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疑點

看着被自己的那些話,搞的有些愣的常娟。李子元認爲這個時候不溜,還等着什麼時候開溜?除非他想等反應過來的常娟,在給他上一番紀律的大課。他可不想在與這位女幹部,有什麼新的衝突出現。

大家好不容易纔能坐下來好好說話,在搞的針尖對麥芒也就沒有啥意思了。尤其是還爲了兩個漢奸,在起什麼衝突更沒有意思。至於殺掉那兩個傢伙,李子元可從來就沒有後悔過。殺鬼子和漢奸,他可從來不會手軟。

沉浸在李子元那番話之中的常娟,也沒有注意到李子元小心翼翼的,猶如做賊一樣悄悄的從自己面前溜走。很明顯李子元跟她說的這番話,很是出了她之前的部分認識。估計她得好好消化一番,才能真正的領悟到。

在擺脫掉被常娟教育一番的危險後,李子元在鬆了一口氣。對於常娟這個指導員,知道自己除了玩橫的之外,論嘴皮子自己遠不是對手的李子元,現在真的有些怕了。人家又是一個女幹部,自己還不好總火,只能是能躲就儘可能的躲開。

不過李子元的這番說法,倒也不是爲了脫身編造出來忽悠常娟的,這些東西是他切切實實親耳聽到,或是親身接觸過的。其中很多的東西,都是再審訊一些被俘的僞軍政人員時,他親耳聽到的。

還有一部分的東西是在東渡黃河之後,在晉中某一個村鎮駐紮的時候。聽到過兩位也許曾經在某個朝代晚期,當過舉人的老人談起過。當時他還是一個排長,聽到這兩個老人談論這場關係到全民族生死存亡戰爭的時候,認爲如果日軍效仿那個早就已經亡國三十年的大清,入關後的某些做法,會更加的適合所謂此次的改朝換代。

如果日本人更加擅長吸收中國人蔘與進來,會更加有利於他們建立新的國家。在改朝換代的時候,恩威並濟纔是最好的手段,而不是靠眼下一味的以武力解決。日本人要想統治中國,最終還是要依靠中國本地的官員。

當然,也許這二位當年的遺老遺少,對着眼下這場戰爭有着認識上的本質偏差。但當時差點鼻子沒有被氣歪的李子元,卻隱隱的感覺到,也許抱着這種想法的人也許不多,但絕對不是簡單寥寥幾個。

這二位老先生估計日本人一召集,會立刻落水去報效他們眼中所謂的新朝吧。就像當年九一八事變後,關東軍在東北成立僞滿洲國的時候,某些遺老遺少趨之若鶩。甚至比當年的皇族,還要興奮和激動。

還有他曾經俘虜過的一個,曾經在日本留學過的僞警備隊長。固執的認爲日本人起的這場戰爭是來救中國的,是要將中國建設成日本那樣的強國。要想從根子上拯救中國,只能走日本人的道路。

如果不是他們這些抗日分子搗亂,現在的中國早就與日本攜手並進了。他們這些人才是爲了救中國,至於抗日分子和重慶政府,都是中國眼下最大的罪人。而這位老兄在被俘之後拒絕包紮,最終因爲傷勢過重而爲他的主子殉節。

這些東西雖說比較片面,但也顛覆了兩世爲人的李子元,之前對那些落水當漢奸的人,就是爲了一己私利,或是爲了撈取大筆的錢財,不顧民族和國家的安危爲虎作倀、賣國求榮的看法。他從來都沒有想過,當漢奸出賣祖宗和國家,還有這麼理直氣壯的。

當然在東渡黃河進入華北戰場之後,接觸的漢奸之中除了那些爲了一點錢,就爲日軍效力的下層人員之外。應該說絕大部分,尤其是高層人物基本上都是這種人。但寥寥的這幾個個例,卻也讓他大開眼界。

