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東宮閒談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自從上次與李承乾鬧翻之後,李休也是數年時間都沒有再來過東宮,不過當他再次來到這裡時,卻明顯的感覺到東宮變得冷清了許多,來往的宮女內侍也少了近半,而且就算剩下的這些宮女內侍們,一個個也都是無精打采的模樣,畢竟李承乾失了勢,他們這些依附於李承乾的宮女內侍在宮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甚至連日後的前途命運也都變得十分迷茫。

剛一進東宮,李承乾也已經出來迎接,相比上次在大理寺見到他的情形,現在的李承乾經之前胖了一些,精神也不錯,這讓李休也終於放下心來,而李承乾也立刻上前行禮道:“先生您怎麼來了?”

“今天有些事來城中,中午在徵南樓吃飯,想到你以前喜歡也喜歡那裡的菜式,所以就帶了些給你嚐嚐。”李休這時揚了揚手中的食盒笑道。

看到李休竟然在這個時候還能記得給自己帶喜歡的菜餚,這讓李承乾也不由得心中感動,當下急忙請李休進到內殿,李治這時搶過食盒幫李休提着,等到進到內殿後,李治又將幾樣菜擺上,另外李休還特意帶了一壺徵南樓的藏酒,師生三人坐在一起邊吃邊聊。

“承乾你準備的怎麼樣了,打算什麼時候動身?”李休當下開口問道,李世民雖然沒有規定李承乾什麼時候離開長安,但以現在的情況,李承乾再留在長安也沒有什麼好處。

“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所以我打算十天之後就動身離開長安。”李承乾當下開口回答道。

“嗯,蘇氏的身體怎麼樣了,她現在懷着身孕,在路上也要多加小心一些。”李休聽到這裡點了點頭,隨後又問起蘇氏的情況,這次李承乾之所以能支撐過來,蘇氏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且蘇氏又懷着孩子,這讓李休也有些擔心他們這一路的舟車勞頓。

“就是因爲蘇氏她懷着孩子,所以才準備的時間才長了一些,不過父皇也給我們安排好了,等到了洛陽就直接乘船南下,實在不行就先到揚州三弟那裡,把孩子生下來後再去衢州。”李承乾再次回答道,對於蘇氏和她肚子裡的孩子,他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視。

“走水路的確好一些,恪兒那邊又比較繁華,長安有的東西,揚州那邊也基本可以找到,在揚州生產倒也是個好辦法,畢竟我聽說衢州那邊有點偏僻,到時生活會有些不便。”李休再次點了點頭道,衢州雖然也是大唐的一個州府,但因爲距離長安太過遙遠,經濟也不是很發達,所以各方面都無法與長安或揚州這樣的大城相比。

“大哥你路過揚州可太好了,我也好幾年沒見過三哥了,到時幫我帶封信去,另外嫂子的身體也要保重,實在不行就招幾個接生婆帶過去。”李治這時也插嘴道。

“呵呵,雉奴你好像也到了該婚配的年紀,估計這兩年父皇就要爲你選王妃了。”李承乾聽到弟弟的話也不由得再次一笑道,他沒想到自己落難之後,李治這個弟弟竟然還念在兄弟之情上來探望自己,這讓他也極爲感動,而且在放下了太子的身份後,他竟然感覺前所未有的平靜,看待問題也更加的透徹了。

“選妃的事不着急,我還想再玩兩年呢。”李治聽到兄長的話卻是臉色一紅道,他畢竟還是年紀小,談到婚姻大事還是有些放不開。

“雉奴的確也到了婚配的年紀了,聽說陛下的確已經暗中讓人留意一些合適的女子,到時雉奴你也要好好的挑一挑。”李休這時也同樣笑道,他說的可是實話,李治都已經十五歲了,李世民的年紀又大了,所以自然想讓李治早點完婚。

聽到李休也這麼說,李治也不由得理加害羞,連脖子都羞的通紅,這讓李休和李承乾也再次哈哈大笑,結果李治更加招架不住,聊了幾句就藉口上廁所跑開了。

不過就在李治剛一離開,只見李承乾卻收斂了臉上的笑容,隨後鄭重的看向李休道:“先生,我馬上就要離開長安了,雖然太子之位已經與我無關,但我還是想問一下,您覺得在我的這些兄弟當中,哪個更適合繼任太子?”

聽到李承乾問起太子的人選,李休也同樣露出凝重的表情,過了片刻卻沒有正面回答他,而是反口問道:“那你覺得他們兩人哪個更合適?”

