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長門怨

徐惠是個極有才情的女子,她年幼入宮,並且在宮中長大,今年也剛好十七歲了,只不過李世民將她召進宮後,就已經忘了她這個才女,畢竟宮中的美女那麼多,也不差她一個,李世民可沒耐心一年年的看着她長大。

當然徐惠剛進宮時還小,也根本不懂什麼男女之情,可是後來隨着年紀的增長,她也明白自己註定是皇帝的女人,但她只是一個小小的才人,平時沒有李世民的召見,連見他一見都很難,更別說引起李世民的注意了。

不過聰明人總歸會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徐惠很快就以自己的辦法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而且這個辦法也十分的大膽,那就是她寫了一首詩,又賄賂了李世民身邊的宮女,請對方將自己的詩夾到李世民要處理的奏摺上,以自己的才華再次打動了李世民。

“舊愛柏梁臺,新寵昭陽殿。守分辭芳輦,含情泣團扇。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頹恩誠已矣,覆水難重薦。”只見長孫無忌這時輕聲將徐惠寫給李世民的那首《長門怨》吟誦出來,隨後也扭頭向李休笑道,“駙馬覺得這位徐才人的才情如何?”

“好一首《長門怨》,藉着班婕妤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情感,明着是怨,暗中卻是情,也難怪陛下會動心!”李休聽完這首長門怨後,也不由得大爲讚歎的道,他早就知道歷史上的徐賢妃極有才華,而且又極爲重情,現在親耳聽到她寫的這首詩後,也不由得對這位才華橫溢的女子產生了幾分好感。

“哈哈哈哈~,駙馬點評的也極是切題,這首詩名爲怨,實爲情,特別是對於陛下來說,更是無法抗拒這樣有才情的女子,所以這一入溫柔鄉中,從此君王不早朝啊!”長孫無忌最後也忍不住調笑了李世民幾句道,本來他身爲臣子,用這樣的話來形容李世民其實是有些不敬的,不過若是以朋友的身份來說這些就沒問題了。

“這個徐惠即如此有才情,定然是個聰慧之極的女子,難道她就不知道陛下因她而罷朝,只會給她引來大禍嗎?”李休聽到這裡卻是再次皺起眉道,他記得歷史上對徐惠的描述十分正面,甚至她還寫過一篇十分有名的文章勸說晚年的李世民息兵罷役,這也讓後世人對她的評價極高,這樣的女子怎麼會不勸說李世民國事爲重?

“這個我倒是打聽到一些消息,其實這位徐才人倒是多次勸說陛下國事爲重,但陛下一來對這個徐才人寵愛無比,二來似乎也不想這麼快就立太子,畢竟褚遂良等人一直逼着陛下立太子,所以才藉故幾天不上朝。”長孫無忌這時再次開口道。

他連徐惠寫給李世民的詩都能搞到手,知道內宮中的一些事情也很正常,甚至李休猜測就連李世民說給徐惠的情話可能他都能打聽到,由此可知長孫無忌在內宮中安插了多少的人手。

“原來如此,不過陛下這麼一直躲着也不是辦法,立太子的事也的確應該考慮了。”李休這時也撫着鬍鬚再次說道,古代男子全都蓄鬚,甚至一把漂亮的鬍子比相貌還要重要,所以他也入鄉隨俗,留了一副短鬚,所幸他的鬍子長的還不錯,看起來倒也挺精神。

“我雖然沒有像褚遂良等人那麼苦勸陛下立太子,不過我也和你想的一樣,畢竟大唐一日無太子,江山社稷就一日不穩,所以陛下也的確應該早點立下太子,只不過對於太子的人選,陛下那邊還沒有什麼表現,但朝堂上卻已經吵成一團了。”長孫無忌這時再次開口道,說起太子的人選時,他的眼睛也一直盯着李休。

“太子的人選無非也就是魏王和晉王,而且這件事也全都要看陛下的意思,朝堂上的羣臣吵的再兇也沒用,咱們還是不要替陛下操這個心了!”李休這時卻是表情淡然的道,他就知道長孫無忌來探望自己的目的肯定不單純,現在果然又來試探自己的意見。

聽到李休對太子人選的態度上還是一副放任不管的態度,這讓長孫無忌也不由得露出無奈的表情,最後猶豫了片刻終於一咬牙道:“李兄,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那我就把話直說吧,雖然陛下沒有決定立誰爲太子,但據我收集到的情報,陛下心中似乎更加偏向於魏王,若是日後魏王真的被立爲太子,到時可還有你我立足之地?”

