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李淵和虯髯客的離世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世民的身體也終於慢慢的恢復了,而李承乾謀反案也終於開始正式的處理,趙節、杜荷、李元昌等人盡皆判處死罪,其中杜荷還是李世民的準女婿,而且他的父親杜如晦也是李世民最得力的助手,又剛剛去世,本來李世民是不想判杜荷死罪的,奈何很多大臣都堅決反對,最後李世民也只得判了杜荷死罪,至於公主則另尋駙馬。

除了杜荷之外,另外還有一個更讓李世民爲難的人,那就是侯君集,雖然對方背叛了自己,但李世民卻是個極重感情的人,又想到侯君集曾經爲大唐立下過不少的汗馬功勞,現在讓他下令殺了侯君集,一時間他也狠不下這個心。

不過侯君集畢竟犯了十惡不赦之罪,就算李世民不想殺他,下面的羣臣也不會答應,特別是平時侯君集爲人尖刻、胸襟狹窄,曾經得罪過不少人,比如他曾經跟着李靖學習過兵法,結果私下裡竟然向李世民告狀,說李靖在兵法上留一手不肯教給自己,結果這件事讓李靖知道後,從此對侯君集也是厭惡之極。

以前侯君集身爲開國功臣,又十分受李世民的器重,所以別人也拿他沒辦法,可是現在侯君集成爲階下之囚,立刻有不少人落井下石,強烈要求判處侯君集死罪,最後李世民也沒辦法,畢竟他連自己的女婿都殺了,也不可能單獨饒了侯君集,只能同樣判了他死罪。

不過在處死侯君集的當晚,李世民卻特別出宮去了大理寺,親自探望了一下侯君集,據說侯君集在死前也懇請李世民饒過自己的妻子兒女,對此李世民也答應了,畢竟按照律法,像謀反這種的重罪,連家人都會受到牽連,輕則抄家,重則滿門抄斬。

就在李世民探望過侯君集的第二天,趙節、杜荷與侯君集全都被處斬,至於侯君集的家人,則按照侯君集的意思遷移到南方居住,注意是遷移不是流放,這點與崔乾的家人有着天壤之別,李世民甚至還派人護送侯君集的家人離開長安。

侯君集之所以讓家人去南方,其實是出於無奈,因爲他知道自己得罪的人太多,如果自己死後家人還留在長安,恐怕會受到更多的打擊,所以還不如走的遠遠的,南方正是一個不錯的去處。

之前在杜荷和侯君集等人的生死上,大唐的羣臣一個個都是吵的不可開交,但是等到這些人被處死後,只剩下李承乾這個主犯的生死還沒有決定時,這些大臣卻全都閉上嘴巴裝啞巴了,誰也不敢對如何處置李承乾發表任何看法。

其實也不怪這些大臣們不開口,因爲對於如何處置李承乾這件事他們也是左右爲難,如果他們說要處死李承乾,恐怕李世民第一個不答應,退一步講,就算李世民現在答應了,可萬一等到殺了李承乾,他再後悔了怎麼辦,到時肯定會遷罪到那些說要殺李承乾的大臣身上。

當然如果勸說李世民不殺李承乾也不行,因爲連杜荷這些從犯都被處死了,若是李承乾這個主犯反而活了下來,那又置大唐的律法於何地?

也正是出於上面的考慮,所以輪到處置李承乾時,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全都是裝聾作啞,把事情又推到了李世民面前,反正無論李承乾是生是死,都是李世民自己做出的決定,日後就算李世民後悔,也怪不到他們頭上。

面對百官的沉默,李世民也十分的爲難,從本心來說,他自然想要留下兒子的性命,但是之前處死了侯君集等人,現在讓他開口留下李承乾的性命,他一時間也開不了這個口,因此他也是十分的爲難。

不過後來卻有人站出來幫李世民解決了這個難題,此人官職不高,僅僅是個通事舍人,名叫來濟,但這個人的來頭卻很大,他父親就是前隋大名鼎鼎的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當初秦瓊和馬爺都曾經在來護兒手下效命。

這個來濟在李世民左右爲難之時說了句話,那就是“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爲善矣”,也正是這句話,終於讓李世民有了保住李承乾性命的藉口,於是當場宣佈將李承乾廢爲庶人,流放衢州,也就是後世的浙江衢州。

其實在原來的歷史上,李承乾被廢后流放到黔州,也就是後世湖北、湖南、重慶交界一帶,雖然李休的穿越沒能改變李承乾被廢的命運,但是依然有一些影響,比如李承乾的流放地發生了改變,而且李承乾的心態似乎也與歷史上不同,如果他真的能放下的話,應該不會像原來的歷史上那樣在兩年後抑鬱而終。