讓人沒想到的是,李承乾對這件事絲毫沒有避諱,甚至連想也沒想就立刻回答道:“若是以才能而論,自然是揚州的三弟最合適,在我們兄弟之中,也只有他的性格最像父皇,若是他能接任太子之位,哪怕達不到父皇的高度,但也絕對是個明君。”

“你竟然覺得李恪最合適?”李休聽到李承乾的話也不由得再次驚訝的道,他本以爲李承乾會更看好李治,卻沒想到他竟然會看好李恪。

“其實以前在我心中,一向都覺得三弟對我的威脅最大,萬幸的是他母妃的出身有問題,根本不可能繼承皇位,而他好像也知道這一點,再加上先生的指點,所以他遠遠的離開長安,免得被捲入到皇位的爭鬥中,這些我也都知道。”只見李承乾這時點了點頭道。

“不錯,李恪的出身有問題,當初我也的確指點過他,事實上次他來長安,也是我讓他趕緊回去的。”李休也不再避諱李恪的事,當下再次點了點頭道,並且直接承認了自己指點李恪的事。

聽到李休的話,李承乾這時也微微嘆了口氣道:“三弟他的出身註定了他不能繼承皇位,另外因爲有舅舅在,所以繼任太子的人只能是四弟和九弟,可是四弟的性格有問題,若是他登上皇位,恐怕第一個就要殺掉我,甚至連九弟都可能有危險,再加上他和先生、舅舅等人的關係都十分惡劣,相比之下,九弟就比他強多了,所以我覺得九弟纔是最合適的人選。”

“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你舅舅的確更看好雉奴,我也同樣如此,只不過你父皇對魏王的寵愛也是有有目共睹,萬一他真的堅持要立魏王爲太子,到時我們也沒辦法。”李休先是點了點頭,隨後又再次開口道。

“不會的,父皇雖然寵愛四弟,但他也十分清楚四弟的缺點,只不過因爲更喜歡四弟身上的優點,所以有時纔會做一些不太理智的事,可惜我以前沒能看清這一點,纔會因爲這一點做出那麼多的蠢事。”李承乾說到最後時,也不由得嘆了口氣道,如果他能早點想明白這個道理,也不會落得今天這個下場。

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嘆了口氣,現在李承乾明白這一點的確有些晚了,不過萬幸的是經過這樣的人生劇變後,他終於還是想明白了,因爲有些人就算是經歷過了,也依然想不明白,一輩子都活的稀裡糊塗。

“可是就算是你父皇知道魏王身上的缺點,但身爲父親,有時也會被親情所迷惑,萬一他真的立魏王爲太子怎麼辦?”李休這時再次開口道,他這時其實是起了考量了一下李承乾的心思,從而想聽一聽他對這件事的看法。..

“呵呵,父皇可能會被感情左右一時,但等到日後總會有清醒的時候,而且太子能夠被廢一次,自然也能被廢棄第二次,而且會比第一次更加的容易。”李承乾這時卻是淡然的一笑道,提到自己被廢這件事時,他臉上也沒有任何的異樣。

不過李休聽到這裡也是大爲讚歎的點了點頭,不得不說李承乾分析的十分透徹,凡事有一就很容易有二,太子也同樣如此,就算李泰真的登上太子之位,恐怕日後也坐不穩,光是長孫無忌就第一個不答應。

“不過相比四弟,我還是更看好九弟,一來父皇對他的寵愛並不比四弟少,二來他性格寬厚,日後就算登上皇位,也不會對我們這些兄弟們動手,最後他和大臣的關係也比較好,所以從各個方面來看,九弟的贏面都比較大。”李承乾最後再次分析道。

正在說話之時,李治這時從外面走了進來,這讓李休和李承乾也立刻停止了討論,三人坐在一起吃飯聊天,不過這次聊的都是一些家事,以及以前的一些趣事。

十天之後,李承乾終於動身離開長安,李休帶着自己的家人前來相送,另外還有李治和麗質這些兄弟姐妹,但是唯獨少了李泰,這讓李休也對李泰更加失望,因爲李泰哪怕是來做個樣子,也能因此得到李世民的好感,可是他卻蠢到連這一點都看不表。

李承乾也發現了李泰的缺席,不過他卻是絲毫沒有在意,看樣子他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最後在李休與李治等人的相送中,李承乾帶着妻子蘇氏也與衆人依依惜別。

