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李佑的鬧劇

.,最快更新懶散初唐最新章節!

齊王李佑,這可能是李世民最爲厭惡的兒子了,只是誰也沒有想到,他竟然在齊州忽然起兵造反,而且還殺了自己的長史權萬紀,一時間整個齊州也陷入到動亂之中。

說起李佑這個人,他的出身簡直比李恪還要尷尬,他的母親陰妃與楊妃一樣,都是四貴妃之一,在宮中的地位僅在皇后之下,只不過陰妃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陰世師的女兒。

說起陰世師這個人,在隋末也不是特別的有名,但是他卻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李淵起兵之時,陰世師和另外一個前隋大臣骨儀,一起追殺李淵的家眷與親族,當時李世民有個弟弟名叫李智雲,結果被隋軍抓到,最後就是被陰世師親自處死,死的時候才十四歲。

另外李氏皇族還有不少人都是死在陰世師的手中,特別是陰世師還做了一件十分惡毒的事,那就是找到李淵的祖墳,然後將李氏祖墳給挖開,屍骨拉到太陽底下暴曬,這簡直把李氏一族往死裡得罪,當時李淵得到這個消息時,差點被氣的吐血,所以陰世師與李氏一族也結下了國仇家恨。

也正是因爲陰世師的做爲,所以在李淵很快派兵攻打陰世師守衛的大興城,結果在城破之後,李淵將陰世師和骨儀的三族都給屠滅了,這才解了心頭之恨。

不過當時陰世師有個女兒美貌無比,於是就被賞賜給李世民做妾,也就是後來的陰妃,另外陰妃還有一個弟弟名叫陰弘智,因爲年紀太小也得以免死,後來玄武門政變時,陰弘智還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於是被提拔爲吏部侍郎,一時間也是風光無二。

也正是上面這種複雜的家世中,陰妃爲李世民生下了兒子李佑,可以說李佑從一出生就帶着原因,身上流淌着陰氏與李氏這對世仇的血,當然如果他能像李恪那麼聰明的話,身爲皇子也能生活的很好,可是偏偏這個李佑卻不是什麼聰明人,性格也十分的暴戾,李世民對這個兒子也十分不喜歡,於是就讓他早早的去了封地之官。

本來像李佑這樣的皇子,就算是再胡鬧有個限度,可是偏偏李佑還有一個舅舅,那就是上面提到的那個陰弘智,這個陰弘智雖然立過功勞,也是朝廷的重臣,但其實也是個目光短淺之輩,因爲他覺得李世民的兒子衆多,日後爭奪皇位時,李佑很可能會受到牽連,於是就暗中唆使李佑招募壯士以自衛。

本來陰弘智上面的想法並不算錯,而且大唐的皇子是可以擁有一定的兵權的,私下裡招募一些私兵也不是什麼大事,比如李承乾和李泰等人,都有自己的私兵,陰弘智蠢就蠢在竟然把自己的妻兄燕弘信推薦給李佑,結果正是這個燕弘信才毀了李佑,並且還給李佑招來了殺身之禍。

因爲燕弘信是個奸邪小人,在他的引誘下,本來就不成器的李佑變得更加的胡做非爲,連李世民都聽說了自己這個兒子的混帳事,結果他認爲李佑當時的長史薛大鼎管教無方,於是就將權萬紀調到李佑身爲擔任長史。

權萬紀曾經擔任過李恪的長史,當初李恪年輕時,也曾經做過一些錯事,比如因爲喜歡遊獵而毀壞了百姓的莊稼,結果被權萬紀當面直諫,逼的李恪認錯賠償,所以李世民覺得只有權萬紀這樣的人才能教導好李佑。

不過李世民卻錯了,權萬紀是個剛硬的性子,李佑的性格卻十分的暴戾,把他們兩個放在一起,簡直就像是把老虎和獅子關在一起,不打起來纔怪呢?

事實上權萬紀擔任了李佑的長史後,兩人間也是衝突不斷,比如權萬紀把李佑身邊的小人給流放了,結果引起李佑的怨恨,甚至與身邊的人計劃暗殺權萬紀,結果卻被權萬紀提前察覺,於是把暗殺自己的人抓住,並且還上報給李世民。

李世民聽說李佑竟然連自己派去的長史都敢暗殺,當下也是氣的火冒三丈,先是派人去調查,結果查明情況屬實後,立刻下旨讓李佑和權萬紀回長安,他要當面審問,其實這件事都已經查明瞭,李世民也只是咽不下這口氣,等到李佑回到長安,恐怕會受到十分來歷的懲罰。

權萬紀接到李世民的聖旨後,立刻毫不猶豫的就準備回長安,反正他是問心無愧,而且李佑結交小人這件事李世民也知道,甚至李世民還親自寫信勸說李佑,讓他遠離身邊的奸邪小人,當初權萬紀擔任長史時,李世民給他的任務就是讓他清除李佑身邊的小人,因此他一點也不擔心,甚至回到長安還可能會受到李世民的嘉獎。

不過李佑卻不敢回長安,畢竟他身爲親王,竟然派人暗殺自己的長史,偏偏這個長史還是李世民親自派到自己身邊的,這樣的罪名若是坐實了,就算他是皇子也要受到重罰。

其實李佑暗殺權萬紀雖然是重罪,但以他的身份,就算是回到長安李世民也不會真的殺了自己的兒子,特別是在李佑之前還有一個前車之鑑,那就是李承乾也曾經派人暗殺過身邊的于志寧,後來李世民也同樣沒拿李承乾怎麼樣,李佑雖然比不上李承乾,但頂多也就是降爵,但一般過了幾年就能恢復。