“呵呵,皇位是陛下的,他立誰爲太子那是他的自由,這根本不是咱們能決定的。”李休這時卻再次淡笑一聲道,似乎根本不把李泰可能登上皇位的事放在心上。

“皇位的確是陛下的,可是大唐卻是陛下與大臣們共同治理的,對於立誰爲太子,大臣們也有自己的想法,魏王根本不是一個合適的帝王人選,若是他登上皇位,說不定會讓大唐由盛轉衰!”長孫無忌這時卻再次爭辯道,甚至最後差點說出大唐可能像前隋那樣兩世而亡的話。

面對一臉焦急的長孫無忌,李休這時卻再次淡定的一笑道:“長孫兄,你可知在承乾離開之前,我曾經去東宮探望過他?”

“呃?”長孫無忌聽到李休的話也是一愣,他想不明白爲什麼李休會忽然提到李承乾,說起來自從李承乾被廢他,他就再也沒有關注過自己這個外甥,自然也不知道李休曾經去探望過他的事。

看到長孫無忌呆愣的模樣,只見李休當下再次一笑道:“我去探望承乾時,剛巧雉奴也在,於是我們就趁着雉奴離開之時,聊了一下太子的人選,你想不想聽承乾對這件事的看法?”

“他……他有什麼看法?”長孫無忌這時更加驚訝的問道,他也沒想到李承乾竟然會和李休討論接任太子的人選,難怪說李承乾對丟掉太子的事一點也不在乎?

“承乾告訴我,若是李泰奪得皇位,恐怕在登基後第一個就要殺了他這個大哥,所以他也希望能由雉奴來接任太子,不過陛下現在心中可能比較偏向魏王,不過承乾對此又說,太子能被廢掉一次,自然也可能被廢掉第二次,所以就算魏王暫時奪得了太子之位,但你覺得以他的性子,這個太子的位置能夠坐穩嗎?”李休當下笑呵呵的又道。

李休的話一出口,長孫無忌臉上的表情也再次一怔,隨後就露出沉思的神色,事實上這個道理很清淺顯,只不過長孫無忌卻太過擔心李泰繼任太子,從而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這上面,根本沒有往長遠的地方考慮,這才疏忽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不過就算魏王的太子之位坐不穩,但他若登上太子,依然會對你我形成巨大的威脅,難道你就一點也不擔心嗎?”長孫無忌考慮了許久後,再次擡頭慎重的問道。

“呵呵,魏王登上太子是最糟糕的一種情況,不過在太子的人選沒有確定之前,我依然不看好他,因爲我相信性格決定命運,而以李泰的性格,註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李休這時再次一笑道。

李休當然不會把希望只放在李泰當選太子後再次被廢這件事上,而是他知道按照歷史的慣性,只要自己不加干預,以現在的情況,估計李泰還是會說出那句蠢話,不但丟掉本來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甚至連本來的親王之位也丟掉了。

“性格決定命運?”長孫無忌這時也不由得重複了李休說出的這句話,不過隨後他卻是苦笑一聲,因爲他覺得以性格決定命運實在太過玄奧了,他也不想將自己的命運寄託在這些虛無縹緲的事情上,因此李休的話也根本沒能打動他。

李休也瞭解長孫無忌的性格,知道自己的話很難讓他信服,不過他也不打算再聊下去了,於是再次轉移了話題,這讓長孫無忌也有些無奈,最後聊了幾句後,也終於起身告辭。

李休不方便走身,平陽公主等女子自然不方便出面,平安郎又去了李治那裡,所以最後只能由管事送長孫無忌離開。而在長孫無忌離開之後,李休卻再次陷入沉思之中,爲了太子的人選,恐怕長孫無忌這段時間也是操碎了心,甚至連李世民的一舉一動都在關注着,否則他也不可能那麼清楚徐惠的事。

連長孫無忌都這麼關注這件事,更不要說朝堂上的衆臣了,也難怪李世民不想上朝,估計褚遂良等人只要一見他,肯定是逼着李世民定下太子的人選,而李世民心中可能偏向李泰,但他也清楚李泰身上的缺點,所以才一時間下不定決心。

“事情都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陛下你就算避得了一時,也避不了一世,今年肯定是要把太子的人選確定下來的!”最後李休看向太極宮的方向緩緩的自語道。