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終於被忘掉了,朝堂內外的不少人都是鬆了口氣,特別是李泰那邊的人,興奮的幾乎要奔走相告了,不過可能是之前李世民的警告,使得李泰那邊竟然還能沉得住氣,朝堂上也沒有人提另立太子的事。

不過沒有人提並不是說沒有惦記,事實上所有人都知道,另立新太子的事也已經迫在眉睫,一來太子是大唐的儲君,如果沒有太子,大唐的根基就不是很穩,二來李世民的年紀大了,身體也越來越不好,如果這時不立太子,萬一日後有什麼意外的話,那將會引發更大的亂子,甚至大唐也可能因此而分裂。

也正是因爲知道上面這些,所以下面的人都在等着李世民親口提出另立太子的事,只有李世民提出來,他們纔敢公開的討論,其中尤以李泰最爲心急,但他再心急也得等着,而且因爲李治也回來了,他又擔心李治和自己爭寵,因此這段時間也是天天的往宮裡跑。

不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李世民對另立太子的事卻十分的沉得住氣,雖然李泰和李治成天的在他面前轉悠,但他卻絲毫沒有從他們中選一個的意思,反而還讓被廢的李承乾暫時居住的東宮,因爲李承乾要去衢州,雖然馬上就要動身,但是光收拾一下東西也需要花費一段時間。

也就在李承乾這邊的事情剛剛落下帷幕,李休也想鬆口氣時,卻沒想到忽然接到南方的來信,當他看到信上的內容時,卻將自己一個人關到書房裡,好長時間都沒有出來。

信是李承道親手寫給李休的,以前李休接到李承乾的信時,都會十分的高興,但是這次卻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因爲李承乾的信上告訴了他兩個噩耗,第一個是在裴寂去世之後,再次病發的李淵也終於沒能挺過去,在去年的冬天也隨之去世了。

對於李淵的去世,李休雖然心中悲痛,但也早有心理準備,所以倒還承受的住,可是第二個消息卻是讓他淚如雨下,因爲虯髯客也在李淵去世後的一個月也隨之去世,雖然虯髯客與李休相處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是對於這位豪情萬丈的大伯,李休也一向十分的尊敬,之前李承道說過他的身體不太好,可是卻沒想到虯髯客去世的這麼突然。

虯髯客的突然去世,使得李休也是悲痛萬分,於是他一連幾天都把自己關在書房裡不出來,平陽公主等人剛開始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李休也不能把李淵的事告訴她們,於是只說了虯髯客去世的事,這讓平陽公主等人也都是露出悲痛的表情,不過她們還是勸李休想開一些,不要因悲痛而傷了自己的身體。

“小子,人死不能復生,你也不要太悲痛了,說起來虯髯客一世英雄,如果不是他當初拱手將江山讓出,恐怕中原大地也不會這麼快就統一起來。”這天馬爺也親自來勸李休道,他的身體不太好,正準備將飛奴司交接給趙德言,所以比平時還要忙一些,不過聽說李休這邊出了事,他也急忙扔下手頭的事跑來安慰他。

“嗯,馬叔您不必擔心,我只是一時間無法接受這個消息,現在已經好多了!”李休這時強笑一聲道,這幾天他茶飯不思,也沒休息好,所以整個人看起來憔悴了許多。

“人老了,難免會有離開的那天,這次是虯髯客,說不定下次就是我這個老頭子,到時你可別像個娘們似的哭個不停,否則我非從棺材裡跳出來踹你幾腳不可!”馬爺這時卻是半開玩笑半是認真的道,以前他不認命、不服老,但這幾年卻不服也不行了。

“馬叔您千萬可別這麼說,您不是還等着平安郎他們結婚,到時給您生幾個重孫子玩嗎?”李休聽到馬爺的話也是立刻勸說道,他現在真的感受到親人離世的那種可怕,所以馬爺的話也讓他感覺很不舒服。

馬爺似乎能感受到李休的想法,當下哈哈一笑難得的沒有和李休爭辯,不過這時他卻忽然想到一件事,於是再次開口道:“對了,虯髯客去世這件事李靖夫婦知道嗎,美洲那麼遠,他們恐怕也很難得到那邊的消息吧?”

