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我一直挺奇怪,爲什麼楊毅一直針對我,難道就是因爲他的強勢想壓我一頭?我覺得有這部分原因,但肯定還有我不知道的原因。
說實話,我確實沒有想把關係搞僵,但形式逼着我一步步走過來,而且後面還有一羣人在推波助瀾,例如劉宇,他一直在背後使力,想辦法制造我們兩個人之間的矛盾。
爲什麼會有這樣現象,實在讓我不能理解,難道僅僅是因爲反感對方的霸道作風?我看不一定,其中必有緣故。
命案告破了,流氓團伙抓住了,火車站和長途汽車站周圍的綜合環境也變得好起來,而且通過治理城中村的時候,還抓獲了好幾個在逃犯,以及三個盜竊團伙,紅橋區的治安頓時變得好起來。
永安醫院的事情暫時告了段落,不過後續又出現了問題,那名男教師因爲打人被拘留,放出來之後,城區教育局做出開除公職的規定。
這名男教師跑到教育局找孔麗華,但是孔麗華說這是教育局黨組會集體研究,所以她無權更改決定。
可沒想到這個男教師竟然手持一把匕首,將孔麗華劫持了,說反正老婆和孩子都死了,他也不想活了,打不了大家一起死。
當時我聽說之後,氣的破口大罵,孔麗華的腦袋是不是被驢踢了,人家老婆孩子都死了,你這個時候再插一刀,不是自找麻煩嗎?
後來經過規勸,這名男教師放了孔麗華,男教師被帶到公安局,說實話他的遭遇真的挺令人同情,不過終究採取的手段太極端,被拘留管制半年,但還保留公職。
永安醫院賠償了八十萬,而那名女醫生被開除公職,但醫術真的不錯,我聯繫了吳妍,吳妍聽完這個女醫生的資歷介紹後,表示可以過來,如果面試合格待遇從優。
就這樣我讓張婕告訴女醫生,女醫生後來在吳妍的醫院幹得不錯,成了婦產科的主任。
其實我想這件事情對於她來講,也是一次生活的磨礪,通過這次磨礪她看清楚了自己,絕不會再重蹈覆轍。
對於這個事情,我在縣長辦公會上特意提出搞一次行風大整頓,而且要落在實處,成立行風督導小組,不定期檢查。
於是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了行風自評自糾活動,每個區長負責一組,到下面不定期巡視,一週不得少於兩次,每週將巡視結果在縣長辦公會彙報。
我這樣做一來是促進行風好轉,二來讓這些坐在辦公室裡的人下去走走,看看下面到底是什麼樣子,三來讓人切切實實看到,區政府在做事情。
官場上有些事情是自己做的,但有些事情更是給別人看的!
對於糾正行風活動,開始還真有人不以爲然,例如監察局副局長上班期間跑到茶社打牌,還有檢察院一個科長上班期間在電腦上打網遊,還有國土局一個幹部竟然用辦公室電腦看成人動作片。
很不客氣,立刻通報批評,並且給這幾個人根據情節嚴重性,分別給於了相應的懲罰。
行風得到了好轉,區里老百姓都感覺到跟以前不一樣,而且我還公佈了區長熱線,區裡的老百姓如果發現有違反行風的情況,可以立刻打電話。
而且保證接到電話後,一天之內處理,並且將處理結果公佈出來。
再後來,我找來電視臺臺長,讓他辦一檔節目,名字就叫行風評議進行時!
每週兩期節目,每一期邀請一名單位負責人,然後從各行業隨機抽調,或者自願報名方式,選取二百人蔘加這個節目。
在節目中參加者當面指出這個單位存在哪些問題,讓單位負責人能當時處理立刻處理,不能處理作出整改承諾日期,羣衆監督。
這個節目一開播,觀衆反響強烈,而且不光紅橋區的羣衆看,市裡其他地方的羣衆也看。
看完之後這些單位的負責人也成爲大家嘴裡議論的話題,例如哪家單位的負責人有風度,哪家單位負責人口才好,哪家單位負責人態度誠懇。
總之這檔子節目播出之後反響很好,而且很多懸而未解很久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了。
紅橋區的老百姓這下子全都知道了,來了一位叫張子健的新區長,他讓每個單位負責人上電視亮相。
我也上了一回節目,按道理說節目時間定檔在半個小時,實際錄起來差不多一個小時結束,可是沒有想到節目錄制時間長達了三個小時,觀衆實在太“熱情”了簡直讓我有些吃受不住!