送走了李承乾,李休本以爲自己可以鬆口氣了,卻沒想到一個噩耗忽然傳來,讓他好半天也緩不過神來!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封禪大典 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家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第九百八十章 皇家印書局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送親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長門怨第九百三十一章 相約第四百四十四章 給家人種痘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極拳第三百一十一章 兄長的責任第八百一十章 訓斥李承乾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攻型海軍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隋軍將士的家眷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一幅畫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後統計第九百二十六章 傲驕的李世民第七章 美好前景下的隱憂第二百七十四章 馬家大宅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兕子撒嬌第八百零七章 頭七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八章 統籌壽宴第十八章 要做官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徵南樓第二百九十四章 理論與實踐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九百章 再活五年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五百九十九章 後勤的潛規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姐弟第八章 殺豬飯第六百七十二章 過年了第四百一十章 炒茶產業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李承乾也回來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矛盾的李世民第七百一十六章 隋煬帝陵的趣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柴紹與李世民第三百五十一章 囚禁的帝王 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父親與帝王第五百五十七章 撮合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玄奘歸來 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李世民來訪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再臨遼東第七百零一章 楊妃也來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演示銅活字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重病垂死的柴紹第六百零一章 炒麪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所謂神通 下第七百八十章 太原第一百八十九章 爛狗皮的一天第十四章 有人受傷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去世第九百六十八章 兒女婚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裴行儉的選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出兵時間第六十二章 大鬧李府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活埋不死第九百八十九章 東宮中的怒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消息泄漏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扶余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新羅與百濟第三百九十八章 被算計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成立商隊第五十七章 李靖要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倔強的衣娘第六百一十七章 爬犁第六百三十七章 月嬋病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明空要入宮?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孩子看相第九百三十四章 裴行儉的選擇第二百九十八章 朝中出大事了第九十七章 種花草第四百八十一章 小媳婦與王劉氏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交州第六百九十四章 楊妃第七百一十四章 亡國奴第四百零二章 尷尬第六十七章 平陽來訪第三百四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身在局中第六百二十章 再起衝突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親自見證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蕭瑀的邀請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化巨大的洛陽第二百五十五章 偷玉米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隔閡第九百九十三章 人蔘第六百五十章 華夷之辯第二百一十六章 與平陽拜堂第四百三十六章 貞觀元年第二百六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八百三十一章 自己坑自己第四百三十六章 貞觀元年第九百三十五章 南方的第一座銀行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圖書館中的議論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娘又不見了第六百零七章 較量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封禪大典 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家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大壽第九百八十章 皇家印書局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李世民的心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送親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長門怨第九百三十一章 相約第四百四十四章 給家人種痘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極拳第三百一十一章 兄長的責任第八百一十章 訓斥李承乾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攻型海軍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隋軍將士的家眷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一幅畫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後統計第九百二十六章 傲驕的李世民第七章 美好前景下的隱憂第二百七十四章 馬家大宅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兕子撒嬌第八百零七章 頭七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八章 統籌壽宴第十八章 要做官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徵南樓第二百九十四章 理論與實踐第五百七十八章 玄奘的消息第九百章 再活五年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五百九十九章 後勤的潛規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姐弟第八章 殺豬飯第六百七十二章 過年了第四百一十章 炒茶產業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李承乾也回來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矛盾的李世民第七百一十六章 隋煬帝陵的趣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柴紹與李世民第三百五十一章 囚禁的帝王 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父親與帝王第五百五十七章 撮合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玄奘歸來 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李世民來訪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再臨遼東第七百零一章 楊妃也來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演示銅活字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重病垂死的柴紹第六百零一章 炒麪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所謂神通 下第七百八十章 太原第一百八十九章 爛狗皮的一天第十四章 有人受傷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去世第九百六十八章 兒女婚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裴行儉的選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出兵時間第六十二章 大鬧李府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活埋不死第九百八十九章 東宮中的怒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消息泄漏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扶余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新羅與百濟第三百九十八章 被算計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成立商隊第五十七章 李靖要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倔強的衣娘第六百一十七章 爬犁第六百三十七章 月嬋病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木炭與石炭之爭 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明空要入宮?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孩子看相第九百三十四章 裴行儉的選擇第二百九十八章 朝中出大事了第九十七章 種花草第四百八十一章 小媳婦與王劉氏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交州第六百九十四章 楊妃第七百一十四章 亡國奴第四百零二章 尷尬第六十七章 平陽來訪第三百四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身在局中第六百二十章 再起衝突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親自見證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蕭瑀的邀請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化巨大的洛陽第二百五十五章 偷玉米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隔閡第九百九十三章 人蔘第六百五十章 華夷之辯第二百一十六章 與平陽拜堂第四百三十六章 貞觀元年第二百六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八百三十一章 自己坑自己第四百三十六章 貞觀元年第九百三十五章 南方的第一座銀行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圖書館中的議論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娘又不見了第六百零七章 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