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早朝 下

杜如晦的話中雖然沒有明說,但誰都明白他是不準備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纔將百濟也拉了進來,當然這也與之前百濟派出王子義慈親自出使大唐,使得兩國關係大爲改觀有着重要的關係。

至於李休則更加直白的指出,拉攏百濟就是爲了牽制新羅,畢竟在半島三國之中,以百濟的實力最弱,適當的扶植百濟也可以平衡半島上的局勢,至少現在大唐並不希望自己的東北邊疆出現什麼問題。

“這樣也好,多一個百濟,也能讓咱們節省不少的力氣,這件事就這麼辦吧,召集新羅和百濟的使節,然後由咱們大唐牽頭讓他們商談結盟的事!”李世民最後也點了點頭道,雖然他知道這樣做肯定會讓新羅吃虧,甚至對大唐心生不滿,不過只要符合大唐的利益,他纔不會在乎這種小國的看法。

遼東那邊的事商議完後,接下來他們又商議了幾件政務,有些是李世民親自提出來的,有些則是房玄齡等人提出來的,每一件事都關係到大唐各地無數百姓的生活,比如西北一帶又發生了旱災,需要朝廷救濟,南方某州的官員上書要求興修當地的水利,因爲去年的雨水太大,結果把一些河堤給沖垮了等等。

當然大唐這麼大,也不僅僅只有天災人禍這些壞事,同樣也有不少的喜訊,比如有數個州府幾乎是不約而同的上書,說是州府中的糧庫告急,因爲這幾年的糧食產量太高,而大唐又沒有發動什麼大規模的戰爭,使得這些糧食只能存儲在官倉之中,可是現在連糧倉都不夠用了,所以他們請求能夠將官倉中的糧食變賣出一些。

官倉裡的糧食幾乎每年都需要更換,因爲一些糧食在保存了數年之後,再不吃可就要壞了,甚至有些糧食因爲保存不善,發生了黴變或蟲蛀,根本不能吃,最後只能拿去喂牲口,所以每年官倉裡的糧食都需要將一部分陣糧換成新糧,稱之爲清倉。

不過官倉每年清倉都是在秋收之後,但現在才八月份,根本還沒到秋收,結果各地的州府就要求清倉,因爲再不清倉的話,秋收時收的糧食就沒地方放了。農業是立國之本,對於大唐來說,糧食竟然多的放不下,自然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甜蜜的煩惱。

其實自從玉米和紅薯推廣出去後,大唐的糧食產量就直線上升,甚至出現糧食太多的問題,但是中原百姓估計是餓怕了,對糧食只會嫌少不會嫌多,所以家家戶戶都存儲着不少糧食,以備災荒年間救命。

不過現在不但民間不缺糧,連官倉都沒地方放了,特別是紅薯這東西,曬成紅薯幹後可以像小麥一樣存儲,雖然不好吃,但至少可以頂餓,可是這東西的產量太大,存儲起來也麻煩,現在也的確到了處理的時候了。

對於各地官倉的上奏,李世民與大臣們商議過後,也都同意官倉賣出一部分糧食,不過這樣的一來,肯定會衝擊糧價,甚至發生“穀賤傷農”的事,因此房玄齡建議可以開放禁酒令,允許民間百姓釀酒,另外還可以鼓勵百姓飼養牲畜,同樣也可以消耗大量的存糧。

大唐建立後,曾經多次發佈禁酒令,哪怕沒有禁酒令,也不允許私人釀酒,主要就是怕浪費糧食,不過現在糧食過多,禁酒令自然也就沒有了意義,至於飼養牲畜更是好事,可以改善百姓的飲食結構,使得大唐百姓更加強壯,所以李世民也很快同意,隨着禁酒令的放開,以及牲畜的大量飼養,應該會刺激糧價,不至於讓糧價下跌太多。

最後李休看到似乎沒有什麼大事需要討論了,這才上前一步稟報道:“啓稟陛下,理財監的銀行已經準備完畢,明日就準備開始營業,還請陛下批准!”

“哦?銀行已經可以運營了嗎?”李世民聽到李休的稟報也不由得眼睛一亮驚喜的道,對於銀行他可是期待了很久了,現在聽到這個消息自然也十分的高興。

“是的,銀行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正常運營肯定沒有問題,接下來就是要在洛陽也同開辦銀行,然後開始異地匯兌等業務!”李休信心十足的道,這幾天他一直在銀行朝廷模擬運營,一些明面上的問題也都解決了,當然可能還有一些暫時察覺不到的問題,但並不影響銀行的運營,畢竟哪怕是在後世,也沒有一家銀行敢保證絕不會出問題。

“好!朕準了!”李世民看到李休信心十足的樣子,當下也更加興奮,隨後他又再次問道,“對了,銀行運營可有什麼困難,是否需要朝廷出面宣傳一下?”

