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原身的手段不行啊,既不夠周全,也不夠狠,西太后要是跟原身她一樣溫和,不苛責太醫,指不定真能病死,這麼看的話,西太后對那些太醫言語狠厲,且動不動就要他們全部殉葬。
好像也算是情有可原了。
畢竟她確實是靠威脅那些太醫,纔得到了治病良方,並且救了自己一命。
這些太醫還真是取死有道啊。”
若有所思的琢磨了一會,白聖又開始仔細梳理原身的所有人脈勢力,然後便再次苦笑。原身這傢伙,還真是全靠自己嫡出的母后皇太后身份,以及勢力龐大的孃家支撐着。而獨忠於她的人手不說一個沒有,但也只能算寥寥無幾。
宮裡人手大部分是她丈夫死前留給她的,也就是同輝帝駕崩前留給她的。
少部分則是她孃家跟內務府勾結。
送進宮,幫她忙的。
宮外人手,則基本就是她孃家人以及依附於她孃家的一些大臣,他們與其說聽命於原身,不如說倚仗原身身份獲取權利。符合他們利益的,他們會積極支持,可若是損害他們利益,即便不明面反對,肯定也會暗地裡做手腳之類。
或者派原身親人進宮勸勸。
說句不好聽的,西太后還有李進喜等一系列太監宮女作爲親信,他們雖然免不了有私心,但絕對忠誠於西太后。
是西太后相當好用的幫手和爪牙。
至於原身嘛,真忠心於她的人數。
恐怕遠遠不如西太后。
大多是忠心於皇室,忠心於自己的家族,而不是說,忠心於原身這個人。
但原身本來就沒那麼嗜權如命,所以也能理解,而且正是因爲她手裡的權力相對較虛,沒有去染指她不該染指的兵權、實權,纔會被百官誇讚有德行。
如若她真大權在握,攬政攝政。
恐怕早有人罵她牝雞司晨。
有呂武之風了。
除此之外,現在整個大幹的狀態也十分不好,如今大幹已經開國近兩百五十年,很多朝代國祚一般也就兩百六七十年,或者說兩百八九十年,最後幾十年,還有風雨飄搖,朝代末年的氣象。
大幹自然也不例外。
農民起義,天災人禍,貪官污吏等等一系列朝代末年有的問題,全都有。
也就勝在國家財政還算充足。
能夠勉強支撐,應付內亂。
可關鍵的是,現在大幹面對的不僅有內亂,還有外亂,經歷過大航海時代和工業變革的那些海外蠻夷,外邦羅剎如今已經發展壯大起來,北方有羅剎國頻頻侵關,東南沿海,皆有蠻夷侵犯。
內憂外亂,綿綿不絕,風雨飄泊。
已有大廈將傾之兆。
所以總體來講,原身的遺願還是挺難搞的,搞定西太后並不算難,悄悄弄死輕而易舉,光明正大弄死無非也就是麻煩了點,真正難搞的是,中興大幹。
已經快爛到根子的大幹。
掀翻了重建都比中興簡單且方便。
思慮再三後,白聖還是覺得,自己此時沒什麼實力,不宜搞大動作,她更喜歡在手握勝券的情況下,一擊即中。
當下重點還是在於積攢實力。
……
次日,白聖再次垂簾,西太后則是跟她一起,只不過白聖坐在東邊,西太后坐在西邊,小皇帝坐在中間偏前方。
小皇帝與東西兩位太后的中間。
有一層簾子隔着。
用一層簾子隔開,並不是因爲什麼男女大防,那是一層遮羞布,也算是一個限制,簾子放下來隔着是垂簾聽政。
一旦把簾子捲起來。
那可就是太后臨朝稱制了。
垂簾聽政和臨朝稱制,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後者,已經在行使皇權。
隨着衆大臣進殿,看到兩個太后都在簾子後面坐着,消息靈通,但又不是特別靈通的那些大臣,紛紛驚訝不已。
因爲他們收到的消息是太后病重。
