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柔極

一名十五歲的武階五級道者,在整個炎黃神州,其人數也不會超過雙百之數!

更爲難得的是,還是一名修道時間,只有三年的修道者,這個武階五級道者,那就更是難得。

???當然,這與神秘靈魂東方高的封印附體,是有着生大關係的。

畢竟,他的封印附體,讓他張智聰直接達到了武階三級實力。

張智聰自己也明白,作爲一名十五歲的武階五級道者,他的成績,足以傲視整個炎黃神州,可是他沒有一點驕狂之態。

炎黃神州,地域之廣闊,是任何人都不能說得清、道得明的,其人口之衆多,也達數十億,在這數十億人之中,奇能異世何其多?即使修道一途,他們不如他,可是在很多方面,他們卻能比他要強上不知多少倍。

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別說你只是一名武階五級道者,就算是一名道聖級的絕世強者,你也不能張狂。

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山還比一山高,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張智聰在修道之前,從家裡地下室藏書中,就知道做人切忌張狂的話語,對於自己的武階五級道者身份,他除了心中微喜之外,倒沒有任何的激動與興奮。

當然,忌張狂,並不是說遇事要忍,這完全是兩個概念。張智聰對於這種觀念,還是擰得很清的。

晉級成爲武階五級道者,他的下一個修道目標,那就是繼續苦修,達到武階六級道者。

而且張智聰的內心之中有一種萌動。

武階五級道者,剛好具有到聖獸山脈磨練的最低實力,他很想到聖獸山脈去磨練自己。

因爲他明白一個道理,炎黃神州,所有的高手、強者、絕世強者,很多人都是從兇險萬分的聖獸山脈磨練出來的。

可是,他現在在所有人的眼中,只不過是一名武階一級道者,如果他說自己要進入聖獸山脈磨練,這不是要笑掉他們的大牙嗎?

肖叔叔,也不會允許他這麼做的。

這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真實實力晉升至武階五級實力,張智聰的意識之中,得到了第二套功法。

柔極,候階低級功法。

張智聰實力在武階三級之時,他得到的第一套功法天雷掌,是侯階中級功法,而他實力達到武階五級時,得到的居然是侯階代級功法,這讓張智聰很是不解。

當然,他也明白,這肯定是原因的。

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只有一個辦法,好好的修練柔極,將柔極吃深吃透之後,他一定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而這種自我參透式修練,將比別人的指導性修練,更能讓修道的道理精深。

人家指導的東西,並不一定能成爲自己的,而自己摸索的東西,卻絕對會是自己的,自己參透出來的東西,會在自己的腦海中成形,直到永永遠遠。

得到柔極,張智聰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裡,便不停地對這套侯階初級功法,進行施展。

這套功法,施展起來,沒有固定的套路,可以是拳、掌、也可以是肘、膀,還可以是腿、腳。

身上所有具有攻擊力的部位,都可以施展柔極。

通過粗粗的施展,張智聰在隱隱中,感覺到柔極的施展除了身體的各個部位之外,似乎還能延伸,至於怎麼延伸,他卻是沒有任何的印象。

看來想要知道延伸用法,卻也只能將這套功法練熟之後,才能體會。

而且施展之後,張智聰方纔明白這套功法爲何要在他達到武階五級之後,纔會在意識中成形。

道理很簡單,這套功法雖然比天雷掌的等級低,可是相對於天雷掌來說,這套功法的原理,卻是要複雜很多。

天雷掌的施展,僅限於雙手。

極柔的施展,卻能延伸至全身。

天雷掌是剛猛一道,極柔,正好相好,屬於至柔一道。

極柔的攻擊原理,就是以柔克剛。

施展極柔所產生的柔勁,能分佈到全身的任何一個部位,這就是一種靈活性。

對敵之時,要看施展者對這套功法的領悟能力,更考驗施展者臨敵之時的反應能力。

宜用掌時就用掌,宜用肘時就用肘,如果領悟不行,反應又奇差,該用掌時去用肘,該用肘時卻用膀,那這套功法,對施爲者的來說,不但不能攻敵致勝,還是一種累贅。

修道工會,就要巡迴到金陵城,張智聰的實力已經晉級到武階五級,他已經沒有任何的擔憂,在後面的功法修練之,他時間的分配,根當的到位。

最初的一個時辰,修練極柔,剩下的時間,依舊修練天雷掌。

這麼做,有兩個原因:第一,天雷掌並沒有修練到極限境界,他還不能讓天雷掌發揮出最巨大的威力;第二,由於初次修練極柔,這套功法對於道力的消耗,相當的低微,只有修練天雷掌,讓體內道力消耗,達到最大,如此一來,才能滿足第二天對玄門奧妙訣的修練。

張智聰沉浸在自己的修練方法中,不僅感受着修道實力晉升的激動,也感受着這些修道方法給他帶來的樂趣,對於修道一途,他越來越癡迷,越來越喜歡,竟是有一種難以自拔的感覺。

修道一途,對於張智聰來說,就是一個充滿了無比樂趣的瀚海。

修道一途,是極其艱辛的,對某些人來說,這是一個煉獄,他們之所以會在這個煉獄中掙扎,就是爲了實力地位而奮戰,這種心態,註定他們在修道過程中,所體驗的只有無盡的痛苦。

可是,炎黃神州上,又有幾人能找到張智聰於修道一途的這種樂趣呢?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間,就到了第三天傍晚。