第六百五十五章 樂安縣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種子運回來了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李治的一天 下第一千零三十章 科舉與國子監第一千零四十章 兩小無猜第四十二章 李淵與裴寂第六百六十四章 菜市場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李治離開了第九百四十三章 周參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煉焦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巧遇王方翼第六百二十九章 薛延陀的試探第九百八十二章 認知上的偏差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娘又不見了第七十九章 t竹林偶遇第七十三章 李元吉出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靺鞨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泊溝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與李元吉的交鋒第五百六十四章 突厥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到殺豬時 下第七百零四章 海鹽縣第五百八十一章 美洲大唐 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以突厥制突厥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李厥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文官與武將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周遊各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十一的報應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註定的悲劇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李泰的表現第二百一十七章 第二場婚禮第八百一十一章 薛仁貴回來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旱情蔓延第一百零四章 上了賊船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約定?第四百八十四章 李淵的異常第三百四十五章 終於要恢復正常了第三百零二章 長安不眠夜第五百四十五章 兩儀殿的怒吼第九百一十七章 偶遇第二十五章 天天有肉吃第九百二十五章 宮中吵架第五百一十六章 教訓 中第七百二十章 兄妹相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平叛第三百五十章 囚禁的帝王 上第六百七十章 學堂建好了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太子李泰?第七十五章 公主搶人第七百章 西突厥又要亂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溫彥博第九百六十五章 兄弟重逢第六百四十七章 單獨召見第二百零二章 酒精的應用第九百八十七章 分封刺史第八十二章 唐朝陳世美?第七百四十八章 得罪第二百七十四章 馬家大宅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李休被懷疑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老花鏡第一千三百章 最後一步 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回長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護院到位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道宗的苦水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兕子病發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圖書館中的議論第二百九十七章 去農部第二百四十六章 虯髯客要使壞第三百三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一千零四章 衝撞城門第六百八十六章 新羅與百濟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東宮閒談第六百四十九章 垂垂老矣第三百一十八章 秦瓊求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吐蕃攻打鬆州第四百六十三章 縣城也戒嚴?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所謂神通 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美男子趙節第三百九十八章 被算計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珠娘拜師 上第五百零二章 隱瞞第五百二十章 光化郡主的異常第八百零九章 終於蓋棺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高僧明概第八十章 祭拜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一百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五百六十八章 婚禮變慈善第七百一十七章 上官儀的難處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報喪第二十一章 在長安第八百六十六章 蘇定方的學生 下第六百四十章 傳國玉璽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四十六章 靠譜的賺錢辦法第八百零一章 薛仁貴的上元節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拿海軍練手第一千零十章 殿前之爭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高昌城變 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頡利沒死
第六百五十五章 樂安縣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種子運回來了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李治的一天 下第一千零三十章 科舉與國子監第一千零四十章 兩小無猜第四十二章 李淵與裴寂第六百六十四章 菜市場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李治離開了第九百四十三章 周參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煉焦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巧遇王方翼第六百二十九章 薛延陀的試探第九百八十二章 認知上的偏差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娘又不見了第七十九章 t竹林偶遇第七十三章 李元吉出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靺鞨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泊溝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與李元吉的交鋒第五百六十四章 突厥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到殺豬時 下第七百零四章 海鹽縣第五百八十一章 美洲大唐 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以突厥制突厥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李厥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文官與武將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周遊各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十一的報應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註定的悲劇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李泰的表現第二百一十七章 第二場婚禮第八百一十一章 薛仁貴回來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旱情蔓延第一百零四章 上了賊船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約定?第四百八十四章 李淵的異常第三百四十五章 終於要恢復正常了第三百零二章 長安不眠夜第五百四十五章 兩儀殿的怒吼第九百一十七章 偶遇第二十五章 天天有肉吃第九百二十五章 宮中吵架第五百一十六章 教訓 中第七百二十章 兄妹相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平叛第三百五十章 囚禁的帝王 上第六百七十章 學堂建好了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太子李泰?第七十五章 公主搶人第七百章 西突厥又要亂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溫彥博第九百六十五章 兄弟重逢第六百四十七章 單獨召見第二百零二章 酒精的應用第九百八十七章 分封刺史第八十二章 唐朝陳世美?第七百四十八章 得罪第二百七十四章 馬家大宅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李休被懷疑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老花鏡第一千三百章 最後一步 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回長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護院到位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道宗的苦水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兕子病發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圖書館中的議論第二百九十七章 去農部第二百四十六章 虯髯客要使壞第三百三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一千零四章 衝撞城門第六百八十六章 新羅與百濟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東宮閒談第六百四十九章 垂垂老矣第三百一十八章 秦瓊求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吐蕃攻打鬆州第四百六十三章 縣城也戒嚴?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所謂神通 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美男子趙節第三百九十八章 被算計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珠娘拜師 上第五百零二章 隱瞞第五百二十章 光化郡主的異常第八百零九章 終於蓋棺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高僧明概第八十章 祭拜第三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一百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五百六十八章 婚禮變慈善第七百一十七章 上官儀的難處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報喪第二十一章 在長安第八百六十六章 蘇定方的學生 下第六百四十章 傳國玉璽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四十六章 靠譜的賺錢辦法第八百零一章 薛仁貴的上元節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拿海軍練手第一千零十章 殿前之爭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高昌城變 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頡利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