交通問題,醫療問題,教育問題,還有住房問題,一個接一個,一個比一個尖刻,說實話我覺得自己的口才蠻不錯,可是面對這些問題,確實有些難以招架!
不過好在他們說的大部分問題,還有說出的地方我都很清楚,纔沒有當衆出醜,饒是這樣也出了一頭冷汗。
就在錄製期間有人認出了我,說老能看見一個非常像我的人騎着自行車在大街小巷裡,問那個人到底是不是我。
我笑着說是,有人說道想起來,說我還問過他幾個問題。更多人表示也見過我,也問過一些事,還跟他們拉過家常!
忽然有人說,他知道了,難怪剛纔張區長回答問題的時候,感覺對情況非常熟悉,鬧了半天每天晚上他在騎車子視察啊!
這個人說完,其餘的人也跟着恍然大悟,說我確實跟別的區長不一樣,不光只會聽報告,而且更是深入老百姓生活中,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
錄完了這一期節目我特意叮囑電視臺臺長,將這一端掐去不要播出,沒想到他並沒有聽,而是將整個過程一刀未剪原原本本的播了出去。
這一期節目播出之後,反響出乎我的想象,那天晚上我照例騎車出去,可沒想到剛騎出路口,一羣人圍了上來,有拍照的,有要求採訪的,有冤情要訴說的,還有看熱鬧的。
我的天啊,裡三層外三層將我圍的那個死死的,這種熱情實在是我無福消受,最後總算衝出重圍,回到家裡還心有餘悸。
而且這不是一次,而且是好幾次,只要我一出現在路口,就會被人圍住,這種情況下我肯定是不能再出去了。
接着有新聞記者通過這個事情,寫了一篇報道,叫騎自行的區長,說的就是我。
而且詳細走訪了很多人,瞭解了不少事實,最後寫成了報道。
林書記看了這篇報道之後,在上面寫到,能夠深入羣衆第一線,掌握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切切實實做到了從羣衆來到羣衆去,值得學習!
另外還寫了一句話,用電視這個載體,讓所有幹部在老百姓面前亮相,直面老百姓提出的問題,這個節目辦得好,工作思路更好,開創了新的羣幹交流模式,值得推廣!
接着市委周書記在全市幹部工作會議上,把我的事情講了,然後再次提起行風評議進行時這個電視節目。
很快市電視臺,還有省電視臺都開始籌備這項節目,開始讓全市還有省裡的幹部上電視亮亮相!
而且並不僅限於省城,其他地市也開始播出了類似節目,不過這段時間倒是耳朵老發紅,經常打嚏噴,估計背後的罵也沒少挨!
通過這一系列活動,我的形象迅速在紅橋區老百姓心中樹立起來,同時區政府當中我的威信上升到一個從未有的高度。
至於區委那邊反倒是沒有了動靜,而且在區委會上提出的一些提議,楊毅也表示贊成,沒有了當初的反對。
這是我感到有些奇怪的地方,楊毅態度怎麼會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這讓我心中有些困惑不解。
關於紅橋區永安醫院搬遷的事情,我一直在籌劃中,我跟小裴商量完之後,可是小裴並沒有繼續跟進,並且宗鼎對我說,這個事情還是算了吧,讓我安安穩穩當這個官吧,別整什麼幺蛾子,大家每天跟着我提心吊膽!
楊毅給我打電話,讓我去他辦公室,我到了之後,楊毅劈頭就問我,是不是想搬遷永安醫院。
我說確實有這個打算,沒想到楊毅直接說他不同意。
我說爲什麼,永安醫院現有的條件還有空間,絕對限制了它的發展,這樣下去實在沒有好處!
楊毅問我難道搬遷到西邊就有好處了?東邊人這麼多,西邊卻沒什麼人,難道把醫院搬到哪裡給鬼看病?更何況永安醫院在區中心,老百姓看病怎麼看,難道看病要從城東邊到城西邊。
更是質問我,這樣做到底是爲了醫院的發展,還是爲了這塊地,說完這句話,楊毅瞪着我,儘管臉頰我能看幾處淡淡的斑點,但目光依舊犀利,而且讓你有種直視心底的錯覺!
我深深吸了口氣,說實話永安醫院的搬遷,只是我城建計劃中的一部分,要想讓東西兩部分均衡發展,還需要更多的拆建,我想應該把這些告訴楊毅,爭取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