“啓稟陛下,銀行最大的困難就是得到百姓的信任,所以明日開業之時,臣希望陛下可以從內庫中拿出一些錢存入銀行,到時臣也同樣會將家中的錢財存入銀行之中,以此來爲天下人做表率!”李休十分鄭重的開口道。

銀行雖然是由朝廷開辦的,而且還打着皇家的名義,但是想要得到更多人的信任,還需要做一些表面文章,比如李世民將自己內庫中的錢財存入銀行,甚至李休這樣的重臣也同樣到銀行存錢,這才能爲別人做個榜樣,從而贏取百姓們對銀行的信任。

“陛下,臣也願意將家中錢財存入銀行!”只見長孫無忌這時也大義凜然的站出來道,這時候正是表明態度的時候,而且以他對李世民的瞭解,對方肯定會答應,所以他自然也不會落後。

隨着長孫無忌的表態,其它的大臣也都紛紛答應將自家的錢財存入銀行,做到他們這各位置,些許錢財根本不被他們放在心上,李世民看到這裡也是大笑一聲道:“好好好!各位愛卿果然都是忠君愛國之人,朕心甚慰,既然各位愛卿都願意將家財存入銀行,朕自然也不會落後,回去後就讓皇后清點一下內庫,明白大張旗鼓的將錢財送到銀行之中!”

“多謝陛下!”李休這時也急忙向李世民表示感謝道,不過他卻在心中暗笑,因爲李世民內庫的錢財就算送到銀行,也會很快再送回去,因爲銀行建造的比較倉促,並沒有建造堅固安全的金庫,所以李休事先已經和李世民商議好了,銀行的貴重物品都會保存於皇宮中的內庫中,那裡地方夠大,而且又安全,絕對不怕人偷。

至於銅錢就好辦了,因爲這東西不比紙幣,銅錢根本不怕人偷,畢竟十文就是一兩,一百文就是一斤,一般人拼了老命也背不了多少,因此銀行那邊倒是修建了幾座普通的庫房,當然說是普通,其實也建造的十分堅固,防守更是十分嚴密,當然在安全性上,肯定無法與皇宮中的內庫相比。

對於銀行的開業,李世民也十分感興趣,當下又詢問了一些問題,李休也一一做了解答,其實李休還有一些與銀行有關的事想要向李世民稟報,只不過周圍的人太多,李休不想讓太多的人事先知道,否則可能會給銀行接下來的事帶來一些阻力。

討論過銀行的事後,李世民看到沒有人再提出政務,於是這才宣佈散朝,只是卻將李休和長孫無忌單獨留了下來,等到其它人離開大殿後,這才只見李世民嚴肅的道:“無忌、李休,朕之所以留下你們兩個,是想和你們商量一件事!”

“陛下要商量的事可是與遼東有關?”長孫無忌不愧是最瞭解李世民的人,當下就猜到李世民要說什麼。

“不錯,朕想要出兵高句麗,一來徹底的消滅掉遼東的這個威脅,二來也能爲當初慘死在遼東的漢家兒郎報仇雪恨,你們意下如何?”李世民這時再次十分嚴肅的道。

李休聽到這裡卻是心中暗笑,因爲李世民只說了一半的實話,他出兵高句麗的確是想要解決遼東的這個威脅,至於第二條,說什麼爲治家兒郎報仇雪恨恐怕就有些言過其實了,真正的原因恐怕是想證明自己比楊廣強,畢竟當初楊廣三徵高句麗,卻是讓無數漢家兒郎慘死遼東,連屍骨都收不回來,若是他能一舉滅掉高句麗,不但證明自己比楊廣英明神武,同時也能間接向天下人證明,唐代隋乃是天命所歸!

“高句麗的確是個麻煩,雖然現在他們對大唐表面上臣服,但那也只是因爲內亂導致實力大降,這纔不得不低頭,但若是日後實力恢復,恐怕遼東也將再無寧日。”只見長孫無忌說到這裡時,卻忽然一皺眉道,“只不過高句麗畢竟不是小國,而且國內多山,兵力也十分強勁,若是一戰不能盡功,恐怕會打擊我大唐的士氣與聲望啊!”