西太后病了快一年了,前段時間病重,已有近一個月沒有垂簾聽政,東太后前兩日也身體不適,沒有垂簾,這兩天朝中大事,都是三位親王協商着來。
再加上還有小道消息說。
兩位太后病的都很重。
所以不少大臣正暗暗竊喜,以爲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時代就要結束,從此迎來三親王連帶衆大臣,共同輔佐小皇帝的新時代,再也不用被倆女的壓着。
可沒想到,消息竟然有誤。
如今兩個太后好端端坐着呢。
不過,他們還不至於因此失態,所以詫異之後依舊相對整齊劃一的,向小皇帝行禮,喊萬歲,然後又向兩位太后行禮,先喊東太后千歲,後喊西太后。
只要白聖不死,她就永遠是嫡。
永遠排在西太后之前,連祭天的時候,也是白聖更有資格代替皇帝祭天。
“免禮平身……”
這話是明光帝說的,作爲吉祥物的小皇帝,上朝只需要說兩句話,一是免禮平身,二是退朝,其他啥都不用管。
即便睡着了,也有貼身太監看着。
衆大臣按規定又行了謝禮,這才紛紛站好,緊接着便是上奏些重要之事。
小事或者沒什麼需要討論的事,一般要麼下面直接處理了,要麼上個奏摺等批覆就行,只有比較大的事,甚至需要大臣爭論的事,纔會在大朝會上說。
白聖依舊沒有發言,只是在對照原身記憶觀察下面那些大臣,好歹先把人認清了,各自派系,敵我區別弄明白。
西太后的話則有點多,頻繁開口表達自己態度和意見,有時候語氣甚至較爲強硬,但白聖此時卻注意到了很有趣的一點,那就是最後決斷時,不少大臣會看向白聖,直到確定白聖沒有異議。 反對聲纔會變少或消失。
似乎只要白聖開口反對,他們就會站出來支持白聖,見狀,白聖特地又仔細翻看了下原身的上朝記憶,然後便發現,還真是如此,但凡只要原身開口。
wωw• тt kΛn• c○
最後天平必然會倒向原身這邊。
特別是在明光帝登基後的這幾年。
難怪西太后面對原身不敢失禮。
感情朝中大臣,大多數都更加認可原身,也願意支持原身,只是原身實在太不給力。另外就是,白聖估計原身在同輝帝成年之際,十分果斷提出捲簾歸政這一操作,獲得了很多大臣的好感。
西太后有野心這件事,不僅鹹平帝臨死前意識到了,大臣們也不眼瞎,一個個跟人精似的,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所以他們支持原身的原因,大概率是在於他們覺得原身不貪戀權勢,日後肯定會還政於明光帝,但西太后就不好說了,指不定又是個呂武之輩,妖后。
同輝帝的死,他們都有點懷疑。
是不是西太后這個親媽下的手。
因爲他親政,阻礙了西太后垂簾。
所以,只要白聖不表現出十分明顯的貪權戀勢之舉,朝中大臣大多數肯定會站在她這邊,當然了,前提是不損害他們利益,如果損害利益就不好說了。
一番吵鬧後,朝會結束。
絕大多數大臣離開,剩下的核心重臣以及三個親王,則是前往軍機處處理政務,小皇帝回養心殿,西太后到養心殿邊上處理奏摺批閱事宜,必要時,可能還會將軍機大臣招過去,垂簾問政。
白聖這個東太后則是直接回宮。
還別說,如果不是大幹此時內憂外患,大廈將傾的話,原身這生活是真不錯,煩心事,麻煩事都讓別人幹了,她也就偶爾需要處理一些特別大的事情。
比如說哪邊造反,哪邊鬧災!
平叛失利怎麼懲罰?
平叛成功怎麼賞賜……
難怪總有人說,多幹多錯,不幹不錯,原身處理的幾件大事,基本都在迎合朝中主流,其他小事則完全不插手。
真真是名聲不好才奇怪!
