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奮鬥在抗戰第一線

“這個三宮七院是有點不好聽?”孟享不自覺的託着下巴,摸了摸短胡茬。

當初學宮一開始定下來的學院名單有十個,接受了網絡子再教育的他覺得順嘴,隨口就是一說,但豈料鼠二忠實的傳達了下去。即使蔡元培也需要顧慮一下這位年輕將軍的看法,所以纔有此一問。

這不由讓孟享警覺自己不可隨意亂說,即使是開玩笑都可能容易引起誤會。這時候,他終於體會到了以前的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平時爲什麼總是不大言語了。一言一行都有人注意,一不小心就容易犯錯。

“不行,那就三宮九院!”孟享此時總不能說到時自己只是一句戲言吧,只好順着這番言語補充道。他自己倒不覺的什麼,後世網絡上怪異的名字遍地都是。只是用在堂堂一所大學上有些怪異吧。

蔡元培對此也是有些無奈,總不能直接說到三宮六院上去吧?除了這名字在老友開玩笑的時候,讓人有些尷尬外,這個孟將軍提出的各類規章制度倒是不錯。

一開始,孟享就提出了“諸子百家,自由爭鳴”的說法,爲了保障這個自由的風氣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孟享直接把稷下學宮的資產統一劃歸了學校所有,相當於捐助了。

稷下學宮下設董事會,有三類人。一類是學校的全體教授學者組成的教授委員會;一類是學生每年自選組成的學生委員會,百人一個代表;這兩類都是實際的學校管理者。還有一個就是社會捐贈者,以後最主要的可能就是校友同學會之類的了,這一類只有建議權和監督權,不參加實際管理。

孟享已經許諾了,政府每年照樣撥款支持十年,期間不插手學宮的任何管理問題,就連建議權和監督權,也被孟享放棄了。怕的就是,學校跟着政府的建議揮舞指揮棒。而且只要不違法,又能監督什麼?犯了法,照樣抓。

學宮一下子就變成了十二個學院。

三宮分別是文史宮、數理宮、自然宮。全部是研究基礎科學的,包羅萬象,子系分枝較多。其中自然宮是以研究人體的奧秘和自然生物爲主,這一點與研究數學和物理範疇的數理宮是大不相同的。

九個學院分別是有針對性的具體設置。主要有,政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建築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學院、醫學院、信息傳播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

這些都是孟享順手從後世划來的分法,於這個時代的分法有些不同。有些說法,比如信息傳播學院和生物工程學院等讓蔡元培也有些摸不着頭腦。本來已經制定好的院系,經過孟享的這一份新提交的建議而可能要重新調整了。幸好,一開始,爲了讓來自天南海北的學生有個熟悉過程,前一週都是調整期。不授課,只是各類學生自己組織的自由活動多一些

“生物工程學院包括農業、林業、畜牧業還有其他一些生物研究的技術實際應用及推廣。”孟享不得不一一解釋道。

“信息傳播學院是主要面向信息傳媒進行實際研究,比如報紙、廣播等媒體研究,也包括傳播媒體的工具研究。”孟享腦海中一下子浮現出了電視和電腦。

“還有,醫學院可以分爲兩個分院,一個是中醫,一個是西醫。中醫博大精深,我們需要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研究改良。”自民國建立以來,廢止中醫的呼聲就很高,接受了外界觀點的新青年們把一切過去的東西都想推翻。經歷了1913年和1929年掀起的兩次大的衝擊後,在西醫成藥的步步緊逼下,中醫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化。之後隨着青黴素爲先鋒的特效抗生素類藥品的出現,導致了中醫的全面衰退。

在每個人只需要服用大把的成品藥就可以消除全身症狀的時代,沒多少人考慮其中的巨大副作用。直到抗生素類漸漸對一些疾病無能爲力的時候,人們纔開始考慮怎樣去系統的調整全身狀態。但那個時代,中醫已近沒落了。隨着華夏古文化的沒落,新的思想體系還沒有確立,於是夾雜着西醫理論的中醫就已經失去了她的文化基礎。

經過孟享的全面解釋,蔡元培對這份有些超前色彩的提案還是接受了,畢竟此類分法也是很嚴謹,而且是一種開創。新學校建立,自然需要點與衆不同的代表性。三宮九院的說法很可能就惹人非議了,就此推出新院系劃分,也能轉移一下視線。