只要今天晚上睡上一覺,明天醒來,所有的肖家弟子,都會趕往金凌城縣衙廣場集合。

修道工會巡迴至此,是一件大事,只要是金陵城中的修道者,無不會參加這次見證各位修道者等級實力的時刻。

所以,這天晚上,肖家爲了讓大家能有最充足的精力,參加到明天的盛會,特意加餐。

“智聰哥哥,如果你的實力沒有達到武階二級,我一樣會支持你的,嘻嘻……”肖筱坐在張智聰的右側,輕輕地說道。

張智聰什麼也沒有說,對肖筱善意的提醒,報以自己最感激的微笑。

“我看他明天絕對可以領到武階二級徽章。”坐在左側的寧兒,信心滿滿地低聲說道。

“嘿嘿……不管怎麼說,智聰哥哥都是最棒的。”肖筱的話音落,絕美的小臉蛋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坐在他們周圍的男弟子,眼睛不時地瞄向這邊,看着兩個絕美女孩,將張智聰夾在中間,隔着他輕言淺笑,在呆看的同時,他們的心中情不自禁地了生出妒嫉……

第19章 燕門精英第33章 潛逃入海第4章 萬奴谷第23章 勝利的代價第11章 南宮傲天第30章 遠古秘辛(下)第29章 宇文都城第9章 元素師第31章 黑色巨鱷第28章 翻臉第24章 包圍豐都城第7章 安平郡主第11章 召集行動第21章 風雷套裝第38章 身價暴增第24章 水靈劍法第27章 天噬絕光第6章 殺人立威第29章 千人大隊第16章 追尋第10章 勾引之聲第13章 羣居聖獸,蒼狼第49章 大膽的要求第29章 宇文都城第9章 天生強盜第23章 御衛護腕第4章 銀芒巨斧第35章 問罪第15章 柔極第2章 燕門弟子第28章 突襲第17章 靈鎧之威第4章 銀芒巨斧第7章 東京鬧騰第18章 藥師第18章 無膽匹夫第9章 家賊難防第27章 仁慈君主第40章 廢紙一堆第6章 香軟懷抱第52章 生死第1章 奴隸港口第33章 危急形勢第21章 詭異戰爭第10章 靈魂交流第14章 追查謎案第18章 藥師第22章 強者來襲第5章 蛋痛第27章 仁慈君主第12章 元素果第2章 燕門弟子第10章 天地靈鎧第13章 深海陵墓第15章 驚變第12章 神兵認主第27章 惡魔谷第11章 召集行動第39章 爲惡必誅第3章 刳人皮第24章 水靈劍法第18章 功法晉級第33章 危急形勢第5章 邪獨魔門第1章 恐怖協議第30章 強悍怪獸第4章 第一個目標第34章 大陣被毀第29章 肖筱?寧兒?第12章 悽慘美景第20章 辱我老婆者死第34章 大陣被毀第23章 緊迫危情第6章 黃金面具人第27章 道府之危第13章 快意殺戮第48章 三招之約第9章 吃癟第25章 驚天陰謀第8章 大鬧丞相府第2章 玩兒死你第48章 三招之約第5章 蛋痛第44章 隨變魔功第19章 怒斥第11章 南宮傲天第11章 斬去四肢第20章 絕情山莊第7章 強硬手段第16章 林野強盜第10章 毀人根基第22章 魔性隱憂第33章 誰是內奸?第35章 如來神掌之玄妙第8章 對應之策第6章 香軟懷抱第11章 小黑第20章 夫妻別墅第13章 財富如山第21章 商議對策
第19章 燕門精英第33章 潛逃入海第4章 萬奴谷第23章 勝利的代價第11章 南宮傲天第30章 遠古秘辛(下)第29章 宇文都城第9章 元素師第31章 黑色巨鱷第28章 翻臉第24章 包圍豐都城第7章 安平郡主第11章 召集行動第21章 風雷套裝第38章 身價暴增第24章 水靈劍法第27章 天噬絕光第6章 殺人立威第29章 千人大隊第16章 追尋第10章 勾引之聲第13章 羣居聖獸,蒼狼第49章 大膽的要求第29章 宇文都城第9章 天生強盜第23章 御衛護腕第4章 銀芒巨斧第35章 問罪第15章 柔極第2章 燕門弟子第28章 突襲第17章 靈鎧之威第4章 銀芒巨斧第7章 東京鬧騰第18章 藥師第18章 無膽匹夫第9章 家賊難防第27章 仁慈君主第40章 廢紙一堆第6章 香軟懷抱第52章 生死第1章 奴隸港口第33章 危急形勢第21章 詭異戰爭第10章 靈魂交流第14章 追查謎案第18章 藥師第22章 強者來襲第5章 蛋痛第27章 仁慈君主第12章 元素果第2章 燕門弟子第10章 天地靈鎧第13章 深海陵墓第15章 驚變第12章 神兵認主第27章 惡魔谷第11章 召集行動第39章 爲惡必誅第3章 刳人皮第24章 水靈劍法第18章 功法晉級第33章 危急形勢第5章 邪獨魔門第1章 恐怖協議第30章 強悍怪獸第4章 第一個目標第34章 大陣被毀第29章 肖筱?寧兒?第12章 悽慘美景第20章 辱我老婆者死第34章 大陣被毀第23章 緊迫危情第6章 黃金面具人第27章 道府之危第13章 快意殺戮第48章 三招之約第9章 吃癟第25章 驚天陰謀第8章 大鬧丞相府第2章 玩兒死你第48章 三招之約第5章 蛋痛第44章 隨變魔功第19章 怒斥第11章 南宮傲天第11章 斬去四肢第20章 絕情山莊第7章 強硬手段第16章 林野強盜第10章 毀人根基第22章 魔性隱憂第33章 誰是內奸?第35章 如來神掌之玄妙第8章 對應之策第6章 香軟懷抱第11章 小黑第20章 夫妻別墅第13章 財富如山第21章 商議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