“無忌你說的這些我也都考慮過,不過現在我大唐兵精糧足,反觀高句麗卻是日漸衰弱,更是一舉滅掉他們的好時機,而且朕也不想將高句麗留給兒孫們解決。”李世民卻是態度十分堅定的道,說完之後也扭頭看向李休,看樣子是想聽一聽李休的意見。

第六百二十二章 馬踏突厥大營第九百一十章 李承乾受傷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收學生第二百四十三章 虯髯客的野心 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二十三章 海鹽見聞第九百七十章 氏族志風波第六百一十三章 面見蕭皇后第二百九十章 掃墓 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要見他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三路大軍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丸都城與國內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仁表外放第一百零五章 逗你玩第七十一章 太子的請柬第二百三十章 程咬金來訪第八百五十八章 早朝 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高昌城變 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好喝就多喝點第八百八十三章 老頑固第九百五十六章 李承道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見長孫氏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叔,您怎麼想?第三百五十章 囚禁的帝王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第一條家訓第一百七十章 想不想賺錢?第三百零九章 虎那個啥第三百六十章 李世民來訪第三十六章 人才變廚子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課本第二百五十章 李承道泄密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離他們家的男人遠一點第二百八十六章 柴紹與李世民第一百五十二章 虎刨第八百七十八章 死者是惠明第七百四十四章 波斯使節第七百章 西突厥又要亂了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兕子要去翠微宮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周興與赫處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狄仁傑中舉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扶余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坦白 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瑪雅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註定的悲劇第一千零十六章 圖書館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淵與紅薯 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休與衣孃的初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幫理還是幫親?第四十一章 給公主做飯第八百七十二章 拍賣進行中第四百八十章 胡商哈格第二百六十五章 必當厚報第一百九十章 擊鼓鳴冤第一千零六章 馬踏崔府第七十八章 卑微的可憐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抵達蘇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先天性心臟病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擺駕東宮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平安郎告別第三百四十四章 被“打劫”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搬家還是送禮?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稱心之死第三百九十二章 先天性心臟病第九百八十章 皇家印書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尋找道路第四百七十二章 納妾?第四百六十三章 縣城也戒嚴?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兒女親家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道理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父親與帝王第六十六章 與李世民打賭第九百八十八章 七娘在哪?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封號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個楊文幹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攻型海軍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李世民也來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高表仁的消息第一百二十七章 玻璃器皿第四百六十三章 縣城也戒嚴?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丸都城與國內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莒國公唐儉第七百零九章 拖延的辦法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回信了第六十四章 恩斷義絕第六十八章 河邊談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爆竹第五百九十一章 張公瑾上書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選一個吧第一千零十四章 流言第六百零七章 較量第二百九十章 掃墓 下第一百零八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生?第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七百九十二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二十章 玄武門 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囚禁的帝王 下
第六百二十二章 馬踏突厥大營第九百一十章 李承乾受傷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收學生第二百四十三章 虯髯客的野心 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二十三章 海鹽見聞第九百七十章 氏族志風波第六百一十三章 面見蕭皇后第二百九十章 掃墓 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要見他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三路大軍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丸都城與國內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仁表外放第一百零五章 逗你玩第七十一章 太子的請柬第二百三十章 程咬金來訪第八百五十八章 早朝 下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高昌城變 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好喝就多喝點第八百八十三章 老頑固第九百五十六章 李承道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見長孫氏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叔,您怎麼想?第三百五十章 囚禁的帝王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第一條家訓第一百七十章 想不想賺錢?第三百零九章 虎那個啥第三百六十章 李世民來訪第三十六章 人才變廚子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課本第二百五十章 李承道泄密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離他們家的男人遠一點第二百八十六章 柴紹與李世民第一百五十二章 虎刨第八百七十八章 死者是惠明第七百四十四章 波斯使節第七百章 西突厥又要亂了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兕子要去翠微宮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周興與赫處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狄仁傑中舉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扶余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坦白 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瑪雅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註定的悲劇第一千零十六章 圖書館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淵與紅薯 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休與衣孃的初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幫理還是幫親?第四十一章 給公主做飯第八百七十二章 拍賣進行中第四百八十章 胡商哈格第二百六十五章 必當厚報第一百九十章 擊鼓鳴冤第一千零六章 馬踏崔府第七十八章 卑微的可憐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抵達蘇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先天性心臟病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擺駕東宮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平安郎告別第三百四十四章 被“打劫”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搬家還是送禮?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稱心之死第三百九十二章 先天性心臟病第九百八十章 皇家印書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百濟王與新羅王 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尋找道路第四百七十二章 納妾?第四百六十三章 縣城也戒嚴?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兒女親家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道理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父親與帝王第六十六章 與李世民打賭第九百八十八章 七娘在哪?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封號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個楊文幹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攻型海軍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李世民也來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高表仁的消息第一百二十七章 玻璃器皿第四百六十三章 縣城也戒嚴?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丸都城與國內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莒國公唐儉第七百零九章 拖延的辦法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回信了第六十四章 恩斷義絕第六十八章 河邊談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爆竹第五百九十一章 張公瑾上書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 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選一個吧第一千零十四章 流言第六百零七章 較量第二百九十章 掃墓 下第一百零八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生?第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七百九十二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二十章 玄武門 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囚禁的帝王 下