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真相大白

蕭瑀雖然數次保證明概與此事無關,但卻無異於螳臂擋車,最後李世民不但下令讓大理寺傳喚明概審問,另外還讓蕭瑀等人回府中反省,畢竟他們身爲朝廷重臣,卻被一個和尚蠱惑反對朝廷的決策,這讓李世民也有種皇權受到侵犯的感覺,估計等到審問清楚後,蕭瑀這幫人肯定會受到更重的處罰。

對於大唐來說,李世民的意志就是整個國家的意志,因此隨着他的一聲令下,大理寺也立刻行動起來,暗中還有飛奴司的全力配合,這也讓大理寺沒有了任何的顧忌,順着明概這條線索,很快就查出了其它參與這件事的人。

說起來大唐這個時期可沒有什麼人權,比如大理寺抓到犯人,可不會像後世那樣不允許動手,事實上大唐的各個衙門在審問犯人時,幾乎全都是以刑罰爲主,哪怕是鐵打的漢子,也頂不住衙門裡的手段,當然在嚴酷的刑罰下,很容易造成冤假錯案,不過卻很少有人去關注這個問題。

明概雖然是長安有名的高僧,但也同樣是個凡人,因此在進到大理寺後,很快就吐露出了這件事的幕後實情,事實上說他是陷害李休的幕後主使對也不對,因爲這件事根本不是他一個人做的,而是由長安數十名僧人組成的聯盟做的這件事。

據明概交待,隨着僧道錄司的成立,佛門也受到極其嚴重的打擊,特別是度牒的發放,更讓僧人十不存一,整個長安的佛門幾乎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許多寺廟都因爲人手不足而無奈關閉。

在這種情況下,佛門自然不甘心束手待斃,因此在明概等幾位高僧的奔走之下,一些僧人就暗中結成了一個聯盟,希望想到辦法自保,甚至能夠反擊,讓朝廷撤消僧道錄司。

不過明概這些人討論了數天之後,卻沒想到什麼好辦法,只能多吸收一些佛門弟子,擴充自己一方的實力,也就在這時,曾經與李休發生過沖突的惠明也聽說了這個聯盟,於是親自跑來請求加入,並且還將自己與李休的衝突講出來,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決心。

剛巧那天就是明概接見的惠明,而在聽說了惠明曾經去找過李休,並且還被對方趕走的事後,他腦子忽然靈光一閃,想到一個陷害李休,從而引發民間的議論,再借由民意向朝廷施壓的辦法。

想到上面這個辦法後,明概也很快將聯盟中的其它人召集起來討論,雖然這個辦法需要犧牲惠明,但卻可能改變佛門的現狀,因此也很快得到其它人的支持,並且在所有人的討論下,一個完善的計劃也很快制定出來。

本來明概是想說服惠明主動獻身赴死,這樣也省去他的不少麻煩,卻沒想到惠明根本不是什麼捨身成仁的人,更不願意將自己的性命獻出來,結果最後惠明只得暗中下毒,將惠明毒死後拉到李休的門前焚屍,隨後立刻發現整個聯盟的力量傳播流言。

能夠加入聯盟的僧人大都是長安有名的高僧,每個人都擁有不少的信衆,因此傳播流言簡直太方便了,再加上這些流言又不是從一個地方傳出來的,結果就導致讓人難以追查流言的源頭。

後來隨着流言的傳播,民間的輿論也慢慢的被他們調動起來,緊接着明概利用自己高僧的身份,頻繁與蕭瑀等人接觸,或明或暗的鼓動他們向朝廷上書,於是就有了之前蕭瑀等人蔘奏李休,並且要求撤消僧道錄司的一幕。

明概他們的整個計劃看起來並不複雜,但卻需要調動大批的人力物力,甚至還需要藉助他們與大唐貴族之間的人脈聯繫,可以說除了他們佛門外,還真沒有什麼勢力能夠推動這個計劃的進行,可惜他們卻棋差一招,讓李休發現了惠明是死後焚屍,結果導致了滿盤皆輸。

當然如果李休沒有發現惠明的死因,明概他們的計劃也不一定能成功,不過到時李休恐怕就要與蕭瑀等人展開一場朝堂上的爭鬥了,到時就算是贏了,但李世民爲了平息民意,恐怕也會暫時退讓一步,暫緩對佛門的打擊,使得佛門有了喘息之機,而且明概這些真正的幕後黑手卻可以逍遙法外。

所有參與這個聯盟的僧人很快都被抓獲,而且他們所做的惡行也被進行公佈了出去,結果又引起民意的一陣熱議,畢竟之前還傳說李休逼死了惠明,卻沒想到惠明竟然是被一羣和尚合謀殺死的,然後栽贓陷害給李休,可以說事件事一下子反轉起來,這種離奇的事自然立刻成爲民意最大的談資,當然這次再也無人指責李休。

按照大唐的律法,明概與幾個參與殺死惠明的和尚估計是難逃一死,其它的僧人也都參與了陷害朝廷大臣,並且干預朝政的大罪,估計就算不死也會受到重罰,哪怕他們是僧人也沒用,對於他們來說,能夠保住一條小命就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李休,對於這些僧人的處罰,你可覺得滿意?”兩儀殿中,李世民將一份決議交到李休手中,等到他看完後這纔開口問道,這份決議就是他與大理寺、刑部商議過後,最終決定的對那些僧人的處置結果,其中明概等幾個爲首的僧人肯定是斬立決,而其它的僧人則全都要發配到邊軍之中效力,其實就是做炮灰,苦活累活危險的活都要讓他們去做。