真正見識到他前世知道,但是沒有見到過的愚昧無知,以及傳說中的日粉。所以他今天和常娟說的,也並不能說就是爲了完全的推卸責任,或是說糊弄常娟。其中很多的東西,也是真實存在的。

作爲縣區一級的幹部,常娟與之打交道的漢奸,在整個漢奸體系上都是末端的。也就是說她接觸的漢奸,大部分都是爲了所謂的利益而投敵的。至於那些爲了所謂的理想投敵的,她還是見識的太少。

至於那兩個漢奸,不,確切的說應該是一個是漢奸,另外一個壓根就算是日本人的朝鮮人,李子元認爲爭取過來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可能性基本上很小。尤其是在日僞軍尚未結束掃蕩的時候,帶着這兩個人很危險的。

處理了,並不是什麼違反原則的事情。但對於這位指導員性格已經很瞭解的李子元,明顯不太想因爲這兩個雜碎,與常娟生什麼衝突。所以他才說出了這麼一大堆,讓他自己都感覺到驚奇的話。要知道已經習慣了說一不二的李子元,很少有這麼大費口舌的時候。

不過在擺脫了被常娟教育的危險,但並不意味着李子元可以放鬆下來。他的思路轉到了那封長治日軍情報部門來的電報上。那封電報上的內容,究竟可信性有多少卻是他不能不考慮的。

日軍此次對壺北東部山區的掃蕩,是不是就真的就到此爲止了,是涉及到部隊安全的大事。雖說這封電報是這股什麼日軍挺進隊電臺收到的,同時李子元也可以確認,是長治日軍情報部門出的。但其內容的真實性,李子元並不是很相信。

以他對日軍習慣的瞭解,日軍掃蕩撲空的時候不是沒有,損失慘重回撤的時候也很多。但是像這種虎頭蛇尾,按照日軍清鄉或是掃蕩的規律,最多隻進行一半的掃蕩,幾乎是從來沒有過。

日本人一向以戰術計劃制定縝密,執行戰術計劃嚴格著稱。下克上那是在戰略行動上,但是在戰術行動上其行動還是嚴格執行計劃的。當然如果對方抵抗不強烈的話,他們也會出現行動自由的現象。但是這個現象,也是嚴格在其原來整體作戰計劃之中。

而日軍制定的作戰計劃,單以李子元這幾年的所聞所見來說,一向以縝密、環環相扣著稱的。李子元這幾年雖說只是一個下級軍官,但前世學霸的生涯讓他養成了善於觀察和總結的習慣。

儘管接觸高層和總部的機會不多,但李子元也現日軍,這幾年之所以能在中國戰場上橫衝直撞。依靠的絕對不單單是出色的單兵素質,以及絕對的空地火力優勢。其中下級軍官的指揮能力,遠遠過中國所有的軍隊,包括自己所在的這支軍隊。

其執行力和各個兵種的配合能力之緊密,遠遠過了中**隊。最關鍵的制定作戰計劃的軍官,用心之良苦和巧妙,對局部戰場判斷之準確,也是中國各個派系軍隊無法相比的。各級的參謀軍官能力都相當的強,水平也相當的高。

而自己所在的這支八路軍,要想達到這個標準還早着呢。不過日軍各級軍官也有一個很大的毛病,那就是隻要但凡兵力充足一些的話,其胃口往往會張的很大。當然這一點除了日軍狂妄自大之外,還與其對自己部隊戰鬥力的自信有關係。

此次日軍投入到壺北東部山區掃蕩的兵力,對整個太行乃至潞東軍分區來說,規模的確不大。如果單靠這些兵力進攻分區核心區域,甚至有可能會捱上一頓爆揍,他們胃口再大估計也沒有這個膽子。

可單獨針對壺北東部山區,或是說針對自己的話,那麼兵力就相當充足的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日軍的掃蕩會這麼簡單就結束嗎?李子元有些不相信。至少這種情況,並不符合日軍一貫的習慣。