只見李休聽到馬爺的話卻是苦笑一聲,隨後伸手從桌子上拿起一樣東西道:“他們應該還不知道,現在我也正在發愁這東西怎麼送過去呢?”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昭陵 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李淵與紅薯 下第七十六章 置身事外?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明年用兵第五十二章 澆地的難題第五百七十九章 孤兒寡母第二百三十二章 開解平陽第五百一十四章 所託非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馬踏突厥大營第七百三十五章 爲了找你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李世民的決定 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無法拒絕的請求第九百九十一章 皇后病危第六百五十二章 西市夜談 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休升官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頡利求和第三百九十八章 被算計了第三十二章 妄議軍事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後續餘波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高昌城變 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化巨大的洛陽第六十一章 初見李靖第七百三十四章 相見第六百一十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章 龍門尋親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交州第八百一十三章 送葬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李承乾又受傷了第六十四章 恩斷義絕第七十三章 李元吉出場第八百七十三章 階級第七百七十六章 瘋狂的想法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李道宗第六百九十七章 你自己信嗎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訓 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終於要恢復正常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商人孟姚第三百八十四章 馬爺打人第四十八章 逼上絕路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倒黴的李泰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所謂神通 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蘿莉取名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攻入泉府第五百四十七章 蝗災下的紅薯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西域風波第五百二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四百四十九章 草原政策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特的人第一千零六章 馬踏崔府第七百七十八章 李淵氣暈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上元詩會第一百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三百二十一章 玄武門 中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齊王謀反案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平壤城下第九百七十三章 嫁妝第一百九十三章 衝突 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化巨大的洛陽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初次試探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圖書館中的議論第五百九十七章 初見張公瑾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東南角第九百四十五章 拜訪秦瓊第八百七十四章 打壓的效果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李治的勇氣第四百六十四章 和親第六百二十三章 頡利跑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激將法第一千零十九章 讓人爲難的事第八百一十章 訓斥李承乾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李晉和李靖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名士杜楚客第三百六十二章 馬爺回來了第一千零四章 衝撞城門第三百一十一章 兄長的責任第五百六十六章 一紙可抵十萬兵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親自見證 上第一千零四章 衝撞城門第二百一十三章 裴寂也來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坦白第九百四十七章 真正用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主謀第六百六十五章 母子相認 上第一千零五章 殺過來了第一千一百章 忠臣第二百零一章 義絕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選妃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評魏徵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第一百零五章 逗你玩第七百一十三章 翻船了第一百三十章 李休的禮物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統治的極限第二百八十三章 很有趣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能爲力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酒澆愁第七百五十五章 波斯使節巴赫拉第四十八章 逼上絕路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激將法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昭陵 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李淵與紅薯 下第七十六章 置身事外?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明年用兵第五十二章 澆地的難題第五百七十九章 孤兒寡母第二百三十二章 開解平陽第五百一十四章 所託非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馬踏突厥大營第七百三十五章 爲了找你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李世民的決定 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無法拒絕的請求第九百九十一章 皇后病危第六百五十二章 西市夜談 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休升官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頡利求和第三百九十八章 被算計了第三十二章 妄議軍事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後續餘波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高昌城變 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化巨大的洛陽第六十一章 初見李靖第七百三十四章 相見第六百一十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章 龍門尋親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交州第八百一十三章 送葬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李承乾又受傷了第六十四章 恩斷義絕第七十三章 李元吉出場第八百七十三章 階級第七百七十六章 瘋狂的想法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李道宗第六百九十七章 你自己信嗎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訓 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終於要恢復正常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商人孟姚第三百八十四章 馬爺打人第四十八章 逼上絕路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倒黴的李泰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所謂神通 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蘿莉取名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攻入泉府第五百四十七章 蝗災下的紅薯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西域風波第五百二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四百四十九章 草原政策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特的人第一千零六章 馬踏崔府第七百七十八章 李淵氣暈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上元詩會第一百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三百二十一章 玄武門 中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齊王謀反案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平壤城下第九百七十三章 嫁妝第一百九十三章 衝突 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化巨大的洛陽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初次試探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圖書館中的議論第五百九十七章 初見張公瑾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東南角第九百四十五章 拜訪秦瓊第八百七十四章 打壓的效果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李治的勇氣第四百六十四章 和親第六百二十三章 頡利跑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激將法第一千零十九章 讓人爲難的事第八百一十章 訓斥李承乾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李晉和李靖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名士杜楚客第三百六十二章 馬爺回來了第一千零四章 衝撞城門第三百一十一章 兄長的責任第五百六十六章 一紙可抵十萬兵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親自見證 上第一千零四章 衝撞城門第二百一十三章 裴寂也來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坦白第九百四十七章 真正用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主謀第六百六十五章 母子相認 上第一千零五章 殺過來了第一千一百章 忠臣第二百零一章 義絕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選妃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評魏徵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第一百零五章 逗你玩第七百一十三章 翻船了第一百三十章 李休的禮物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統治的極限第二百八十三章 很有趣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能爲力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酒澆愁第七百五十五章 波斯使節巴赫拉第四十八章 逼上絕路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激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