可惜,隨着白聖接下來想要中興大幹,原身的好名聲,恐怕就保不住了。
要知道,本朝名聲最差的就是世宗皇帝了,但要論明君聖君,延續國祚的最大功臣,誰都比不上世宗皇帝,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等一系列既增加朝廷收入,又削減平民負擔的舉措,都是世宗皇帝不顧滿朝阻力,推行下去的。
結果就是爲士紳所惡,惡評不斷。
如今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雖說依舊還在執行着,但已經滿是漏洞。
大幹天下也滿是漏洞,岌岌可危。
想到這,白聖最可惜的就是,自己在紅樓世界收穫的那些機器人大軍,基本都在上一個世界被毀,被那個該死的黑山山神詛咒毀了,不然她直接大軍橫推就是,哪用得着琢磨如何擴大勢力。
不過,那批機器人只是被毀大半。
還有千八百個倖存。
再思及自己現在沒什麼親信,臨時培養也不知道可靠不可靠,以及沒有錢糧和足夠多的人手可用,做很多事都不方便,所以白聖想了想,決定還是繼續維持住自己的人設,不做太多的變動。
而原身中興大幹的遺願,興許可以通過暗地操縱仿生機器人,間接完成。
原則就是廣積糧,緩搞事。
有了計劃後,白聖立刻假寐,實際則是精神力進入隨身位面當中,開始調整設置剩餘的千八百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原本都是戰爭類機器人,但是機器人這東西是可以調整的,改個程序或者加點其他芯片,灌輸些其他知識就行。
因爲人數不是很多,所以白聖在調整的時候儘量將他們往全能方向調整。
能經商,能教學,能領兵。
能種田,能基建,能生化。
反正他們不用休息,一天二十四小時做事都沒關係,全能才能多幹點事。
唯一欠缺的是人情世故,這方面相對呆板一些,但真正的人類,情商高的也不是很多,又怎能去強求機器人呢?
不過這點影響不大,因爲白聖好歹也是太后,讓他們扯着自己的虎皮去經商之類,難道還要看別人臉色,在背景夠硬的情況下,人情世故差點沒關係。
隨着調整完這些機器人,並且順帶着給他們安排了各自任務後,時間已經到了夜深,白聖是理所當然在隨身位面裡就讓他們開啓光學隱身模式,然後纔將他們挨個放出來,讓他們自己出宮。
怎麼說呢,基本還算順利。
個別出了點問題,比如說不小心撞到了樹葉,或者弄出了點動靜,乃至於聲音,但因爲看不到他們,也只是嚇到了些太監宮女,讓他們以爲鬧鬼啥的。
不過皇宮大內鬼故事多了去了。
這點動靜基本沒啥影響!
一千來個機器人全都順利隱身,並各自帶了些起步資金離開皇宮,然後按照白聖指示,分別前往全國各地發展。
安排好那些機器人的去向後,白聖還又連夜寫了幾封信,第二天早上便派人將那些信送到三位親王,以及自己孃家族長手裡,大體內容就是表示自己派了些人手出去經商,讓他們照顧照顧。
有背景,也得打聲招呼不是。
不打招呼誰知道有背景啊!
她可沒心情玩什麼扮豬吃老虎,先裝低調,然後被人家欺上門來再打臉啥的,沒那必要,直接寫信打招呼就是。
誰還能不給她面子?
收到白聖的信後,三位王爺連帶着她孃家立刻就忙了起來,從上到下的一路通知到位。帶來的結果就是,主要任務是經商的那幾十個機器人,啓動資金都沒花,便很順利的得到了地和鋪子。
另外還有不少人送錢,送工匠!
甚至於送女人。
而這,就是現實……
即便他們只是經商又如何,即便如今商人地位低又如何,那也得看他們替誰幹活,背後是誰?三個王爺,一衆一品大員親自打招呼,誰敢得罪,誰不上趕着奉承,畢竟宰相門前還七品官呢!
要人有人,要地有地,要鋪子有鋪子,再加上那些機器人還不缺技術,所以白聖的商業帝國,很快就順利啓航。
先從輕工業開始,比如肥皂紡織。
然後慢慢的往重工業方向過渡。
或者說,等有了一定資本,再慢慢的,偷偷的,悄悄摸摸的發展重工業。
另外像什麼收攏孤兒,培養教育孤兒,培育良種,生產化肥,插手糧食生意等操作,也都各有一批機器人執行。
總之,白聖計劃很順利地推進着。
而她表面則是依舊無爲而治,只要西太后的決策不過分,她就不去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