在稷下學宮,入學第一年是不分院系的。以基礎知識爲主,第二年等學生們都熟悉了學院後,纔開始進行自由選擇。

“一定要寬進嚴出!大學之門爲每個求學的人敞開。入學時候需要考試檢測基礎水平,優良的獲得獎學金扶持,不合格的每半年有一次補考機會,次數不限制。入學後,不統一考試,只設定等級考試。只要覺得自己的水平夠了,就可以去考一考。等級分爲三個等級。初步掌握本專業基礎知識的可以稱爲秀才級別;熟練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可以稱爲進士級別,這個可以發放畢業證書了;再上一級別,是已經可以靈活運用專業知識並在此專業上有所創新的,可以成爲學士級別。畢業的時候可以發放優秀畢業生的稱號。”孟享忍不住又再次建議道。旁邊聽着的蔡元培卻是有些哭笑不得,別人都在追求新思想,你卻在又邁回來了秀才進士。只怕那些熱血青年是絕對不會答應的,不過等級考試製度卻是有其優越性,不止三級,可以進一步細分,擴展到五級什麼的都可以。

孟享難得在學校建設上插言,想起以前在自己學校受到的那些憋屈,此時的他已經忘記了時代的差距。後世的那個時代是看過了百年曆史後,開始反思了。而現在華夏的主流思想是講究破而後立。孟享的提法註定了不討好。

最終,他纔在冷汗都冒出來的蔡元培的提醒下,覺察到開學大典的時刻到了。

沒有孟享想象中的剪綵,也沒有想象中的鮮花,只有肅穆的一千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站在空蕩蕩的存草沒有的操場上。這讓孟享心中也有些略略的失望。國難當頭,最爲熱血的學生們都無心讀書,參軍的參軍,支前的支前。眼前的這些學生還是一部分從先鋒軍中調出來的。

“同學們,如今國難當頭,各位同學們積極參與抗戰救國是是值得表揚的。但同學們有沒有想過,爲什麼近百年華夏老是受到別人欺負?”孟享掃了一下全場,逐漸高昂的聲音又從掛在四處的大喇叭中傳出來,

“西洋人、東洋人,憑藉着鐵艦巨炮屢屢敲開了我們的國門,但這些軍艦、大炮、飛機、坦克從哪裡來?將士們揮舞着菜刀,只憑着一腔熱血上前線能打贏嗎?我們華夏軍隊到底需要什麼?國家辛辛苦苦培養你們需要什麼?我們華夏國的老百姓需要什麼?如果戰爭我們勝利後,我們需要怎能建設我們的國家?而華夏未來的復興又需要什麼?”

一連串的反問,孟享心中也是在不斷地反思,但他還是繼續用低沉的聲音緩緩的說道:“這些答案需要你們自己去尋找,用畢生的信念去尋找那個最終的答案。最後我再只說一句,就是無論是在打仗也好,在工作也好,在學習也好,至少我們現在同樣是奮鬥在抗戰第一線!”孟享用力的揮舞了下拳頭吼道。

下邊掌聲雷動,雖然只有一千多人,但他們心中都升起了一種自豪,他們撤出了淪陷區,沒有去大後方,現在所站着的位置就在抗戰第一線。

一口掛在學宮門口的近兩米高的大青銅鐘被孟享等人聯合撞響了9下,上邊鐫刻的言論自由幾個大字在警鐘的急劇震盪後,越來越清晰可辨。在嫋嫋的餘音迴盪中,開學大典就算結束了。

但孟享所發出的一系列反問,卻是讓衆人都紛紛議論開來。尤其是最後的那句“奮鬥在抗戰第一線”更是廣爲流傳開來。相比雲貴和四川武漢,身陷鬼子圍困的先鋒軍的不大地盤確實是在抗戰第一線。

就像那首保衛黃河一樣,這句話也惹動了不少的熱血青年和愛國人士從後方跑來,一起加入了先鋒軍,奮鬥在了抗戰第一線。

先鋒軍也算是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一直堅守在濟南、一直堅守在黃河邊,一直在繼續抗戰,打擊小鬼子。

前幾天,中央政府也亮出了先鋒軍活捉的國崎登少將,這個第一個被俘虜的鬼子將軍讓國人精神大振,雖然其中有中央統籌大局的功勞,但明眼人都知道先鋒軍的作用纔是主要的。爲此,報紙上又是一番熱評。但對此,孟享全部泰然處之。

送上了國崎登後,雖然功勞薄的名單加長了,但先鋒軍也獲得了他們想要的。他們申請的齊魯抗戰特區被批准了下來,孟享成了特區主席,遊離在了沈鴻烈的山東主席的管理之外了。這樣有一些改革就少了一些指手畫腳多嘴的了。

本來孟享還打算在特區範圍中加上兩淮、黃河兩岸等地,但卻被唐藥師制止了。這樣的企圖太明顯,現在有了特區的名號,站穩腳跟後,等着實力強大了,還怕得不到更大的地盤?這又豈是一個前綴所能阻擋的?

