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李休的提醒

李世民雖然是一代明君,但性格中其實也有一些好大喜功的成分,特別是隨着年紀的增長,這種傾向也越來越明顯,比如在原來的歷史上,李世民就曾經不聽所有人的勸阻,像前隋的楊廣一樣舉全國之兵攻打高句麗,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並沒有達到預訂的戰略目標,而他之所以這麼一意孤行,其好大喜功的性格也是最主要因素。【△網WwW.】

當然李世民與楊廣的性格雖然有點像,但兩人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比如李世民相比楊廣更加的理智,而且也更有能力,在關鍵時刻能夠保持理智,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的感情,這樣纔不會在決策時發生太大的失誤,所以李世民能成爲一代明君,而楊廣卻是昏君的代表。

泰山封禪對於一個帝王來說,簡直就是最高級別的大典,那可比一般的祭祀天地要隆重多了,而且經過封禪之後,帝王本人也相當於得到了天地的認可,日後誰也不敢說李世民得位不正了,所以他對這件事也是極爲的熱切。

但也正是因爲太過在意,李世民反而有些失去了平時的冷靜和睿智,所以這才請長孫無忌和李休前來商議,直到得到兩人肯定的答覆後,李世民這才放下心來,開始與他們商議起去泰山封禪的詳細事宜,畢竟泰山離長安可不近,而皇帝出行向來不是一件小事,更何況到時還要帶上無數的大臣隨行,可以說李世民去泰山並不比大軍出征容易。

不過這時李休卻想到一件事,當下猶豫了片刻也很快開口道:“陛下,泰山封禪的確是件好事,但是在去泰山之前,還有一件事需要做好準備!”

“什麼事?”李世民這時正聊的興起,以爲李休有什麼想法,當下也隨口問道。

“陛下若是去泰山,百官必定隨行,國內的政務肯定會受到影響,若是這個消息讓外界知道,說不定會有人趁機做亂,當然現在大唐國內應該沒什麼問題,我擔心的是外界的幾個強敵,比如西域的西突厥、西北的薛延陀等!”李休這時面色鄭重的開口道。

李休之所以提出讓李世民小心外界的敵人趁機做亂,就是因爲他忽然想到,在原來的歷史上,李世民也曾經想要去泰山封禪,但卻沒能成功,就是因爲他在去泰山的路上,薛延陀忽然聯合各個部落發兵數十萬,攻打當時已經附屬大唐的突厥人,若是大唐放任不管,薛延陀很可能借此一統草原。

面對薛延陀的威脅,已經去到半路的李世民也不得不返回長安,然後調兵迎戰薛延陀,而且這次李世民也是發了狠,派出李績、李大亮、張士貴等名將聯合出擊,一舉將薛延陀人打的大敗,俘虜了五萬多人。

逃回漠北的薛延陀人又遇到雪災,導致薛延陀也是損失慘重,人畜凍死大半,從此一蹶不振,三年後更是被大唐直接滅掉,正所謂“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薛延陀的下場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的意思。

聽到李休的提醒,李世民也不由得一愣,隨後卻有些懷疑的道:“李休你是不是想的太多了,咱們纔剛剛打下高昌,西突厥派去的援軍也主動投降我大唐,這讓西突厥的威望也大受打擊,恐怕也沒膽子再出兵,至於薛延陀,以前雖然有過異心,但經過咱們的打壓後,這幾年也十分的老實,甚至每年都派人前來進貢,你真的覺得他們會這麼大的膽子?”

“陛下,他們有沒有這個膽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有沒有這個實力!”李休這時卻再次開口道,“無論是西突厥還是薛延陀,都能動員十萬以上的兵力,而且他們現在恭順,只是因爲我們大唐太過強大,他們明知不是對手,所以纔不敢反抗,但若是讓他們找到機會,恐怕隨時都會反咬我們一口,這點陛下也不得不提防!”

“陛下,臣覺得駙馬的擔心還是很有道理的,而且這次封禪對陛下來說十分重要,絕對不能有任何的閃失,若是因爲這些邊疆的事務被打斷,不但會影響到封禪,甚至日後還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利影響!”正在這時,只見長孫無忌也開口勸道,一般只要不涉及到切身的利益,他和李休一向都是共進退,更何況這次李休的意見他也十分贊同。

李世民聽到長孫無忌最後的那句話也是露出沉思的表情,雖然他沒有說明白,但以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的瞭解,自然也能聽出他的言外之意,這次李世民想要去封禪,主要就是想要消除掉他得位不正的污點,可若是封禪被打斷,肯定會落人話柄,甚至讓人覺得上天都不願意他洗刷掉身上的污點,這將對他的名望造成更大的打擊。

一想到上面這些,李世民也不由得露出凝重的表情,這次封禪之事的確不容有任何的閃失,至於西突厥和薛延陀,就像是李休說的那樣,關鍵在於他們有威脅大唐的實力,所以也必須做好防備。

“李休你的這個提醒朕明白了,等下朕就將李績等人召集過來,商量一下西突厥等勢力的防備之事。”李世民最終向李休點了點頭道。

看到李世民接受了自己的建議,李休也終於放下心來,接下來又與李世民商量了卻下封禪的事宜,這麼大的事情,李休自然也要參加,事實上他對封禪這種事也十分的好奇,畢竟哪怕是皇帝,有資格封禪的也只是少數。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宋朝的宋真宗假借天意強行去泰山封禪,鬧出一出“天書從天而降”的鬧劇,從那之後,泰山封禪的歷史也就戛然而止,後世的皇帝估計也不想再做第二個宋真宗被人嘲笑,所以去泰山只舉行祭祀儀式,不再進行封禪。

