙碌半天,終於將巨炮掛上牽引車,開始緩緩向着南邊的雲陽渡口而去。
“快去,跟着!”劉有才拍了拍身後的兩人,從外面的農田緩緩跟上。
半個小時後,三人在衛河邊的小樹林潛伏,看着遠處雲陽渡口的小鬼子越來越多,竟然有幾十輛“卡車”,24門巨炮。
“不對啊,小鬼子要渡河?誒?那是氣球?”瘦猴指着雲陽渡口的日寇說道。
劉有才也越看越不對,這衛河寬不過50米深不過兩米,這些大傢伙怎麼過去?
這邊劉有才疑惑,而對岸前出的探索小組更是在望遠鏡中看到了升到天空的觀測氣球。
“看到了,組長,看到了!”
賈幼慧帶來的探索小組組長立馬打開地圖:“高度?”
“500左右!”
“距離?”
“約7公里!”
組長拿出指南針放在地圖上,嘴巴咬着鉛筆,雙手用尺子在地圖上開始劃線。
最後鉛筆在衛河的雲陽渡口畫了一個圈,算是確定了大概位置。
組長立馬掏出小本子,快速寫上【雲陽渡口,觀測氣球】,然後撕下來塞進身後的士兵懷裡:
“走,快去彙報,發現日寇炮兵陣地蹤跡。”
說完,他抓過另外一個士兵:“你就在這裡定位,操作拾音器,不能出錯,我要繼續上去。”
就這樣,三人小組真分成了三個方向。
組長獨自深入,想要更精確的座標。
日寇已經升起了觀測氣球,也就是說,如果現在對雲陽渡口進行炮擊,一旦日寇的炮兵陣地不在雲陽渡口那麼我軍的炮兵陣地便會馬上被發現。
全團的重炮將會遭受滅頂之災!
氣球座標,不一定代表炮兵陣地座標。
也可能是日寇的誘餌,或者疑兵之計,只有上前繼續觀測才能得到答案。
而在雲陽渡口的小樹林裡,劉有才看着突然開始轉移的日軍大炮,心中忽然升起一種不妙的預感。
這龐大的炮兵隊伍竟然與升起的氣球反方向移動,朝着他們所在的小樹林而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