“叫那個陳官到我的車上吧!”今天早上,孟享接到了造船廠升級完成的消息,可以建造船隻了。他當時毫不猶豫的生產了三艘巴伐利亞級戰列艦,但還剩下一條生產線,需要自用。一艘s-7魚雷艇已經建造了出來,第二艘剛剛通過了建造的命令。

現在他需要有一艘千噸級別的驅逐艦,用來訓練人手。二戰時期的太貴,即使是二戰前期的價格也不低,孟享打算先用一艘一戰最好的艦船來當做訓練艦艇,反正也不算過時。老蔣的中央海軍中還有不少民國前的軍艦呢。

陳官有些拘謹的坐在車上,這是他頭一次見到了孟享。自從他加入了先鋒軍,就直接進入到了先鋒軍新成立的海軍聯隊。因爲對於西方艦船比較熟悉,先鋒軍此時艦船又不多,所以暫時待在參謀部幫助參謀組建海軍聯隊的工作。

先鋒軍不知從哪裡弄過來的八艘s-7魚雷快艇已經讓他很是驚喜了,但龍一突然通知他讓其準備一戰驅逐艦的材料,更是讓他心中吃驚。難道先鋒軍的海軍聯隊要買驅逐艦了?

“說一下吧,就說一說一戰時期最先進的幾款驅逐艦的情況。”孟享看了看身邊這個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上尉,不禁笑道。

這些信息鼠二也能搞到,但孟享已經在有意識的在與普通人的軍官接觸。直接聽從他們的建議和想法,有利於拉近之間的關係。

陳官精神一振,直接開口道:“驅逐艦是在一戰時期纔開始嶄露頭角的,它的護衛功能從各方面來說,比輕型巡洋艦和魚雷快艇等船種更適合。”他看了看孟享靜聽不言,趕緊直接插入話題,“一戰時期的驅逐艦最先進的幾款都是一戰末期吸收了各種戰鬥經驗建造起來的。比較著名的有美國的‘克萊姆森’級驅逐艦。但相對來說,驅逐領艦的威力更爲強大。”

孟享笑道:“說來聽聽!”他已經大略的看過資料了,不至於被人唬得一驚一乍的。

“驅逐領艦可以看作是驅逐艦的領頭羊。一戰時期,建造的驅逐領艦應該屬英國人的莎士比亞驅逐領艦,以及它的翻版斯科特級驅逐領艦最爲強大,現在依舊是世界一流的驅逐艦。”陳官說着,望向前方的眼睛中不由冒出了熱切的光芒。

