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單親家的女兒16
因爲搬家的關係,劉雯也懶得去幼兒園,本來她之前也不是經常去上學,要在家裡幫忙照顧劉佳佳和王哲。
現在都已經回到董家住,劉雯更加不想每天要花很長的時間去上學,而且她在幼兒園,除了鐵蛋外,也沒有談的來朋友。
雖然不再是去幼兒園上學,可是每天在家戴着也不是一個事,當然要和董思瑤一起出去擺攤。
董思瑤看着堅持非要和她一起出攤的劉雯,也是哭笑不得,“你和我一起出攤?”
“很辛苦?”雖然今天的天氣不錯,沒有下雨,風也不大,可是要站着,沒有休息地方,董思瑤是習慣了,可是擔心劉雯吃不消。
“沒事,我可以。”劉雯幫董思瑤一起搬東西,示意她也不是隻會添亂,她也是可以幫忙幹活的。
看着一起幫忙搬運東西的劉雯,董思瑤知道今天不帶她出攤,這孩子一定不開心。
既然這孩子很是期待,那就帶她去看看,也能讓她知道平時的辛苦。
劉玲看到這對母女都要出攤,放下手上的活,速度趕了上去,“我們一起去。”
“媽,不用啊,我一個人能搞定。”董思瑤沒雨想到今天出攤, 竟然還有兩人一起幫忙出攤, 讓她那是一個受寵如驚。
“我過去看看你在哪裡擺攤,然後我去買菜,中午我給你送飯。”哪怕不需要問董思瑤,劉莉也知道劉家人是不會送飯。
劉玲最近也不要上班, 不能在生意上幫襯一二, 但是起碼可以做個好後勤。
有熱飯吃,誰不期待, “媽, 你真好。”
董思瑤謝過劉玲,都是一家人, 客氣話沒有必要多說, 有這個時間,她不如想着該如何狠狠的賺錢。
“你是我閨女,我不對你們好,我能對誰好。”
“你啊, 賺了錢後, 不要想着給我還有你爸買這個買那個。”劉玲知道董思瑤不是一個小氣的人, 不然哪怕劉家如何叨叨叨, 她也不會掏錢。
“你以後帶着小雯過日子, 要花錢的日子多了,你現在是賺不少錢, 可是你也要想想老了後怎麼辦。”
劉玲想起董思瑤老了後沒有退休工資, 就各種擔心。
董思瑤沒有想到那麼遠,對她而言, “媽,上班是好, 等老了後有退休工資拿,可是我一個月賺的錢, 就夠你和我爸工作兩三年的。”
“我都想好了,我現在努力賺錢, 有錢後, 我買商鋪, 買房子,到時候租出去, 每月的租金收入也不會比退休工資少。”
董思瑤早就有了這個想法, 她自己要做生意的時候,就可以安心做生意, 等以後不做生意,就可以把商鋪租出去, 每月也能拿到不少租金。
只是每次都存到錢,劉家總是有事發生, 不是劉浩家用錢,就是劉棟家需要用錢, 要不就是劉莉需要用錢。
以後她賺的錢, 也只有負擔弟弟妹妹他們生活費和以後結婚時候,給一個大紅包, 其餘都可以存起來。
劉玲聽到這裡,知道董思瑤是有成算的人, 也是鬆口氣,“那就好。”
“走吧。”劉玲知道早點去菜市場,才能找個比較好的位置。
至於最好位置,都是固定位置, 早就有人佔了, 只能去搶個比較好的位置。
董思瑤推着自行車, 劉雯拉着劉玲的手,跟在後面往菜場而去。
一路人遇到熟人,劉玲和董思瑤都熱情的和人打招呼,劉雯也是聽話的喊人。
當着他們的面,周圍鄰居都是熱情的和董思瑤打招呼,要多和善就有多和善。
一旦看到董思瑤她們不在視線範圍內,就開始討論起來。
“你們知道麼,昨天老董家的大女兒,可是帶了不少東西,還有女兒回來。”
“對啊, 我也看到了, 對了,她們推車出去幹嘛啊。”
“是去菜場那邊擺攤吧。”一人遲疑了下。
“菜市場擺攤?”大家覺得很是奇怪,“她不是在她男人那邊擺攤,怎麼跑到咱這裡擺攤。”
“老董的這個親家,家裡都是知識分子,都是大學生。”有人對劉家還是挺了解的。
“都是在辦公室工作,我有個親戚不是在機械廠工作,有次我爲了下,他說董思瑤的婆家看不起她是個初中生,不是大學生,還有嫌棄她生了一個女兒。”
“也是啊,做生意的。。”雖然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擺攤做小生意,也是能賺不少錢,可是哪有如何,能坐辦公室的來的有地位嗎?
“也是啊,當初我就說了,董思瑤嫁給她男人,就是高攀。”
“是啊,我也是早就提過,可是老董說,他們感情好,看吧,再好的感情又如何。”
“看樣子啊,董思瑤是真的給劉家趕出去。”
“如果真的給劉家趕出去,看樣子,劉家是不會要女孩子,孩子肯定是歸董思瑤,也只能回家,可是她這麼帶着孩子回來,以後董書航和董思琪可咋辦。”
“就是啊,有個離婚的大姑姐自家,還在帶着一個閨女,誰敢嫁給董書航,又是公婆,又是大姑姐的。”
本來一個婆婆就已經是夠折騰,還有一個離婚的大姑姐,誰家姑娘能吃的消。
“也不能這麼想。”有人也有不同的想法,“你也不想想,董思瑤可是做生意的,哪怕離婚了,她也是能賺錢,她賺了錢後,又是住孃家,親弟弟的婚事,她還能不掏錢。”
大家一想,也是啊,雖然有個大姑姐也是一個麻煩,可架不住這個大姑姐能賺錢,到時候還能不幫襯一二嗎?
特別是藉助在孃家的大姑姐,還能不掏錢,不使勁拍弟媳婦的馬屁嗎?
一下子,大家都分成兩派,都在討論是否可以嫁給董書航,壓根就沒有想過董書航的婚事,和他們都沒有關係。
推車去菜市場的董思瑤,壓根就不知道周圍鄰居竟然還討論這個問題,知道的話,一定會說,他們想太多了。
因爲不管是董鵬義還是董書航,都沒有考慮兒媳婦/媳婦會是周圍鄰居家的親戚。
董思瑤知道菜市場離家挺遠的,可是沒有想到還不是一般的遠,“媽,菜場搬了?”
她記得好像沒有這麼遠啊,難道是許久沒有回來,不適應了嗎?
劉玲嗯了聲,“本來是在學校附近,可是學校說擺攤的都把去學校的路給堵住了,有幾次還發生了爭執,後來菜市場就換了一個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