可是這也應了那句“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李佑身邊的奸邪小人可不在少數,哪怕權萬紀趕走了一批,但剩下的依然不少,比如那個陰弘智的妻兄燕弘信,這個傢伙不但是個小人,而且還十分的蠢,他看到李佑因爲害怕受罰而不敢回長安,竟然勸李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先殺了權萬紀再說。

李佑也是個沒腦子的傢伙,當然他當時可能也失了方寸,竟然真的接受了燕弘信的建議,於是他和燕弘信親自率領着招募的幾十名壯士襲擊了準備回長安的權萬紀,不但親自殺了權萬紀,而且覺得不解恨的李佑還將權萬紀分屍,可憐權萬紀死後連個全屍都沒有留下。

不過在殺了權萬紀後,李佑才忽然發現自己惹大禍了,而這時燕弘信等人卻紛紛勸說他造反,結果李佑腦子一熱之下,竟然真的徵發城中十五歲以上的男子起兵,於是一場造反的鬧劇也終於拉開了帷幕。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破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虯髯客歸來第九百八十八章 七娘在哪?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鯨魚第五百六十一章 要下雨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教訓李承乾第一百五十三章 平陽戲水第九百九十章 長孫皇后來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質庫與拍賣第十章 請馬爺吃飯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安市城下 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丸都城 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心病第八百五十二章 多體船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圖書館中的議論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外舉不避仇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李休的提醒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封禪大典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難產第五百三十一章 陽謀第六百一十三章 面見蕭皇后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隱憂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伸到軍中的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你可願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新羅人到來第一百零三章 難逃名利第五百二十四章 坦白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名士杜楚客第七百八十四章 箭技無雙第四百二十一章 七天七夜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東宮的變化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九成宮遇刺第一千零七十章 李績來訪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道理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太子與世家第三百五十四章 再見裴寂第五百九十三章 去還是不去?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道宗來訪第一百二十八章 統籌壽宴第五百四十五章 兩儀殿的怒吼第八百八十二章 當面對質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誰泄的密?第七十三章 李元吉出場第九百三十四章 裴行儉的選擇第六百八十七章 關鍵在百濟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受挫第五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報喪第五百三十五章 禮物第八百零三章 守靈 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意和親?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拔灼之死 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順路帶上李恪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巧遇王方翼第六百四十一章 做夢都想不到第五百六十五章 囂張的突利第五百三十六章 不可能的罪己詔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諸事皆巧第六百三十八章 馬爺回來了第九百八十七章 分封刺史第四百四十六章 縣尉劉仁軌第三百八十一章 總算死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御下之道第八百七十一章 徵南樓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李厥第二百四十三章 虯髯客的野心 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偷玉米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崔幹要辦書院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年三十第二百七十章 魏徵第九百二十七章 裴行儉回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九百七十五章 李休在哪裡第三百七十五章 難產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厥“國師”第六百一十九章 再見秦瓊第五百一十九章 欺負人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重病垂死的柴紹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評魏徵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誰泄的密?第四百零九章 隱士與俗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負衆望的“殺子傳弟”第三百五十三章 廬江王反了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李世民來訪 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初見岑文本第七百一十七章 上官儀的難處第九百三十一章 相約第七百四十八章 得罪第八十三章 竣工了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重病垂死的柴紹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叔,您怎麼想?第四百四十六章 縣尉劉仁軌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封號第七百七十六章 瘋狂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虎刨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趙德言一家第九百八十四章 崔幹印書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破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虯髯客歸來第九百八十八章 七娘在哪?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鯨魚第五百六十一章 要下雨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教訓李承乾第一百五十三章 平陽戲水第九百九十章 長孫皇后來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質庫與拍賣第十章 請馬爺吃飯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安市城下 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丸都城 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心病第八百五十二章 多體船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圖書館中的議論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外舉不避仇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李休的提醒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封禪大典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難產第五百三十一章 陽謀第六百一十三章 面見蕭皇后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隱憂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伸到軍中的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你可願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新羅人到來第一百零三章 難逃名利第五百二十四章 坦白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名士杜楚客第七百八十四章 箭技無雙第四百二十一章 七天七夜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東宮的變化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九成宮遇刺第一千零七十章 李績來訪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道理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太子與世家第三百五十四章 再見裴寂第五百九十三章 去還是不去?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道宗來訪第一百二十八章 統籌壽宴第五百四十五章 兩儀殿的怒吼第八百八十二章 當面對質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誰泄的密?第七十三章 李元吉出場第九百三十四章 裴行儉的選擇第六百八十七章 關鍵在百濟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受挫第五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報喪第五百三十五章 禮物第八百零三章 守靈 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意和親?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拔灼之死 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順路帶上李恪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巧遇王方翼第六百四十一章 做夢都想不到第五百六十五章 囂張的突利第五百三十六章 不可能的罪己詔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諸事皆巧第六百三十八章 馬爺回來了第九百八十七章 分封刺史第四百四十六章 縣尉劉仁軌第三百八十一章 總算死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御下之道第八百七十一章 徵南樓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李厥第二百四十三章 虯髯客的野心 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偷玉米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崔幹要辦書院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年三十第二百七十章 魏徵第九百二十七章 裴行儉回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九百七十五章 李休在哪裡第三百七十五章 難產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厥“國師”第六百一十九章 再見秦瓊第五百一十九章 欺負人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重病垂死的柴紹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評魏徵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誰泄的密?第四百零九章 隱士與俗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負衆望的“殺子傳弟”第三百五十三章 廬江王反了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李世民來訪 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初見岑文本第七百一十七章 上官儀的難處第九百三十一章 相約第七百四十八章 得罪第八十三章 竣工了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重病垂死的柴紹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叔,您怎麼想?第四百四十六章 縣尉劉仁軌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封號第七百七十六章 瘋狂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虎刨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趙德言一家第九百八十四章 崔幹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