只見李休看完這份對明概那些僧人的處置之後,一時間卻露出深思的表情,過了好一會兒,這才擡頭道:“陛下,對這些僧人的處置是不是有些太重了,明概他們就不說了,那些充軍的僧人恐怕最後也沒幾個能活下來。”

“這幫僧人膽大包天,不但設計陷害於你,而且還想要干涉朝政,實在是罪大惡極,朕甚至想要將所有人秋後問斬,只不過顧慮到他們擁有不少信衆,如果全部殺掉的話,恐怕會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這才饒過他們一命!”李世民卻是眉毛一挑冷聲道,干涉朝政就是挑戰他的威嚴,因此這件事在他看來也極其惡劣。

“陛下,臣有一個想法,不可以爲陛下博得一個美名,而且還能爲大唐帶來更多的好處!”李休這時忽然神秘的一笑道。

第九百八十九章 東宮中的怒火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李休的提醒第八百五十章 虯髯客的信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考慮一下第八百一十章 訓斥李承乾第三百零二章 長安不眠夜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一十六章 玄奘的修行第四百三十九章 題詩第七百八十章 太原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李休被懷疑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秦瓊與薛仁貴第三百四十五章 終於要恢復正常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李治去幷州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父子夜談 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糊塗賬 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奸細第二十章 多喝水第二百四十七章 瑪雅人的情況第二百七十五章 滅族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開除學生第九百九十八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回長安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求你幫忙第八百八十九章 擁堵的城門第六百八十九章 貞觀六年第三百九十章 秦瓊之病第四百六十章 茶葉作坊第二百零八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六章 獻人獻城第七百零五章 比竇娥還冤的李恪第七百零四章 海鹽縣第七百一十一章 順路帶上李恪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婉娘出嫁第五百零九章 三年滅突厥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猜忌第四百八十七章 灞橋送別第七百三十章 泄露?第五百五十章 楊農離世第四百三十一章 又添一子第二十四章 腦子有病的李休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遼東戰事 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杜如晦去世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三十章 程咬金來訪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上皇有請第四百六十三章 縣城也戒嚴?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父子對質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生?第三百四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八百六十八章 質庫與拍賣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唐“老乾媽”第四百二十三章 探監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李承乾也回來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策略已定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張亮的處置第五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零三章 李淵想出宮第二十五章 天天有肉吃第三十九章 李休VS柴紹第五百四十一章 有手下就是好第五百零一章 母女團聚第九百一十五章 迴避問題第三百四十三章 頡利沒死第九百一十七章 偶遇第一千零十三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一十四章 所託非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千零七章 進宮第七百七十三章 無法拒絕的請求第六百四十六章 回家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州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退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初見岑文本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李承乾又受傷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放草原第二百一十三章 裴寂也來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李世民也來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王太年輕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吐蕃攻打鬆州第五百一十二章 少女懷春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休與衣孃的初見第三百九十二章 先天性心臟病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戰爭開始第九十一章 侄兒無所不知第八百六十三章 繁忙的銀行第七百七十六章 瘋狂的想法第五百章 龍門尋親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果然知道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所謂神通 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腿傷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又是世家第七百五十六章 兩個使節的爭吵第八百三十二章 白銀鑄幣第二百五十章 李承道泄密第九十八章 柴李兩家的交易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昭陵 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
第九百八十九章 東宮中的怒火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李休的提醒第八百五十章 虯髯客的信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考慮一下第八百一十章 訓斥李承乾第三百零二章 長安不眠夜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一十六章 玄奘的修行第四百三十九章 題詩第七百八十章 太原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李休被懷疑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秦瓊與薛仁貴第三百四十五章 終於要恢復正常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李治去幷州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父子夜談 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糊塗賬 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奸細第二十章 多喝水第二百四十七章 瑪雅人的情況第二百七十五章 滅族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開除學生第九百九十八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回長安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求你幫忙第八百八十九章 擁堵的城門第六百八十九章 貞觀六年第三百九十章 秦瓊之病第四百六十章 茶葉作坊第二百零八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六章 獻人獻城第七百零五章 比竇娥還冤的李恪第七百零四章 海鹽縣第七百一十一章 順路帶上李恪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婉娘出嫁第五百零九章 三年滅突厥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猜忌第四百八十七章 灞橋送別第七百三十章 泄露?第五百五十章 楊農離世第四百三十一章 又添一子第二十四章 腦子有病的李休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遼東戰事 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杜如晦去世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三十章 程咬金來訪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上皇有請第四百六十三章 縣城也戒嚴?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父子對質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生?第三百四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八百六十八章 質庫與拍賣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唐“老乾媽”第四百二十三章 探監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李承乾也回來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策略已定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張亮的處置第五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零三章 李淵想出宮第二十五章 天天有肉吃第三十九章 李休VS柴紹第五百四十一章 有手下就是好第五百零一章 母女團聚第九百一十五章 迴避問題第三百四十三章 頡利沒死第九百一十七章 偶遇第一千零十三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一十四章 所託非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千零七章 進宮第七百七十三章 無法拒絕的請求第六百四十六章 回家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州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退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初見岑文本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李承乾又受傷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放草原第二百一十三章 裴寂也來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李世民也來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王太年輕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吐蕃攻打鬆州第五百一十二章 少女懷春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休與衣孃的初見第三百九十二章 先天性心臟病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戰爭開始第九十一章 侄兒無所不知第八百六十三章 繁忙的銀行第七百七十六章 瘋狂的想法第五百章 龍門尋親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果然知道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所謂神通 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腿傷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又是世家第七百五十六章 兩個使節的爭吵第八百三十二章 白銀鑄幣第二百五十章 李承道泄密第九十八章 柴李兩家的交易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昭陵 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乘船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