等到聊完了封禪的事,這時天色也不早了,李休正準備告辭離開,不過也就在這時,忽然只見李世民猶豫了片刻,隨即這纔再次開口道:“李休,侯君集的事你應該聽說了吧?”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開始挖掘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四百九十七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可怕”的李休第七百一十三章 翻船了第九百八十七章 分封刺史第十四章 有人受傷第二百四十九章 紅薯插扦第六百五十章 華夷之辯第十四章 有人受傷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賴、人渣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珪第二十三章 來自南樑的侍女第四百六十六章 曲江池畔 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圖書館開業 上第十三章 懶散的日子結束了第二百零六章 罐頭第六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一百九十一章 假的也是真的第五百八十四章 思念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終南書院第七百一十章 舉家去蘇州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崔幹要辦書院第一百三十章 李休的禮物第九百五十四章 裴寂、虯髯客、李淵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巴赫拉的近況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到殺豬時 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她是我女兒第八百八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房玄齡病重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九百六十四章 舉辦婚禮第七百五十一章 遠離長安第八百一十七章 陛下來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美洲大唐 中第四百四十六章 縣尉劉仁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李道宗尋父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名士杜楚客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忙碌第二百四十九章 紅薯插扦第四百八十二章 回紇崛起第三百二十章 玄武門 上第六百章 王庭中的“宰相”第四十四章 輪椅第七百一十四章 亡國奴第六百七十五章 學堂開學第一百一十六章 人市見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消息泄漏第五百四十四章 讀書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癡情的徐惠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相親第七章 美好前景下的隱憂第三百六十六章 再次武士彠第一百九十四章 痛哭的平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釣魚偶遇第八百五十二章 多體船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見長孫氏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柴紹的忠告第八百九十八章 太子妃的人選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所謂神通 上第九百七十五章 李休在哪裡第六百二十五章 張寶相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道宗來訪第九百零二章 吏員學校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恪上學堂第八百六十二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李泰的表現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事畢回京第四百零二章 尷尬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警告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李世民的決定 上第九十三章 寧舍千金不捨花草第二百七十五章 滅族第五百五十六章 旱情蔓延第五百七十四章 甲等飛奴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給我吧第六百五十五章 樂安縣主第一千零五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進京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兄留步第四百二十九章 破戒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兒子們的事第八百五十一章 心病第一千零六章 馬踏崔府第二百三十五章 半死不活的幼苗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名字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承道的船第一百三十一章 鏡子與蛋糕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陽懷孕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李晉又跑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翠微宮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第一條家訓第九百五十七章 虯髯客的擔憂第四百二十九章 破戒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拒絕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過河拆橋第四百零八章 拜訪裴寂第七百三十九章 瘟疫?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秦瓊也走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開始挖掘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四百九十七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可怕”的李休第七百一十三章 翻船了第九百八十七章 分封刺史第十四章 有人受傷第二百四十九章 紅薯插扦第六百五十章 華夷之辯第十四章 有人受傷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賴、人渣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珪第二十三章 來自南樑的侍女第四百六十六章 曲江池畔 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圖書館開業 上第十三章 懶散的日子結束了第二百零六章 罐頭第六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一百九十一章 假的也是真的第五百八十四章 思念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終南書院第七百一十章 舉家去蘇州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崔幹要辦書院第一百三十章 李休的禮物第九百五十四章 裴寂、虯髯客、李淵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巴赫拉的近況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到殺豬時 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她是我女兒第八百八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房玄齡病重第五百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牌坊第九百六十四章 舉辦婚禮第七百五十一章 遠離長安第八百一十七章 陛下來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美洲大唐 中第四百四十六章 縣尉劉仁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李道宗尋父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名士杜楚客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忙碌第二百四十九章 紅薯插扦第四百八十二章 回紇崛起第三百二十章 玄武門 上第六百章 王庭中的“宰相”第四十四章 輪椅第七百一十四章 亡國奴第六百七十五章 學堂開學第一百一十六章 人市見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消息泄漏第五百四十四章 讀書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癡情的徐惠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相親第七章 美好前景下的隱憂第三百六十六章 再次武士彠第一百九十四章 痛哭的平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釣魚偶遇第八百五十二章 多體船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見長孫氏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柴紹的忠告第八百九十八章 太子妃的人選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所謂神通 上第九百七十五章 李休在哪裡第六百二十五章 張寶相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道宗來訪第九百零二章 吏員學校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恪上學堂第八百六十二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李泰的表現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事畢回京第四百零二章 尷尬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警告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李世民的決定 上第九十三章 寧舍千金不捨花草第二百七十五章 滅族第五百五十六章 旱情蔓延第五百七十四章 甲等飛奴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給我吧第六百五十五章 樂安縣主第一千零五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進京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兄留步第四百二十九章 破戒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兒子們的事第八百五十一章 心病第一千零六章 馬踏崔府第二百三十五章 半死不活的幼苗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名字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承道的船第一百三十一章 鏡子與蛋糕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陽懷孕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李晉又跑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翠微宮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第一條家訓第九百五十七章 虯髯客的擔憂第四百二十九章 破戒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拒絕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過河拆橋第四百零八章 拜訪裴寂第七百三十九章 瘟疫?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秦瓊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