如果此次行動如此的虎頭蛇尾,在沒有達成最基本戰術目標的情況之下就草率地撤退,也就代表他們那個所謂的治安整肅計劃這麼簡單。而他們的所謂治安整肅計劃,就這麼簡單的話,那麼只能說制定這個計劃的人絕對不是日本人。

而除了對日本人的習慣和性格的瞭解之外,這次作戰吃的大虧也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日軍是一支兇狠與狡詐並存的軍隊。在很多情況之下,你在面對他們的時候,那怕你稍有鬆懈或是輕敵,都會被他們算計而吃大虧的。

之前壺北日軍屢屢被自己得手,應該是有很大一部分輕敵因素在內的原因。而一旦日軍對自己真正重視起來,自己如果在輕敵或是大意,那麼倒黴的很有可能就是自己。而且自己就這幾天,就吃了一次大虧。如果不是郭老三機敏,恐怕自己這支游擊隊全軍覆滅都有可能。

按照道理來說,此時便衣隊被襲擊的情況,長治方面的日軍情報部門應該已經現。那場遭遇戰距離日僞軍掃蕩區域,只有二十多華里。自己雖說沒有給這股便衣隊報的時間,但按照一般通訊聯絡規定,這股便衣隊在途徑壺北東部山區撤退的時候,不會不與正在這一帶掃蕩的日軍,提前打招呼以免誤傷。

這股便衣隊身上全套的中**隊制式武器,如果不事先表明身份或是制定好聯絡時間,估計日僞軍自己就會先打起來。所以在壺北東部山區的日僞軍,不可能不事先知道這支便衣隊的活動範圍。

同時持續了二十多分鐘的戰鬥,也讓距離只有二十多華里的日僞軍,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做出反應。即便沒有來得及救援,但是現戰場的位置卻很容易。除非當時那股日僞軍,轉移到更遠的地方而沒有聽到那陣子槍聲。

而自己在撤退的時候,爲了爭取時間只簡單的打掃了戰場,只收集了這股便衣武裝的武器彈藥,卻沒有掩埋屍體。二十多具屍體數量雖說不算多,但並不是很難現。以日軍的搜索能力,絕對不可能這麼長時間沒有現。