第683章 新西伯利亞之戰(上)第1122章 歐洲是泥潭?第98章 還是重炮過癮第553章 至少也要鐵路修成後第245章 蘭封變局第556章 超級戰列艦繼續狂熱第885章 美國人還是來了第909章 哪裡來的回哪裡去第646章 向西進攻第636章 德國人暫時不會進攻第752章 放棄僞滿第1137章 美國人的內憂外患第536章 遭遇北路艦隊第865章 對蘇俄和英美要區別對待第245章 蘭封變局第955章 橫掃若狹灣第555章 超級戰列艦的熱度第295章 你以爲你是金剛不壞啊第964章 2周的空戰第637章 鼠疫不會帶來多大影響第502章 TJ-37突擊步槍第1043章 沒有援軍第20章 第一分基地第394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306章 聲南擊北第288章 交通體系第628章 我也有信心第994章 痛打落水狗第163章 軍票和銀行第462章 不戰而屈?第652章 蘇俄外蒙遠征軍的覆滅第303 感情大事第125章 這是他最後的機會了第1040章第484章 中途島級航母第76章 終究不如靠自己第212章 方便食品第240章 剿匪第517章 意大利人的埃及初戰第970章 五車六船基地第477章 英法交惡第480章 禁區的財政也爲難第456章 還差一點點第478章 準備美國人的軍火訂單第1章 起點(一九三七)第1016章 美國人增兵了第234章 飛行員和心理學家第824章 支援不支援德國人第539章 只能聽上帝的安排了第69章 船的希望第324章 日本人就這樣逃了?第1133章 瘟疫的影響第749章 軍紀第145章 我是軍長了第1120章 美國要走了第463章 老蔣的無奈第671章 爭功第749章 軍紀第1088章 技術的鴻溝真的可以坑死人第350章 先調整再說第315章 死守山海關第725章 鋼鐵的崛起第1018章 美國人已經去支援你們了第214章 豆丁坦克也來獻醜第368章 難道這是真的第762章 角鬥第65章 我加入第481章 板垣徵四郎之死第911章 自治區第817章 它能跑得了嗎第813章 等待已久的海戰第87章 半城計劃第168章 先來點空襲第764章 尾隨第308章 攻克德州第843章 打劫澳大利亞黃金第1077章 華夏人果然來了第1133章 瘟疫的影響第837章 他們怎麼會春節就進攻?第421章 新編制調整第100章 重炮轟鳴第900章 可能性不大第680章 再加二百萬第773章 我們早有準備第495章 海軍陸戰隊的突擊第1091章 美國人也有巨炮第692章 不能再等待了第257章 組織第607章 先發制人第669章 華夏坦克的勝利第797章 等不了三個月第1058章 東非和南非第314章 關東軍的援軍到了第875章 美軍悉尼登陸第1102章 蘇俄人的攻擊第977章 又出現一艘戰列艦第683章 新西伯利亞之戰(上)第183章 襲擊1885部隊第488章 兩棲裝甲部隊第897章 日本人還有多少航母
第683章 新西伯利亞之戰(上)第1122章 歐洲是泥潭?第98章 還是重炮過癮第553章 至少也要鐵路修成後第245章 蘭封變局第556章 超級戰列艦繼續狂熱第885章 美國人還是來了第909章 哪裡來的回哪裡去第646章 向西進攻第636章 德國人暫時不會進攻第752章 放棄僞滿第1137章 美國人的內憂外患第536章 遭遇北路艦隊第865章 對蘇俄和英美要區別對待第245章 蘭封變局第955章 橫掃若狹灣第555章 超級戰列艦的熱度第295章 你以爲你是金剛不壞啊第964章 2周的空戰第637章 鼠疫不會帶來多大影響第502章 TJ-37突擊步槍第1043章 沒有援軍第20章 第一分基地第394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306章 聲南擊北第288章 交通體系第628章 我也有信心第994章 痛打落水狗第163章 軍票和銀行第462章 不戰而屈?第652章 蘇俄外蒙遠征軍的覆滅第303 感情大事第125章 這是他最後的機會了第1040章第484章 中途島級航母第76章 終究不如靠自己第212章 方便食品第240章 剿匪第517章 意大利人的埃及初戰第970章 五車六船基地第477章 英法交惡第480章 禁區的財政也爲難第456章 還差一點點第478章 準備美國人的軍火訂單第1章 起點(一九三七)第1016章 美國人增兵了第234章 飛行員和心理學家第824章 支援不支援德國人第539章 只能聽上帝的安排了第69章 船的希望第324章 日本人就這樣逃了?第1133章 瘟疫的影響第749章 軍紀第145章 我是軍長了第1120章 美國要走了第463章 老蔣的無奈第671章 爭功第749章 軍紀第1088章 技術的鴻溝真的可以坑死人第350章 先調整再說第315章 死守山海關第725章 鋼鐵的崛起第1018章 美國人已經去支援你們了第214章 豆丁坦克也來獻醜第368章 難道這是真的第762章 角鬥第65章 我加入第481章 板垣徵四郎之死第911章 自治區第817章 它能跑得了嗎第813章 等待已久的海戰第87章 半城計劃第168章 先來點空襲第764章 尾隨第308章 攻克德州第843章 打劫澳大利亞黃金第1077章 華夏人果然來了第1133章 瘟疫的影響第837章 他們怎麼會春節就進攻?第421章 新編制調整第100章 重炮轟鳴第900章 可能性不大第680章 再加二百萬第773章 我們早有準備第495章 海軍陸戰隊的突擊第1091章 美國人也有巨炮第692章 不能再等待了第257章 組織第607章 先發制人第669章 華夏坦克的勝利第797章 等不了三個月第1058章 東非和南非第314章 關東軍的援軍到了第875章 美軍悉尼登陸第1102章 蘇俄人的攻擊第977章 又出現一艘戰列艦第683章 新西伯利亞之戰(上)第183章 襲擊1885部隊第488章 兩棲裝甲部隊第897章 日本人還有多少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