第六百五十一章 分區政委的談話第七百零八章 還老百姓一個公道第七百六十一章 全線反擊第六百一十五章 破了紀錄第四百五十章 發了洋財第一百四十五章 槍聲第七百五十四章 女兒的依戀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一搏?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四百八十五章 全線反擊第三百零一章 新任務第二百八十二章 你沒有這個權利第三百四十一章 引蛇出洞(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往哪兒打?第七百零五章 包餃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突圍(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站在城樓觀山景第二百五十四章 上級的壓力第一百三十六章 鶴田沼楠的建議第六百八十三章 判斷失誤的日軍第八十九章 李子元的感悟第六百七十八章 壺北縣城防禦戰(二)第三百零七章 困境第四百七十三章 時間不多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困境第六百零二章 破釜沉舟第二十二章 形象的改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新婚第五百七十章 錢朋的態度第六百二十二章 想的很開第四百五十四章 纔是最致命的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第四十八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二百零五章 大年夜的偷襲(一)第二百九十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七百四十章 亂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二十六章 爭吵與換裝第五十四章 胃口變小的李子元第一百七十五章 狡猾的傢伙第三百九十一章 我部奉命歸您指揮第四十七章 有把柄在手很舒服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再和誰較勁?第五百二十章 疑惑第二百八十五章 鶴田沼楠的壓力第九章 老子比你心疼第三百八十一章 霸氣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方風雨(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方風雨(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憋屈的馬永成第五百二十九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百二十二章 想的很開第二百零七章 連鍋端第四十三章 你這個大禮不好拿第三百四十七章 釣魚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後悔第二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八百二十三章 阻擊第二十三章 審訊第三百八十一章 霸氣第三百九十一章 我部奉命歸您指揮第五百六十五章 感悟第三百三十三章 忍而不發第六十章 調整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打長治(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這個山頭必須攻下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場紀律第七百五十七章 青年軍第六百五十二章 跟着你打仗痛快第二百三十一章 日軍的新戰術第八十四章 困境第五百七十三章 沉默是金第二百六十章 美人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忽視與幸運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圍第四百八十一章 陰婚不散第八百零四章 何三亮的賀禮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場紀律第五十章 老子又回來了第六十七章 我相信他第四百八十八章 王對王的決鬥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與爭吵第四百一十三章 還回去第一百八十一章 醜話說在前邊第四百九十九章 落荒而逃第一百六十五章 自身位置擺的正第一百九十章 財大氣粗第五百二十七章 王均第三百九十七章 丟了西瓜撿芝麻第三百二十二章 圍困戰第九十五章 劉雁來的冷汗第四百八十八章 王對王的決鬥第二十一章 摸摸情況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新敵情第七百一十四章 請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成個家吧第二百九十章 最後的準備第八百一十七章 剿匪戰術(二)
第六百五十一章 分區政委的談話第七百零八章 還老百姓一個公道第七百六十一章 全線反擊第六百一十五章 破了紀錄第四百五十章 發了洋財第一百四十五章 槍聲第七百五十四章 女兒的依戀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一搏?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四百八十五章 全線反擊第三百零一章 新任務第二百八十二章 你沒有這個權利第三百四十一章 引蛇出洞(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往哪兒打?第七百零五章 包餃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突圍(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站在城樓觀山景第二百五十四章 上級的壓力第一百三十六章 鶴田沼楠的建議第六百八十三章 判斷失誤的日軍第八十九章 李子元的感悟第六百七十八章 壺北縣城防禦戰(二)第三百零七章 困境第四百七十三章 時間不多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困境第六百零二章 破釜沉舟第二十二章 形象的改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新婚第五百七十章 錢朋的態度第六百二十二章 想的很開第四百五十四章 纔是最致命的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第四十八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二百零五章 大年夜的偷襲(一)第二百九十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七百四十章 亂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二十六章 爭吵與換裝第五十四章 胃口變小的李子元第一百七十五章 狡猾的傢伙第三百九十一章 我部奉命歸您指揮第四十七章 有把柄在手很舒服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再和誰較勁?第五百二十章 疑惑第二百八十五章 鶴田沼楠的壓力第九章 老子比你心疼第三百八十一章 霸氣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方風雨(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方風雨(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憋屈的馬永成第五百二十九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百二十二章 想的很開第二百零七章 連鍋端第四十三章 你這個大禮不好拿第三百四十七章 釣魚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後悔第二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八百二十三章 阻擊第二十三章 審訊第三百八十一章 霸氣第三百九十一章 我部奉命歸您指揮第五百六十五章 感悟第三百三十三章 忍而不發第六十章 調整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打長治(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這個山頭必須攻下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場紀律第七百五十七章 青年軍第六百五十二章 跟着你打仗痛快第二百三十一章 日軍的新戰術第八十四章 困境第五百七十三章 沉默是金第二百六十章 美人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忽視與幸運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圍第四百八十一章 陰婚不散第八百零四章 何三亮的賀禮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場紀律第五十章 老子又回來了第六十七章 我相信他第四百八十八章 王對王的決鬥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與爭吵第四百一十三章 還回去第一百八十一章 醜話說在前邊第四百九十九章 落荒而逃第一百六十五章 自身位置擺的正第一百九十章 財大氣粗第五百二十七章 王均第三百九十七章 丟了西瓜撿芝麻第三百二十二章 圍困戰第九十五章 劉雁來的冷汗第四百八十八章 王對王的決鬥第二十一章 摸摸情況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新敵情第七百一十四章 請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成個家吧第二百九十章 最後的準備第八百一十七章 剿匪戰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